第1章 黑海的行宮

在古代,如果王妃們都是忠實的,那麼攻城戰確實需要持續十年。

——法國詩人博納爾

※※※

“大家都擺好姿勢,我要拍照嘍!”一名身着民族盛裝的導遊站在三腳架相機前,手舞足蹈着說道。

幾名來自各國的遊客頓時笑容可掬,立在了一片柱廊的廢墟前,準備給自己的這趟旅遊留下些許影像的記錄。

時間正是2013年10月18日傍晚,土耳其東北邊境的吉雷鬆,一個毗鄰黑海的小城,也算是處小小的旅遊景點,起伏的丘陵與河谷,綿延粗糙的海岸線,還有鬱鬱蔥蔥的櫻桃樹、榛子樹,比起黑海的彼岸,名氣極大的,滿是溫暖陽光的克里木半島,這兒更有種幽靜鄉野之美。

就在導遊準備按下快門時,他怒了努嘴,看到了遊客羣中那個始終不太合羣守規的年輕男子,那男子大概二十歲左右的年紀,一米七五上下,來自東亞,黑色的眼鏡與黑色的頭髮,灰色的休閒夾克,頭髮長而不亂,架着副黑框眼鏡,標準的大學生的模樣。此刻,那男子彷彿沒聽到導遊的合影邀請,正一個人站在一面數十米高的懸崖前,揹着所有人,仰首注目着這面山崖,若有所思。

“這位客人,請來合影吧,結束後我們就要登上巴士,去城中的旅館休息了。”導遊雖然不痛快,但還是很客氣地上前,走到那男子身邊。

出於好奇心,其他的遊客也都簇擁到這面懸崖前,它的斷面其實是座巨型的雕像,這在小亞細亞是極其常見的景象——安納托利亞,恰如名土耳其詩人所說的,“這個地區就像匹美麗母馬的頭顱,自遙遠的亞洲疾奔而來,一頭扎進了蔚藍的地中海。”如果把它比作一個手掌的話,手腕就是小亞東部高聳入雲的山峰,內彎的大拇指便是陶魯斯山脈,掌心是起伏不定的高原與鹽湖,越往西地勢就變得越平緩,是市集鄉鎮的密集之地,最終各個手指就是各處河流,溫柔地伸入愛琴海。亞洲之頭,歐陸之腹,無數人或帝國在此留下足跡,赫梯的戰車、呂底亞的國君、希臘的哲學家、波斯的皇帝、羅馬的鷹旗、拜占庭的僧侶、土耳其的牧民,據十九世紀中期英國皇家地質學會的漢密爾頓爵士宣稱——“安納托利亞,哪怕再小的一塊地方,都有古蹟的存在。”

見到客人都涌上來了,那導遊便看了看這個雕像:一個高大的男子形象,帶着伸着如蠍鰲般的王冠,滿身戎裝,手中持着一根奇形怪狀的權杖,腳下是有意縮小化處理的士兵羣體浮雕,或騎馬,或持矛攜弓,列着隊形,往那男子權杖所指方向衝鋒着……整座雕塑,給人種皇者的威嚴與壓迫感。

“哦,大夥兒注意,這便是傳說中亞歷山大的浮雕了。”那表情豐富的導遊,又順便開始手舞足蹈地講解起來。

“不,這根本不是亞歷山大的浮雕。”那年輕男子回頭否決了導遊,這讓對方極其難堪,但還沒等對方辯解,這男子推了下鼻樑的眼鏡,一副驕傲的表情,用流利的土耳其語連珠炮地說着:“現存於世的亞歷山大大帝的雕像,都是沒有鬍鬚的年輕人的形象,這雕塑的主人卻滿是紮成辮子的鬍鬚,標準的印歐人模樣——但他的鎧甲,包括士兵浮雕的戎裝武器,卻都是希臘科林斯式樣與波斯式樣的混合——你們再看他的權杖!”

