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

夜色蒼茫,天漾起了小風,一陣沙塵飄過遮住了天上的星星。夏夜微涼,蟲鳴聲聲。遠處的村寨內,不時傳來陣陣犬吠聲。

探馬已經探明,寧彌城有守敵兩千人,城牆高五丈,城外有當年築城時挖的壕溝,但歷經百年早已被沙土填滿,僅有數段有水窪,四周長滿蘆葦。在黑暗中遠遠眺望,高高的城頭上每隔十數步便有一支火把,城門上的譙樓下則有一排紅燈籠影影綽綽。

城四周道路兩側有麥田或荒磧亂草灘,麥田內麥子看來長勢不錯,有馬膝深。尉遲千令庫左左菩率全軍隱蔽在離城三裡處麥田旁邊的荒磧地中,這裡地勢略高,隱約露出數十個草垛和稀拉拉幾棵矮樹、荊叢黑黝黝的身影。

尉遲千親自帶着四名斥侯,順着道路在黑暗中馳到寧彌城下一里多觀察。是取城還是襲擾,他得儘快做出決斷。城南的村寨、客棧、田野一片安靜,路東邊麥田或荒磧草灘內有野雞在黑暗中被驚起,一陣撲騰聲響後又歸於寧靜,耳畔只剩下“唧唧吱”的蟲鳴

南城下有兩座客棧,燈籠上寫着幌子,在靜謐的夜色中搖動,客棧的看門狗在狂吠。客棧後的寧彌城巨大黝暗的身影巍峨如山,氣勢逼人,城頭影影綽綽,有守卒舉着火把在懶散地巡視。

果然是一座堅城!尉遲千正焦躁間,忽聽到西城漸漸喧譁起來。

他們直接從荒磧灘上悄然繞到西城,只見城門樓下燈火閃爍,人喊馬嘶,隨着帶着睡意的吆喝聲、響亮的甩鞭聲,載着糧粟的牛車正鬧哄哄地魚貫出城,約四五百騎護衛騎卒打着火把列隊在壕溝外等候,接着一部分護衛騎卒便馳到車隊前面開道。

數萬大軍征戰,運送糧秣的車隊後半夜就啓程了。天賜良機,千載難逢!尉遲千熱血上涌,果斷退回正在待命的鷲雕營,隨即率大隊人馬穿過麥田和荒磧灘,悄然接近西城。路兩邊幾戶零散的部民睡夢中被驚起,推門而出,見到黑暗中一支大軍在移動,嚇得趕緊關上門。

“臂纏白絹,打起火把,突擊西城——”離城約二里,尉遲千下令,前軍五百餘騎驟然打起火把從黑暗中大搖大擺地馳向西城門。

城頭和城門守卒或以爲是護衛士卒,正待詢問,鷲雕營前軍已經接近城門,便一聲不吱動起手來,喊殺聲、嘈雜聲、驚叫聲驟然而起,前軍迅速奪了城門,運糧隊一鬨而散,役夫們扔掉牛馬車逃向黑暗中,鷲雕營中軍隨即也在混亂中衝進城內。

已經走出二三裡的龜茲護糧隊聽見身後城門有變,又折回頭殺了回來,被庫左左菩率鷲雕營後軍一頓伏擊,迅即殺散,庫左左菩隨即率後軍入城!

此時城內多處火起,黑暗的夜色中只聞震天殺聲,火光明亮,慌亂的驚叫聲、呼喊聲、人馬中刀槍的慘叫聲響成一片,街巷內人馬亂竄,混亂成一團。尉遲千親率前軍在混戰中已經擊破城內大營和糧秣營、輜重營,中軍正在清理城頭守卒,庫左左菩率後軍隨即加入巷戰。

寧彌城守敵雖然有二千騎,但因夜晚毫無防備,在睡夢中突然受到襲擊,數百人在混戰在被殺。

到天亮時分,鷲雕營全營傷亡近百人,尉遲千已完全控制了這座沙漠城池。城頭漢軍赤旗飄揚,聯軍殘部和多數隨軍役夫已四散逃出城外。聯軍三千餘隨軍役夫,被漢軍俘虜一千餘人。城中拘彌吏民戰戰兢兢露出身影,見是漢軍奪城,便欣喜地走出家門,自發幫助漢軍收拾殘局!

糧秣營、輜重營都建在城內的大池塘邊,裡面儲存大量糧秣、牛馬、圍欄、輜重。尤其是糧秣營,僅在混戰中被燒燬四座大糧囤,餘皆保全。天明之後,城內外拘彌國民歡天喜地,各部族主動制好朝食拉進城犒軍。酋長帶着部民幫助漢軍搶救傷卒,收殮漢軍遺體,並將敵屍運出城外埋葬。漢軍重傷卒,則被部民們一一用牛車拉回部族調養。

尉遲千和庫左左菩在晨光中快速巡視了一遍城牆、糧秣營和輜重營,他們都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拘彌人,吏民們對大漢的熱愛令他們驚喜。

巡視完畢,兩人心事重重地帶着中軍衆將策馬來到高牆環繞的王宮。

石舂很快便至,現在他們必須快速做出決斷,下一步是守城還是焚燬糧秣輜重後棄城而走!

