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

說着,麥香低聲啜泣起來,並含淚道,“兄長有所不知,做蒲類國女人,難哪!前世罪孽深重,便該此生來還,都不如一條狗,任人作踐。還要強顏歡笑,生不如死。吾……早受夠了,不爲小妹與三個孩兒,拚得一死,亦要殺了這畜牲……”

班超不知如何安慰麥香,權黍一卻脫口而出,“此賊該死,阿妹且稍忍耐,吾二人定讓彼碎屍萬段……”

麥香趕緊打斷了權黍一的話,她含淚的一雙秀目直視着班超,又咬牙說道,“太公是商賈,或不知過往……蒲類是小國,在匈奴人眼中是賤民,連牲畜都不如。漢都護撤走後,蒲類人苦日子便開始了。蒲類國曾是大國,有國民萬餘人。亡國後,國民盡遣阿惡之地,爲匈奴東蒲類國國民,受盡百般奴役。”

“幾十年來,蒲類國王城被奪,國民四散。留在伊吾和疏榆谷的蒲類舊民,不忍國失,再聚成國。在匈奴人眼裡,蒲類男人叫‘牛’,一生出不盡的苦役,只到累死。女人叫‘馬’,比奴隸低賤,隨時可以污辱、宰殺……吾女弟先爲屈趄屠霸佔,後被屈趄屠送與呼衍王子胥皋,胥皋是野獸,阿妹故而致殘。良人泣血隱忍,實爲保蒲類國脈也!”

難道歙渠是蒲類國王子?

班超和權黍一都震驚地看着她,“不敢逼反蒲類人?國脈?”

女人面對班超和權黍一,看懂了他們目光中的疑問,便目光堅定地點點頭,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班超震驚之餘,頓時爲蒲類人頑強不息的生存意志深深感動,便深深地給麥香鞠了一躬,然後又一字一句地叮囑道,“吾有要事在身,要走了。記住吾言,汝與歙渠要熬下去,蒲類人再苦也要熬下去!相信吾,日會落山亦會每日升起。只要心不灰,便有盼頭!駝隊再至,吾會帶醫工來爲汝妹診治……”

麥香還着禮,她聽懂了。這個聰明的蒲類國女人堅定地點點頭,示意她記住了。又悄聲道,“兄長的話吾已記住,吾會熬下去。吾家女僕,乃鎮守使屈趄屠使女,名爲嫁歙渠爲妾,實是看管吾家與衆族人……”

班超二人其實早就看明白了,便點點頭。麥香見二人點頭,便擦淨臉上的淚,忽然笑起來。班超詫異,這女人笑起來是那麼美,真似陽光般燦爛,似鮮花般嬌豔。只聽她自嘲道,“呀,光顧着訴苦,酒菜都忘了。二位兄長定要吃飽喝足,這樣吾心裡才能心安!”

說着,便陪着二位“兄長”連飲了幾爵。

班超與權黍一聞言,便放開肚皮,不一會便酒足飯飽。氈房外,小姑、小奴也早就被牧民們餵飽了,懶洋洋地不想動彈。

班超又道,“綠洲上蒲類牧民有多少人?”

麥香道,“蒲類國民在伊吾廬有兩千多,都住在犄角旮旯,每年幾垧薄地收成,七成交鎮守使府,牛羊需上交九成,春天時只能靠打獵或野菜充飢。今年冬,聞漢軍欲徵白山,匈奴人從山北來,紮營在城北。伊吾牧民,婦女十二三至四五十,均需輪流至軍營侍寢。年少貌美者,需日御數十人,幾個月來,已有十數人被糟蹋至死……”

班超聞言,遙望着窗外二三裡外的伊吾廬城,殺心頓起。沉吟一會,他回過神來,對婦人點點頭,又問道,“爲何不見汝男人?”

麥香瞬間面露焦慮之色道,“也實在沒法了,歙渠進山了。小妹年幼,讓匈奴人害慘了,歙渠想去打鹿,取鹿茸……”

“歙渠?進山?汝男人亦是匈奴人耶?”班超問道。

麥香搖了搖頭,理了一下發絲,道,“不是的兄長,吾是蒲類國人,男人名歙渠,非匈奴沮渠部也。吾祖上向在疏榆谷居住,那裡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每到夏秋,牛羊成羣,麥浪飄香。後匈奴人來了,國人四散,家園爲匈奴人所佔。到吾父王時,因懷念故土和過去時光,便爲吾取各麥香……”

權黍一道,“此時大雪封山,叢林野獸衆多,歙渠孤身進山不是很危險嗎?再說,到春夏之交時節,雛鹿之鹿茸纔會生長,六至八月才能取茸。冬季進山,即便獵到亦是老鹿,其角堅硬,全無用途……”

麥香又籟籟地滾落下淚珠,“小妹受盡摧殘,血崩淋漓不止,才通知吾去拉人。爲救小妹,歙渠顧不得命了……”

權黍一站起身正欲走到氈房外,忽見窗外圍欄西邊的榆樹林內,出幾隻白色的腦袋一認便不見了。這不是犬,全身潔白,僅有鼻尖一團烏黑,分明是幾隻雪狼,於是驚叫道,“小心,林中有狼……”

班超與權黍一都走出氈房外,只見牧民們都在忙碌着,似乎也沒有驚訝之色。而小姑與小奴二犬,牧民家的三隻獵犬,都靜靜地坐着,一絲示警的味道都沒有。

麥香也跟着走到氈房外,疲憊的臉上卻露出欣慰、喜悅的笑容,“兄長,這羣狼是來走親戚的,不會害人。很多年了,它們隔一段就會來看望吾一家。”

班超和權黍一聞言,都驚訝地看着她。

果然,那幾只可愛的小腦袋又在林邊露出,還悠然地晃悠了一會,見圍欄內有生人和幾條獵犬,便又不情願地隱進林內。兩個年輕的女牧民則歡快地衝進林子,不一會拖回兩隻肥碩的岩羊來。

班超大感駭然,原來這羣狼果真是來走親戚的,還帶着禮物!

忽然,架子房內傳出些微動靜,女人阻止不及,一個女牧民跑進木架子房內,不一會又伸出頭小聲叫道,“主母,啞巴口渴,要喝馬奶……”

麥香只好向班超和權黍一道一聲“兄長請稍待!”正說着,一個女牧民已經從大氈房內舀了一瓢熱馬奶端出來。麥香接過手中,便彎腰端進木架子房內。

班超至木架子房門前蹲下身子,一股久病榻前那種難聞的氣味兒撲鼻而來。只見裡面地方很緊窄,靠牆堆着無數雜物,中間生着一個火盆,地面榻上一個身高體長、頭上用布纏着傷口、正昏睡中的男子,身上蓋着厚厚的羊皮氈被,正張開乾裂的嘴脣,嘴巴發出“巴……巴……”的聲響。

一個年輕的女牧民也跟着躬身走了進去。

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
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