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順手牽羊

暴風雪肆虐,能見度很低,雪原在戰慄着。別部已經成了一羣雪人,班超、淳于薊及衆將們眉毛、鬍鬚上都結上了冰棱!

雪很深,達人的膝蓋以上。遠方蒲類城影影綽綽,十分安詳,連城門口的匈奴衛卒都躲在馬架屋內烤火。城西大營則隱在暴風雪中,依稀可見。此時的班超,雖然並不知道蒲類城的守軍已經被胥皋王子調到了南山口,但胡焰手下的斥侯己探明,城中及城西大菅守軍僅爲五百老弱病卒。

因此,他無一絲遲疑,斷然決定奪取蒲類城。匈奴人毫無防備,以別部之能,借風雪掩護,奪城只在旦夕之間!

寒風呼嘯,雪團在狂奔。班超將三位軍侯與中軍衆將召集到一起,藉着赤蕭的遮擋,揹着風面授機宜。“此次行動,貴在速決……即全軍越過蒲類城,再從東向西,必須一鼓而下蒲類城及城西大營……只需擊潰,不求全殲,讓其向西走……”

胡焰也喊叫道,“當先遣一曲,疾進囗門子峽谷,截斷白山南北通道,設置防禦陣地!”

班超點點頭,“陳灰所言……正合吾意!命軍候田慮率本部人馬,沿疏榆谷連夜疾進至口門子,控制峽谷出口。不能讓一個匈奴人逃向山南報信。命軍候樑寶麟率領本部人馬,從東往西趕鴨子……奪取城西大營,必須一鼓而下。命軍侯華塗率領中軍,一鼓巧奪蒲類城……命軍侯胡焰、蒙榆、肖初月與周令四人,混進城內,以爲內應!”

“末將得令!”

狂風呼嘯,密集的雪粒漫天飛舞着,暴風雪狂掃着士卒們。他們睜不開眼來,互相交流不是靠說,而是必須扯着嗓子叫喊,別人才能大約聽清。班超又叮囑這一團“雪人”道,“蒲類城中居住呼衍部將領眷屬,吾軍暫無力俘虜這些眷屬……樑軍候、華軍侯督促後軍、中軍,不得傷害無辜……城破後,願走者任其自去……”

衆將領命而去,班超想了一想,又於馬上對淳于薊交待道,“蒲類城鎮守使枯且……罕……鼻左有痣,痣上有毛,雖爲鎮守使卻是一介文官……系呼衍王近臣,平時常住王宮中……吾與此人有故,襲破蒲類城與大營後……汝在亂軍中務要尋到此人夫婦,勿要傷害性命,吾有大用……”

“末將遵令!”

班超在馬上部署完畢,便與班秉、班騶追趕前軍去了。

別部行軍速度並沒有停,此時雪越下越大,能見度不過十數丈,別部前軍已經越過蒲類城,守敵窩在城門後的馬架子房中,並沒有發現有軍隊到來。而城邊村莊內,有不少匈奴牧民經過別部身邊,他們看到來的是一支匈奴軍隊,並未引起匈奴人注意。

淳于薊、胡焰等人在暴雪中,接近“城門”,守門士卒從馬架子屋內伸出頭來,見穿着北匈奴南呼衍部甲服的幾個“雪人”在風雪中倉皇進城,便連號令都懶得問便縮回屋內。幾人進入“城”內,突然發難,將“城門”守敵十數人盡數斬殺。

此時,軍候樑寶麟將後軍一分爲二,由屯長宋騫率百餘人爲前鋒,攻擊蒲類城西的大營,他自己率大軍隨後跟進。宋騫是竇融門客,勇不可擋。他們在暴風雪中突然出現在營外,一個吶喊便衝入營中,見人便殺。營中僅有老弱病卒三百餘人,又無防備,如何抵擋樑寶麟掠營,大營瞬間便被漢軍奪下。

華塗見淳于薊等人奪城門已經得手,便揮動中軍,踏着積雪掩殺進城。淳于薊等人則一馬當先,向“城”內王宮方向殺去。

“城”內守敵不過二百人,均散落、龜縮在各處木架子房屋中烤火,以躲避嚴寒,沒人想到漢軍會在暴風雪中突然從天而降。住在城中的都是呼衍部上層貴族,漢軍士卒們在城中大開殺戒,並一座一座院落搜尋士卒。

輕微的抵抗很快便被鎮壓,這座木城迅速被中軍控制,並封鎖了王宮和一座座由木柵欄圍成的府第!

蒲類城中,淳于薊單人策馬衝到王宮大殿後院中,沿途凡見到匈奴士卒,俱一劍斃命。蒲類王宮後邊只有兩院,一爲府庫所在,一爲國王一族居所,兩院廂房內便是屬員住所。後院內十幾名匈奴文武官員、將領正簇擁着一輛輜車,在驚慌登馬欲逃。

狂風、雪霧不時嗚嗚地掠過院落,匈奴人見幾個“雪人”持械衝進來,這些文官一時嚇得動彈不得。淳于薊帶着刑卒將衆人圍上,並一一扯下馬來。淳于薊一一檢視,凡臉上無痣者,刑卒們跟上便是一刀,瞬間便斬殺殆盡。心裡隱隱着急,這狗日的鎮守使到底在哪?難道不在城中?

只有輜車內還有一名男子,“撲嗵”一聲扯下一看,鼻左依然無毛,便恨恨地一刀了結果了性命。再進入廂房之內,一人持彎刀阻擋,被淳于薊一腳踢暈。只見屋內一片狼籍,細軟還未收拾完,一男一女頭臥於案下,一對肥腚卻在案外瑟瑟發抖呢。

淳于薊心裡大喜,他想着必是此人了。於是便拉着腰帶,一把將男人胖大的身軀扯了出來,一看面相,自己先笑了。

原來,這是一男一女兩個胖子,胖男人臉上果然有一團黑毛。淳于薊饒了女人一命,他本想將這女人一併帶走,想到班超說是“故人”且“吾有用”,便靈機一動對女人令道,“呆在家中,看好子女,不得逃離、走散,靜聽發落。汝敢逃走,吾便會剮殺了汝男人!”

肖初月翻譯了一遍,女人聽懂了,頻頻點頭。此時門邊的武士也已經醒來,淳于薊說完,手裡提着男人衣領,將其帶到帳外,往輜車上一扔,又令醒過來的武士駕車,便帶領刑卒策馬往城外馳去,追趕大部隊。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襲擊,漢軍別部在進軍口門子峽谷的過程中,藉助暴風雪掩護,未傷一卒,順手牽羊,便輕鬆擊破蒲類城和城西大營,餘敵已經四散不見蹤影。華塗的中軍已經歸建,他請求俘虜呼衍部家屬,並留數十人看守蒲類城。但班超卻嚴令漢軍不得停歇,迅速向口門子峽谷進軍,任呼衍部貴族眷屬自去。

華塗不死心,又諫道,“司馬……末將以爲……起碼應俘獲呼衍王妃,關鍵時刻或有大用……”

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
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