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辛克雷人

“我是羅馬的公民,羅馬的年輕人會不斷地向你挑戰,我死了之後,還會有人不斷地追隨我的任務!”——古羅馬青年姆提烏斯行刺伊特魯尼亞王博森那失敗後,慷慨陳詞

※※※

兩個鄉鎮聚落共千多人,外加很大部分是老弱婦孺,還有很多的輜重行李,突然在和平的冬日遭逢變故,被迫在茫茫的雪野裡朝通往維頓尼的山隘跋涉,這份苦難就無需多言了。但是李必達的ala騎兵,很有技巧地分爲三翼,兩翼嫺熟地提着馬繮,領着坐騎在雪地裡小跑追隨目標,後面跟着裝載標槍的馱馬,一翼則加大速度,奔馳到目標的左右或前方縱馬盤旋,瞅冷子就投出一兩支標槍,嚇得婦孺們尖叫着伏到在雪地上不敢前行,任由男子責罵毆打也無動於衷,ala騎兵們事先得到嚴令,絕不允許下馬拾取對方遺棄在雪地上的輜重,待到部落男子也騎馬來驅逐他們時,他們就拋完剩餘的標槍,或撥馬就走,或拔出長劍轉身接戰,其餘兩翼便加快腳步前來接應,周而復始,阻滯襲擾,很快對方的行伍裡就有人不斷掉隊,沒掉隊的也被弄得疲敝不堪。

而李必達則留下部分散兵,接受薩博凱穆斯的領導,看守在阿薩城的劫掠所得,自己帶着精銳奴兵扈從,大約三五十騎人馬,舉着旗標追襲而去,其餘的步兵則重新蒙上羊皮斗篷,排成縱隊跟在財務官的後面,步騎吶喊聲震天動地,很多人還開始點起了火把,急速追隨在李必達馬後。

終於,到了日暮時分,雪地裡反射着淒冷的黃色微光,到處坐得是虛脫的部落民衆,和隨時皆是的傢什、物品。很多家庭抱在一起哀泣求饒,在這些人當中穿行而過的羅馬步兵,只是把繩索往他們手裡一拋,要求他們自己把自己捆起來,留在原地等待裁決——人們,特別是婦人,都無法捨棄哀叫的自己的孩童,也只能狠心把親人和自己捆綁在一起。

Ala騎兵開始改盤旋襲擾,爲平行超越,他們的馬兒一往無前,不知疲累地奔跑着,人馬呼出的白氣纏繞在一起,形成團團霧氣,遠處看起來如霞如霰,三翼在薩博早就指定的隘口高坡合三爲一,隨後下馬取出標槍,列好了橫隊,徹底封死了奧克特拉博與埃利珊那出逃的道路。

兩個部落的人羣見到隘口已被封鎖,只能絕望地束手呆在原地,不久又有幾名披着狼皮的手持橄欖枝的使者,來到了對向趕來的李必達馬前,這次他們是匍伏在雪地上,被扈從們用長矛與劍抵擋在李必達人馬的安全距離外,在兵士的怒叱和嘲笑聲裡,乞求李必達的寬恕,表示他們兩個部落願意將聚落的鄉鎮拱手交出,並移往他處。

“別想到伊伯利亞的蠻子也會說精彩的笑話,難道現在你們的鄉鎮不就在我的掌控之中?叫你們的長老來和我談!”當部落的長老們披散着頭髮,搖晃着身軀,來到李必達和扈從的戰馬圍成的半圈裡,羅馬財務官頭盔下的黑色眼睛,比冬季的寒風還要冷冽。

“現在讓我來賜予你們和平,繳出所有的武器以及二十名貴族出身的人質,而後明天一天內,拆毀奧克特拉博與埃利珊那的圍牆和塔樓,並在阿薩的廢墟上用這些材料,建起所營塞供我軍使用。還有,繳出你們所有的衣物、財貨、糧食和木炭,然後你們不用移往他處,全部得回到原來的聚落裡,不得離開,任何人。”

