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車通三川

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之間爆發激戰,兩國均派使者到秦國告急求助,秦惠文王面對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聽從大將司馬錯的建議,一舉攻滅蜀巴兩國,擴大了秦國的領土,並藉助巴蜀地利遏制楚國。此後,張儀又多次運用外交手段,分化楚齊聯盟,同時拉攏韓、魏兩國,形成連橫態勢。十二年,秦、韓、魏三國合兵攻楚,楚國大敗。秦國趁機佔領了楚國的漢中,使秦國本土關中與巴蜀地區連爲一片,更重要的是,巴蜀、漢中與關中一樣,均爲戰國時期的一等良田,由此秦國獲得了更爲豐厚的軍糧儲備,具有了發動更大規模兼併戰爭的能力。

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太子蕩即位,號武王。秦武王身高體壯,勇力超人,是中國歷史上極爲鋒銳的君主,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早在秦惠文王時,張儀就曾獻計:秦軍東進中原,先取韓國軍事重鎮、周都洛陽的門戶——宜陽,以宜陽爲跳板,控制東西二週和周天子,據有九鼎與圖籍,挾天子而令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業。其實,張儀的建議並非有誤,亦非不重要,只是提出的時機不太合適。中國象棋中有一種非常有名的戰術名叫“頓挫”,即棋手在運子過程中通過捉子、將軍或叫殺等有力的威脅着法,迫使對方走上預定的變例,從而贏得一些先手,爲下一步攻擊創造條件。同樣的數步棋,因進行的順序不同,結果可能大相徑庭。秦國的國策是一統華夏,而不是稱霸諸侯,對於日趨慘烈的兼併戰爭,沒有穩固的後方是不行的,故而惠王暫把張儀之計擱置一旁,採納了司馬錯“先屈後伸”的策略,暫緩進取中原,集中兵力滅蜀,佔據漢中,將秦國的領土連爲一片,建立了更爲穩固的大後方。秦武王即位後,秦國已滅巴蜀,後方鞏固,國力日盛,秦武王欲對外征伐,張儀當年“東進中原,打通三川,以脅周室”的策略自然成爲其首選方案。

三川,即韓國軍事重鎮宜陽,早在《尚書?禹貢》中就有記載,春秋前後成爲西通秦隴,東下吳越的交通要道,稱爲“秦楚孔道”,既是中原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周國與韓國阻擋秦國東進最爲重要的屏障。秦軍若想兵出函谷,會戰中原,首先必須掌控此地,纔可以保證物資與兵員的輸通順暢。然而,韓國宜陽城堅兵精,路遠道險,秦軍孤軍深入,倘若魏、趙二國出兵相救,秦軍可謂是舉步維艱。在秦武王徵求臣子們的意見時,公子樗裡疾就以“難度高,風險大”爲由表示反對;客卿甘茂則認爲:“伐宜陽,定三川”是秦國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伐韓宜陽,必先破韓魏聯盟,只要魏國助秦,趙國就不能越魏而援韓,韓一旦被孤立,宜陽雖然城池堅固,兵精糧足,但也是有可能被秦軍所攻破的。秦武王大喜,立即派遣甘茂出使魏國。甘茂以“共享伐韓之利”爲誘餌,爭取魏王,並施以政治軍事壓力,與其建立了秦魏聯盟共伐韓國。接着甘茂領兵五萬攻伐宜陽,戰爭持續了五個月,未見絲毫成效。武王力排衆議,決定增兵五萬援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財以賞部下,秦軍果然士氣大振,擊退韓國援兵,攻陷了宜陽孤城,斬殺韓軍七萬人。韓國元氣大傷,只得向秦國求和。

孫子云:“城有所不攻,軍有所不擊”,指的是對於得而無利,舍而無害的城池不要去進攻;對於破而無利,棄而無害的軍隊也不要去進攻,避免無謂地耗費自身的兵力與士氣,不執著於一城一池的得失,着眼於大勢,集中力量,佔據戰略要地,藉以掌控全局。這一作戰理念正是孫子“捨得”哲學的體現,有所舍纔能有所得,有所不爲才能更好的有所爲。《三國演義》中,對於戰爭的描寫側重於策略,甚至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描述指揮者僅僅通過計策的博弈和時局的判斷,就可以使得敵人卷甲撤兵甚至四散奔逃,細細地體會這實際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非真實的戰爭。戰爭不是擺積木,做算術,謀略固然重要,但執行起來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勇氣和耐心才能夠成功,秦國若想統一天下亦是如此,必須打贏幾場具有戰略意義的戰爭不可,甘茂所指揮的攻取宜陽之戰就是其中之一。西方軍事學中將這類戰爭稱爲“必勝戰役”(MWBs,Must-win battle),這幾場戰役就是“城有所必攻,軍有所必擊”,先前的“不攻、不擊”也正是爲此時作準備,積蓄更強的兵力與士氣,將自身的戰鬥力在關鍵的地方爆發出去。戰前,甘茂進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動,爭取有利於己方的外部形勢,但對於宜陽之戰這樣的攻堅戰來說也不過是側面的幫助,其率領秦軍與韓守軍進行了近一年之久的鏖戰方纔拿下宜陽城,正是說明了這一點,任何的外交斡旋和奇謀妙策最終均要藉助於沙場決勝來實現。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往往是在幾分鐘內決出勝負的,但你也得有堅持到最後的能力,才能夠談得上去取得成功。秦軍佔領宜陽要地,打通了秦軍通往中原的戰略通路,爲日後中原爭霸所需的兵員與物資的運輸提供了有利的保證。此外,秦國掌控宜陽,也打開了周都洛陽與韓都新鄭的門戶,進而控制周天子和韓國,從地緣上中分天下,山東諸國的合縱陣線更加難以形成,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 序第三十四 後記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五 易經第九 桓公得位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三 共叔謀逆解空第十 管仲相齊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二十 後記第五 莊子第十 管仲相齊第一 序第二 秦頌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五 北制之戰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 管仲相齊第六 北戎之戰第二十三 略第十一 孫臏第六 商君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六 商君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帝國斜陽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五 莊子演繹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二 孟子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 吳子第二 廟算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三 共叔謀逆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二 鬼谷子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莊子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五 北制之戰第八 墨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八 商鞅變法第八 魏武揮鞭第七 襦葛之戰第十 吳子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七 韓非子第三十四 後記第七 鉅鹿疑雲思維的新起點第二三 國志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八 後記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二十 後記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一 序言第八 定撫關中第四 掘地見母第五 北制之戰第一 序第十 管仲相齊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十五 假道伐虢思維的新起點第六三 家分晉
第一 序第三十四 後記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五 易經第九 桓公得位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三 共叔謀逆解空第十 管仲相齊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二十 後記第五 莊子第十 管仲相齊第一 序第二 秦頌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五 北制之戰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 管仲相齊第六 北戎之戰第二十三 略第十一 孫臏第六 商君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六 商君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帝國斜陽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三三 國演義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五 莊子演繹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二 孟子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 吳子第二 廟算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三 共叔謀逆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二 趙盾弒主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二 鬼谷子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莊子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五 北制之戰第八 墨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八 商鞅變法第八 魏武揮鞭第七 襦葛之戰第十 吳子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七 韓非子第三十四 後記第七 鉅鹿疑雲思維的新起點第二三 國志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八 後記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二十 後記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一 序言第八 定撫關中第四 掘地見母第五 北制之戰第一 序第十 管仲相齊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十五 假道伐虢思維的新起點第六三 家分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