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戰車之戰

“曾被共和國賦予指揮權、執政權和其他一切權利的民衆,現在什麼也不做,他們熱切盼望的只有兩件事,麪包和娛樂。”——帝政時代的朱維諾

※※※

“什麼?”這是李必達在營地裡接見埃西歐人使團時,蹦出的唯一一個字眼。

埃西歐人獻給新昔蘭尼加國王的貢品,是他驚訝好笑的源泉,一盤碩大的鴕鳥蛋,一個長着角的蟒蛇,還有個全裸肥碩的黑皮膚紋身婦人。

下面通曉希臘語的使節急忙向總司令官閣下解釋,鴕鳥蛋是埃西歐人最愛互贈的禮物,而那條長角蟒蛇是他們部落的圖騰,這種蛇只有這片荒漠纔有,十分珍稀。至於那個婦人,她自膝蓋以下,直到腳踝,全是道道金圈,李必達便請使節說下這又是什麼道理。結果埃西歐的使節,很是自豪地回到,這是他們王國最尊貴的女士,這個國度的女子,每和一名男子發生關係後生下孩子,就在腿上加上個金圈,而這位女士數量最多,全國的人都認爲她是最有德性,最收到神眷的人——現在希望總司令官也笑納她,就能體會我們民族的善意了。

旁邊的幾名百夫長,包括副將佩特涅烏斯,和護民官安東尼在內,都忍不住笑起來,筆直站立在側的薩博凱穆斯,黝黑的臉上肌肉不斷顫抖着,看起來是快被憋成了內傷了。

總司令官臉上全是“被打敗了”的表情,他很無奈地收下了鴕鳥蛋和那條蟒蛇,但是客氣地退還了滿是金圈的女子,稱自己戎機繁忙,實在是無暇消受如此的福祉。結果那使節很是心虛地與那已經全裸,滿肚皮都是油脂和妊娠紋,一心準備肉搏激戰的神女耐心解釋了番,那神女立即發出不滿的,如蝙蝠般憤怒的叫聲,她還從未受過如此的奚落。

在恭送走神女後,李必達很客氣地對埃西歐人使節說,你們除去這些寶貴的禮物外,還有什麼爲國君效勞的,在場的人都注意到,李必達沒有提及羅馬軍官的身份,而是直接標榜爲昔蘭尼的國王——使節很恭敬地回答說,埃西歐人可以選出五十名貴族子弟,爲您充當嚮導,因爲整個利比亞南部沒有任何溼潤的東西,只有我們纔可以帶領貴軍走出這片死亡之地,只要到了阿特拉斯山,即俗語“天之柱”的地方,並找到阿波羅泉,纔可以讓你們整支軍隊避免滅頂之災,即和普羅伊人同樣的慘劇。

“你們如此厚愛我,想必事先需要我軍付出相應的代價吧?”李必達不相信這些陰暗的穴居人,會如此陽光,這麼快就將白日的衝突拋諸腦後。

“我們需要藉助貴軍的力量,掃蕩清除更西部的加拉曼貼司人,他們是個很大很強的民族,可以作戰的男丁有一萬人之多,並且擁有兩百輛四輪快速戰車,就連庫列涅地區的希臘人都向他們學習駕馭戰車的本領,尊敬的國君您可不知道,過去的幾百年前,我們是如何慘遭這個強橫部族的欺壓和凌虐的,他們部族的男丁在成年儀式上,都會自動結隊,隨後駕着戰車來滿世界捕殺我們,將鄙族的頭顱帶回去作爲成年的信物。”那使節說到此處,神情異常憤激,而後他以更加激越的語氣請求李必達,只要羅馬的軍團能蕩盡這些仇讎,埃西歐人願獻上永恆的效忠誓言,憑藉我們對整個利比亞風土、地理的熟悉,將會協助貴軍一直攻入昔蘭尼城。

“那先獻上你們王國的誓言,現在。”李必達明瞭,對於這些古代蠻族而言,在神前的誓言還是極有約束力,於是使節團們立刻紛紛走出營帳,在隨從那兒拿出錘子,挨個將自己的牙齒砸下,隨後對着血滴滴的牙齒喊完賭咒,就將它們拋上營帳頂部。

“可以去攻打加拉曼貼司人,屠滅這個民族,對我們的後路安全也是有好處的!”在接下來的秘密聯席會議上,佩特涅烏斯用手指在莎草紙地圖上劃出一道痕跡,“顯而易見,加拉曼貼司被擊敗後,就拔除了個後顧之憂,另外感激的埃西歐穴居人也會給我們保障相當的後勤。特別是使節所說的那個阿特拉斯山,與阿波羅泉,只要能抵達彼處,我軍就能取得珍貴的木材、水源,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副將的規劃,讓李必達頻頻點頭,而後他對所有的將佐揮手,“我們的後勤負擔過於沉重,有馱馬我們就會耗費巨大的糧草和水,但沒馱馬我們就根本運載不了重型裝備和輜重行李。所以,對加拉曼貼司人的戰鬥,能否擊敗戰車就是取勝關鍵。十三軍團首席大隊百夫長海布里達,出列!”

