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追擊之橋

“體力勞動者是一羣令人鄙視的羣氓,他們的任務是去生產具有美德的人所需要的東西。”——柏拉圖

※※※

羅馬軍團的輔助蠻族騎兵,在進攻山腳陣地的古尼林人的右翼方向迅猛穿插,而後他們十分嫺熟地將馬匹集體右轉(高盧與日耳曼騎兵只會右轉坐騎,就像腐國人只會在右駕駛位開車),把古尼林人的後部撞得七零八碎。凱撒的四個軍團和李必達的部衆合力平推,接下來的局面,恰如薩博事先所預料的,次日清晨,荒野上古尼林人的屍體就像被割倒的成捆成捆麥子般,但他們僅存的千餘名武士,還在簇擁着部落的金車輪旗標,以應戰的姿態,站在還未搭建好的營寨門前,騎兵炮和拋石機處飛來的石彈,時不時在他們的隊列四周砸出一溜溜煙土。

古尼林人的覆滅局面已定,但是他們還是燒掉了舟橋,企圖盡最後的努力,阻遏羅馬人的追擊。

“叫他們來投降,就說雖然他們數十年前殺害過我岳父的祖父,但我念及彼方的勇武道德,依舊可以保全所有婦孺的性命。”在營地裡,與李必達並肩站立的凱撒,悠悠地下達着這個命令。

一名蠻族樂師吹着傷感的笛子,走在了使者們的最前面,古尼林人前來面見凱撒的使者,其中就有他們的酋長,到現在李必達也不知道他的名字,當然也無需知道了,那酋長是被兩名武士攙着慢慢走過來的,他的左眼被石彈碎片削瞎了,在帶隊衝鋒時膝蓋也被標槍投中,血不斷滲出他的褲管流在地上,雙腳等於是在沙地上拖着,但他還是努力地要在羅馬人面前將身體站直。

這時,凱撒滿身戎裝掛飾,端坐在將佐和束棒扈從的包圍中,在古尼林酋長面前,是臨時搭建的臺階,這就給彼方一種屈從在羅馬軍團威力下的感覺,但古尼林酋長並沒有下跪求饒,兩名親兵武士依舊緊緊地把他架住,外圍是近萬名全副武裝的羅馬兵士,整個場面十分肅殺威嚴,只能聽到酋長血不斷流出的那種生命消逝的哀聲。

“把我的意見翻譯給他聽,然後,叫他匍伏下來,這樣對他的傷勢也好點。”凱撒在馬紮上挪了下屁股,隨後將手搭在膝蓋上,支着下頷說到。陽光是背對着他照過來的,給這位總督閣下罩上了淡淡的金色,而酋長則是正對着光芒,被照暗的瞳子沒有半絲靈動。

當翻譯將凱撒的方案大段大段地說給酋長聽時,他默不作聲,隨後咕嚕了一句,凱撒問是什麼,翻譯有些尷尬地說:“對方說,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得到五十年前先祖英靈的庇佑,讓羅馬人再鑽一次軛門。”

鑽軛門,是羅馬軍團歷來最大的恥辱,所謂的軛門,就是用兩根旗杆插在地上,在其間掛上荊刺或鐵鏈,被俘的官兵都要挨個半裸身子魚貫鑽過去,這種帶有屈辱性的投降儀式,會被共和國每位執政官或將軍視爲奇恥大辱,而元老院爲了遮羞,還會把投降的將軍流放到對應蠻族去,表示不承認這次戰敗投降,但百年來羅馬軍團鑽軛門的光榮經歷是不絕於書的,其中五十年前高盧行省的駐軍遭到古尼林人伏擊,畢索祖父戰死,領軍將軍投降鑽軛門就是一次。

凱撒聽到這話,倒沒有任何動怒的表現,讓怒氣淹沒理智那是敗者所爲,他是此次戰役的勝利者,所以對着酋長他只是很冷靜乃至冷酷地宣佈,“這位可敬的酋長想讓我鑽軛門,我就給予他上十字架的待遇,這也是羅馬對待失敗敵人的敬意。另外,古尼林部的所有俘虜,都要遵循維納斯的神意,販賣到羅馬爲奴。”而後他沒有繼續談判下去的興致了,便準備起身回營帳,臨走前他拍了拍李必達的肩膀,叮囑了句“馬上我要在阿拉河上火速興建一座橋樑,追擊渡過河去的赫爾維提其他部落,要在桑東尼地帶把他們全部殲滅。這個過程我會讓七、八、九三個軍團的匠師、兵士來完成,我帶着蠻族騎兵和第十軍團在橋樑完工後就投入追擊,你們十二軍團就留在河岸處,保護營市。”