“如此的話,冬季的風暴神會把我們自動殺死的!”一名會拉丁語的長老,帶着恐怖和激憤的交雜情緒,對着李必達喊到。

李必達用馬鞭甩了甩披風上的積雪,“沒關係,我會留下部分物資給貴部落,足以讓你們活過寒冬——或者說,大部分人活過寒冬,這批物資不會少但也不會多,絕不會多到讓你們有精力做多餘的事。最後,三日後我會派出個使者去維頓尼,告訴辛克雷部落這裡發生的一切,並且對他們說,貴部落因我,羅馬財務官,埃米利烏斯·高乃留斯·李必達的威逼,已永遠拒絕辛克雷部落對你們的庇護權。”

屈辱的和平被接受了,第二天兩個部落的男女,在皮鞭和利劍的監督下,重新回到自己的聚落,依照李必達的要求開始拆毀城寨的圍牆與塔樓,運往阿薩城,在那裡李必達的部下十分熟練地開始建起座小型的營塞,“小霍騰休斯!”遠處監察這一切的高阜上的李必達,喊到。

小霍騰休斯立刻騎馬上前行禮,“馬上給你個百人隊,外帶一半的人質,駐屯在這小型營塞裡。”李必達用指揮棒指着彼處,敘述着命令,“記住,每天都要派斥候隊出去,我回基密拉等你的訊息,辛克雷人到來的訊息。”

“官長,我要是按捺不住,在您來前出去廝殺怎麼辦?”

“所以我只給你個百人隊,讓你無法出城列陣。”李必達隨後,帶着扈從們,騎着馬轟隆隆馳下了高阜,護送着自邊境三個鄉鎮掠奪來的大批財貨,往基密拉冬營方向去了。

果然,李必達送去的假扮的使者傲慢的語氣,徹底激怒了維頓尼東部最大的部落,辛克雷。這個部落在凱撒遠征開始時,一向是態度桀驁的,在盧西塔尼亞和羅馬間搖擺,不爲別的,就因爲它擁有兩千名部落戰士,並擁有類似阿薩這樣十二個附庸小聚落。

當使者宣佈,羅馬人正式開始攻擊阿薩、奧克特拉博和埃利珊那三個鎮子(使者根本沒說這三個鎮子已被李必達踩平),並威逼它們投降羅馬的奧西爾城,不再向辛克雷人貢獻忠誠和財物時,辛克雷的酋長穆庫阿斯徹底憤怒了,他吼叫道:“難道我不知道羅馬人的兩個軍團,都在凱撒的帶領下,去了盧西塔尼亞的南部作戰?你們在奧西爾邊境處能有多少人,既然你們要來戰,那就像個勇士那樣,和我們作戰到底吧!”

大約一個集市日後,基密拉就得到消息,山隘那邊的辛克雷人,大約共有一千五百名兵士,由酋長親自帶領,冒着冬季的嚴寒,逼近了前哨營塞。

聞訊出動的李必達,大約一天不到就領着全軍抵達了小霍騰休斯的營塞處,此營塞按照的是蠻族方式構造:在木牆前,是環繞的壕溝,自壕溝掘出的土再沿着木牆堆成半人高的斜坡,上面壘上沙袋和木材,供投射散兵使用;木牆內是雙層的樓,一層半埋在地下,充當儲藏水和糧食的地方,一層樹在地上,有通道與木牆相連,供兵士休息監視之用。