滿帶金章和金鍊的海布里達高昂下巴,站了出來。

“你們大隊,先和加拉曼貼司人打場小規模的戰鬥,我們在一邊觀戰,薩博擔任監軍,需要輔助大隊和騎兵炮嗎?”

海布里達很囂張地說不用,李必達最後還是給了他一個騎兵翼,即一百二十名騎兵擔任側翼防衛,並且交代說,首席大隊主要在山谷最前側的那個無名丘陵處接戰,我在山上佈設好三門騎兵炮,還有兩個輔助弓兵大隊,萬一情況不利就來接應,外帶所有的軍團將佐觀摩。

車輪的轟轟聲裡,十幾名埃西歐人再度發出蝙蝠般的哀叫,連滾帶爬地朝着赭色岩石的山沒命奔逃,在他們的身後,兩輛加拉曼貼司戰車跑得都要把輪子給顛飛了,但就是不散架,這種用阿非利加軟木和藤條編織車身的四輪戰車,優點粗糙耐用,速度很輕快,每名車上只有乘員兩人,一人負責駕馭馬匹,一人手持梭鏢在車右的位置,用左手拋射,所有乘員都用白色的毛巾裹頭,只露出眼睛來防止沙塵的傷害。

在隘口,當前面的埃西歐人遁過,兩側山洞裡突然各自走出隊身披鎧甲的重裝步兵,合成橫線後,就將重型標槍和方形盾牌重疊,加拉曼貼司人居然在車輛上還有轉向設置!雖然繞了很大的圈,但是在車飛馬嘶聲中,他們還是機敏地將戰車撥回,沒有撞向羅馬人的盾牆。

這時,兩側山丘涌現出很多揹負弓箭的努比亞兵士,交雜着對那兩輛戰車射出箭雨,但加拉曼貼司人戰車速度實在是如閃電般,箭矢和標槍紛紛墜在他們的輪後,沒起到什麼殺傷作用。

一陣煙塵後,李必達眼睜睜看着那兩輛戰車毫髮無損地衝出山谷,消失在莽莽黃沙之中,不由得喟嘆道:“這種戰術我們是學不來的,就像羅馬或希臘人怎麼也學不會斯基泰人在馬背上拉弓射箭的本領一樣,唯一可取的辦法,就是讓這種本領在世界上徹底失傳。”

很快,埃西歐人請來支古怪的異族軍隊,抗拒圍獵的消息,在加拉曼貼司王國傳開了,這個王國之所以能獨霸利比亞西南部,只要是依靠擁有出產兩種“金子”,一種是白色的金子,即天然鹽井;一種是紫色的金子,即是紫水晶。當地人用這種天然資源,與昔蘭尼、迦太基甚至埃及交易,換取了不少鐵錠和種子,開始過起了先進的半遊牧半農耕的生活,並開始擁有相當了得的鍛冶技術,開始用富餘的產品,製造戰車與鐵劍,並養活了職業軍隊,喜歡搶劫周圍弱小勢力的金錢和莊稼,“怎麼樣都是直接搶來最爲便宜和划算。”

所以,李必達垂涎這個地方,也是他願意幫助埃西歐人的原因,反正埃西歐人很是落後,那些鹽井和礦山還是得靠他才能轉起來,相比這些穴居人對加拉曼貼司人的居住地和田地更感興趣。

在無名山頂,暗紅色的雲彩垂得很低,空氣裡滿是火焰流動的感覺,所有觀戰的將佐滿身是汗,安東尼在灌木叢後罵起來,將折磨人的皮革甲脫下,只穿件襯衣,開始猛喝起兌過清水的葡萄酒起來。

“我提醒你很多次了,喝葡萄酒管不到你,但是居然兌清水進去,要知道這東西在這兒比酒還昂貴。”李必達回頭埋怨道,安東尼抹了下嘴巴,不以爲然地指了指山下的方位,那兒海布里達帶隊的首席大隊,正列着縱隊,朝着山腳處曲折而乾涸的某處河牀走去。