什麼,保護營市?這也就是說我十二軍團要錯過殲滅赫爾維提人的重頭戲?不行,李必達就帶着憂慮的語氣說,要不要整備橋樑,因爲這東西很耗費功夫的,我們可以迅速搭建幾座臨時浮橋,這樣三五天也就能渡過阿拉河,投入追擊了,所以我們十二軍團還要打頭陣。

“沒需要。”凱撒淡然笑了,而後他的話好像是故意說給站在臺階下的古尼林酋長聽的,好像也是說給愛杜伊等三個僕從部族聽的,說一天之內,就在一天之內,三個軍團的兵士匠師就會搭建一座設施良好,能通過足額軍隊的橋樑,這在羅馬的世界裡是根本不費吹灰之力的,因爲我們和缺乏文明的蠻族是不同的,在這種攻勢面前,高盧人、日耳曼人、阿奎丹人還有比利時人,要麼選擇成爲羅馬的臣從和僕人,要麼選擇滅亡。

尤利烏斯·凱撒沒有空言大話,真的在一天之內,一道橫跨阿拉河的木製橋樑就奇蹟般的聳立起來,橋墩、分水角和土堤引橋一應俱全,這是軍團匠師與兵士根本不值一誇的技藝,他們很驕傲地對舉着鷹旗自橋上穿過的十軍團官兵說,“如果這兒不是很缺混凝石塊的話,我們完全能用一天時間,給蠻族人饋贈處完善的石橋。”

古尼林酋長也目睹了這讓人膽寒的景象,一種文明碾壓的景象,赫爾維提三十萬人,花了近十天時間,還蒙受了被殲滅四分之一的慘重代價,才用舟橋渡過了如此平緩的河流,而羅馬軍隊則是像根本有意炫耀那般,沒有任何侷促,就氣定神閒地蓋上了座橋樑,走了過去,這分明是對落後文明的示威和藐視!

但這位酋長是在十字架上看到這個景象的,凱撒特意交代,要把這位泥古不化的酋長,釘死在橋樑入口處的十字架上,既是爲了其岳父家族復仇,還是給所有的人提供個血淋淋的實體例子,就是繼續頑抗羅馬的軍隊,會贏取什麼樣的下場。

食腐鳥兒盤旋在盛夏陽光下,十字架上已腐敗的酋長屍體四周,在下面立的營市上,他原本所奮戰保護的古尼林三萬部衆,正掛着標牌,站在新豎起的營市上等待出售。

這下好了,七八九十,四個正規軍團再度走了,往桑東尼去了,不出意外的話阿庇斯的十一軍團已經開始阻截赫爾維提人的道路,只有可憐的十二軍團留在原地休整,真是啃骨頭的事情咱們來做,吃肉喝湯別人代勞。

李必達烏斯生了很大的氣,但卻是悶氣,他必須要聰明地掩飾自己的不滿,爲今之計光氣惱是不對的,得想個好辦法。他便在臭氣熏天的奴隸營市上晃盪着,帶着薩博和塔古斯,把軍營裡的事務全留給米盧去處理了,環繞交易市場的泥道上,奴隸販子和掌秤官正在激烈地討價還價,李必達便隨意拉着了其中的某位,問:“行情怎麼樣?”

那販子帶着抱怨的語氣說,“價錢還不下來,現在是真正想大宗交易的承擔不起,而不想交易的,根本不願意冒着生命危險翻過巨型山脈來到高盧。”

“你意思是,嫌在這裡買奴隸承擔的路途費用和餵食費用太高昂了?”

“是的,哪怕是軍團分擔奴隸的糧食費用,我都願意多掏幾個塞斯退斯,但是現在掌秤官告訴我們,軍團裡已經沒有存糧的,甚至我們都可以用糧食來購買奴隸。”那販子攤手說到。

李必達聽到這話,心想看來凱撒馬上最大的難題就是籌措糧食,即便之前在駐屯時期,周邊的高盧部落陸續送來點補給,但無疑於杯水車薪,之前他對凱撒索求補給時,凱撒曾經告訴過他說,現在取得糧食只有依靠龐大的愛杜伊部族,這個部族的人口不下十萬,且擁有最優質高產的麥田,但卻只是派出了兩千輔助騎兵來助戰,而對於凱撒軍糧供給的請求,卻始終陽奉陰違,鬧得凱撒多次在公開或私下的場合,就這個事情大發雷霆。

