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陣型

“有誰會比尼祿更糟呢?又有什麼能比尼祿建的熱水浴場更棒的呢?”——詩人馬提亞爾

※※※

“你們在我丈夫的庭院裡幹什麼!不覺得晦氣嘛!”這時,前廳拱門處,一個沉穩冷淡的聲音響起,衆人擦乾淚水,朝那兒望去,但見個頭髮淡黃梳成髮髻的二十出頭的女子,蒙着花紋怪異的斗篷,站在彼處,清清楚楚地就站在彼處,毫無客人的忸怩,恰如她方纔的話語那樣,這兒好像就是她的地盤,旁邊是名皮膚微黑掛着銘牌的高等奴,外帶幾名車伕和揹着行李的隨從。

“請問您是……”波西婭問到。

“這裡的女主人,李必達烏斯的妻子。”尤莉亞說完,徑自走了進來,她不想解釋太多東西,她這會兒從薩丁尼亞過來,不是爲了要和李必達那些“傳說裡互相愛得死去活來”的女人們(反正她一個也不認得,也不太關心)爭奪什麼,而是前個月和李必達的書信往來當中,李必達抱怨過,“我現在的錢財全都投資給了托勒密,但是我很蠢,卻忘記了疏通關節還需要大筆的錢財,大概要幾百萬塞斯退斯吧。”

本來這只是李必達無心的訴苦,但尤莉亞即刻把哈巴魯卡喊來,“你男主人(尤莉亞平日很忌諱提及李必達烏斯妻子這個稱呼,也不在下人面前承認,所以她只是用男主人來代稱)遇到困難了,把奧菲勒努莊園給賣掉!”

這話幾乎把哈巴魯卡嚇死了,要知道在之前那麼困難的境地下,女主人也從來不願意將祖傳的莊園賣掉,而現在她如此說到做到,根本毫無迴旋猶豫的表示。

奧菲勒努因爲這幾年經營得當,很快就以四十五個塔倫特賣出去了,尤莉亞便迅速把錢財帶齊,而後收拾了幾件衣物細軟,外帶家族的信物,遣散了所有的奴僕和農夫,帶着哈巴魯卡和幾個僱傭腳伕,直接朝着羅馬城來了。

“女主人,您朝羅馬城來做什麼。”

“這些錢還不太夠,把你男主人在城裡的產業也賣掉,湊齊了送去。”

“可,這不太方便吧……男主人未必同意。”

“我是他妻子,我的是他的,他的也是他的。”

結果剛準備來阿皮隆這兒轉手產業,誰想卻看到這一幕,尤莉亞見在場的,好傢伙:頭髮黑黑身材丰韻的小亞野性美女,端莊得體溫文爾雅的羅馬年輕貴婦,還帶個年齡雖小但卻妖妖嬈嬈的小女孩,不由得對李必達烏斯這混蛋的私生活大皺眉頭。也不知這羣人哭喪個什麼,走進來後便劈手把阿庫塔奪過來。

看了會兒後,就說“你們就在爲此而哭泣?”

見衆人不回答,尤莉亞擡高了嗓子,“有什麼可哭的!?馬上我丈夫的女人,和我一起,帶着孩子去貝桑鬆見我丈夫,若他還活着,就把這些產業拍賣所得給他,繼續羅馬男子的事業;若他死了,我會把他的屍體帶走,下葬在薩丁尼亞家族墓園裡,而後他是有子女的,就撫養子女長大。都別哭了。”

不知怎麼的,尤莉亞的話語好像很有威懾力,大家又彷彿找到主心骨般,停止了哭泣,而後尤莉亞問我丈夫的女人就你們三個?波西婭與克萊奧帕特拉急忙擺手,接着尤莉亞點點頭,說那正好,現在我得把丈夫的產業全部賣掉,你叫波蒂是吧,帶着你和我丈夫的子女,先租賃套公寓住下,我帶着身上的錢去僱傭鬥劍奴和轎輦,三日後與你會合出發,我奴隸哈巴魯卡留在這裡打點好一切,再把出售產業所得錢財帶好跟上來。

“可是等等,這兒是我朋友波蒂的房子!”波西婭有些急眼了。

“可我是李必達烏斯的妻子!還有,這份阿庫塔裡面的情況不一定是真的。”尤莉亞的語氣特別強硬,隨後把阿庫塔不屑一顧地扔在地上,“我爺爺和父親都在軍團服役過,羅馬人爲了和敵邦開戰,會找出很多借口的,既然我丈夫和凱撒一起的,凱撒沒事,我丈夫也不會有事。”說完,她自斗篷裡伸出雙手,一副“還有什麼事”的表情,隨後頓了三秒,說了句,“沒什麼事,就別愣着,動作起來。”

