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銅盾軍覆沒

“這個月正在消逝,而下個月正緊接着到來。”——荷馬《奧德賽》

※※※

米南德在上午六時,準時醒來,這是他二十年軍旅生涯所養成的良好習慣,他是斯巴達人的後裔,祖先作爲僱傭軍官,很早就混跡在波斯化的小亞邊緣地區,成爲職業的軍官世家。米南德本人也很幸運,他父親在追隨米特拉達梯六世的戰爭裡陣亡,所以他本人被君王拔擢,並且被安排在本都帝國的後方編練精銳的銅盾軍,說是編練,其實還是因爲“銅盾軍”這個本都帝國禁衛力量的象徵,已經在於羅馬人的戰爭裡被打殘過幾次了,有經驗的基層軍官,與上級指揮官都很缺乏,故而米南德爬升得很快。

所以,慢慢的,在米南德的心目裡,銅盾軍和本督帝國儼然對等起來,他既厭惡老派的世勳如阿奇勞斯與阿基里斯,也不滿阿狄安娜模仿羅馬人所組建起來的“新模範軍”,“這些部隊與人事,除了分散原本應該集中在銅盾軍身上的精華投資外,沒有任何有效作用。陛下的帝國,原本就應該由我的人馬來衛護。”這種念頭,也使得米南德本人也越來越固執而驕狂,甚至在米特拉達梯六世死前,他就有掌控銅盾軍,取而代之成爲本都新帝王的想法,在後來銅盾軍與帝國一同覆沒後,米南德託庇在龐培帳下,也當了博斯普魯斯王國國王和龐培的克里恩,但在這些年間,他還是致力於復興“銅盾軍”這個偉大無比的軍隊,認爲只要銅盾軍復活了,他自然也就對本都帝國有天然的繼承權。

不,還有個憑藉,那就是他與斯特拉託妮絲,本都正牌的王妃間,有合法合格的婚姻,與誕生下來的麟兒,想到這裡,將臉面鬍鬚颳得鋥亮鐵青的米南德,跪在了懸掛紫色鑲邊、太陽圖案的米特拉神的旗幟祭壇前,爲自己的家族與軍隊祈禱,“我的妻,我的孩子,希望你們在錫諾普城,也向神靈獻出了豐厚的祭品,將白色的公牛與黑色的母牛,沉入阿馬西亞皇陵前的湖水當中,來爲我兵士的長矛增加殺戮的鮮血,爲我兵士的胸甲增加神力的加持,只要我擊破了那個賤婢的軍隊,以及凱撒的兩到三個軍團,整個黑海南岸諸多王國必將重新倒戈在我的帳下,我將再現本都帝國的雄圖霸業,將來不管是龐培還是凱撒,他們任何一方贏得內戰的勝利,都不得不承認我在此處的統治權。那麼,整整十年軍隊的徵募、訓練,都是值得的,銅盾軍的威名必將再次響徹天下。”

禱告完,他便筆直地坐在餐桌前,用完了簡單的早點,接着戴上模仿本都帝王排場的豹尾頭盔,與金色的披風,走出了營帳,幾名馬奴爲他牽來了青色的米底駿馬,米南德很輕鬆地跨上去,接着對他年輕的親衛旗手西科博迪亞斯很有氣勢地揮了下手,示意對方在祭司的獻祭儀式完成時,將軍團的旗幟,一面繡着金色絲線的太陽徽標給拔起,這也是全軍出擊的信號。

今天大戰在即,西科博迪亞斯十分激動,外加緊張,當他聽到祭司的吟誦已經結束後,便準備將大旗給高高拔出舉起,結婚周圍的兵士在聽到一陣鳥兒的叫聲後,就看到好幾只灰黑色的烏鴉,不知從哪兒來,統統停在了大旗的矛叉上,而且烏鴉越來越多,靠不上去的,就繞着軍旗發出很煩人的聒噪聲。

