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

“對,百年!”左車莊重地說道,“大人早將榮辱置之身外,一心爲即將到來的大戰造勢!”

“師傅收吾爲徒,也是竇大人之意?也是這棋局之一子?”

“正是!”左車直言相告。

“只不過汝不知的是,汝與大漢萬千帶劍世子一樣,不過是其中一子!當年吾至雒陽,大人命吾存身兵庫,爲的是點撥於汝。而大人自己,則悉心與孟孫研**勢,並精心佈勢。大人甚至已命孟孫關注竇氏下一代,以便竇氏世代有勇將出,只至將匈奴徹底趕出漠北!”

此時的班超,聞師傅言,除了震撼外,他還不能完全理解左車之言。他只有隱隱的一絲憧憬,希望將來有機會以勇力報效國家。

左車又道,“今日吾來五陵,也是受大人之命。竇大人已經老邁,風燭殘年。吾也病魔纏身,黃泉不遠。天下承平日久,然忘戰必危。大人命竇戈召吾,命吾來三輔,看看三輔帶劍世子們是否已陷書齋、鬥戲(注:漢代中原尚鬥雞等戲,河西尚鬥獸),是否遠離刀劍,是否已忘卻漠北那條時時盯着中原的惡狼……”

這一次來安陵邑,左車整整呆了二十餘天,是幾年來最長的一次。耿恭與徐幹有無數問題想問他,他每問必答,並與他們圖上推演。他只與徒弟長談了這一次,其餘時間便是逗弄兩個小孫子玩。祖孫情深,令人淚落。臨別時,他抱着雁旋與兩個小孫子,竟然老淚縱橫,一付難捨難分的樣子。

這不同尋常的一幕,讓班超隱隱生出不祥的預感。

左車歸去時,班超、耿恭、徐幹三個世子,一直相送到太華山下。只到左車瘦弱的身影已經遠去,三人才怏怏而回。

左車師傅雖然歸去,但班超、耿恭、徐幹三人身爲三輔世子,都隱隱感覺到了肩上有了份量。他們常聚班府田舍,對着兩幅圖研討漠北、西域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在沙盤上反覆研習漢匈即將到來的大戰,切磋兵陣戰法和騎射之技,常常通宵達旦。

馮墾雖然是豪族大戶掌門,又是鄉嗇夫,還兼着無秩俸的陵園郎,但看出這三人皆天下豪傑,自然樂意交結。每天都命呂氏做好酒菜,或是自己或是呂氏親自送來。呂氏一來,便與芙蓉一起收拾田舍,如在自己家中一般,她鼓勵丈夫馮墾與三人廝混。

馮家世代單傳,馮墾與呂氏成婚多年,也僅生育一子一女,取名馮平、馮昭,後面再不見動靜。一次馮墾與李二家的在溝壠下野合,被班超與徐幹二人撞見。班超在馮墾肥厚的光腚上踢了一腳罵道,“狗日的,汝要把勁多用在嫂嫂身上,平兒、昭兒或許還會多個伴兒!”

醜事被人撞破,李二家的未見多麼羞澀。相反,甚至刻意未急着遮掩自己,倒是一雙風騷的鳳眼只是睥着班超和徐幹。

馮墾從李二家的肚皮上爬起,竟然一邊理着衣裳,一邊一本正經地說道,“汝瞎說,吾家世代如此,吾那樣做豈不是在枯地頭兒上白費勁兒?”

馮平五六歲時,呂氏便讓其整天呆在班府,雁旋、班昭、金杏教其文,班超則喜歡帶其到田舍玩,教其習武。剛開始累得渾身疼,哇哇哭。馮墾心疼想阻止,呂氏大發雌威,一腳將其踢出室外,竟然帶着馮平在班府住了數日,以示抗議。

呂氏曾在田舍中當着虞四月的面,拜託班超道,“此子功名,只在兄弟身上,好歹收個徒弟,你想怎麼樣嫂子都答應汝。”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虞四月是家長,只好做主讓班超收了個小徒弟。從此,在五陵原班超便多了一個小尾巴。

班超在田舍內有虞四月鎮着,老夫人與師母夜玉都不擔心。可班府內卻有大事要她們操心了,家有小女初長成,與曹家公子一見鍾情,也就留不住了。

這不,馮菟出嫁的第二年,班家上門求親的媒婆走了一撥又一撥。這天一撥人前腳剛走,曹家也請人來送納采了。而且,請的還是大人物,駐紮在右扶風治所槐裡縣的雍營越騎司馬李銘。

右扶風背後即爲隴右,曾經是隴右王隗囂的地盤。前漢時,匈奴人曾經一直打到隴西,燒燬甘泉宮,被漢武帝視爲大漢三恥。另二恥,則分別爲高祖被困平城和昌頓單于信辱高後。匈奴世爲大漢天敵,武帝擊匈奴,既爲帝國平安着想,也有爲雪恥的成分。

雍營即肩負護衛三輔的重任,司隸校尉部在右扶風特設校尉一名,秩奉二千石,負責掌管警備隴右羌人的雍營。建武中興後,漢軍縮編爲四個營。雍營越騎司馬是秩比一千石的軍官,在三輔也算是個大人物。曹家能請動如此大人物做送納采的月老,可見其世族地位是多麼顯赫。

其實,李銘來當月老,可不僅僅是爲曹家。

班固作爲長子,接待了李司馬。他是一個書呆子,此時心裡一直納悶着呢。自家破落至此,靠地裡刨食,在安陵也只能算是餓不着肚子的小地主。堂堂的越騎司馬有什麼重要的事,要親來造訪班府?

雙方至堂上分賓主坐定,互拜見禮畢,開始寒喧。李銘是武將,雖然穿着便裝,依然不怒自威。到底是行伍之人,他先奉承一頓班氏先祖蓋世文采、傳世文章,忽然話鋒一轉,直奔主題,“令叔左車將軍名冠天下,一向可好?”

班固一愣,左車叔現在僅是一個兵曹,何故要稱將軍?心裡想着,嘴裡趕緊附和道,“好好,咋日陪吾母自都城歸來,今日晨剛離家返回雒陽。大人找師父有事麼?”

李銘扭捏了一番,說道,“本官有點說不出嘴,實在是有一事相求,不知班公子能否成全於吾?”

“司馬請講!”

“吾有一妹,年過二十,妹婿新喪守寡,沒有子嗣。現吾妹孤身一人,孑然悽寂。阿翁早亡,作爲兄長,吾不能不爲其着想。吾聞汝叔左車勇冠三軍,人品方正,便有高攀之意,不知班公子能否代爲撮合撮合。”

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章 何罪之有
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章 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