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

金慄終於不再尖叫,幾人的對話她都聽見了。她掙脫甘英的懷抱,見兩行眼淚從伊蘭美麗的臉龐流了下來,便驚叫道,“伊蘭,快放下刀,汝看吾是誰?!”

伊蘭怔怔地看着金慄,她似乎仍在努力地回憶着什麼,又似正做着判斷。金慄又道,“伊蘭,汝看那裡!”金慄指着兩個差點被宰殺的女孩道,“汝兩個婢女,差點爲胡狗宰殺,是這兩個漢將救了二女……”

“漢將?”金慄這一聲,救了伊蘭的命。伊蘭怔了一下,她看一眼兩個擺着待宰姿勢的婢女,又看着金慄,臉上現出一點驚喜、優疑,分明已經想起一切。這驚喜神情只是轉瞬即逝,但手裡的刀還是慢慢挪開了脖頸。

她腦袋裡依然亂成一團,忽然又怒視金慄道,“金慄……難道汝是帶着羶胡來抓吾麼?匈奴人拿蒲類人當狗,汝還投身胡狗,蒲類人真是軟骨頭……哼,算吾看錯了汝……”

金慄一點未惱,卻笑着叱道,“切,汝清醒一下好好看看、聞聞,這兩個怪物身上有沒有羶味?果是胡狗,還會殺掉地上這兩個女魔麼?還說自己嚮往大漢,王師已經北征,你吾有盼頭了,站在汝面前的便是二員漢軍大將!”

“漢軍大將……”伊蘭扔下刀騰地站起身來,驚訝地看着甘英、劉奕仁,“王師果真已經北征?汝……果真是漢將?爲何如此粗魯,比匈奴人還兇……”

二將抱拳躬身行禮,甘英文縐縐地道,“見過公主,吾二人確是漢軍,不過僅是屯長,不是什麼大將……”

甘英未說完,劉奕仁則抱拳搶着道,“伊蘭公主,末將劉奕仁與甘英現遵大漢軍司馬班超將令,專程前來搭救公主!”

伊蘭面向劉奕仁躬身還禮,金慄早衝了過去,二女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沉浸在劫後餘生的欣喜中,鼻涕眼淚一大把,把甘英、劉奕仁二人早忘一邊去了。二人只好查看一下正在昏睡的二女,看來是伊蘭的侍女。只是巫師香料毒性過重,二女仍在昏睡着。

甘英、劉奕仁用衣裳遮住二女身子,金慄、伊蘭見狀走過來擋在二將身前,爲二個侍女鬆了綁,並幫她們穿上衣裳。伊蘭這才又對甘英、劉奕仁鞠了一躬,嘴裡謝道,“謝二位將軍救命之恩,再來晚一會,吾會被唱迷,夜間便會被送去車師前國,再到漠北王庭。二婢則會被剜心、挖肝、食肉……”

此時的氈房外也正發生了一場激烈戰鬥。

原來,呼衍王王妃如遇也耶逃往車師後國途中,派出了兩個女巫和一隊士卒來尋找伊蘭。巫師陷身蒲類海邊數日不得歸,她便又派出一隊共十六騎過山來搜尋,剛出西山谷口,便遭到甘英、劉奕仁麾下二十刑卒凌厲襲擊,最終只有數騎潰逃西去!

但蒲類海西邊這些南呼衍部村落,雖然被遷徙中的牧主、潰兵害苦了,曾與潰兵打過一仗,甚至包圍並拒絕給巫師們提供食物。但是,當刑卒們與山谷中出來的敵騎大戰之後,他們竟然手持彎刀、弓箭,在黑暗中舉着火把,慢慢地圍攏了上來!

劉奕仁、甘英大驚,迅速令刑卒與國兵們結陣,準備萬不得已衝殺出去!

這些南呼衍部的牧民雖然都是老弱病殘,可他們足足有七八百人樣兒,真打起來,想帶着兩個公主和兩個昏迷的仕女脫離險境並非易事。危急時刻,年幼的金慄卻趁甘英不備,急馳而出,直驅牧民們身前。

甘英腦袋瞬間一片空白,策馬提着環首刀便緊緊跟上。金慄在牧民們陣列前馳行一圈,然後纔在馬上用銀鈴般的聲音大聲道:

“南呼衍部衆牧民們聽着,漢朝與單于爭白山,今單于已敗。蒲類國乃大漢屬國,已是蒲類海主人。自今日起,汝等不再是南呼衍部族部民,亦盡爲吾蒲類國臣民。吾爲蒲類國公主金慄,按王令來尋找鄯善國公主,吾令爾等敞開道路,如執迷不悟,車輪以上男子,盡殺無赦!”

她說完,牧民們僵持了一會,終於有人膽怯了,慢慢地敞開了一條道。甘英、劉奕仁則抓住機會,帶着衆人迅速突圍而出,連夜返回蒲類國。

暴風雪果真如期來臨了,狂風挾着暴雪橫掃疏榆谷!