“這就是李必達的正妻……”在旁的克萊奧帕特拉嘖嘖地說到。

“你是誰。”

“我父君是托勒密法老。”

“很好,我此次前去高盧,就是爲了你父親的事業,你從我丈夫給你父親的資金來,撥出二百五十百塔倫特給我。”

“可是……可以,可以。”克萊奧帕特拉本能覺得對面這個年輕的婦人絕不好惹,便帶着討好可愛的笑容,舉着雙手錶示同意。

鎮定下來的波蒂,告訴了尤莉亞些關門過節的地方,大約三日後,尤莉亞果然讓小鴿子帕魯瑪,通過他的岳父海布里達,和角鬥士奧普力克,蒐羅了批退伍老兵和鬥劍奴充當保鏢,擡着自個和波蒂兩座轎輦,浩浩蕩蕩走上了前往高盧地區的埃米利大道。

十三歲的帕魯瑪也佩戴着短劍,站在了尤莉亞轎輦的前面,詢問道“我也要去見養父,你會不會嫌我太年輕了。”

“不會,願意的話就跟上來。”尤莉亞面無表情地對小鴿子說到。

另外,尤莉亞還告訴波蒂,把錢財資金給我丈夫後,我們就花少許的錢,在米蘭乃至貝桑鬆地區找個營區公寓住下來,“女人,你能吃得來這種苦嗎?那兒的設施可不比羅馬城。”

“不,不會,我甘之如飴。”波蒂把話說得很小心,她明白這個強勢的,冷淡的尤莉亞,名分上還可算是她的主母,所以她絕不能把“能靠着我男人,我甘之如飴”的全臺詞說出來。

而尤莉亞好像看透了似的,淡淡說沒關係,你保持與我丈夫的特殊關係不變,我不至於爲難任何人,但是要記得,羅馬女人最大的榮耀是協助男子的功業,光大自個的家族,這點希望你銘記就可以,“如果我丈夫認爲,和你在牀笫上能雄壯他的威風,那是件好事。”

波蒂除了連連點頭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就在這兩個女人離開羅馬,去趕赴自己的“戰爭”時,元老院終於在民衆的逼迫下,表示可以授權凱撒進行戰爭,並給了一批預算,默許凱撒在高盧或波河流域“徵募所需額外兵力”,但是戰爭結束後就必須“就地遣散”,這樣凱撒的十三和十四軍團便有了着落。

沿途之上,盧比孔河周圍的村落,正在舉辦盛大的“埃索里亞節”(每年舊曆八月十八日),即倉神節,來歡慶今年的豐收,到處都是帶着羊頭骨和酒罐的年輕人在歡唱歌詠,在這裡絲毫感覺不到阿爾卑斯山那邊的戰火熾烈。

時節貌似太平,不過尤莉亞依舊提醒波蒂要保護好孩子,注意身邊這些保鏢的動向,因爲波河一帶始終有小股的盜匪,有的刨墓,有的搶劫商人和村莊,包括亞得里亞海灣的維內蒂部族(今威尼斯附近)都有殺戮搶劫來往人的良好習慣,隨着流動的空氣變得越來越寒冷,抱着小利奧和科琳娜的波蒂,覺得他們距離北方的高盧之地也越來越近了,這時夜晚突然傳來陣不詳的風,轎輦外面的火把開始在人聲激烈晃動,波蒂心中涌起畏懼,但當她看到前面轎輦上冷靜說着什麼的尤莉亞,心中便靈明安寧不少,擡手熄滅了身邊的燈火,將毯子裹在李必達的骨肉上,兩個孩子很機靈地閉上了嘴巴,拉着母親的手跳了下來,躲在了車輪的那邊,瞪着眼睛看着黑夜的深處,那兒是道雜木叢生的溪流,隱隱約約地有人馬和火把的影子,朝着轎輦方向走來。

若是馬匪或維內蒂蠻族的話,她必須拉着孩子,在帕魯瑪與幾名得力角鬥士的護衛下,朝最近的城市跑,而尤莉亞會指揮剩餘的人馬護在金錢旁邊,堅持抵抗,這是她和尤莉亞早就商量好的分工,“萬一遇到危險的襲擊,你就帶着孩子離開,但是得把金錢留下,不然這幫僱傭來的保鏢很快就會放棄抵抗的,因爲他們看不到豐厚的賞賜。到時候我們倆反而會容易,雙雙罹難。”即便兩位女人把可能的危險想得太過誇張,但尤莉亞還是如同位軍事護民官那樣,很冷靜地制定好了應變的策略。

那羣人馬,個個都蒙着暗色斗篷,舉着火把,帶頭的個子瘦長,用流利的拉丁話詢問道:“即便是倉神節時刻,你們這兩座轎輦上的女人孩子也太託大了,請允許我詢問你們的方向,是要往滿是戰爭的高盧去嗎?”