西科博迪亞斯腦門上的汗水流下,他最初是小幅度地晃動旗杆,準備將這些烏鴉給趕走,但誰想到卻越趕越多起來,而主帥米南德也萬分恐懼看着這個景象,誰都知道烏鴉代表着腐肉和死亡。於是,旁邊的將佐很快提出建議:要麼撤換別的旗手,要麼就叫祭司解釋清楚這個可怕的異象。

因爲西科博迪亞斯對自己的忠心,和在戰場上的盡職,米南德認爲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來引導軍隊的作戰前進,所以他要求所有祭司給出解釋,這究竟預言着什麼——若是解釋不能叫全軍將士滿意的話,他就會當衆殺死祭司長,讓祭司長的屍體吸引烏鴉下來。

就在所有祭司驚恐萬狀時,其中個機靈年輕的急中生智,出來大呼說:“這是個偉大的吉兆,烏鴉象徵着整個攸克興海的所有城市,它們正爭先恐後地往君王的軍旗上撲來,就是說君王在這次戰役勝利後,必將統治攸克興海!”

這個解釋讓米南德差不多感到很滿意了,將佐與兵士們也都歡呼萬歲起來,整個左耳軍與右耳軍的士氣迅速高漲起來,並且今日雪霽,陽光普照戰場,也沒有任何霧霾阻擋將士們的進發,米南德便再度豪情萬丈地揮手,西科博迪亞斯用盡力氣,將大旗舉起,闊步走到了一萬五千名兵士的最前列。

各個分遣隊的銅盾軍,開始列成能橫貫整個戰場鋒線的長橫隊,將矛頭轟隆隆放平,他們都是面貌很好地的青年人,頭盔齊整,前三排的領取雙餉的都配備了堅實的青銅胸甲,帶着彩色的羽翎,互相競爭激勵,爭相對着敵軍十二軍團的營地,發起了洶涌澎湃的矛林突擊!

在他們對面的,是排成三列陣線的羅馬化軍團,這些人似乎深受昨日敗戰的影響,丟失掉的兩個小營寨,也讓他們的左翼無法施展開來,顯得整個陣型歪斜古怪,現在只要銅盾軍發威,能在中央陣線撕裂開對方的守禦,就能取得這場戰役的偉大勝利,他們的統帥與君王,就能君臨整個攸克興海,而銅盾軍自身也能贏得巨大的財富與榮耀。

“爲了實現今日的預言,夥伴們跟着我手中的旗幟,勇敢地踏破敵人的營寨啊!”最激動的當屬西科博迪亞斯這位年輕旗手,他帶頭衝在隊伍的最前面,自盔檐上方斜射來的陽光,將敵我雙方的戰場態勢看得一清二楚。

口號聲裡,雙方的輕裝射手各自從陣列間衝出,互相拋射標槍獵矛,銅盾軍的年輕勇士大呼着,隊形伸出的矛尖呼呼扇動起來,使得對方扔來的標槍與箭矢,紛紛被撥落墜地,而後笛子聲、管簫聲響起,一雙雙密密湊在一起的軍鞋,將這些軟弱的武器踏在腳下,“銅盾軍勢不可擋!”不知道是誰喊出了這話,而後在左右耳兩個突擊集團前後,都如潮般地喊起了這句口號,聲震四方。

接着,長矛方陣逐次唱起了戰歌:

“你可知你在與何種男人作戰?

我們以利劍爲餐,

喝下的酒水在胸口怒燃,

你們飛來折斷的投槍,是我們的甜點,

我們以盾牌與胸甲爲枕,

最後以你們射來的箭羽當作花環!

萬歲,萬歲,前進,銅盾軍!”