所有的遊客都被那男子的話語吸引了,不由自主隨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這讓導遊更加難堪了,“這權杖頂端,是個太陽,上面還有銘文——米特拉,米特拉,對的,是波斯太陽神的名字,這是米特拉也就是神之後裔,才能擁有的權杖。所以,這浮雕的主人是——”

那男子吐了口氣,停頓了下,然後一字一頓地說:“是紀元前一世紀,黑海的專制君主,羅馬共和國的勁敵,自稱波斯大流士的後裔,希臘本都國的領袖,米特拉達梯六世!”

接下來,他繼續快速地說着:“沒錯,吉雷鬆,古希臘人稱呼此地叫卡拉比,意思是櫻桃樹盛開的山嶺,羅馬人稱呼爲神之友城,意思是此地到處是神廟。本都王米特拉達梯把此處改建成了他的行宮,大家腳下所在的地方,原本是廣大的宮殿、獵苑與營塞……”

遊客們在這興奮的男子前,卻陷於了停頓,這些人哪怕是國內遊客,認知也就侷限於壓力山大、居魯士等寥寥,米特拉達梯是什麼人?他們很快意興闌珊,其中一個胖婦女舉手,對導遊說,“是否可以下山,去旅館用餐了?”

這下,輪到導遊衝着男子嘲諷似的笑了笑,問:“客人是來考古的?”

那男子大學生用手捋了下頭髮,寵辱不驚的樣子,說:“我是X大學的中國學生,名叫李必達,主修的是語言學專業。”

那導遊聳聳肩,拍了拍巴掌,轉身對其他遊客說到:“我們先去大巴那裡上車集合,也許李先生要在此地多逗留五分鐘,與什麼米特拉繼續交流一下。”周圍的遊客訕笑了幾下,紛紛離開了山崖。

只留下李必達一個人,還在原地徜徉,晚風徐來,夕陽之光慢慢佈滿到這片山谷之中,殘缺的柱墩、浮雕鍍上了金色,空氣裡充滿了薄涼的味道。這會兒,李必達發現突然米特拉達梯的巨雕,手持的太陽神權杖,頂端的太陽標誌,似乎並非普通石頭刻就,反射着夕陽,閃出極其耀眼的光芒,光芒匯聚成發散的光柱,讓李必達無法睜開眼睛,很快這光芒走到了李必達的身上,把他籠罩了起來,還沒來得及驚訝,他的身軀便化爲了億萬顆粒子,飄散無影!

五分鐘後,不耐煩的導遊咕嚕着,走到李必達剛纔所站的山崖之下,然後驚愕莫名,張大了嘴巴。

山崖下,李必達已經無影無蹤了,連根毛髮都沒有了,方圓數裡無跡可尋,只剩下一攤衣服、褲子、腕錶,那導遊顫抖着,用手在那堆衣物裡摸了摸,只撿起了一副眼鏡,黑色鏡框的——暮色的陰影漸漸蓋住了峽谷,周圍充滿了說不清的詭異。

數日後,李必達,成爲了每年在小亞細亞失蹤的五千多名旅客名單上其中的一名。

李必達醒來時,首先發現自己是全裸的。

但他來不及羞恥,因爲他第二下發現的,是周圍密佈的死屍,他驚怖了,還聽到了號角、喇叭嘈雜而尖利的聲音,好像四面有幾萬人在吶喊。

他擡頭看去,山崖上米特拉達梯的浮雕依然可見,但旁邊卻佈滿了柱廊、階梯和各種雕像,雖然煙火熊熊,但他還是能看到,這些東西不是2013年的古蹟廢墟,而是活生生的,和那些奇形怪狀的屍體一樣活生生。

還沒等李必達蜷縮光禿禿的身子,企圖從屍體上尋得兩件衣服遮體,火光里人影幢幢,一羣滿身鎧甲和血跡的兵士冒了出來,打首的帶着頂部有馬鬃裝飾的青銅頭盔,上身穿着“鐘形”的皮革胸甲,上面兩個銀色掛飾,像頭憤怒的公牛,是名典型的古羅馬百夫長的裝束。