“沒你的關係,陌生人。請不要打壞主意,我丈夫是凱撒屬下的得力副將。”尤莉亞對着帶頭的那位說到,努力讓自己神氣起來,暗中命令保鏢們列好陣勢準備接戰。

那高個子和旁邊的傢伙聽到這話,都笑了起來,便自報身份,“敬愛的女士,請不要把我們當作壞人,我叫朗基努斯·喀西約,是伊利里亞行省的財務官,我身邊這位是奎因都司,是偉大西塞羅的親弟弟。我倆自伊庇魯斯的阿波羅尼亞來,響應的就是高盧總督凱撒閣下的徵召,帶着些人員去彼處,因爲閣下有兩個新軍團,需要我倆擔任副將司令官。”

說完,那高個子脫下斗篷,將火把照亮了自個的羅馬胸甲,外帶特有的刺青,再度讓尤莉亞不要擔心,這時波蒂突然鼓起勇氣問了下對方,是否和布魯圖熟稔,喀西約低低笑起來,說那是自然,他妻子波西婭是個病秧子,但他這位朋友依舊深愛她。

這樣身份確信無疑了,因爲波蒂聽到波西婭提到過這位,說他是位能指揮艦隊的人才。接下來,卻輪到喀西約發問了,他詢問尤莉亞的丈夫是哪位司令官。

“十二軍團的。”

“哦,那位在阿庫塔布告上生死未卜的司令官嗎?女人們,你們大概是心急火燎要去探望他吧?不過不用擔心,你們的男人應該還好好地活着,不然我和奎因都司兩位現在就要接到凱撒的文書,肯定會讓我倆其一去交接十二軍團了,但是幸運的是,這樣的文書我們迄今沒有接到。”

待到天矇矇亮時,喀西約很自覺地,和奎因都司帶着兵士,走在轎輦隊伍的前面,擔任起護衛的職務,有正規軍人的保護,這下路途變得更加安全起來,當尤莉亞小心探問凱撒軍隊何時會進入冬營時,喀西約說一旦和色韋弗人的戰爭結束,軍隊便會在貝桑鬆進入休整。

“爲什麼是貝桑鬆,而不是米蘭?這麼說,高盧地區的戰爭,即便在擊敗色韋弗人後,依舊沒有結束嗎?”

遇到這個關鍵問題,連喀西約也只是笑笑,不再加以回答,他認爲女人沒必要知道這些訊息。喀西約是個臉色很白,身材卻很瘦的男子,他內裡好像有團火在燃燒似的,把他外在的形象給灼燒得模糊不清,只有對精明的眼睛格外引人注目,至於奎因都司與他的哥哥比起來,表情要堅毅許多,他哥哥有意送他前往軍隊磨礪,似乎就是爲了彌補自身的缺憾似的。

這時,貝桑鬆城外的營地裡,一支箭羽帶着嗤嗤的破風聲,沒入了皮革做的靶子當中。

“你居然會射箭?或者說,我應該早想到你們這些部族,是擁有射箭的技巧的。”坐在靶場邊椅子上的李必達,對手持弓箭的杜鬆維耶說到,而旁邊的米盧和塔古斯卻毫無表情,好像沒看到這位酋長出神入化的箭技似的,甚至杜鬆維耶聽到司令官的褒獎,也是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位高盧酋長如此態度,倒也正常,古來地中海西部的文明,都以使用長矛、砍劍和鬥劍爲榮,他們的偶像是神話裡的英雄阿喀琉斯,是要給敵人喝下青銅鑄就的矛頭。而東部的埃及、小亞、博斯普魯斯等地,則以使用弓箭爲名,他們的偶像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他們射出詭秘無蹤的“阿波羅瘟疫”(特洛依戰爭裡,希臘聯軍對特洛伊人弓箭射擊的稱呼,因爲拋物線飛來的箭矢會無聲無息地奪走人的性命),取人生命以數百羅馬尺外。