就在臨行前,凱撒還交代李必達烏斯與首席副將拉賓努斯,要他倆注意用軍隊保障阿拉河的運輸,等待愛杜伊人運來的小麥,高盧行省和意大利本土不同,一旦過了夏天六月,就開始不由得寒冷起來,習慣在溫暖地帶生活的公民身份爲主的兵士,就亟需更多的麪包與肉食來補充熱量。

“在我們營地裡,愛杜伊人有兩位負責執法的酋長,一位叫狄維阿奇,一位叫列斯古斯,我已經答應戰後授予他倆羅馬公民權了,但這次追擊我並未帶上這兩人,目的就是留着當作中介,儘快督促愛杜伊人把糧食給送到阿拉河渡口,而後再押送到桑東尼的前線來。”這是凱撒臨行前的交待。

李必達決心抓住這個機會,他聽到那個奴隸販子的抱怨後,就立刻來到主營地,要求見拉賓努斯。

現在拉賓努斯的頭銜已不是“首席副將”了,而是“代理總司令官”,是凱撒特意給他升職的,標誌着在整個遠征軍隊裡,除了總督閣下就屬他最有威權了,所以李必達找的就是他。

“營市奴隸每天的成交量很低,這樣馬上的軍餉和饋贈都會出現問題。”拉賓努斯沒有什麼架子,在自己營帳裡很客氣地接待了李必達,寒暄後李必達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是的,我也在憂慮這個問題,特別是您的十二軍團在之前渡河時減員比較大的,需要整補,但是現在連基本的作戰所需軍糧都無法提供齊備。”拉賓努斯以爲是李必達的私下抱怨,就帶着羞慚之色解釋道。

“不,我擔心的是渡過阿拉河的總督閣下,以及整個行省的戰局。”李必達把話語說得很大氣,他擡起手來分析道,“若是愛杜伊人再拖延半個月的話,那麼四個軍團就會陷於無糧的境地,而代理總司令官閣下您也清楚,赫爾維提人只是被殲滅了古尼林一個部落,他們還有二十多萬人在桑東尼地區,一旦總督軍隊缺糧的消息被他們知道,他們是會不顧一切發起逆襲的,那樣我們的遠征事業就會有滅頂之災。”

拉賓努斯陷於了沉默,說實話他內心裡不是特別認可凱撒的戰爭,但他也分得很清楚,他在政治立場上是平民黨,這就註定了他需要全心全力地支持凱撒,顧不上私人的情緒,在這樣的計較後,他就詢問李必達,有無什麼催促糧食的好辦法,他願意全力支持。

“愛杜伊人這段時間不斷地派使節來,一會兒說糧食已經徵收的,一會兒說難以籌措足夠的船隻與騾馬,一會兒又說有的小麥還未收割好。這種顛三倒四的說法,只能說明他們在搗鬼,或者起碼有人在裡面搗鬼。”李必達的分析,其實拉賓努斯也早就懷疑過,但他始終在凱撒面前沒說,他擔心如果捅破後,會導致愛杜伊部的反目——能扣押住糧食不送的,想必是部族裡的大人物。

“我可以找那兩位留在營地裡的執法酋長,來探探口風。”拉賓努斯見李必達直來直去,心想這問題看來是必須要解決好了。

“不。”李必達奮然而起,對拉賓努斯說,直接叫那兩名酋長過來交待清楚,一味地柔和忍讓對解決事情沒有任何實際幫助,並且讓留營的護民官和百夫長都來參加聯席會議。

拉賓努斯短暫思索了下,就點頭說好,所以當狄維阿奇與列斯古斯兩位低頭邁入營帳時,發現羅馬的所有將佐都按着劍柄,殺氣騰騰地看着他倆,心裡就一虛,但兩名百夫長很快就繞到了營帳的入口處,而站在中央的拉賓努斯很熱情地上前,把兩位愛杜伊部的執法酋長給摟住了,這讓他倆只得站在人羣的中央。

“我們的軍糧供給究竟如何了。”下面拉賓努斯的這句話,讓兩位酋長如芒在背,他們支吾起來,說不好意思,他們會在明天就派人手去催促的,現在大概軍糧還在籌集當中。

“來不及了!我三天內就需要。”拉賓努斯一手摟住一位,客氣的語調下毫無商量的餘地,“還是說吧,究竟貴部裡的誰在阻礙這件事情?誰都不希望在將來關鍵的作戰裡,破壞整個軍隊的鏈條對吧。我是不願意對此事負責,不知道兩位願意不願意?”

