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

原來,剛纔寒菸倚在他懷中,也打了一個小盹。他竟然與這個小妖女做了同一個夢,這讓班超感覺駭然。這不詳的夢境,讓他感覺不妙。權魚和小魚兒姐妹也不知所措,小魚兒拉着班超袍角說,“大人快回家,朝中定然有大事發生!”

班超不敢等了,便帶着班騶、班秉,騎上馬,向班府急馳。此時才傍晚時分,三人已經行到一半,班騶突然高叫,“看天上!”

班超急擡頭,只見稍暗的天宇上,一顆斗大的流星劃過天宇,落在遙遠的北方!

“天哪……”

班超心驚膽顫,差點跌落馬下,心裡直叫壞了。他忽然想起竇大人近來身體反常,心裡便格頓一下,迅速撥轉馬頭。赤蕭似比班超還急,馬蹄聲急,繞過皇城,直接向城東上東門方向竇府急馳而去。

到了竇府,果然家中已經亂套了,剛進入大門,便四處傳出嚶嚶哭聲!

“公子,快……快……老大人……不行了……”

門前小廝一見來的是班超,象是抓住了稻草,流着淚接過戰馬。

原來,竇融午後突然昏迷了過去,只到傍晚才醒來。他已口不能言,目光散淡,茫然四顧,顯然是在找什麼人。竇夫人和公主原以爲他象往常一樣只是昏睡了一下午。此時,見他這樣,這才反應過來他這是迴光返照,頓時便慌了。

問他是不是想說什麼,他點點頭,卻說不出話兒來。竇夫人連說了幾件後事,竇融手指着北方,俱搖搖頭。

公主已經哭成了淚人,也把能想到的急事兒一一說了一遍,可竇融卻搖着頭,一口氣強忍着,就是不嚥下。

竇夫人急得啜泣不已,早沒了主意。侍婢、僕從們跪了一地,竇大人自己也急得老淚縱橫。公主急命管家竇戈去班府叫人,就在這時,班超帶着一身酒氣,風塵僕僕地撲了進來。

“仲升,竇氏天塌下也,大人或在等汝……”

沘陽公主一見班超,便抓着他的手急帶着病榻前。

彌留中的竇融一見到班超,便伸出枯蒿一般的雙手,顫顫巍巍地抓住班超的手,眼睛直直地看着他,卻口不能言。竇夫人哭着說,“超兒,兒女子侄俱在河西。汝一來,大人就這樣,莫非大人這是在等汝?快說點什麼!”

班超緊緊握着竇大人的手,先命班騶,“速馳三輔平陵、河西張掖,報知孟孫叔與衆族人即刻兼程返京!”

“班騶遵令!”班騶答應一聲,便衝出屋外去了。

“超兒,使不得啊!皇上有令,竇家人無旨不得返京哪……”竇夫人聞言,一下子便慌了神。

沘陽公主也慌了,沒了方寸,“仲升,不能啊,此可是殺頭之罪……”

“祖母、公主放心,當今皇上聖明,吾料今夜必將有旨。”安慰完竇夫人和沘陽公主,又對班秉命道,“速報宮內、司空府、衛尉府、大匠作府和河西諸將後人,竇大人病危,神智已近迷離!”

“班秉遵令!尕叔放心,吾去也!”

班騶、班秉剛去,權魚也趕來了。原來,進入臘月以來,他隔三差五便要過竇府來探視。剛纔班超走了後,他越想心裡越不安,便騎馬急匆匆趕來竇府。

班超顧不上和權魚寒喧,他淚溢雙眼,緊握着竇融的手說道:

“祖父,我知道汝想說什麼。祖父切切放心,匈奴虎視眈眈,系大漢天敵,終爲中原大患!竇府乃我大漢朝廷柱石,一旦國家有難,皇上必不會忘了竇家!超謹記大人教誨,他日如朝廷有需,班氏後人定與竇氏後人同心協力,殺敵立功,報效國家,斷不讓匈奴人犯吾大漢!”

班超說完,竇大人竟然高興地露出了些許笑容。還顫巍巍地伸出手,軟綿綿地撫摸着班超的面龐。嘴裡斷斷續續地問道,“今……聞爆……竹聲,北……塞捷……捷報……報來……否……”

班超趕緊稟道,“稟報祖父,北匈奴六千騎寇掠雲中郡、代郡,南匈奴單于派兵迎戰不敵,吾漢軍西河長史馬襄、中山國尉鄭衆率兵馳援,大破北匈奴。漢軍大捷,今晨五百里加急,捷報已馳至京師。皇上詔命舉國大慶……”

竇融聞言,蒼白的臉上現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竇融又艱難地將右手放到班超手中,班超感覺有異,原來竇融手中正緊緊握着一個小白玉雕,只聽他困難地說道,“轉交……孟孫,命……其爲竇……竇氏之主……”

話沒說完,他便似睡着了一般,手軟綿綿地垂了下去。他是帶着笑容走的,似乎累極了,也似才放下心來一般,十分安詳睡着了。衆人這才明白,竇大人這是強嚥着一口氣啊,就是爲了等着這一消息,現在終於嚥下!

可一直昏迷中的竇大人,他是怎麼知道北匈奴入侵邊塞的?

他瞬間便想明白了,怪不得呼衍歷重新隱秘出現在雒陽,竇融病危,大漢朝中有變,北匈奴人既派呼衍歷來打探詳情,又派兵攻伐雲中和代二郡,試探漢朝虛實。

班超見懷中的竇融已經如棉絮一般,身體軟了下來,他知道,一代天驕,在漢匈戰史上整整一個時代的靈魂和標誌,大漢一代名將,開國元勳,河西大將軍竇融,已經走完了他輝煌燦爛的一生,在寒冷淒涼的竇府溘然長逝,乘鶴西去!

竇老夫人和沘陽公主早已大哭失聲,衆侍婢、僕從數百人,均長跪啼哭,聲慟上東門。

班超悄悄收起玉雕,他很冷靜。竇大人病危,北匈奴人蠢蠢欲動。竇氏大旗不能倒,他命管家竇戈與權魚二人,迅速派可靠之人將噩耗報之宮內。同時,又命扎靈堂、制五服,再命府中小廝在城內逐家一一報喪。

一切安排已畢,便請竇老夫人與公主退到外屋,他自己與權魚、竇戈三人,替竇大人脫去身上衣裳,擦洗乾淨,編好頭髮,換上嶄新的列候壽服,外穿上他在河西征戰時的青銅甲冑,並將他的佩劍、長矟置於身側。

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
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