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

班超更對隗裡縣和茂陵邑發生的事兒感興趣,她讓馮菟詳細述說司馬氏兄弟的所作所爲。他想起聖上在御史中丞薛池和侍御史尹敏二人的合奏上的硃筆批示,“此奏密存蘭臺!白馬無此盛景,朕甚憾之!”

“甚憾之”,短短几個字,讓班超聞到了絲絲恐懼的味道。

楚王劉英在彭城以黃老和佛教爲名,廣結天下官吏和世族豪強,楚國相和御史臺已經分別呈奏,漢明帝卻礙於手足之情,不忍動之。司馬南手握重兵,威鎮一方,又自侍曾是伏波將軍馬援門客,一旦爲禍,非同小可。假如司馬南與羌、胡有勾連,或者楚王果有二心……

班超不敢往下想了,他不想靠臆測行事。

但他相信馮菟,這女子從小便不會說謊。事涉隗裡縣令木容轂,甚至可能事涉行右扶風事司馬南,這麼重大的官司,他身爲食俸比一千石的漢軍司馬,僅憑馮菟所言他絕不敢出手。漢明帝容不得官員犯錯,參一個食俸一千石的縣令非同兒戲,要參一個二千石太守更非同尋常,他要確保一擊必中。因此,馮菟說完後,他面色鐵青,半晌無言,心裡已經在想着對策。

但他的沉默再一次讓馮菟會錯了意,“汝怎麼不說話?莫非爲難……”

班超聞言正色道,“馮菟,此事事關重大,汝要提前有所準備,或帶汝兩子、兩位老人、馮兄一家,先至雒陽班府暫避一段。三輔或許會引發一場山崩地裂般的大事變,甚至可能或有刀兵之災。明日,吾會派人至安陵隱秘察訪,收集證據……”

“哼!”

此時夜已經深了,馮菟沒領他的情,明亮的燭光下,她惱怒地看着班超,“汝不信吾?還是要‘從長計議’?吾兄已病臥在牀,奄奄一息,馮家有今日無明日,汝竟然還要派人慢慢暗訪?”

班超知她心急焦慮,於是便耐心地解釋道,“馮菟,汝知書識禮,這個道理不會不懂。欲打贏官司,必欲辦倒弓家。欲辦倒弓家,必先參倒隗令。欲參倒隗令,甚至可能事涉右扶風。隗裡令木容轂是朝廷一千石縣令,司馬南是食俸比二千石朝廷重臣,參一個二千石高官,汝以爲兒戲麼?吾必須有足夠的證據……”

馮菟一雙秀目直視着班超,半晌才說,“班老二,汝變了。當年的土坷垃,變得滑不溜秋的。也罷,吾一鄉婦,已難撼動汝,還能怎的?吾等着,汝派人去暗訪罷。只是有一件汝記住了,事辦不好,馮家必亡,吾做鬼亦會一口一口咬死汝……”

說着,馮菟站起身,竟然恨恨地扭頭走出帳外。班超見她一言不合便賭氣走出去,心便懸在半空了。他鬼使神差一般跟出帳外,眼睜睜地看着那個美好的身影走進宋母的大屋之內。心裡那個恨哪,直恨自己嘴笨,好好的事兒,卻未說明白,白白惹得馮菟又誤解了。

“尕叔,汝怎麼讓嬸走了……”

大帳門前,班秉、班騶在當值,軍營內已經安靜下來,士卒們經過一天艱苦的訓練之後,早已經沉入了夢鄉。分手多年後重逢,兄弟二人原以爲一定會破鏡重圓,馮菟自然會住在班超的大帳內,可沒想到她卻氣咻咻地出帳,徑直走進宋母木屋內。

軍侯和滿營士卒們都知道馮菟是司馬故人,且家中正遭遇天大官司,自己又剛遭綁架、凌辱,正是要命的時候,司馬又當衆說馮菟是他夫人,兩人分離多年,自然是要住一起的。見兩人在帳內談了一晚,竟然談崩了,馮菟帶着氣住進宋母帳內,班騶便不解地驚問道。

班超心裡那個惱啊,無法言說。只不過,他此時心裡的惱怒,與班秉、班騶二人想的可不是一回事兒。馮家正遭遇大難,且馮菟路上又遭遇不幸,讓他怒從心頭起。馮家有難,他義不容辭。從內心深處,他是心疼馮菟,他是想保護馮菟和馮、宋二家。可他沒想到一言不合,卻惹得馮菟大怒!

第二天凌晨,班超便派班秉和班騶回了安陵邑一趟,悄悄地打探清楚了事情原委。這兄弟二人在三輔整整呆了五天,到第六天夜深後匆匆趕了回來,他們還將班家老徒附班伍的長子班前帶了來。

班超仍在燭下讀着《三略》,班秉、班騶、班前進入大帳,連夜向班超稟報了暗訪的情況。

“尕叔……現在的安陵邑,通過巧取豪奪,土地已經大部歸了弓家,安陵庶民已經基本都成了弓家的徒附或奴婢。各族不得已,盡數歸附弓家,僅有馮家仍在死撐着。其餘各陵邑,也基本相似,土地基本歸了馬家、司馬家等世家大族。木容轂和弓家有大罪……嬸所言,全是事實!”

班騶性急,一邊吃着夜食,一邊說着見聞。

班秉道,“尕叔汝是未見,真是觸目驚心,一言難盡……還是請班前兄講罷……”

老徒附班伍已經過世,其長子班前長得與班伍當年一模一樣,只不過比老實的班伍要有見識。班前證實了馮菟所言,皆是事實:

“馮家這幾年吃大苦頭了,家財已快破盡,老夫人悒憤而亡。現馮太公已經快撐不下去了,他屢次說過,欲將馮家歸附班家門下。馮太公言‘寧白送班家,亦絕不以地喂弓家衆獸’。女公子馮菟夫君宋洪早亡,馮菟帶着一雙小兒,孤身撐着夫家,土地也十去其半,盡歸司馬氏,景象一樣淒涼。吾聽人傳言,只是因司馬‘大善人’看上了馮府女公子,宋府才得暫且相安……”

“馮家既有難,汝何故不來雒陽稟報於吾?”班超不悅地詰問道。

班前道,“尕叔,吾曾想去雒陽,然未過渭水,便被隗裡縣求盜們攔回。並申明,再敢亂跑,便殺吾全家……”

老實持重的班秉,見班超鐵青着臉一言不發,便請求道,“尕叔,五陵原今日都是世家大族的天下,整個三輔亦是大族天下,馮、宋兩家不過死撐着,要不了多久則必亡!求尕叔幫幫馮家吧,竇大人雖然不在了,可鄧府可是吾大漢世族之首,五陵原上這些豪族再可惡,斷不敢公然與鄧府公然爲敵……”

“勿要胡言亂語,此事事關重大,並非世族爭鬥那麼簡單。況且,吾豈是借勢壓人之輩?汝且起來罷,暫勿對女公子講。待吾思量一下,再作定奪……”三人出去後,班超在大帳內來回踱步。

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九章 遭遇沙匪
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九章 遭遇沙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