河牀對面的,正是加拉曼貼司人的軍隊,大約有兩三千人,刨去後方排列的數十輛輕型戰車外,他們的裝備和高盧、西班牙等地的蠻族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有的人只穿着柏柏爾人的袍子,舉着木矛和盾牌,有的人則擁有件科林斯式的鎧甲,大概是繳獲昔蘭尼王國的,揮動着手裡的短劍,正在大聲挑釁着海布里達。

口哨聲裡,海布里達的千人大隊迅速變換隊形,並舉着各色火舌旗揮舞指揮着,這大大吸引了彼方的注意,突然一列事先上好弦的輕型蠍子弩被擡到陣頭前,對着加拉曼貼司的前隊就是陣猛射,彼方立刻同時有一批人跪着頭朝前中箭倒下,隨後那一翼輔助騎兵就勇猛地伴隨着前鋒三個百人隊,越過河牀發動衝擊,他們用手裡的標槍狠狠招呼了敵人,加拉曼貼司人的陣勢立刻被砸出了個缺口,並不斷被兇狠的羅馬人撕大,因爲海布里達很嫺熟地將後繼人馬也投入進去。

“我尊敬的首席百夫長,當敵人有很多戰車時,請留一半的步兵在河岸這邊,負責接應,防止敵人的反撲,另外不要讓騎兵追擊得太深!”廝殺中,薩博氣喘吁吁地跑到了前方刀光劍影處,對着剛剛扎死名敵人,正在抽出鬥劍的海布里達喊叫提醒。

但海布里達對這個年輕人的建議嗤之以鼻,我打仗的時候,你還在恭維你母親的奶頭呢!

結果,當羅馬千人大隊幾乎全部壓上時,前方的騎兵率先遭到敵人戰車的突襲,加拉曼貼司的戰車再度發揮了轉彎迂迴的高超本領,它們的大部分在羅馬附屬騎兵的正面視野上,來回疾馳,攪起灰塵,來迷糊對方的視野,而後大約十輛戰車列成長縱隊,猛烈地穿插到海布里達兩道步兵線間,驅散了那兒所有的輕裝步兵,鬆散的他們對急速馳來的戰車,是擁有躲避的本能的,而後正面的大部分戰車也折回,對附屬騎兵發起逆襲,這次加拉曼貼司人的戰車頭上,綁上了數根鋒利的長矛,衝鋒時寒光閃閃的矛頭上下微微顛動,讓維比奇納斯的馬匹受到很大的驚嚇,騎兵率先朝河牀陣地潰退,但這時海布里達在前,薩博在後,還是控制住了整個戰線——他們列成數個空心方陣,頑強抵禦着對方戰車的擠壓,和步兵的衝擊,並用石塊和標槍與敵人互相投擲,緩緩朝出發陣地退去。

但當維比奇納斯騎兵越過他們視界時,有兩個百人隊的兵士意志不夠堅定,放棄了結陣,跟着騎兵一起亂糟糟地跑,遭到了事先埋伏在某處沙丘背面,大約二十輛戰車的橫衝直撞,許多兵士頭朝下栽倒在河牀上的泥地裡,在加拉曼貼司人的碾壓和射擊下,非死即傷。

關鍵時刻,無名山上的騎兵炮及時打出了一波石彈,干擾了敵方戰車的運動,隨後李必達將出擊命令下達,兩個輔助大隊在弓箭的掩護下,衝下了山坡,這讓加拉曼貼司人不敢再擴大戰果,許多人跟着戰車,轉身退去,脫離了戰場。

這場正面戰,可以說雙方兩敗俱傷,但單就海布里達的千人大隊來說無疑是失利,那兩個百人隊都戰死了一半以上的人員,一個百夫長戰歿,一個受傷——李必達將那個受傷的一擼到底,罰爲普通兵士,原因不該從海布里達身上找,而是這位百夫長在臨陣作戰時,忘記了平日反覆提及的操典教條,即在敵人的騎兵或戰車前,要永遠冷靜地佈陣應戰,而不是忙着一團糟地撤退。

“讓提圖斯·波羅接班當百夫長,在軍隊作戰裡,職務浮沉是常事。”李必達對旁邊的安東尼說到。

“那麼,請告訴我,您在這場戰鬥裡觀摩到了什麼?”安東尼在接過人事命令後(這些理論上都歸軍事護民官管理),問到。

“對方的戰車不亞於戰馬,我們必須有效利用地形,和步騎合理的戰術,深入到加拉曼貼司人的領地擊敗他們。”李必達的回答,大約是成竹在胸,但是具體話語卻是套話,這讓安東尼聳聳肩膀,說能否說的更加詳細清晰點。

“你先說,你帶着騎兵附屬大隊,讓杜鬆維耶輔佐下的話,三天能不能前行一千斯塔狄亞?”

