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

在左鹿蠡王屠耆烏眼中,車師後國從國王到國民一直唯唯諾諾、溫順可欺。可他們沒想到,三百漢軍的陣亡已經激起了車師後國國兵的鬥志,他們視死如歸。大軍整整攻了一夜,這座並不堅固的務塗谷小城卻巋然不動。

太陽從東方的羣山後升起,屠耆烏望着城頭正漸漸飄散的硝煙、那被鮮血染紅的北城牆和城下堆積如山的屍體,不得不下令暫停攻城,待重新整頓人馬後再聚力攻其一面。

城牆之上,一夜激戰,車師國兵也傷亡慘重。但夜間激戰之時,國兵在城頭與強敵搏殺,城內吏民男女老少齊上陣,燒來開水和滾油,搬運滾木和箭矢,擡下屍體,救助傷員。很多人被北匈奴冷箭射殺,但其餘人默默地擡下屍體,繼續戰鬥。

晨風有點寒冷,寒風中夾雜着濃濃的血腥味兒。哀鳴聲不時從城下傳來,隱隱約約,令人心悸。攻城的北匈奴各營退下去時,在城頭弓箭射程內的傷卒多數未帶走,他們與鮮血淋漓的屍體堆在一起,只能眼睜睜地等待着死亡慢慢降臨。

安得顧不上換下一身溼漉漉的甲冑,與大都尉涿櫝、輔國候橧羽、左將兀俯正在巡視城池。北城與東城是北匈奴重點攻擊方向,吏民們顧不上朝食,正在將北匈奴士卒屍首掀下城頭,修補城頭缺口準備再戰!

透過血染的北城牆垛口,安得眺望着務塗谷城北、東、南三面,草原上帳蓬漫山遍野,北匈奴各營已經在亂糟糟地朝食,成羣的戰馬或在西邊的務塗水飲水,或在草原上啃食剛冒出綠芽芯兒的枯草。城下不遠處的砲車陣地後邊,一羣匈奴將領聚在一起,正在對城池指指點點。

他知道那定是左鹿蠡王正在佈陣,新一輪攻擊很快便會開始!

此時的疏勒城內,到了午前時分各部族酋長或長老都來了。

王夫人身材長挑,正親自站在城東側高大的官署前迎接衆長老,並頻頻頷首還禮。她頭戴尋常紅色氈帽,身穿石青銀狐領長袍,腰束紫色縑布帶,削肩細腰,款款動人。

等衆人按序坐定,王夫人高坐王案後,掃視一眼衆長者老開門見山道,“諸位長老,北匈奴人犯王城,國王與國兵正在拒敵。匈奴奴役車師,永無止境,國王決心歸漢之志堅如銅鐵,欲令車師人永世做漢民。今國王遠在王城,吾一婦人實不知如何處之,便請各位長老會商禦敵之法!”

夫人將問題拋給酋長或長老們,室內長老們在堂下各案後交頭接耳一會,東蒲類部族酋長仁安代表衆人道,“夫人哪,北匈奴視吾如牛馬,租賦徭役盤剝無度,命如草芥無有憐時。吾等已鐵心追隨國王爲漢人,今全聽夫人調遣,舉族殺向務塗谷,解國王之圍!”

衆酋長和長老都頻頻點頭,表示願聽夫人調遣。

“多謝各位長老!”王夫人頷首致禮,“後國吏民不過兩萬,即便舉國齊上亦難解國王之圍,此難後國躲不過去。部族乃國之根基,民不在國何存哉!故此事不能幹……”

“夫人……”衆人迷惑地看着她。

王夫人決絕道,“漢軍視死如歸,寧死不降一人。吾車師後國當學漢人,氣節貴過生命。北匈奴大軍雲集,務塗谷危在旦夕,如金滿城再有危,就僅剩疏勒孤城了。如疏勒城破,後國與山南道路即斷,與前國即絕。吾意請各位酋長再獻糧草,再派人力,從今日起即進疏勒城,積糧草,制矢石,集石彈,掘深壕,固堅城,以爲長久堅守計!”

“職下遵夫人令!”各位酋長與長老們領命。

王夫人又道,“漢軍耿恭校尉勇不可擋,倘若金滿城不保,必退回疏勒城再戰。請各部族聽校尉號令,共守疏勒和山北草場!”

長老們按照王夫人令,幾天內即送來大量慄米、樑米、牛羊,並調來百餘名工匠、進數百役夫,開始製作箭矢和收集石塊。

車師國自永平年間定居務塗谷開始,便開墾荒十餘萬畝,農牧並重。國王安得已在疏勒城儲存了大量糧慄、乾草、矢石,現在小城糧秣充足。但王珏還是憂心忡忡,漢軍有數百人,這些糧秣不過能支撐幾個月。

這天傍晚時分,派到金滿城的士卒返回了。近二百餘里,士卒狂奔了一個來回,戰馬口吐白沫幾乎累斃。

他帶回耿恭一信,耿恭在信中完全贊成王夫人整固疏勒城的主張,並請她自爲守將,暫時防守疏勒城。耿恭中信中最後道,“吾已令國王突圍撤到金滿城,然金滿城與務塗谷均爲平地小城,難以長相堅守。如北匈奴圍城,吾將大量殺傷敵後,主動放棄金滿城,退守疏勒城。倘若匈奴人先攻疏勒城,吾將舉城援之,並與城共存亡!”