蒲類國舉國婦女連軸轉兒趕工,傾其所有,連王妃黑稗都整整兩日未合一下眼,終於搶在暴風雪來臨之前,讓別部兩千餘人換上了敷了厚絨棉的禦寒服(注:兩漢時新疆已用亞洲短絨棉織棉衣,而在中原爲觀賞作物,名白疊子)!

甘英、劉奕仁趕回蒲類國的當夜,呼嘯的寒風吹得地動山搖,氣溫急劇下降,比幾天前在鬼風口峽谷“風巷”中還要寒冷十分。將金慄、伊蘭送到霜刺的大帳,金慄嘰嘰喳喳、眉飛色舞地訴說了伊蘭被救經過,霜刺與王妃恭恭敬敬地對二將施了禮,謝其救了二女一命。

黑稗果真曾真誠地請甘英、劉奕仁留下,按照西域各國習俗,女兒的命是人家救的,當然應該以身相謝。兩漢時的西域各國,沒有所謂的處子情節、貞節意識,大恩便當以身相謝,天經地義。女人不管婚否,懷孕了便是部族喜事,是星火相傳的種子。

伊蘭看了一眼劉奕仁,與劉奕仁火辣辣的目光相遇,她胸口狂跳,旋即低下頭。金慄卻直視着甘英,目光中露出威脅的成份,那意思是汝要敢留下試試?其實,二女想多了,甘英與劉奕仁自然不敢留下。當然,不是不想,是真的不敢。班超軍規嚴,沒人有膽量挑戰。

伊蘭本已羞得低着頭一直不敢擡,見二將執意要走,她又擡起頭看着劉奕仁,目光中似乎透出一絲失落。她勇敢地站起身,解下腰上的一塊綠玉佩,走到劉奕仁身前,將玉佩掛在他腰上,並替劉奕仁整理了一下甲服。這動作就象妻子替即將遠行的男人整理行裝,最後又躬身萬福道,“風雪已降臨,君既不願留下,便快回營歇息吧!”

黑稗羨慕地看一眼二人,又看了一眼甘英,再回首看一眼自己女兒。

金慄坐在案後,沒心沒肺地擺弄着班司馬送給阿翁的一把寶劍,看都不看甘英一眼。黑稗嘆了一口氣,不爲人知地搖了搖頭。金慄這個假小子,比人家伊蘭心計差遠了。心裡正感嘆着,可她沒想到的是,送二將出帳前,金慄卻快步走過來,伏在甘英耳邊悄聲道,“不怪吾哦,是汝豬腦子自己不留下。反正就算恩已報,這帳便消了,你吾已兩不相歉!”

更讓黑稗沒想到的是,甘英甩手便給了假小子一個爆慄,小聲叱道,“汝想得美,賬記着呢,到時一起算!”說完,在金慄怒視下逃離大帳,衝進風雪中。

黑稗原還在嘆息女兒不懂風情呢,現在看,二人雖然總是鬥嘴,卻原來這兩天相處也有那麼點意思了。這個甘英還分明十分寵愛小女,表面上聽憑她胡作非爲,其實小女到底是聽人家甘英的。只要甘英一認真,她就老實了。

王妃看了一眼國王霜刺,兩人心照不宣,相視一笑。

甘英、劉奕仁外出尋找伊蘭公主下落期間,別部三軍搶在風暴到來完善了峽谷上下的防禦設施,靜等呼衍王大軍到來。可已經整整三天多了,南山口激戰仍在繼續。波紹的斥侯營定時有斥侯翻山越嶺來別部,通報山南的消息,傳達竇固的將令。

這天黎明前,班超剛剛醒來,信使便送來竇固的密信。只有四個字,“乙卯丙辰!”班超看完,臉色鐵青地將信遞與淳于薊,乙卯丙辰,即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今日,漢匈兩軍在南山口相持多日,將在今晚拉開決戰序幕!

也就是說,最早今日夜間,最晚明日晌前,口門子峽谷阻擊戰便將打響!

朝食後,未等班超升帳,屯長以上衆將、霜刺國王都頂着風雪,一一來到中軍大帳。暴風雪來臨,蒲類國民在漢軍每個帳內升了兩個大火盆,木炭足量供應。這些木炭本來是供應呼衍王的王宮和貴族們燒整整秋冬春三個雪季,現在不用當奴僕了,正好用來給漢軍取暖。

班超、淳于薊與衆將圍着火盆而坐,搓搓手便捏碎火盆邊案上一堆已經烤熟的小胡桃(注:即野核桃),扔進嘴裡骨嘣骨嘣地咀嚼着。班超從懷中取出一塊羊皮書遞給淳于薊,淳于薊看完,又遞給胡焰。胡焰看完,又一一傳遞給衆將一閱,最後班超將羊皮信擲進火盆內燒掉。

欣喜的氣氛在大帳內瀰漫着,吊在火盆上的陶罐恰好咕嚕咕嚕地冒起熱氣,水開了。班秉、班騶二將已經在火盆邊烤好茶並研碎,便給衆將一人泡了一碗鹽茶。大戰將至,霜刺、蒙榆和衆將端着茶,都眼巴巴地看着班超、淳于薊。

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
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