“維比奇納斯人是優秀的騎兵,但還不是頂尖的,一千有些力有未逮,八百還是沒有問題的。”安東尼肯定地回答。

那也行!

李必達的規劃是這樣的:步兵在輔助大隊與騎兵炮的掩護下,在無名山的乾涸河牀下築起壁壘,牽制監視住正面的加拉曼貼司人,而後安東尼、杜鬆維耶這兩位老搭檔,再度率一千名維比奇納斯騎兵長途迂回奔襲,抄敵人的巢穴——“找些埃西歐人當嚮導,他們很多族人被擄掠過去充當礦工與農田奴隸,只要進入加拉曼貼司王國,我們就可以大展拳腳,解放被奴役的埃西歐人,破壞對方的莊稼和村莊,蹂躪、破壞!”——這樣,敵軍就陷於難堪的境地,如果他們放任不管,安東尼就在盡情破壞後,再折返遮斷他們的歸路;如果他們回軍救援,我就領着主力出壘追擊,爭取在某個有利地形包圍殲滅對方。

佩特涅烏斯等人想想,似乎總司令官的計劃也沒任何不妥當的地方,便集體點頭同意了。

第二天,羅馬人就在加拉曼貼司軍的對面,開始挖掘壕溝,築起營壘,而加拉曼貼司人果然上當,他們也將戰車和輜重車列成營地,先是繞着營地挖起淺斜坡溝,再向車輛推進去,將輪子埋好,並拴上石頭,並在車廂上支起皮革帳篷,來防止偷襲與縱火。

入夜後,李必達很興奮地讓安東尼悄悄帶着騎兵進發,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但到了次日晌午時分,安東尼卻帶着所有騎兵疲累不堪地回來了,簡直讓李必達大失所望,“這些高盧人,在奔襲的途中全部都出現了中暑的症狀,而且周圍十個羅馬裡我也找不到任何水源,情況比當初在泰豐邪神鼻孔處惡劣多了,我身爲安東後裔的直覺告訴我,必須在隊伍自動崩壞前,將他們給撤回來。”

李必達一副無色臉的模樣,不過也覺得安東尼的謹慎是有道理的,現在這些維比奇納斯人白白跑出去繞了圈,這些來自高盧地區的體毛和鼻孔完全受不了這種酷暑季節沙漠裡的灼熱,很多人開始在營地裡嘔吐,打擺子,隨隊的來自埃及的巫醫是束手無策,只能偷偷來告訴李必達,勸他在病情擴散前,將這些人給送出去,一旦出現死者的話,蒼蠅聞味而至,那麼整個軍隊就會疫情蔓延,遇到毀滅的危險。

“誰都別想碰我的兵士!”杜鬆維耶還未表態,馬可·安東尼就先把那巫醫的衣領給抓住,憤怒地喊叫道,“如果你無法醫治好的話,那就找能治好的人來,若是找尋不到,就先把你丟在無人的沙漠裡去。”

最後,還是阿爾普帶來的名土著解決了問題,對方是那薩摩涅斯人,貪圖財貨纔跟了李必達的遠征軍擔任輜重人員,他提出的方法,就是“蝗蟲奶昔”,據說這是那薩摩涅斯人在惡劣炎熱環境下生存的法寶,羊奶加入蝗蟲末後,喝起來立刻就能將腹中和胸口的惡氣給通泄掉。

“薩博,大酋長赫爾吞給我們的禮物裡,不是有很多奶羊嗎?那蝗蟲呢!”李必達急忙詢問,他有些驚慌,因爲之前他是很嫌棄那些噁心的蝗蟲末子的,害怕下面的人下必趨之——但薩博凱穆斯點點頭,說大酋長也送來了很多罈子的蝗蟲幹末,之前不少人勸我把這些扔掉,但我心想橫穿這片沙漠後,什麼事情都可能會發生,留着也許會派上用場。

這下李必達都想衝下去,和可愛的幕僚參謀薩博擁抱親吻,在安排了警戒任務後,兵士們開始有秩序地飲用蝗蟲奶昔起來,還別說,這玩意兒雖然綠油油看起來比較噁心,但喝下去後,果然因爲酷暑鬱結的氣息蕩盡,兩三天後維比奇納斯人就慢慢有了食慾,身體漸漸恢復起來。