就在李必達坐起來,要向百夫長呼救時,鼻樑上一下就捱了百夫長親切的一拳,鼻血飛濺而出。

然後就是頭髮被對方揪住,整片頭皮痛得幾乎要脫落了,逼的身體必須站立起來,也顧不上裸體的羞恥,李必達沒想到古代的軍人是如此的野蠻,但他無法抗議,因爲百夫長另外隻手舉着明晃晃的羅馬短劍,隨時可以割斷他的喉嚨,幸虧他聽得懂也明白古代的拉丁語,那百夫長說的是“豬玀奴隸,快去搬石頭和木材!”

很顯然,百夫長把他當作了一名奴隸,扯着他的頭髮,將他往隊伍的後面狠狠一擲,就像扔掉一堆垃圾般。不管是己方的,還是敵方的,奴隸就是奴隸,也只是奴隸,隨時可以叫他們幹奴隸應該乾的工作。李必達,就這樣光着身子,和其他的“豬玀”一起,在監工的鞭策下,本能地走到一堆石頭與木材前,那監工用鞭子點了點山崖下的空曠之處,示意將材料往彼處搬運,就是工作的目的。

幾十名奴隸,包括暈頭暈腦的李必達,哼哧哼哧地照樣幹了起來。

彼處,幾名沒穿鎧甲的羅馬士兵,將運來的長短木材,手腳並用地組裝起來——李必達發現,這些木材可不是隨便砍下來的樹幹,而是有序列的精密部件——答案很快揭曉了,一個雙底的弩炮支架迅速成形,而後炮身也被安裝完畢,馬鬃繩被層層纏繞。

過程之中,那百夫長領着兵士,將弩炮陣地嚴密地保護了起來,他們企圖攻擊的目標,正是兩處山崖間的一面長達二十米的城牆,牆後面的守軍,也發覺了羅馬兵士們的意圖,呼喝聲裡,帶着火焰的箭矢呼呼地飛了下來,百夫長的兵士紛紛半跪下來,舉起手裡龐大的盾牌,將火箭擋在了弩炮陣地之外。

最後,炮兵們在炮身兩側安裝好了青銅發條筒,並在發條筒間插上了簡易的瞄準器,兩具弩炮安裝完工,吱吱呀呀聲裡,炮兵轉動着扭力輪,往後收縮着發條,監工的鞭子又下來了,“快,往弩炮上填裝石頭!”

隨着百夫長的命令,弩炮發出了沉悶的“格達格達”的發射聲,石頭炮彈陸續飛了出去,在那面城牆上砸出了血花與石灰四濺的斑斑點點——弩炮可是帶着瞄準器的,發射的精準度可不低,很快城牆的城垛被毀,守軍無處容身,牆體也搖搖欲墜。

“上重標槍!”那百夫長把短劍一揮,幾名羅馬兵士,將手裡的重標槍綁上繩索,填裝到了弩炮之中,又是幾聲“格達格達”,標槍拖着屁股上的繩索,牢牢地楔入了城牆裡,除了留下一個隊列外,其餘兵士齊齊跑到弩炮前,拉住繩索,幾聲號子聲,騰起了巨大的轟鳴和菸灰,那面牆居然被扯塌了!

百夫長舉起胸口前的哨子,嘟嘟吹了起來,兵士又列好了隊形,舉着盾牌層層迭進,城牆後沉寂了會兒,也發出了號角聲,煙塵和夜色裡,穿着希臘式鎧甲的守軍嚎叫着反撲了出來,與百夫長的羅馬隊伍,在城牆瓦礫堆上衝撞廝殺在了一起。

李必達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切,反撲的守軍如一波波潮水般迅猛,因爲他們明白,這面斷牆後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最後的戰線。但羅馬的兵士看似鬆散的隊列,卻堅固得如礁石般,他們靈活地揮舞着短劍與盾牌,簡直無懈可擊,大約二十分鐘上下的短兵格鬥,逆襲被輕易粉碎了,一陣盾牌撞擊的聲音後,羅馬隊伍勢不可擋地,踩着垂死敵人的軀體,涌入了斷牆之後。