“萬歲,萬歲,前進吧!”所有的矛隊,在距離羅馬十二軍團一個弗隆的距離時,開始發起了兇猛的長矛風暴衝鋒,羅馬人那邊的口哨聲四起,他們很靈活地丟棄了前線的戰鬥崗位,交替掩護,朝着後方營地回奔而去。

“他們在逃,戰無不勝的羅馬人,居然在逃。”銅盾軍的旗手西科博迪亞斯,見狀興奮地喊起來,“後列的將士們,也許視野所礙,你們看不到這偉大的情景,但是我也顧不得你們了,第一個攻入敵人營地的人,以前是我,現在是我,將來也還是我。”說完,幾名同樣魯莽而勇猛地年輕軍官,應和着西科博迪亞斯,大家爭先朝前,開始爭奪起功勳起來。

在後方營地邊高阜上督戰的米南德,看到這一幕,哈哈大笑起來,他愛這些年輕人,熱血、守序而又忠誠勇敢,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

但這時,風兒忽然騷動狂亂起來,在羅馬人的營地裡,突然鑽出了許多優伯特尼亞王國的輕裝兵士,他們與十二軍團的兵士擦肩而過,而後紛紛從手裡拋出了古怪的東西。

原來在米南德精心改進銅盾軍的時候,母狼般的阿狄安娜自然不會對這支她切齒仇恨的軍隊視若無睹,她在細細研究了父親與所有繼業者王國的方陣戰術後,便發明了這個最簡單實用的戰術武器——鐵鏈蒺藜,來對付米南德。

這種鐵蒺藜,原本是散着撒出,阻擋敵人騎兵之用,它們都是三角尖形狀,這樣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灑下去,站立穩當,其鋒利足以使任何一匹馬踏上去傷殘,“那麼,對於方陣的血肉之軀兵士來說,也是一樣,起碼他們會比牲畜聰明點,不會看到這個可怕的東西,還往上面猛踩。”

所以阿狄安娜的兵士,將許多蒺藜用繩索串在一起,平日裡就可以揹負在身上,到了現在就能很輕鬆地拋出,而後在前面十個羅馬尺距離內,形成一道阻絕帶。

拋下蒺藜陣後,優伯特尼亞兵士統一半跪下來,手握繩索與劍柄,而後十二軍團的弓箭大隊旗手將蒼蠅旗標豎起,營地木柵後,前列兵士後的弓手,開始迅猛地讓弓弦振動起來,銅盾軍的兵士隊形開始不穩,他們有的人躲避自前面飛來的陣陣箭羽,有的人則蒙着頭繼續前進,特別是當前列的兵士,看到滿地的蒺藜後,咬着牙停下了腳步,而後列的還不明所以,繼續朝前,人挨着人,矛架着矛,根本看不到前方而沒命地朝前衝着。哨子聲與鑼鼓聲雜亂無章,前列的不少兵士或中箭,或被擠着倒下,落在了蒺藜上,發出了殺豬般的慘嚎,取代了先前激昂的軍歌。

但是,矛尖森林依舊在不折不饒地前驅,後列的兵士,毫無知覺地踏過了前面同袍的屍體,踩到血流成河,融化了積雪,但還在將手中長達二十羅馬尺的巨大長矛,齊齊地伸向前方。

很快羅馬人飛來的就是皮魯姆重標槍,砸在盔甲與盾牌上沉悶的響聲此起彼伏,更多的銅盾軍兵士無聲無息地倒下,滾到了羅馬人營地前的壕溝裡,銅盾軍的整個一列鋒線,更加前後不齊起來,有的分遣隊正蜂擁攀爬敵人營地前的斜坡,有的則小心翼翼地擠在蒺藜與壕溝中間地帶企圖通過去,而有的不清楚信號的鼓聲與簫管聲來自何處,只能停留在原地觀察情況。

到處都是零星的接戰,不管是李必達的十二軍團,還是優伯特尼亞王國的兵士,都爭取不和這些長矛男做正面交手,他們或拋出獵矛,或繞到側翼砍殺,但銅盾軍也是堅毅萬分,無論敵人跑到那個方位,都會同時面對三到四根長矛的連環刺擊,幾名倒黴的十二軍團百夫長,更是在正面,與十根一起伸來的長矛碰撞在一起,鮮血捲起了地上的雪沫,浩浩湯湯地飛舞起來。