小霍騰休斯果然聽從了李必達的要求,當辛克雷人的勇士方陣列在阿薩城下叫囂挑戰時,他保持了相當的剋制與冷靜,因爲他看到辛克雷人進入此地區後處境的糟糕。

辛克雷的酋長穆庫阿斯被使者散佈的假情報牽引欺騙了,他滿以爲羅馬的小型軍隊還在圍攻阿薩等三座聚落,便帶着一千五百人,其中大部分是輕騎,越過雪地和山隘,前來夾攻羅馬人,但他抵達此處才發覺,三座聚落鄉鎮裡,阿薩已徹底毀滅,變爲羅馬兵士的營塞;而其餘兩座聚落,圍牆和給養倉庫全被拆毀掠奪,只剩下擁有基本口糧和衣物的千多名男女老少,在寒風和茅舍裡瑟瑟發抖,他們看到穆庫阿斯便集體哀嚎起來,乞求對方帶着他們離開,並說這一切都是狠毒的某位黑髮黑眼黃皮膚的新羅馬財務官所爲。

帶着羊角頭盔的酋長心情很矛盾,他這次帶着輕騎出戰,給養本來就不多,現在又遇到這飢寒交迫的居民,是帶走還是不帶走?不帶走,辛克雷部族的榮耀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帶走,給養撐不過兩天,說不定會被羅馬人追襲埋伏,損失會更大。

而且,羅馬主力人馬已經來了,六七百人,看似不是很多的樣子,也不像什麼正規路子的軍團,清一水咱們凱爾特人的風格,李必達的主力靠着湖泊和小營塞列陣,這樣就消除了左翼方面的顧慮,他按照庇主書裡所建議的,平行列着左中右三翼,隨後抽出了小霍騰休斯的百人隊當預備隊,右翼加強了投射散兵與ala騎兵配屬。另外,李必達將左翼、中央與右翼呈斜線配置,左翼靠得最後,距離敵人最遠,可以規避敵人輕騎和投石兵的戕害。

一排號手吹響了震天而銳利的聲音,羅馬人緩慢而謹慎地往前行進着,這種急於決戰的架勢,倒中了穆庫阿斯的心意,他的優勢本就是利於急戰,既然羅馬人人數佔據劣勢,那我就成全他們!

蠻族人的號角聲也吹了起來,上千輕騎像馬蜂羣般猛撲過來,濺起的雪沫四處橫飛,李必達的扈從打出旗語,他的軍隊全部停下了腳步,半跪着伏低姿態,把盾牌紛紛舉到了頭頂上,停止在小營塞的射擊掩護範圍內,隨後輕裝兵的石子像雨點般撞擊到蠻族輕騎鋒線上,不少人被擊墜馬下,但蠻勇無匹的辛克雷人還在三三兩兩地往前衝着,但當他們衝到李必達步兵陣前時,羅馬兵士卻保持了嚴密的陣線和接戰的勇氣,在紀律的約束和獎賞的刺激下,即便先前是被釋的奴隸,也能挨成密集的隊形,集體把與雪地交相輝映的閃爍寒光的凱爾特長劍伸得如樹林般,組成個驚嚇馬匹的光帶,在“懼尖心理”前,辛克雷的部族輕騎只能繞着李必達部陣列的平行線來回兜圈子,忍受小營塞方向飛來的標槍和石彈的擊打。

最後,來回衝突了幾遭,辛克雷人的馬匹極度疲累,他們在返回對面的陣地後,開始紛紛下馬,依靠着沒有圍牆的聚落,也列成了密集的步兵方陣,準備在恢復精力後,再用利刃突擊的方式,打垮羅馬人。

就在穆庫阿斯騎着馬,高舉部落圖騰,來回疾馳鼓舞士氣時,他突然聽到側邊的雪地上有車輪的激盪聲,是的沒錯——當蠻族的將士,把目光轉移到聲音來源方向時,他們看到:

雪地之上,一隊帶着旗幟的羅馬騎兵,在中間夾着四輛標準的凱爾特戰車,鐵箍和車軸震動之處,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音,特別振奮精神和耳朵,這四輛戰車,兩個四輪戰車的艙板上,各自用銅鏈固定着——兩門雙杆臂的弩炮!而兩個雙輪戰車上,則是立着臉色蒼白看似暈車的炮手,後面還有一溜馱馬,馱着石彈和標槍……