王夫人將縑放回案上,無奈地輕嘆一聲。國王已決心與城共亡,他斷然不會突圍。“阿母,阿翁被困王城,吾等怎麼辦?”小公主姜黍拿起縑信看了一遍,含淚看着王夫人問,小王子駟子兄弟二人也都緊張地看着王夫人。

“有耿校尉在,有漢軍在,車師國不會亡……”王珏將三個兒女摟在懷中,親吻着女兒的髮辮,嘴中堅定地道。

安得確實沒有突圍打算,此時的務塗谷已頂住了北匈奴潮水一般的一波波強攻。數日過去,小城巋然不動,攻守兩方均死傷慘重,城上屍橫遍地,城下積屍成堆,慘絕人寰。

安得指揮的北面城牆,是進攻的重點。國民們冒着石雨,不斷地將開火、滾木運上城頭。國兵們不時用木杈將匈奴人云梯掀下城去,無數匈奴士卒被開水、滾油、擂石、滾木砸下斃命。城下已經陳屍二千具,但屠耆烏打紅了眼,不計傷亡,依然勒令強攻。

遠處的十幾門砲車,不時將石塊擲上城頭,將土夯城牆破得千瘡百孔。又一輪強攻,北匈奴人佯攻北城,實攻東城,數百人冒着矢石翻上城頭,東城被突破,城頭和城內隨即陷入混戰。危急關頭,左將兀俯帶着千餘卒趕來,才與安得合兵一處,將攻城城內的北匈奴人拚掉。

圍城第九日,能戰的車師國兵不過數百人。後半夜時西城、北城都被突破,

城內到處火光閃閃,喊殺聲急,匈奴人已經一擁而入開始屠城。

城內四處傳來吏民被斬殺時的哭喊聲、慘啼聲,安得知道最後時刻到了。他右手提着彎刀,從東城的城頭下到城門前,左手從腰上金帶上摘下橐囊交給王太子涿鞮,“從今起,汝爲國王。城破之後,可心向大漢,僞降匈奴,以保住國民爲上……”又對身邊衛卒喝道,“準備打開城門!”

橐囊內,是前漢時漢宣帝賜給的“車師后王”虎鈕金印。涿鞮跪接印信,見安得已經上馬,便啼哭道,“父王,兒臣欲隨父王突圍……”

安得“啪啪”給了王太子兩鞭子,“務要保全國民……”言未畢,以帶着三十餘名親兵,突然打開東城門,向城外衝殺出去。

他趁着天依然黑暗本想殺出重圍,但是早就殺紅了眼的匈奴人豈能放走他,千餘北匈奴士卒將其圍在覈心。安得連斬數名匈奴士卒,知道肯定是突不出去了,便低聲對身邊親兵道,“吾死之後,汝等可僞降襄助新王!”

言畢未等親兵們反應過來,自己一刀抹了脖子。親兵們見狀大哭,更加瘋狂地衝殺匈奴人,最終,這三十餘騎全部陣亡,無一被俘虜或投降!

至此,務塗谷經慘烈抗擊近十日,終於陷於敵手!

士卒們將王子涿鞮押到左鹿蠡王面前,涿鞮跪下請降,“王已亡,今吾爲車師王。車師後國原降匈奴,現國民盡爲匈奴國民,請大王勿屠殺之!”

左鹿蠡王簡直要氣瘋了,一個小小的務塗谷,就讓他損兵折將數千人,他恨恨地抽了涿鞮幾鞭子,到底還是寬恕了他。涿鞮本是北匈奴質子,但他還是氣急敗壞地指着涿鞮怒吼道,“參與守城士卒,盡屠之。汝再敢降漢,吾必屠盡車師各部族,寸草不留!”

耍了一頓威風出氣後,左鹿蠡王留兵一千人,搜剿務塗谷四周反抗力量,自己親率主力向北進發,迅速將小小的金滿城圍了起來。

耿恭站在金滿城南城譙樓下,眼看着被務塗谷摧殘得灰頭土臉的北匈奴士卒,臉上露出了嘲諷的笑容。左鹿蠡王不過如此,兩萬餘大軍,對一座殘破不全的山中小城竟然攻了近十日,折兵數千才慘下之。而金滿城固若金湯,看你又如何來取城?

此刻,他手下雖然只有漢軍六百餘人,兩萬匈奴大軍壓境,彈丸孤城危如累卵,但耿恭卻從敵圍城各營的態勢中看到戰機!

慘下務塗谷已經摺了銳氣,北匈奴各營士卒疲憊、士氣萎靡頹喪。南城門外的匈奴陣地上,幾十架拋車已經亂紛紛地移動就位,正在捆綁固定。而拋車陣地後方,中軍大帳、也是左鹿蠡王的金頂王帳已經立起。兩側有數營人馬正在忙着紮營,更多的士卒坐在地上歇息,聽憑拋車營凸出在陣地最前沿。

“開城!”耿恭一聲令下,士卒們突然打開城門,漢軍二百騎卒驟然殺出城去,如疾風一般卷向南城外敵陣地。

左鹿蠡王根本想不到漢軍敢出城反擊,南城外各營神情懈怠絲毫未加防備。於是在拋車兵們的驚嚎聲中,耿恭與騎卒們瞬間便衝到拋車陣地,用環首刀斬殺逃跑不及的拋車兵,並一一將拋車點火燒將起來。

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
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