“告訴前線的將士,不要畏懼,衝過羅馬人營地邊的木柵,他們就崩潰了。”米南德顯然相信了祭司們關於烏鴉的傳言,他此戰連薩爾馬提亞騎兵都沒有動用,只是叫這些騎兵固守己方營地觀戰。

這會兒,小亞冬季金黃色的太陽,已經慢慢攀上了中天,在整個戰場左邊的平野上,也隱隱傳來了軍歌聲:

“我們本是如百里香般平凡的農夫牧民,

現在要爲李必達烏斯的榮耀賣命,

他說來吧!交出你們當中最雄健的男子,

我會將他們鍛鍊成鐵塊與武器。

新兵入伍,旗幟揚揚,

吃盡了棍棒,熟透了操典。

然後,

敵人們,我會很輕鬆地用劍殺死你,

砍斷你的頭顱,

飲盡你的鮮血,

然後在你們的屍體上撒泡尿,

說這就是弱者的下場,這就是弱者的下場!”

伴隨着這軍歌聲,銅盾軍的左耳軍團側翼開始騷亂,許多年輕的沒見過世面的兵士,看到那邊列着陣勢衝過來的,許多都是皮膚黝黑,面相兇惡的人鬼難分的武士,這讓他們感到萬分驚駭,但是很快他們就明白,這些黑色兵士,同樣能嫺熟使用各種武器,特別是威力巨大的弓箭。

箭簇暴雨般砸在密集的銅盾軍挪動的方陣側邊,那些面容漂亮、士氣高揚的年輕兵士,這些飛來的殘酷的箭簇,讓他們經歷了痛苦的死亡與負傷,人就如同風前的麥稈般不斷倒伏而下,“敵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支人馬,不可能!事先我得到了情報,塔克屯方向羅馬人的主力,應該還在南方六十羅馬裡的開外,與西庇阿的主力鏖戰糾纏,昨天他們還沒有出現,難道在昨天風雪交加的夜晚,他們就跑回來了?”米南德見到潮水般被射死的銅盾軍,雙眼充血,將手裡的鞭子打得噼啪亂響,呼號起來。

屬下的將佐,都勸說米南德趕緊派出薩爾馬提亞人的騎兵,去驅散出現在左翼的羅馬軍的弓箭隊,米南德便將旗幟揮動,營地內的薩爾馬提亞騎兵,在見到這個出擊訊號後,帶頭的便舉起了手中的魚龍旗,指向了整片荒野左邊出現的敵人黑人隊伍!

這是處在兩個世界極端的兩支精銳軍隊的初次交鋒,或者說先前羅馬人,對薩爾馬提亞人也知之甚少,不少博物學家老是將他們與斯基泰人混同,但斯基泰人嚼大麻葉,擅長使用弓箭游擊戰術;而薩爾馬提亞人,則弓箭與騎矛並重,既能遊戰也能打硬仗,他們的戰術頗是類似於馬蒂亞騎兵,也是列成突襲的鬆散隊列,揮舞着長長的騎矛,逼近了十五軍團的陣地。

尤其是薩爾馬提亞國王阿桑德手中所持的魚龍旗,更是醒目而拉風的標誌,它的前端是一個金燦燦的龍頭,面目猙獰,牙齒鋒利,後面則是個袋子編成的“魚身”,一旦跑動疾馳起來,風從龍頭裡灌入,將魚身拉起飄舞,並且帶動袋裡的風輪,嗚嗚長嘯作響,給予敵人強大的心理壓迫。

可惜的是,曾經在沙漠與歐陸鏖戰過多次惡仗的十五軍團,是不會把這魚龍旗放在眼中的,他們面對來襲的薩爾馬提亞人,將所有的弓手斜着佈置爲前後兩列,每列六行分別搭弓取箭,接着前列集中直射,而後列集中拋射,這是對“六合一”雷霆齊射戰術的改進。

薩爾馬提亞人在瓢潑的箭雨當中,紛紛墜馬,人與馬匹被射傷敗走得越來越多,隊形也越來越稀,他們只有一千人左右,在面對十五軍團接近三千弓手的集火射擊前是脆弱無力的,更何況十五軍團其餘的步兵,也開始列成各個空心的小方陣,準備與騎兵迫近廝殺。