那個提供方子的那薩摩涅斯土著發達了,李必達當即就賞賜他一個塔倫特的銀子,而後他急速把將佐召開,“騎兵奔襲的方法已經不可能了,我方給養也發生困難,如今最好的方法,就是正面強攻敵人的車營,將他們逐離此地,隨後追擊,還是要將戰火引到敵人的國度去,以戰養戰。”

於是羅馬人決定使用“風箱炮”、“騎兵炮”、“蠍子弩”多重火力突擊的方法,薩博當即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隨後軍隊層層佈置下去。

入夜後,整個營地都在忙碌着,李必達在諸多隨從的伴同下,來到處營地深凹處的方形帳篷,這處營帳的看守十分嚴密,其實是挖了個方形的深坑,四周還環繞着壕溝,裡面填滿了砂子(這是當地最易取得的資源了),那是隔絕火焰用的防護溝,薩博三下兩下跳進了去,猛地揭開帳篷,裡面是六個做工很奇妙的東西。

但所有的將佐都在提着帶着玻璃罩的燭火,好像對這位喜歡奇思妙想的總司令官產生免疫力似的,李必達在上面招招手,薩博與幾名兵士擡着其中一個上來,這是個青銅鑄就的圓罐子,上面是個銅質的管頭,後面有類似活塞的推拉器,這在羅馬世界的工藝水準裡,似乎還是個“傻小黑粗”的樣式,當時不少將佐就已經猜測準確了,這是風箱炮的“迷你版”。

只見薩博與兩名兵士,將這個小罐子安在地面之上,隨後用活塞猛抽猛送,裡面裝着的米提油噗嗤噗嗤飛濺到大約十五個羅馬尺外的木靶子上,而後阿普爾點燃了支火箭,對着靶子飛去一箭,那木靶子頓時熊熊燃燒起來。

“這個小風箱炮,現在造出了六個,暫時配合其他火力一起使用。”李必達囑咐完後,其中在衆人驚詫的目光裡,心中卻在流淚——其實這玩意兒的原理,在他那個時代,只要會玩水槍的小孩都明白,不過他將水換成了可以猛烈燃燒的米提油罷了,另外爲了增強附着度,在裡面混合了少量瀝青與樹脂,但李必達卻無法做到連續的自燃噴射,很簡單沒有固定的引燃物,或者說得直接點,現在製作硝石,配合硫磺、炭粉來作成簡易的黑火藥充當發射藥是最好的,但是硝石在歐洲還沒出現呢!只能做出先噴射液體,再用火箭點燃這種麻煩手續了,無奈啊。

第25章 虛情真意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21章 渡河第9章 客人第31章 遺孀分配第11章 反伏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28章 帕平納第13章 軍心歡動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26章 維愛山血戰第22章 農學家與軍團第2章 新候選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章 怒火焚城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24章 費奇亞里斯祭司團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5章 措手不及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0章 金之座第12章 榖中第18章 分割第12章 反喀提林第12章 好感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24章 路庫拉斯的離開第13章 公敵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20章 金之座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23章 與卡勒努斯的會師第26章 馬筏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33章 持重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4章 扁豆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31章 王之咆哮第8章 啓碇第32章 畏戰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3章 雷雨火焰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8章 壁爐風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6章 聖庫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3章 小怪物第14章 訓誡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2章 勾當第6章 獠牙第29章 代理指揮第33章 必然的突變第14章 土崩瓦解第4章 護民官們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3章 淫邪瘟疫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28章 艦隊入港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8章 啓碇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30章 王冠墜地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6章 異心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章 新候選人
第25章 虛情真意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21章 渡河第9章 客人第31章 遺孀分配第11章 反伏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28章 帕平納第13章 軍心歡動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26章 維愛山血戰第22章 農學家與軍團第2章 新候選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章 怒火焚城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24章 費奇亞里斯祭司團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5章 措手不及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0章 金之座第12章 榖中第18章 分割第12章 反喀提林第12章 好感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24章 路庫拉斯的離開第13章 公敵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20章 金之座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23章 與卡勒努斯的會師第26章 馬筏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33章 持重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4章 扁豆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31章 王之咆哮第8章 啓碇第32章 畏戰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3章 雷雨火焰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8章 壁爐風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6章 聖庫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13章 小怪物第14章 訓誡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2章 勾當第6章 獠牙第29章 代理指揮第33章 必然的突變第14章 土崩瓦解第4章 護民官們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3章 淫邪瘟疫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28章 艦隊入港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8章 啓碇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30章 王冠墜地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6章 異心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章 新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