最後,還是列斯古斯吞吞吐吐地承認了,愛杜伊部族裡確實有個勢力極強的人物,在這件事上虛以委蛇。

“這位人物是什麼榮譽頭銜?”拉賓努斯知道高盧部落裡是沒有什麼正規而嚴謹的官職的,大部分還是靠血統和榮耀來統治的。

列斯古斯看了看旁邊的狄維阿奇,語氣更加遲疑了,他只是說這位人物根本沒有什麼醒目的頭銜,但他的權力和威信卻很大,多數愛杜伊人都聽從他的建議,他在金錢和私兵掌握上也有很強大的勢力,在凱撒就任高盧行省總督前,此人就在愛杜伊人裡散播危險的觀點:“愛杜伊人從來都是個獨立於高盧的偉大部族,現在卻恥辱地屈從在矮小的拉丁人腳下,那麼即便失去骨氣的愛杜伊人不能再獨霸高盧的話,也應該接受另外個高盧部族的統治,而非異族羅馬。”

就在拉賓努斯準備動怒,隨後刨根問底時,李必達倒是看到了狄維阿奇神色的緊張尷尬,對方的手不斷地撫摸着腰上的鑲着寶石的劍柄,很是焦躁的模樣,便不動聲色地對拉賓努斯低語了兩句,拉賓努斯就嘆了口氣,對兩位酋長的語氣也軟化了起來:

“我是代理總司令官,還負責留守和後勤兩個重大的職務,但我卻以迄今未能完善履行總督的要求爲恥,所以還是誠摯地希望,二位能夠全力催促軍糧的徵繳。”說完,拉賓努斯就宣佈解散聯席會議,送兩位酋長回各自的營帳去。

但李必達卻留了下來,並告訴拉賓努斯,剛纔之所以勸住他發火,因爲發現了狄維阿奇的表現十分蹊蹺。

一個能如此在共和國僕從部落宣揚危險言論的,還有龐大的財力和軍力的,不可能是部族裡的自由民身份,必然也是“皇親國戚”,而且此人應該還和狄維阿奇有親戚關係,不然無法解釋剛纔兩位酋長的迥異表現。

“另外,這個人和赫爾維提人也可能有密切的聯繫,他這是在變相地給總督的敵人幫忙。”李必達判斷到。

拉賓努斯有所領悟,“你是指,他曾說過愛杜伊人應該讓另外個高盧部族統治的話語?”

“沒錯,所謂另外個高盧部族,在現在時局的語境下,除了羅馬敵人赫爾維提人外,還能有誰!”

拉賓努斯將營帳門揭開,喚入名精幹的機要奴,讓他現在就調查:愛杜伊酋長狄維阿奇,是不是有個親戚,和赫爾維提人關係也很密切的?

結果沒過一時,或者說那名機要奴暗中去了列斯古斯的營地,對方見狄維阿奇不在身邊,就告訴了羅馬人實情——狄維阿奇有個同胞弟弟,叫杜諾列克斯,隨後列斯古斯就不願意繼續往下說了。

“你沒看到狄維阿奇那華美的鎧甲、鑲着寶石的佩劍,還有名貴的飾物?再看看另外位酋長列斯古斯的質樸和寒酸,據我所知這兩位酋長都出身貴族,但前者明顯比後者要有錢有勢的多,這位狄維阿奇的財富從何而來?我沒猜錯的話,就是他那名叫杜諾列克斯的弟弟,這個人就是列斯古斯口中所稱的那位人物。”營帳裡,李必達語氣激烈,他建議首席副將要即刻採取行動,因爲他從軍隊名冊上發現——統帥愛杜伊兩千輔助騎兵的,正是杜諾列克斯,此刻正跟隨凱撒作戰,怪不得之前我們軍團的蠻族騎兵與赫爾維提人作戰始終處於不利,就是因爲杜諾列克斯在暗中放水的結果,若讓這樣的人在桑東尼地區關鍵性戰役裡繼續搗鬼,會讓軍隊遭到可怕的重創的。

拉賓努斯顯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爲凱撒的軍隊已經進發好幾日了,“並且愛杜伊人有個富饒的大集鎮,叫畢布拉克德,作戰雙方定然都會前往彼處,爭取到糧食,誠如十二軍團司令官您所言,若是杜諾列克斯在那兒做手腳的話,總督閣下就危險了。”

營帳裡搖曳的燭光下,拉賓努斯咬咬牙,對李必達說,我即刻就運行整座營地,外帶十二軍團一起,急速越過橋樑趕赴桑東尼地區,去支援提醒總督閣下,而你則帶着我的扈從,直接去狄維阿奇的營帳,“把他控制起來,然後也帶往桑東尼,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因爲即便他的弟弟是個敵視羅馬人的惡棍,但狄維阿奇還是熱愛羅馬,忠誠於共和國的,尊敬的李必達烏斯,你有信心辦好這件事嗎?”