這就是李必達事先的新奇創意,羅馬軍隊裡的騾馬對弩炮的運輸,當時還是將弩炮拆解開,裝載在馬背上,到時候卸下、組裝再射擊,無疑是要花費很多的時間。這點,以前幹過宿營奴隸的李必達,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他稍微回想了下人類歷史上火炮的出現和發展,最早也是沒車輪,只能固定在原地傻大黑粗模樣的,隨着火力掩護和機動能力要求的提高,漸漸加上了輪軸,伴隨步兵和騎兵一起機動,並且越來越輕型化,越來越適應野戰的要求。

一門不能迅速移動的弩炮,其作戰效力起碼降低三到四倍。

到了射擊的距離,凱爾特雙輪戰車首先在號聲裡停下,炮手七手八腳地跳下來,隨後四輪車的車軛被解開,弩炮上的銅鏈也被松下,炮手們開始從馱馬的包袱裡取出石彈,按照事先薩博凱穆斯安排好的小組協作,將弩炮和四輪車一起調整好方位,瞄準還在目瞪口呆的辛克雷人方陣,而後一氣呵成,扭力、安裝石彈,在呼嘯聲裡彈出——兩發石彈嗖嗖地,在辛克雷人的腦袋上快七八個羅馬尺高的距離掠過,飛到了方陣的那一側去,砸出了兩卷雪和土的“浪花”。

事先經過精細訓練的炮手們,火速再度裝彈完畢,短時間內校正了下方向,又是兩發石彈飛了出去,還是在敵人的腦袋上呼嘯而過,砸折了辛克雷人的一面旗幟,便又飛到那側去了……

這下,不要說辛克雷人了,就連李必達也覺得是在太搓了,他隱約覺得在這個年代,創新並不是一個新點子那麼簡單,就現在看來,他的“騎兵炮”構造有嚴重的缺陷——因爲條件限制,四輪車如果底盤不想被毀壞,就得設計得高高的,隨後安裝其上的弩炮的射角就很高,石彈都是在敵人頭上飛過,根本沒辦法精密瞄準。

終於,辛克雷人緩過勁來了,在酋長穆庫阿斯的號令下,一隊輕騎朝李必達的“得意之作”撲去,炮兵只能狼狽地重新爬上雙輪馬車,其餘軍奴手忙腳亂地把弩炮重新用銅鏈固定好,而後接上車軛,在幾名ala騎兵的掩護下,嘿呦嘿呦地回頭,隨即在車輪的轟鳴裡,脫離了戰場!

至此,“李必達騎兵炮”的第一次戰場實踐,以轟轟烈烈的方式開始,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卡殼,再以狼狽不堪地方式被逐離。

好吧,總結經驗教訓,再加以改進那是以後的事兒,至少這個騎兵炮的出現,讓辛克雷人感到很不爽,他們覺得這支羅馬軍隊表現和其他羅馬人相比,極其詭異,讓人萬分不安,不知道馬上還會鬧出什麼幺蛾子。加上這時天色陰沉,鉛雲垂翅,寒風又肆虐起來,席捲着地面上大塊大塊地雪花,讓人無法辨清方向,所以雙方只能暫時罷戰。李必達讓部下輕鬆地吹着號角,把隊伍有序撤回了小營塞裡,那裡有充足的糧秣和木炭,可供取暖禦寒之用。

但辛克雷人的遭遇就很悽慘了,他們穿着伊伯利亞專有的夾襖,踩在雪地裡,和伏倒的馬兒爲伴,窩在一起取暖,他們所處的聚落沒有糧食、缺乏用水,更沒有抵禦風雪與敵人的圍牆和壕溝,穆庫阿斯也只能讓所有人點起火把,燃燒自屋舍拆下的木材取暖,大家繞着圈子,飲用隨身帶來的葡萄酒,並用酒水擦洗坐騎的身子,防止它們倒下死亡。不管如何,即便把這兩個聚落裡的民衆全扔下凍死,穆庫阿斯也決計明日或後日,一定要逃走了!