隨後,牆外的李必達,看到了牆後沖天而起的慘叫聲與火光,他大約知道了,進去的羅馬兵士,都做了些什麼。

沒錯,如果李必達沒猜錯的話,這些羅馬的軍團兵士,大多穿着鎖子帷,頭戴後面伸着短帽舌的碗型盔,標準的共和國晚期的裝束,而他們的敵人,應該就是米特拉達梯六世的軍隊,即使說,李必達穿越到了古羅馬在小亞發起的“米特拉達梯戰爭”的時刻,而且親眼目睹了吉雷鬆,或者說是卡拉比,本都之王行宮陷落的一幕!羅馬共和國晚期的軍團碗型頭盔。

一陣深秋的風吹來,李必達渾身劇烈地抖着,不知道是因爲寒冷,還是因爲激動。

羅馬的兵士進去行宮裡好久了,而弩炮周圍的奴隸們,卻都或坐或臥,不要說亂動亂跑,連聲咳嗽聲都聽不到,淡定得讓李必達感到訝異。兩名兵士終於從牆的缺口處,緩緩走出,到了李必達一幫人的面前,高聲問道:“你們當中,誰會說希臘佬的話?”

沉默了一會兒後,光着身子的李必達慢慢舉起了手,和另外個奴隸,出了列。

李必達揩了揩鼻孔邊殘留的血,說到“我會說,但尊敬的官長,請先給我件遮體的衣服。”

對面的兩名羅馬人怪怪地看着李必達,好像覺得像他這樣的奴隸,居然還會在意穿不穿衣服?然後兩個人互相點點頭,其中一人解下了自己的斗篷,披在李必達的身上,而後往牆後稍稍歪歪頭,表示“給我走吧”。

李必達踩着累累死屍,越過缺口,到達了米特拉達梯的行宮,這是座隱藏在牆後,依山而建的洞天之處,石階拾級而上,兩側全是白色大理石堆砌起來的,精美的殿堂、廟宇、雕塑。但這些象徵着“黑海之王”榮光的建築,現在遭到了勝利者——羅馬人殘酷的殺戮與洗劫。

到處都有火焰吐着舌頭,水池邊,臺階上,橫七豎八地躺着男男女女的屍體,他們或是祭司,或是奴僕,或是宮女,現在都不分青紅皁白,被羅馬兵士砍下了四肢和頭顱。

一個愛奧尼亞式美麗的柱廊邊,李必達看到一個羅馬兵士在奮勇凌辱一名漂亮的宮女,女子的上衣被撕碎,裙襬被完全掀起,一隻手撐着柱子,一隻手屈辱地捂着自己的嘴巴,眼淚橫流,半弓着身子,臀部高高聳起,被羅馬兵士雙手握住,像野狗交媾般狠狠地將胯下的“短劍”反覆刺入。

李必達路過時,他看到這宮女側着目,驚恐地看着腳邊幾名女伴的屍體。

將身上的斗篷裹緊後,李必達只能匆匆脫離了那宮女的視線,繼續往前走着,他了解了這宮女被凌辱後,所面臨的命運會是什麼。

百夫長站在神廟與宮殿交匯的小廣場裡,兵士們都將劫掠來的東西堆積在這兒,他身邊幾名十夫長,正在毆打一名衣着華麗的胖子,用裹着荊棘的木棍,一下一下,那胖子在李必達來前還能哀嚎着喊些什麼,不一會兒就只能吐着血沫子,如堆爛肉般,單單往外冒氣了。百夫長看到李必達與另外名會希臘語的奴隸來了,第一句話就充滿了驚訝:“你是來自什麼地方的豬玀奴隸?”原來剛纔在混戰裡,他沒來得及看清李必達的東亞人相貌,現在自然有些好奇。

“從西亞細亞更遠的地方來的,官長。”李必達回答。

帶着李必達來的兩名兵士啪啪向百夫長行完軍禮後,又賣力地加入了劫掠的隊伍中去了,百夫長對李必達的來歷沒表現出更大的興致,他指着李必達兩人,又指着地上的胖子,說:“會希臘佬話的都是可憐人,不是豬玀奴隸,就是娘炮,就是沒話兒的宦官,現在你們得感謝我海布里達,你們現在可以惺惺相惜,談些哲學方面的話題了!”