“當然。”話音剛落,李必達就和六名帶着束棒和斧頭的法西斯扈從,穿過營地的甬道,直接走入了愛杜伊人的營地,在那兒負責警戒的哨兵攔住了他,李必達就叫翻譯員把命令傳給了彼方,“我是奉總督閣下與首席副將代理司令官的命令,前來找貴部兩位酋長商議移營作戰的機密事宜的。”

那哨兵就猶豫了,羅馬共和國的規定,即便僕從部落提供輔助部隊,中低層的長官還是由原本部落的酋長貴族擔任,但最高指揮官依舊是羅馬人,不過本部的兩位最高酋長也都在這兒,夜深時分被羅馬人呼來喚去,總也些不合情理。就在哨兵們竊竊私語,準備派人分別請示狄維阿奇和列斯古斯時,列斯古斯倒出現了,身後跟着幾位點着火把的親兵,對李必達鞠躬示意,說我帶您去狄維阿奇的營帳商討事情好了。

有了這位的幫忙,接下來李必達是長驅直入,待到他和束棒扈從出現在狄維阿奇面前時,對方看到束棒裡寒光閃閃的斧頭,有些吃驚,也有些不滿,便對李必達與列斯古斯抱怨道,難道我對羅馬的誠意不足嗎?要知道這場戰役,是我獨自支付了四十萬塞斯退斯,動員了兩千騎兵協助總督閣下的,沒想到現在於自己的營帳裡,會看到法西斯懲罰犯人的斧頭。

“可畏的愛杜伊王者,我只是來稟告閣下,令弟在桑東尼地區突然被扣押,隨後總督閣下送來急信,要求副將拉賓努斯也將您給控制住,內裡詳情我們可都還矇在鼓裡。”李必達的語氣很平淡,也很客氣,隨後伸手,讓翻譯員把這話傳達給了狄維阿奇。

第3章 春風得意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24章 處置第4章 新政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2章 吹笛者第29章 孤獨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17章 合圍第2章 孤城薩羅那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1章 拒婚第28章 火遁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8章 紫帆海盜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0章 拉科尼亞第7章 小樹林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5章 翁與婿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6章 真相第24章 阿奎拉授首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5章 準兵變第16章 雪之山脈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9章 疑惑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23章 血宴第14章 土崩瓦解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9章 寬赦第13章 命運的號聲第16章 紅月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8章 分進合擊第22章 王室葬儀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5章 大祭司出征第20章 毒與刺殺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8章 後院起火第12章 吹笛者第7章 鴻溝之吻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4章 新政第30章 攻守第26章 馬筏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8章 分割第16章 絞殺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章 貫穿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31章 大彗星第17章 安置第31章 王之咆哮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0章 宣戰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15章 maxima第33章 奔走第6章 各翼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8章 火遁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32章 畏戰第13章 小怪物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章 怒火焚城第5章 翁與婿第29章 KORYKOS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1章 再逐第25章 向亞歷山卓進軍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31章 王之咆哮第1章 豪奪第25章 半稅徵收令
第3章 春風得意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9章 山道上的廝殺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24章 處置第4章 新政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2章 吹笛者第29章 孤獨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17章 合圍第2章 孤城薩羅那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1章 拒婚第28章 火遁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8章 紫帆海盜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0章 拉科尼亞第7章 小樹林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5章 翁與婿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6章 真相第24章 阿奎拉授首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5章 準兵變第16章 雪之山脈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9章 疑惑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23章 血宴第14章 土崩瓦解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9章 寬赦第13章 命運的號聲第16章 紅月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8章 分進合擊第22章 王室葬儀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5章 大祭司出征第20章 毒與刺殺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8章 後院起火第12章 吹笛者第7章 鴻溝之吻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4章 新政第30章 攻守第26章 馬筏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8章 分割第16章 絞殺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章 貫穿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31章 大彗星第17章 安置第31章 王之咆哮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0章 宣戰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15章 maxima第33章 奔走第6章 各翼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8章 火遁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32章 畏戰第13章 小怪物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章 怒火焚城第5章 翁與婿第29章 KORYKOS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1章 再逐第25章 向亞歷山卓進軍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31章 王之咆哮第1章 豪奪第25章 半稅徵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