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

老夫人偶爾到媳婦房裡去看看,牆上掛着黃絹《西域百胡圖》。而班秉、班騶二人所住的廂房廳內,地面整整二張木榻上,卻鋪滿沙石,上面山川戈壁、河流雪山,一目瞭然,令老人心情十分複雜。

樊儇雖然是大儒之後,飽讀詩書,但可憐天下父母心,她也一樣望子成龍。她自然知道這是西域山川地理圖。而她不知道的是,牆上那張《西域百胡圖》,正是鄧堯洞房花燭夜,小魚兒姊妹獻來的“禮物”。

“他整天在內房搗騰這個,汝幾人也不管?”樊儇不解,言語中帶着不滿。

芙蓉、小宛、慕容越嚇得跪着一言不敢吱,但鄧堯聰明靈秀,她卻沒有安慰老夫人,只是悄悄告訴君姑(注:即婆婆),“阿母,朝廷已有大事,謁者僕射耿秉已數請擊北,虎賁中郎將竇固竇大人悄然還京後,已與騎都尉耿忠大人秘領北軍,且悄然開府,今日是第二次隨入朝班……”

老夫人聞言大驚。竇固是被皇帝隱秘召喚入京的,他進入北軍並公開隨入朝班,標誌着朝廷即將有驚天動地的大事要發生。因此,她看着媳婦厲聲問, “孟孫隨入朝班,代中侯(注:即北軍中侯)領北軍即將開府(注:兩漢時三公、將軍可奉旨建府署,並自擇僚屬謂開府),此事可當真?!”

“千真萬確,阿母!吾剛命小宛看望過竇夫人,竇、耿二將軍已籌建練兵署,吾還未來得及稟報阿母、師母。阿母啊,薄物細故,見微知著,此非同小可,朝廷定有大動作也!”

老夫人經歷過血雨腥風,見多識廣,看着兒媳姣好的面容,自然明白了她的話外之音。知子莫若母,怪不得好端端的蘭臺史令不想做了,原來兒子的心早就飛到萬里之外的西域荒漠了。此兒從小就有異志,他等的不就是充軍報國、建功立業的這一天嗎!

“阿母……”老夫人忽然淚流滿面,鄧堯與衆女也一樣,全都喜極而泣!

七年啊,她們等這一天太久了。當年,竇融大人曾斷言要不了十年,漢匈必有大戰。並將班府二公子班超作爲自己的傳人,嘔心瀝血栽培。可整整七年過去,鄧堯已經爲班超生養了二子(注:次子班英幼年夭折),芙蓉、小宛也分別爲班超產下一女,她們終於等來了班超可以大顯身手的這一天!

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秋,這一年,中原雖然夏旱較重,但夏末雨水來了,漢帝國舉國再一次舉國大熟。

從永平五年班家自五陵原還雒陽起,至永平十二年秋收之後算起,整整七個年頭,各郡二千石官員勤事農耕,漢朝年年大熟。與此同時,治河大臣王景也傳來捷報,治理河、汴已經臨近尾聲,危害中原二百年的河、汴之害,即將徹底杜絕,最晚明年即可全部完工。

此時的漢帝國,經過朝野勵精圖治,已經渡過了劉莊即位之初的內外交困局面,粟每斛僅價三十錢,舉國富庶安樂,國力已經恢復到前漢武帝之時。史稱“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牛羊被野!”

然而,就在舉國歡慶豐收的時候,邊訊卻不斷傳到京師!

“五百里加急,敦煌報急,北匈奴挾鄯善五寇玉門!”

“五百里加急,五原告急,北匈奴數寇邊城,擄民二萬……”

從八月初開始,邊塞即不斷有警訊傳來。漢帝國再度大熟,漠北卻持續大旱,蝗蟲遮天,這讓北匈奴各部族都紅了眼。敦煌、酒泉、武威、北地、朔方、五原、上谷、雲中共有十個郡、三十餘座城池,被北匈奴劫掠。生民被擄共十萬餘人,牛羊牲畜被擄數十萬,房屋、農田損失無數。

鄭衆擊退了白山呼衍部與鄯善國聯軍對玉門關的侵擾,劉張在塞北大破北匈奴左賢王優留。漢朝各郡郡兵與匈奴大小數十戰,雖然擋住了北匈奴南犯,但沿邊州郡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很多城池不得不晝閉城門。

幸好竇固威震隴右,高原之上各羌國還沒有動靜。但劉莊再也忍無可忍了,這一次可不是對心不在焉的小書傭班超忍無可忍。已經收拾完內政,日益強大的東漢帝國,開始露出牙齒,已經傾向對匈奴動武。

可要清算北匈奴,就必須先晏清漢朝國內。劉英在彭城,信衆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全國各郡中,都有他的追隨者,這不能不讓劉莊憂慮。而另一讓他焦心的,卻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前門客,現雍營副護羌校尉司馬南!

石涼就刑後,並無直接證據處罰司馬南。況且,司馬南乃伏波故門人,司隸校尉部看馬後情面,便網開一面。在打擊羌匈勾結之“牧馬中州”之策時,司馬南將雍營移居金城郡,曾與東吾有過秘密來往。此事雖然隱秘,但是司隸校尉部長期隱身在三輔、隴右的侍中、郎官秋曹,還是找到了蛛絲馬跡!

但東吾已伏法,秋曹並未掌握司馬南勾連羌人的確切證據!

北匈奴在塞北、河西耀武揚威,時有南下爲寇可能。此時,劉莊不得不防範雍營三千五百騎與駐在右扶風的兩萬餘羌人。北匈奴連年大旱、蝗災不絕,天怒人怨,如果他們此時舉國南下,雍營再聚右扶風羌人出函谷關兵逼雒陽,天下必大亂!

司馬南如果聚羌人法事,可得近萬騎。而漢帝國在雒陽僅有三千老弱北營士卒與數百羽林郎,根本就抵擋不了司馬南的攻伐。因此,劉莊已經在考慮舉國練兵,並派遣一個可靠將領加強函谷關一線防禦,以備不虞。

京師風聲愈來愈緊,雒陽的街坊酒肆歌坊伎館都在盛傳朝廷即將出兵北匈奴。鄧堯隔三差五回孃家鄧府探聽消息,六叔鄧訓身在中樞,這讓鄧堯對朝廷情況瞭如指掌。

此時的鄧訓,早已今非夕比,他是劉莊的隨從、顧問和貼身侍衛。鄧訓比大侄女鄧堯小兩歲,他對這個比他大兩歲的大侄女,從來是心有畏懼。受欺負也不敢反抗,只有言聽計從的份兒。

他與鄧鴻兄弟兩人,都比鄧堯小,可很小的時候兩人待遇便不同。鄧禹老大人討厭鄧訓,卻喜愛鄧鴻。鄧鴻從一出生時起,便處處表現出好武。還在襁褓中時,鄧老夫人放諸物讓幼兒拿,鄧訓拿起的是散發着濃濃女人味兒的胭脂盒,而鄧鴻拿起的卻是象徵着勇武無敵的玉刀。

因而,鄧禹老大人當年傳戒尺給孫女鄧堯,言明是專門教訓鄧訓用的,對鄧鴻卻呵護不盡。鄧堯也從不欺負鄧鴻,只會“欺負”他鄧訓。

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八章 柳中踣陷
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八章 柳中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