即便在平日射獵,很擅長使用短獵矛和單體弓的杜鬆維耶,到了戰場上還是會揮舞兩刃的斯巴塔砍劍,與敵方的武士來堂堂正正的對決。

但下面李必達的要求就有些過分了,“我們騎兵和日耳曼人正面對決是毫無勝算的,所以我們需要些新的戰術技巧,對於維比奇納斯,不,我十二軍團的附屬騎兵大隊的要求就是,學會集體下馬用弓箭對敵人據守,也要學會上馬追擊。”李必達之前可是玩過很多RTS遊戲,什麼帝國嗶時代,什麼全面嗶戰爭啊(咳咳),知道中亞西亞的民族騎射的厲害,他當然不會要求維比奇納斯人現在就如斯基泰人或古亞述人那樣,在沒有馬鐙飛馳顛簸的馬背上搭弓射箭,那個技術和軍隊改革無關,而更是由遊牧民族的習性決定的。所以,李必達的要求,就是把維比奇納斯人變成“能騎馬的射擊兵”。

雖然表示不是很理解,也對這種有損榮譽的戰術有所牴觸,但杜鬆維耶還是帶着族人,開始了練習,李必達的要求很嚴很速,他知道現在羅馬人和色韋弗日耳曼人每天都在圍繞着糧道,進行激烈的騎兵戰,而凱撒亦不敢強攻對面僅三羅馬裡遠的色韋弗人大營,因爲旁邊的要害處杜克斯山在之前被色韋弗騎兵襲佔,此處是貝桑鬆城外圍雷努斯河唯一的一塊缺口,既能威脅貝桑鬆城,也能控制住各部落前往此地的糧道,甚至在側面突擊羅馬人的野戰營地,實在就想個楔子般,讓凱撒如鯁在喉。

而這也正是李必達表現的機會,他之前留着維比奇納斯人的目的就是如此啊——當所有羅馬軍團服役的人都認爲己方的騎兵可有可無時,他李必達偏要爲十二軍團訓練出一支騎馬的精強隊伍來,而且訓練出的騎兵嘛,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爲他人作嫁衣裳,動不動就被凱撒給橫奪了去,要知道步騎協同等東西,不是那麼容易煉成的,當我十二軍團戰術獨一無二時,那樣就更安全了,因爲離開我李必達誰都玩不轉。

訓練場上,一隊隊十二軍團兵士正在做營內的短拉練,而第一千人大隊被特意挑選出來,配合維比奇納斯騎兵做戰術訓練,李必達和一些軍官在塔樓上親自觀驗,戰術訓練負責人薩博凱穆斯,滿臉黑黑地站在場地的西北角處,使用着口哨和小旗忙乎着:

千人大隊先是以縱列行軍模式緩緩前行,隨着薩博的一聲尖銳的哨聲,大隊立刻拉開幾段,而後如打開的摺尺般變成橫隊;又是一聲哨聲,橫隊分裂成四段,呼呼啦啦再“摺疊”,圍成個空心的方陣,百夫長與掌旗官原地不動,恰好最後站在空心方陣的右邊角上,而後百夫長舉起手裡的鬥劍,所有邊角的兵士都排成三列,一列半跪着,一列弓腰,最後一列站立,紛紛將手裡的皮魯姆重標槍朝外伸出,四面都如豪豬戰鬥時伸出的刺般。

而分散在空心方陣外的,大約三百名杜鬆維耶的騎兵們每三十人分爲一個“小翼”,每小翼間隔約六十到一百羅馬尺,分散站在方陣內,或方陣的外角處,都牽着自個的馬匹不動,而後紛紛拉弓射箭,箭矢在千人大隊官兵的耳邊或頭頂掠過,啪啪啪地射到了四百羅馬尺外懸掛的皮革靶子上,但他們依舊按照薩博的要求,是毫無畏懼,陣型巋然不動。

薩博見狀,便很滿意地第三次吹響哨子,揮起了小旗子,空心方陣的千人大隊官兵便高聲吶喊着,再度由四面形的方陣折回爲橫隊,但每個百人隊稍微縮了下,留出相當的間距,而後維比奇納斯人也挨個跨上馬背,順着這間距衝了出去。

這情景,李必達不由得在塔樓上鼓起掌來,身後很多的百夫長有的在犢皮紙上紀錄着要典,有的也跟着司令官熱烈鼓掌,“薩博精心摸索的戰術很好,你們要細心觀摩領會,每個百人隊每個大隊,這幾天都要細心認真的訓練。”說完,他走下塔樓,找到薩博凱穆斯問:“這個空心方陣用於突然的防守反擊很好,但是用於進攻敵人騎兵的戰術有無?還有,騎兵炮和蠍子弩和這方陣協同的戰術有無?”