原來,這胖子是米特拉達梯行宮裡的宦官。

娘炮?難道說的是我?這時李必達看了看旁邊的另外個奴隸,才明白了百夫長的所指:對方亞麻色的頭髮捲曲着,身材特別瘦削,面色蒼白,長着男人與女人都喜歡的樣貌,一雙大眼睛的睫毛特別濃密,楚楚動人。

百夫長接過帶刺的木棍,對着那胖宦官就是一記,帶着問題:“第一個問題,最頂端的那兒,是不是本都王的居所?”

百夫長指的是山頂的一處巍峨的核心宮殿,外圍還有個小小的月城,青銅的城門掩着,透露出王者的威嚴,這種威嚴甚至讓百夫長感到猶豫,他既盼望米特拉達梯六世就在裡面,好讓他取得不世出的功勳;但也害怕米特拉達梯六世就在裡面,因爲傳說這個本都王身高超過了四腕尺,射出的箭百發百中,騎着一匹霸龍般的神駒,凡人是傷害不了他的。

“主人已經乘着他的馬,離去了。”胖宦官說話時,像被鐵線扯着一般,“我叫巴婁德,是主人身邊的首席大宦官。”

李必達和那個娘炮便一人一句,把首席大宦官的話翻譯給百夫長聽。

“那裡面還有什麼人?”百夫長的第二個問題,帶着第二記“問候”。

“是主人的兩個妹妹,兩個妻妾,還有一個女兒……不要打我,不要打了……”巴婁德抱着頭哀鳴着,血順着他滿是褶子的胖臉上條條流下,“另外,你們不能進入這個殿堂,因爲她們全死了,以最高貴的死亡方式,升入了太陽神的聖殿……你們進去,便是褻瀆……因爲你們羅馬人,到哪兒去都帶着骯髒的奴隸。”

wωω_ ttкan_ ¢〇

咕咚一聲,百夫長把棍子扔到了一邊,而後站直身子,深吸了一口氣,一手抓住了巴婁德的頭髮,一手抽出了短劍,輕快地扎入了巴婁德的喉嚨,再輕快地拔出,胖子“吼吼”哼唧了兩下,他膩膩的血全部濺到了李必達的臉上。

李必達驚慌地往臉上擦着血跡,但百夫長拉住了他的胳膊,又像扔垃圾一樣地把他往前面一扔,“好了,哲學問題討論完了,下面我,第七軍團第六大隊第三聯隊低階百夫長海布里達,要帶着骯髒的奴隸,進入本都王宮裡了!”

四名十夫長嘿呦嘿呦地推開了月城沉重的青銅門,然後將火炬插在了甬道兩邊的壁燈架上,然後最前面的一名十夫長將盾牌本能地豎立在了身前前,咕噥了一句:“這他媽的是什麼鬼情況?”

火炬的照射下,一行人發現,甬道里擠滿了屍體,地板、樓梯、窗臺,有男有女,死屍怪怪的臭味隨着大門的打開,奪路而出,直薰得李必達嘔吐了起來。

海布里達走上前,四處踢了踢,發現屍體大多面目腫脹不堪,手腳捲曲,姿勢千奇百怪,然後下了定論:“全是本都王的侍從奴僕,都是服毒而死的,東方人最懦弱不堪的死法。”