最後,還是阿桑德舉着魚龍旗,但嗚嗚聲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漸行漸遠,短短兩個弗隆的衝擊距離裡,他居然折損了接近四百名精壯騎兵,還沒見到敵人隊列就崩潰了,這對驍勇善戰的阿桑德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打心裡記住了李必達烏斯這個羅馬將軍的名字,在隨後其遠征博斯普魯斯時,很爽快地就降服了,換取了羅馬同盟者的封號,併爲其提供僱傭軍。

看到那些遊牧民騎兵慌不擇路也潰逃了,米南德在馬鞍上擡高身軀,淚流無言,因爲這些騎兵走後,他只能寄希望與前線的銅盾軍,能將正面抵禦的十二軍團給擊敗,不然早晚在這紛飛的箭矢當中悉數死傷殆盡,“吹響全軍進攻的號角,不準任何人後退,我再重複一遍,不準任何人後退!”米南德已經成爲個紅眼的賭徒,他將馬鞭折彎,神經質地咕嚕着,“我得到的,可是大勝的吉兆,所有的不朽的神靈,都應該是站在我這邊的,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再堅持一會兒。”

這會兒,死傷慘重的銅盾軍,三三兩兩的分隊,已經踏着堆積如山的屍體,拱到了十二軍團縱深的營地裡,但是在卡勒努斯與畢都伊塔的靈巧指揮下,所有的軍士還是逐個營寨,逐段木柵,在節節抵抗。銅盾軍的氣勢也在不斷衰減着,許多兵士受傷,無法繼續前進,就滿身是血地坐在原地,手裡還緊緊握着身上的佩劍,或者折斷的長矛,怒目圓睜,呼喊着己方軍團的勝利結局。

這會兒,十二軍團的核心營地,塔古斯躍上土臺,將手中的巴蘭提亞山隼旗高高擎起,而後兵士將木柵後安置好的器械,呼得扯下了遮蔽的皮革與長草,那正是阿狄安娜在塔克屯保衛戰裡設計的連射腹弓,這次特意從堡壘塔樓裡拆出了六臺,運到了此地的前線,“阿馬西亞與錫諾普是我的祖先之地,不能光復那兒,對於我來說無論以後如何,人生都將暗淡無光,所以我阿狄安娜,米特拉家族的後裔,會不惜一切代價,支援羅馬的騎兵長官。”

操作連射腹弓的優伯特尼亞炮手,十分嫺熟地用手來回反覆扳動着木製發機,“咯咯咯咯”的聲音,帶着短程但穿刺威力巨大的弩箭,呼嘯着掃向還在繼續堅持前進的銅盾軍,讓他們如同隆冬凋零的花朵般,逐個栽在冰冷污穢的壕溝,訓練五年乃至十年的精華,就這樣輕易地喪命,很快銅盾軍的右耳軍團,只剩下幾個分隊還能保持完整,其餘的都在兇殘的火力打擊下殘破不堪。接着十二軍團吶喊着發起了反攻,他們越過木柵,從四面八方跳下來,靈活地咬住了銅盾軍分隊的左右前後,用投槍與短劍不斷殺死他們。

這時候,左耳軍團也只能分出部分側翼人馬,前去和遠遠瘋狂射箭的十五軍團糾纏,其餘的分隊在中央陣地間,前進不得,後退也不行,只能不斷地來回晃悠,毫無用武之地。

整個局勢已經一團糟了,一萬二千人的銅盾軍,在下午第二個白日刻時,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一,但這還不是最糟的,很快在他們的右翼方向,涌現出更多的羅馬人,而且是李必達親自帶領的,五千騎兵與二十八軍團,合在一起不下萬名步騎,緩緩列着隊形,步步朝着銅盾軍薄弱的側翼不疾不徐地逼來。

