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

魚邸在津門大街中央,進入院內,便讓人眼前便豁然開朗。院中有院,亭臺樓閣,水榭歌臺,比翟大人的豪宅還要氣派幾分。尤其是魚邸有專門的禮賓院,其主要建築是四層的宴賓樓,夜晚時分,角燈閃爍,金碧輝煌,巍峨壯觀。

這次來魚邸,三人登上宴賓樓,晦暗的光線下,只見魚邸府院連綿,重門疊戶,奇妙無窮。旁邊的書院其實也就是私家花苑,苑中有湖,荷花鮮妍,楊柳低垂,竹影翠綠。尤其是水邊亭榭,造型別致,曲徑通幽,燈影斑駁。整個魚邸造型獨特,氣象萬千。

當晚小魚兒擺宴,以炙燔乳羔、雒陽洛酒和西域胡樂招待恩人。賓主手持白玉胡爵,一爵一爵,其樂融融。宴賓樓內鋪着厚厚的條支地毯,權魚和小魚兒姊妹三人一大案主座,班超一案客座,班騶與班秉各一案下坐,三案各有一嬌嬌滴滴的小胡女勸酒。

席間奏胡樂,七名年幼胡女和着音樂,翩翩起舞。

晚宴的高潮,是小魚兒姊妹倆親自下場領舞。胡音噎啞,胡女媚人。小魚兒和曼陀葉領着衆胡伎,隨着胡樂,長袖翻飛,衣袂飄飄,飛旋奔放。她們和着音樂,不停地轉啊轉啊,轉啊轉啊,令人目不暇接,姿態美不勝收。

看着毯上的小魚兒、曼陀葉這對妍姝麗影,班超又想起那晚在魚宅看到的侗體妙影,和那一抹如驚鴻一般的烏影,他自己先臉紅了。這兩人可不常親自舞蹈,讓這三個土包子可是大開了一回眼界。

舞畢,衆胡伎欲陪伴侍酒。班超不習慣胡姬縈繞,況且權魚不聽勸告,急欲訪班府見老夫人,也讓班超臉有不悅。胡女們見狀,便都低首跪在案前,嚇得瑟瑟發抖。

兩漢時代,世家大族蓄養侍婢無數,這些侍婢有的是丫鬟,有的是歌舞伎。這些侍婢其實就是家娼,主人可以隨時褻玩,甚至陪客侍寢,還可以當成禮物贈人。家宴時侍婢勸酒,如客人不喝,主人責罰甚嚴,爲保面子甚至會殺掉侍婢。

劉秀起兵及中興後,曾連續六次下詔釋放奴婢,並規定凡虐待殺傷奴婢者皆處重罪。較前漢而言,東漢時代的奴婢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在豪強大族的深宅大院內,侍婢被折磨而死、或因小過被殺死並偷偷埋掉的事,每一天都在發生着。

此時班超不悅,侍婢們擔心權魚心裡不悅,故而都嚇得發抖。小魚兒見狀,趕緊安慰衆人道,“叔叔這是潔身自好,不是汝等過錯。”衆胡女這才轉悲爲嗔。

正在尷尬的時候,那個粉雕玉琢的疏勒國小公主寒菸又款款走進廳內,先是鞠躬行了禮,然後走到班超身邊,竟然貼着班超也跪坐於班超身下的坐牀之上。並端起白玉胡爵敬班超,鬼使神差一般,班超竟然老老實實地飲了一爵。

起到那晚在崤山地下洞穴內,她與兩個小侍婢被呼衍歷與東方無極捆在柳條箱內奄奄一息的樣兒,他便不忍拂了她的好意。阿母和師母當年,也是這麼小的年齡,便身懷國仇家恨亡命天涯。或許正是這個相似的命運,讓班超從內心深處好想保護這個小天使!

小魚兒、曼陀葉姐妹倆見狀,對視一眼,先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又悄悄捂嘴輕笑。這一幕讓班超很快回過味來,臉紅了一下,便不再趕她們走。

酒喝得差不多了,權魚突然道,“班賢弟,不瞞汝說,吾商隊即將西行敦煌。吾意欲請汝陪吾同行,以保商隊平安,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班超聞言心裡大喜,班騶、班秉正閒得蛋疼,有鏢出是再好不過了。熟悉河西和西域情況,掌握胡人語言、習俗,他日只要朝廷對匈奴用兵,不就派上大用場了嗎?想到這裡,班超爽快地說道,“班騶與班秉隨行,定保汝西行安全。”

權魚不死心地道,“賢弟最好亦同行,只需幾趟,便可將沙匪收編算了……”

班超擺擺手道,“吾也想去,怎奈吾不能違了家母心願。書傭行當雖然低微,餬口自是不難!”

“以賢弟之能,幹區區書傭豈不可惜耶?”

“權兄俗人,汝不懂……”班超心裡不平,便戲言道,“聖人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班氏宿命,只要能與書簡結伍。只要能在宮中謀事,對吾家而言,便沒有貴賤之分。班家祖訓,吾身不由已,不敢旦夕相忘也……”

生活慢慢安定下來,班超又在班府前院擺上了蘭錡。

每天要到蘭臺抄寫公文,謄寫大量簡牘,班超煩死了。每天晚上歸來,他都會習武不止,只弄得驚天動地,折騰到快癱下去才大睡一場。而每當班騶、班秉出鏢歸來,班宅夜晚,兵器相接的聲音,更是經久不息。

這讓夜玉和雁旋有點心焦,這混小子已經三十歲了,總得收攏一下狂野的心,正正經經地找一房媳婦,規規矩矩地成家過日子。

夜玉先是命芙蓉和慕容越照料前院三頭野獸的生活起居,晚上就住在前院。芙蓉自然知道夜玉和老夫人的良苦用心,她已經成了寡婦,根本就沒想再嫁。她盡心盡力,每天幫他們將亂糟糟的房屋收拾得乾乾淨淨。

慕容越是青春美少女,一天到晚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她原就是班家徒附之女,身份低賤。班家善待下人,對奴僕與家人一視同仁。慕容越認定老夫人和師母不會捨得將其嫁出班府,她從十六歲起,便在安陵田舍中侍候二公子,自然早就將自己當成二公子的人了。

芙蓉僅比班超小兩歲,來到雒陽,離開了傷心之地,又能吃飽飯了,她整個人都爲之一變。芙蓉原本就長相甜美,當年在安陵邑時,是班超在小西河邊從死亡邊緣將她拉了回來,她對班家老二從心理上就有一種歸宿感,甚至總想着報答他。

她是寡婦,人長得又好,本就想以身相報以爲終身依靠呢。兩人朝夕相處間,她不免有意無意地施展些手段,明眸善睞,柔情綽態。班超對她也大有好感,可愣是從沒動過她,讓她很不解。

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
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