就在夜晚,李必達自小營塞的牢房裡找出名年輕的貴族人質,他來自更遠方的奧克特拉博(此刻辛克雷人依靠的聚落是埃利珊那),李必達以戰後保障他部落可以得到充足的衣物和糧食配給爲條件,要他給聚落裡傳話,讓他們等着自己的訊號行事。

同時,李必達又讓薩博凱穆斯與小霍騰休斯,領着二個精選的百人隊,沿着湖泊和密林前行,隔斷辛克雷人回部落間的通道。隨後,在黎明時分,李必達猛然對埃利珊那發起了襲擊,羅馬兵士抵近了當晚在風雪和寒冷裡備受折磨的辛克雷戰士,號手們集中在一起,吹起了銳利而可怖的聲音,因爲月亮投射的關係,羅馬兵士的影子被往前拉了很長,這給辛克雷人造成了恐慌與誤判,他們無法辨明羅馬人真實的距離,只有在雪和影子的晃動的幻覺裡,胡亂地扔出手裡的標槍,但全紛紛落在了李必達兵士的腳前,隨後李必達的散兵與步兵集中邁步衝上前,擲出了數波銳不可當的標槍雨,辛克雷部落人馬悲鳴着倒下了大片,而這時奧克特拉博方向,也突然出現了大片點起火把的人羣,呼喝聲如海潮般,隨後擔憂已陷入圈套與夾擊的穆庫阿斯便跨上坐騎,可恥地開始逃竄了。

這些胡亂奔逃的辛克雷人,在隘道和密林處,又遭到了薩博凱穆斯下二個百人隊的夾道殺戮,這些兵士隱身在兩側的樹林裡,兩人一組手持帶着螺旋矛尖的凱爾特長矛,對着林外的人影和火光方向猛刺,這種螺旋矛尖一旦刺入人或馬的身體,就會造成撕扯型的傷口,足以讓人作嘔的傷口——當穆庫阿斯身邊的親兵都逃奔殆盡後,他順着月影和初升的曙光,跑到隘道處盡頭時,發現了橫倒的樹木搭成的障礙,只能丟棄了駿馬,用手腳翻了過去,徒步繼續逃命。

早晨時分,清點戰場,李必達得到了彙報時,殺死了三百多名蠻族人,俘虜了快五百匹馬,還有一百多名重傷的辛克雷人,或坐或臥在雪地上,灑出深色的鮮血,慢慢像暗色的雕像般死去。

大約半個集市日後,穆庫阿斯燒燬了自家的營寨,逃亡盧西塔尼亞去了,辛克雷部落實力和威信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其本來下屬的另外九個聚落小部族,全部都派出了乞和的使者,匍伏在李必達的腳下,願意爲遠西班牙總督府提供血稅,李必達也勒令他們每個部族都要交出一百名健壯的男丁,外帶十名貴族人質,羈押在基密拉冬營裡,這些部族雖覺有些苛刻,但也只得恭敬照辦。

回到基密拉時,李必達手中多出了快一千名伊伯利亞人,他便會半開玩笑地對薩博說,凱撒的任務他總算完成了四分之一,這些伊伯利亞戰士大部分都是自攜裝備來的,大多身穿輕皮革所做的半身甲,只有胸口有個帶束帶的圓形青銅胸甲,頭戴皮革或銅盔,手持西班牙闊刃劍與小型圓盾,薩博凱穆斯稱他們叫Cohortes Cetratae,即“賽特拉泰”,一種在布匿戰爭中就效力羅馬的西班牙短盾步兵,他們的戰陣與戰術和羅馬步兵相比,更側重於靈活性和剽悍性。