他們越過屍體,穿過甬道,便是一處長方形的庭院,庭院裡覆蓋着薄薄的砂土,幾處修剪得極爲精妙的名貴盆栽,四周被柱廊環繞,天井投下了冷冷的月光,灑在了枝葉和石柱上。

庭院對面便是一處小一點的青銅門,海布里達與幾名十夫長開心地互視而笑,隨後粗暴地拖着兩個奴隸,直接踩着砂土地走了過去。

小青銅門推開後,米特拉達梯行宮裡面的奢華景象讓所有人都感到頭暈目眩,牆面全是沙黃色的大理石貼面,地面上全是乳白色的光滑如鏡子般的石板,中央是處碧水盪漾的室內蓄水池,反射的水波波紋在牆壁上浮動,百夫長、十夫長的軍鞋釘子踩在其上,整個大廳都是清晰而寂寥的腳步回聲,他們放慢了腳步,這種無聲的威嚴,使得他們不自覺地小心翼翼起來。

李必達則感到了發自肺腑的溫暖——地板下與牆壁裡,應該全部鋪設上了流動熱水的鉛管,整座大廳擁有着與世隔絕的恆溫,到處是怒發的花卉,他的光腳踩在地上,感到熱流自下而上,熨帖了他的每根血管,說不出的舒服。

“官長。”一名十夫長指了指大廳的最內裡,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到了,牆壁上一副巨型的馬賽克鑲嵌畫,畫面上是一男數女,男的形象正和李必達在山崖上看到的浮雕一樣,蠍鰲角般的頭飾,密集如章魚觸角般的毛髮與鬍鬚,“米特拉達梯六世……畫裡的那幾個貴婦,應該就是他的妻妾了。”

而後李必達的目光向下游移,心臟一震,巨大的鑲嵌畫下,是一座胡桃木雕刻的橢圓形書桌,圍着這書桌,安放着五個象牙圈椅,一二三四,圈椅上端坐着四名衣着華美的貴婦,一動不動,表情詭異……

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7章 巧舌如簧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6章 山丘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16章 遣散部隊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2章 拖延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8章 艦隊入港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1章 卡拉第6章 私人接觸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30章 生死銘牌第9章 上陸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4章 加圖賬簿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9章 恫嚇第15章 maxima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29章 孤獨第23章 科爾杜巴追襲戰第4章 遺囑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7章 分贓第19章 兩線馳戰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3章 謀劃第8章 彈壓祭壇第1章 貫穿第4章 變局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16章 山丘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33章 暴君的禮物第22章 拖延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28章 戰車之戰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3章 春風得意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6章 信使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14章 佈局第12章 金古盧姆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3章 盡情反攻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4章 土崩瓦解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5章 措手不及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25章 先機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6章 李必達堡第2章 鬥劍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3章 血宴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12章 “後備兵”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31章 石頭落地第3章 別了,圖裡努斯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3章 公敵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6章 信使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14章 佈局第32章 新幣第13章 淫邪瘟疫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24章 小雷神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1章 兄弟第6章 敗訊第25章 軍號第22章 疾驅
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7章 巧舌如簧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6章 山丘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16章 遣散部隊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2章 拖延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8章 艦隊入港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1章 卡拉第6章 私人接觸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30章 生死銘牌第9章 上陸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4章 加圖賬簿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9章 恫嚇第15章 maxima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29章 孤獨第23章 科爾杜巴追襲戰第4章 遺囑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7章 分贓第19章 兩線馳戰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3章 謀劃第8章 彈壓祭壇第1章 貫穿第4章 變局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16章 山丘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33章 暴君的禮物第22章 拖延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28章 戰車之戰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3章 春風得意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6章 信使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14章 佈局第12章 金古盧姆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3章 盡情反攻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4章 土崩瓦解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5章 措手不及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25章 先機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6章 李必達堡第2章 鬥劍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3章 血宴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12章 “後備兵”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31章 石頭落地第3章 別了,圖裡努斯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3章 公敵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6章 信使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14章 佈局第32章 新幣第13章 淫邪瘟疫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24章 小雷神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1章 兄弟第6章 敗訊第25章 軍號第22章 疾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