到處都是恐怖的喇叭聲,刺耳的喇叭聲。

這樣,李必達的三個軍團,五千名騎兵,外帶三千名阿狄安娜援軍,圍繞着阿馬西亞的河谷,逐次投入軍力,形成了完美的口袋陣,將米南德的銅盾軍紮在了中間。

“銅盾軍會在今天覆沒嗎?”終於,米南德面色慘白,說出了這句話,在他的身後,幾名祭司已經被按住,挨個斬下了頭顱,但這一切也於事無補,米南德親眼看到,那面繡着米特拉神太陽徽標的大旗,忽然在廝殺的人羣裡倒下了,再也沒能舉起來。

寒風掠過,殘陽如血,不詳的冷冷的光,映射在帶着箭羽與傷口,爬來爬去的銅盾軍兵士身上,整個戰場已經化爲了煉獄,到處是血和雪的混合,還有各種姿態死掉的屍體,不少兵士的心理已經完全崩潰,或者呆在原地,失去反抗勇氣,被羅馬人的劍砍死,或者扔下長矛,惶惶然四散逃命。

原先被銅盾軍奪取的兩座營寨,沒一會兒就被李必達的二十八軍團攻破,裡面駐守的幾百米南德兵士全被殺死俘虜,而後李必達的騎兵全部列陣在這兩營寨前面的荒野上,砍劍與騎矛林立,嘶鳴如風,迎着日漸落下的夕陽,李必達高呼到,“踏着敵人的屍骸,對喪失鬥志的米南德的營地發起突擊,我們將在錫諾普洗盡征塵!”

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9章 掃蕩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1章 “代理人”第33章 返航第32章 候選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1章 貫穿第11章 決戰之前第9章 盧菲奧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28章 火遁第20章 銅盾軍覆沒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16章 李必達堡第33章 持重第19章 寬赦第6章 私人接觸第18章 布魯圖的指責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25章 先機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16章 山丘第25章 先機第29章 孤獨第6章 各翼第6章 私人接觸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26章 王女的恨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6章 絞殺第13章 出軍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5章 第三把椅子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5章 翁與婿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23章 卡萊救星第5章 暗潮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5章 密約第1章 貫穿第29章 孤獨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34章 破營立營第8章 彈壓祭壇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34章 卑言甘語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12章 塔普蘇斯第6章 獠牙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3章 公敵第15章 點閱第20章 伊克尼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28章 父與子第31章 第一個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30章 生死銘牌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2章 時雨第5章 翁與婿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9章 恫嚇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9章 蘇雷納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4章 土崩瓦解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19章 出爾反爾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19章 詐火第4章 新政第5章 翁與婿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8章 彈壓祭壇第7章 受命第12章 引誘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5章 莽撞的出戰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章 鬥劍第26章 馬筏第6章 敗訊
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9章 掃蕩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21章 “代理人”第33章 返航第32章 候選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1章 貫穿第11章 決戰之前第9章 盧菲奧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28章 火遁第20章 銅盾軍覆沒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16章 李必達堡第33章 持重第19章 寬赦第6章 私人接觸第18章 布魯圖的指責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25章 先機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16章 山丘第25章 先機第29章 孤獨第6章 各翼第6章 私人接觸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26章 王女的恨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6章 絞殺第13章 出軍第18章 埃米利烏斯巨獸第5章 第三把椅子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5章 翁與婿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23章 卡萊救星第5章 暗潮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5章 密約第1章 貫穿第29章 孤獨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34章 破營立營第8章 彈壓祭壇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34章 卑言甘語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12章 塔普蘇斯第6章 獠牙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3章 公敵第15章 點閱第20章 伊克尼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28章 父與子第31章 第一個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30章 生死銘牌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2章 時雨第5章 翁與婿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9章 恫嚇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9章 蘇雷納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4章 土崩瓦解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19章 出爾反爾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19章 詐火第4章 新政第5章 翁與婿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8章 彈壓祭壇第7章 受命第12章 引誘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5章 莽撞的出戰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章 鬥劍第26章 馬筏第6章 敗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