薩博爲難地搖搖頭,說時間短,就現學現用好了,至於其他的戰術,能不能實現姑且不論,十二軍團暫時也不可能操練精熟,李必達頻頻點頭,說都辛苦你去辦了,有什麼爲難的,另外像米盧、小霍騰休斯這樣的若是不服從新戰術,你有懲處的權力。

這時,外面的荒野上又傳來很大的戰鬥聲音,李必達急忙又登上塔樓,看見木柵壕溝外,第七和第十軍團的一線兵力正在和色韋弗騎兵奮力廝殺,他們還在使用傳統的羅馬線列陣,冒着色韋弗騎兵侍從如雨的投槍,不顧重大傷亡,接力和敵人廝殺,而後面二三線的兵士,卻在奮力掘土——凱撒的傳令兵下達了他最新的指示,在前方一羅馬裡再修築個野戰軍營,希望能挑釁色韋弗人前來決戰。

但阿利歐維斯圖斯明顯沒那麼傻,這位國王也是征戰幾十年的梟雄豪傑,所以他使用了精銳騎兵不斷壓迫衝擊羅馬人,並且側翼杜克斯山上的部隊也衝下來,不斷突入薄弱陣地,殺死在構築工事的軍奴和兵士。

兩日下來,在貝桑鬆城的凱撒幾乎都要流下眼淚了,兩個軍團被殺死了不下一千人,特別是他最愛的十軍團,陣亡了不少老兵,這尤其讓他痛苦,切齒說絕對不輕饒色韋弗人,但最後只能放棄命令——兩個正規軍團的羅馬軍隊,只能匆匆燒燬半成的新營地,遁回了原先的駐防點,重新和李必達的部隊會合。

這時,阿爾維尼、塞廣尼、愛杜伊人、赫爾維提人的支援騎兵陸續趕來,在給凱撒平添戰力同時,也給後勤增加了莫大的困難。

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8章 傳訊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2章 疾驅第3章 春風得意第3章 休市第29章 海洋蠻族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1章 神之友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22章 尤莉亞的條件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4章 扁豆第9章 上陸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14章 扁豆第7章 巧舌如簧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24章 一個人的酒宴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9章 孤獨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8章 雷霆萬鈞第6章 新軍團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24章 烤爐騎兵第26章 王女的恨第2章 新候選人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4章 護民官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8章 壁爐風第23章 卡萊救星第12章 榖中第23章 卡萊救星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19章 小利奧第14章 佈局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18章 藉資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20章 逐第29章 三角關係第32章 南行第19章 斬首第21章 解放第20章 救火第33章 返航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章 雨中的澤諾第24章 費奇亞里斯祭司團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5章 優拉貝拉的降服第19章 小利奧第8章 彈壓祭壇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30章 生死銘牌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6章 新軍團第3章 別了,圖裡努斯第32章 阿非利加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1章 新起訴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3章 公敵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8章 壁爐風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31章 第一個第20章 伊克尼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5章 措手不及第15章 癲癇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31章 第一個第6章 獠牙第25章 蘇雷納的凱旋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9章 對峙第15章 索取遺產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2章 鬥劍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27章 追擊之橋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34章 破營立營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1章 “代理人”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
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8章 傳訊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2章 疾驅第3章 春風得意第3章 休市第29章 海洋蠻族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1章 神之友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22章 尤莉亞的條件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4章 扁豆第9章 上陸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14章 扁豆第7章 巧舌如簧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24章 一個人的酒宴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9章 孤獨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8章 雷霆萬鈞第6章 新軍團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24章 烤爐騎兵第26章 王女的恨第2章 新候選人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4章 護民官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8章 壁爐風第23章 卡萊救星第12章 榖中第23章 卡萊救星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19章 小利奧第14章 佈局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18章 藉資第28章 與阿弗拉尼烏斯的辯論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20章 逐第29章 三角關係第32章 南行第19章 斬首第21章 解放第20章 救火第33章 返航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章 雨中的澤諾第24章 費奇亞里斯祭司團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5章 優拉貝拉的降服第19章 小利奧第8章 彈壓祭壇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30章 生死銘牌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6章 新軍團第3章 別了,圖裡努斯第32章 阿非利加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1章 新起訴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3章 公敵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8章 壁爐風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31章 第一個第20章 伊克尼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5章 措手不及第15章 癲癇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31章 第一個第6章 獠牙第25章 蘇雷納的凱旋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9章 對峙第15章 索取遺產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2章 鬥劍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27章 追擊之橋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34章 破營立營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1章 “代理人”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