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秦國興起

秦國的先人本是帝顓頊的苗裔,亦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但這也僅僅是傳說,有關秦人的可靠記載應該從非子開始。非子生活在距今約三千年的周孝王時代,善於養馬,孝王召其爲王室畜馬於汧、渭之間,馬羣生養繁盛,孝王心中十分高興,遂封非子爲附庸,邑之秦,賜嬴姓,號秦贏。秦人雖然得以建國,但其地處西陲,華戎混雜,環境困苦,只能在同戎、狄的拼殺中求得生存。故而,先前幾代秦君均身先士卒,親自出徵,其中秦君仲竟死於對外作戰之中。但秦人不屈尚武的堅強性格和“與子同仇”的英雄氣概此時已然形成。時至周幽王時期,周王昏庸無道,寵愛褒姒,爲博得美人一笑,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失信於天下諸侯,後因立儲之爭,太子之舅申侯引來西戎,圍困鎬京,幽王欺諸侯在先,此刻再舉烽火,諸侯鮮來救助,身死戎人之手,爲後世所恥笑。“鎬京之變”是周朝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秦襄公以其政治家特有的天賦,感覺到秦國時機的到來,在無人救周的情況下,果斷出兵全力馳援,立下戰功。周平王即位,西戎時常驅兵騷擾關中,子民流離失所,周室王業衰微,已無力統治關中地區,只得遷都洛邑,以求苟安,秦襄公再度出兵護送,立下擁立之功。正是襄公的兩次勤王壯舉使得平王心存感激,破例封襄公爲諸侯,並宣佈將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賞賜給秦國。從此,秦國由一個附庸之地成長爲一方諸侯,且獲得了在關中沃土上自由發展的機會,然而秦國得封的土地實際上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戎、狄諸部的大舉入侵,使得周室均不敢在此立足,其生存所面臨的威脅可見一斑。此時,秦國要麼退守故地,以求自保;要麼主動出擊,在與戎、狄的鬥爭中不斷壯大自己,據關內爲己有,奠定強者之基。歷史告訴我們,秦人堅強地選擇了後者,並通過不斷地征戰,國家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終於在文公四年,佔據了整個岐山之地。岐山是周族王興之地,也是當時農業生產最爲發達的地區,秦人在此築城立國,生息繁衍,經文公一代君主,秦國就由一個落後的遊牧部落轉變爲一個較爲發達的農耕國家,爲日後的春秋爭霸打下了經濟基礎。

人的性格決定其一生的命運,同樣民族的性格決定了國家的走勢。但民族的性格也不是與生俱來,天生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不斷髮展的。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民族亦是如此,秦人在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在其與戎狄的不斷戰鬥中,鑄就了尚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兵強於心而不強於力,秦人強於性格而非體魄。東周這個中國有史以來的天字第一號亂世,已再無匡救之可能,必須剪除舊制,另立新篇。正所謂,亂世當用重典,危局當出強手。秦人以其特有的烈烈秦風,勇敢地承擔起這一歷史重任,豪邁向前,開天闢地。

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二十三 略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三三 國演義第四 掘地見母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五 莊子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九 兗州危機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三十二 後記第二 廟算第七 鉅鹿疑雲第四三 平晉亂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說服力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後記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八 墨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思維的新起點第十一 孫臏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十 管仲相齊第六 北戎之戰第五 取勢第六 發機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七 襦葛之戰第六 商君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八 墨子第七 取捨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一 序言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三 沙丘變亂第八 後記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四 謀形第十 吳子第二十 崤之戰第八 後記第四 掘地見母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六 商君第七 襦葛之戰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五 易經第十九 城濮之役說服力策算法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六三 家分晉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十九六 韜第七 河西之恥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四 大澤狂飆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四 掘地見母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二十二 後記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三 沙丘變亂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七 襦葛之戰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七 詩經第十一 亂世之治
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二十三 略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三三 國演義第四 掘地見母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五 莊子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九 兗州危機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三十二 後記第二 廟算第七 鉅鹿疑雲第四三 平晉亂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說服力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後記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八 墨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思維的新起點第十一 孫臏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十 管仲相齊第六 北戎之戰第五 取勢第六 發機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七 襦葛之戰第六 商君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八 墨子第七 取捨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一 序言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三 沙丘變亂第八 後記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四 謀形第十 吳子第二十 崤之戰第八 後記第四 掘地見母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六 商君第七 襦葛之戰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五 易經第十九 城濮之役說服力策算法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六三 家分晉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十九六 韜第七 河西之恥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四 大澤狂飆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四 掘地見母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二十二 後記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三 沙丘變亂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七 襦葛之戰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七 詩經第十一 亂世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