拘彌國地當商道,這幾年得漢使團護佑,沒有沉重賦租勞役,因而國家富足。此地的崑崙山雖不長樹木,但是城內垂柳依依,王宮大殿卻是與于闐國一樣,都是新建的豪華木質建築。國王普臣都逃走後,王宮已成了聯軍的官署,院中石頭鋪成的地面上、臺階上,到處都是一灘一灘黑色的血漬,蒼蠅嗡嗡橫飛。

此時城內殘敵已經被清理乾淨,但舉目所見,王廷內窗牖破碎,簾帷漫舞,綺疎橫飛。殿堂上案几紛亂,地毯上有血漬,香爐、博物架東倒西歪。王宮後院內一片狼籍,府庫已被劫掠一空,官吏、侍者一個不見,庖廚屋內飲具、食具、肉脯、野味扔得遍地都是。

國王一族內院、王宮各掾吏衙門院落也都與殿堂一樣,亂成一團,如遭浩劫。但唯有一處例外,那就是地窖內的蒲桃酒仍有幾百木桶。打開一桶,幽幽酒香醉人。

他們又回到殿堂,尉遲千將沉甸甸的環首刀倚在案邊,在王座坐下。大戰方畢,中軍衆將一身血漬,也都收拾好案几,環繞坐下飲着蒲桃酒,急等着兩位主將做出決斷。尉遲千剛從懷中掏出羊皮圖攤開案上要看,衛卒傳報,說拘彌國王子求見。

一個四十餘歲、披散着頭髮、身穿褐色僧衣的僧侶,身後帶着十幾個酋長戰戰兢兢地進入殿堂,他們面對尉遲千跪倒一片。僧侶稽首道,“恭賀將軍取寧彌城,拘彌國十三部族,自願助漢軍守城!”

尉遲千起身抱拳道,“大師與衆酋長請起而說話,敵大軍很快即至。吾軍長途奔襲,人馬疲憊,宜速朝食,以利再戰,討擾大師了!”

庫左左菩親自將僧侶扶起,命賜衆人坐。

僧侶向後一招手,男女部民亂紛紛地擡進朝食,酋長們侍候尉遲千與中軍衆將朝食。尉遲千與庫左左菩一案,綿餅、鹹菜、粟粥,這可是他們自進入沙漠以爲的第一餐正經朝食,十分可口。庫左左菩擔憂地悄聲提醒,“漢侯,石舂明日便至,呼衍獗亦會分兵奪城,寧彌城守不得……”

尉遲千眉頭緊蹙,一邊咀嚼着綿餅,腮幫子鼓成圓圓小山,心裡也在快速地盤算着。他必須做出決斷了,石舂和呼衍獗留給他的時間不會太多。

朝食後,庫左左菩見尉遲千未反對,便下令各屯長焚燬糧秣、輜重、牛羊圍欄,“令各屯迅速朝食,焚燬糧秣、圍欄、輜重,準備撤退……”

“將軍,不能……”中軍令卒正要給衆屯長傳令,僧侶尖叫一聲,撲嗵跪倒,酋長們也都一齊跪下!

“不能?!”尉遲千與中軍衆將詫異地看着亂髮和僧衣骯髒的僧侶。

僧侶再叩首道,“尉遲將軍,經林曾大人幾年重築,寧彌城已成堅城。林曾大人曾言,‘寧彌可拒萬餘大軍一月。’小僧以爲,龜茲人正圍攻東城,寧彌城若爲漢軍據之,呼衍獗便兩面受敵,于闐國定可保全!”

“嘁!”庫左左菩起身左手扶劍柄、右手指着僧人訓斥道,“一派胡言,吾軍僅有千餘人,石舂、呼衍獗夾擊之下何能守住此城?汝一個僧侶,妄言軍機,何能對軍情如此熟諳?說!”

僧侶未回答庫左左菩的嚴厲詰問,卻擡起頭懇切地看着尉遲千。

站在僧侶身後一個花甲老翁叩首道,“稟報將軍,大師實前王王太子貀端子。大漢……大漢永平初年,前王病逝,太子叔父普臣都奪王位。爲不致國中相殘,大喪后王子隱忍爲僧,後一直在國寺爲住持大師。今國王不戰而棄城逃于闐,國難之時,王子才主動現身襄助漢軍!”

庫左左菩問,“大師既爲前王太子,汝又是何人?”

老翁未及回答,貀端子道,“稟報將軍,此乃前漢時西域都護府從事莊崇後人,原拘彌國兵千騎長莊致。自吾被廢爲僧起,莊將軍一直不離左右,無怨無悔。若非將軍護佑,小僧或早已命斷黃泉……”

尉遲千和庫左左菩大驚,庫左左菩走到堂下恭敬地將廢王子貀端子和莊致扶起,並扶坐案後,“軍情緊急,適才是末將無禮了!”說完,鞠躬賠罪後又請衆酋長坐下。

貀端子向尉遲千抱拳懇請道,“將軍,城內有部民三千人,城外有各部族共萬餘人,石舂運來大量糧秣、輜重,王城淡水充足,此城宜守啊!小僧以爲,于闐、拘彌瀕臨滅國,大使必兼程趕來!寧彌城一丟,便失根據。綠洲曠野之上,大使該如何抵擋呼衍獗數萬雄兵?”

尉遲千和庫左左菩震驚地看着王子,他們已爲貀端子見識折服。貀端子說得沒錯,只要鷲雕營熬過幾日,守住了寧彌城,只要大使趕到,呼衍獗麾下雖有三萬餘龜茲、焉耆精騎,西有于闐國東城相阻,東有寧彌城使其失糧秣供給,假以時日,他焉能不敗?!

漢大使班超、副使淳于薊能在疏勒國曠野上平地築起一座赤河城,將北道諸國大軍牢牢擋在國門之外,令呼衍獗、石亀、木都、黎繁等西域強人一次次蒙羞,那麼現在有了寧彌這座堅城,豈不是要玩死呼衍獗、石舂、木都?!

想到這裡,尉遲千清楚自己該如何決斷了,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他也要堅守這座孤城,堅持到漢大使班超到來!

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
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