“這些賽特拉泰兵士,需要把我們的士官給充實進去,並且教導他們丟棄蠻族人的好勇鬥狠的習性,學會堅忍與服從,就像我的這幫奴隸出身的兵士般。”接着,李必達就讓薩博凱穆斯將這一千名賽特拉泰兵士分成兩個分遣隊,每隊五百人,可以互相配合執行戰術,並要求部下在基密拉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這幫賽特拉泰兵士訓練出效果來。

“財務官閣下,一個月後我們要挺進維頓尼的西部嗎,在那裡我們將遭遇更多的盜匪和盧西塔尼亞敵人。”在冬營的校場上,看着列隊進退的蠻族兵士,薩博詢問李必達到。

李必達用鍍金指揮棒衝着訓練士官教導了兩句,隨後說:“不,冬季末尾我們就去貝特納裡,你這兩天回意大利伽一趟,協助哈巴魯卡把戰利品折現,而後塞到兵士的行李輜重裡去。”

什麼?貝特納裡,那是西班牙的中心腹地,在新迦太基與薩幹坦的東北處,可,可那兒根本沒有與羅馬爲敵的蠻族,而且彼處的聚落鄉鎮,名義上還在近西班牙行省的管轄範圍內,事實也是如此,那兒的酋長和長老,都是向龐培的家族或部下效忠的,現在你身爲凱撒屬下的財務官,去那兒幹甚?

第26章 苦戰圍攻第5章 密約第12章 火之鐵壁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16章 雪之山脈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8章 父與子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13章 出軍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0章 金之座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2章 新候選人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3章 雷雨火焰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6章 真相第16章 堅守第31章 障眼法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27章 不相離棄第6章 新軍團第3章 休市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13章 出軍第11章 新起訴人第30章 生死銘牌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6章 敗訊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8章 後院起火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11章 反伏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章 豪奪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7章 受命第2章 冰冷浴室第9章 恫嚇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23章 血宴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9章 恫嚇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8章 血之河第4章 遺囑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4章 護民官們第13章 決戰第11章 大帝斗篷第16章 李必達堡第1章 豪奪第13章 決戰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27章 禿頂市政官第3章 雷雨火焰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15章 舊港海戰第26章 真相第8章 分進合擊第1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我們已找到了你”第14章 消失的龍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9章 黃雀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21章 解放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9章 對峙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6章 聖庫第3章 身騎白馬第31章 藍圖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30章 生死銘牌第7章 小樹林第24章 小雷神第15章 點閱第9章 以少圍多第13章 決戰第9章 對峙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15章 點閱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32章 三月十五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29章 索官第17章 當面之敵
第26章 苦戰圍攻第5章 密約第12章 火之鐵壁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16章 雪之山脈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8章 父與子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13章 出軍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0章 金之座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2章 新候選人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3章 雷雨火焰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6章 真相第16章 堅守第31章 障眼法第20章 安東尼婚禮第27章 不相離棄第6章 新軍團第3章 休市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13章 出軍第11章 新起訴人第30章 生死銘牌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6章 敗訊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8章 後院起火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11章 反伏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章 豪奪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7章 受命第2章 冰冷浴室第9章 恫嚇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23章 血宴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9章 恫嚇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8章 血之河第4章 遺囑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4章 護民官們第13章 決戰第11章 大帝斗篷第16章 李必達堡第1章 豪奪第13章 決戰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27章 禿頂市政官第3章 雷雨火焰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15章 舊港海戰第26章 真相第8章 分進合擊第1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我們已找到了你”第14章 消失的龍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9章 黃雀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21章 解放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9章 對峙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6章 聖庫第3章 身騎白馬第31章 藍圖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30章 生死銘牌第7章 小樹林第24章 小雷神第15章 點閱第9章 以少圍多第13章 決戰第9章 對峙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15章 點閱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32章 三月十五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29章 索官第17章 當面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