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

堅城未克而敵援軍又至,廣陵兵眼看便要陷入兩面受敵的危險境地。陳登見敵軍騎兵來勢洶洶,實則並無多少人馬,當機立斷分兵抵擋,雖然派去的近千士卒未能將敵軍擋住,但總算使得敵騎兇猛的勢頭遏制爲之一滯,爲廣陵兵重新佈陣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這數百騎兵是由周泰率領的前鋒,見丹徙城頭上濃煙滾滾殺聲遠在數裡之外都清晰可聞,周泰便下令疾馳衝殺以圖救援。在遭到廣陵槍兵結陣抵抗之中,速度大受影響,衝擊的勢頭便緩了下來。

潘璋見城下援兵似乎後繼乏力,正要親自領兵出城接應,卻見廣陵兵穩住陣腳之後再度向城頭攻來。潘璋雖性格魯莽,卻也知道此時斷然不可開城門,只得咬牙率部在城頭死守苦撐。而周泰率領這數百騎兵自牛渚奔赴丹徙,一日一夜間早已人困馬乏,廝殺一陣之後見廣陵兵陣勢難以突破,便收攏部衆向後暫退。

陳登見狀卻並不覺得欣慰,他知道這些騎兵是江東軍回援的前鋒,只怕接下來敵軍主力將至,到時纔是一場決定生死的惡戰。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對於行軍作戰之時也頗有研究,否則去年也不會兩度擊敗孫權。然而以前他處於守勢,且在廣陵作戰可謂佔了地利人和之利,可現在揮軍南渡進攻丹徙,攻守轉換之後,陳登卻覺得很是束手束腳,處處不順。

實際上選擇此時出兵南下,陳登是經過仔細斟酌之後才做出的決定。他當然知道江東世家對自己的行爲一定會羣起而攻之,遭遇到他們激烈的反抗,然而沒想到的是,這反抗竟然如此激烈。對於江東世家豪強的心思,陳登自然是有充足的瞭解的。孫權現在已經大勢已去,必然會被這些世家豪強所拋棄,而自己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實力和能力,讓這些世家豪強投效歸附,所以形成現在這種局面,陳登並不感到意外。

“將軍,敵軍稍退,我軍當全力攻城,不使其有裡應外合之機!”主簿眼看周泰率領騎兵退走,心下稍安,上前對陳登建議道。陳登雖是廣陵太守,不過自上次曹操出兵徐州,陳登舉兵應和之後,他便被曹操舉薦,加“伏波將軍”銜。是以主簿會如此稱呼。

陳登聽了思忖片刻,搖頭道:“不!傳令各部收兵,退守營寨!”

“這?”主簿不明所以,疑惑的擡眼看着陳登。雖說全軍攻城未必就能將丹徙一舉攻破,但現在退兵豈不是讓江東援軍從容入城,丹徙就更加難以攻克了。

他卻不知,陳登正是打着這個主意。廣陵兵雖然經過數日攻城傷亡慘重,但在城外尚有六千餘人馬,而且只要陳登一聲令下,大江北岸的兩萬餘人只消一日便能渡過大江。彼時江東軍全都入城,而自己只用將丹徙圍困起來,就可一戰而定!若非如此,待劉琮率領荊州軍順流而下,自己若還是在丹徙與孫軍苦戰,豈不是便宜了劉琮?

各部收兵之後,周泰見廣陵兵不加阻止,便率兵入城,潘璋大刺刺的在城頭等着周泰來見。周泰知他性格如此,也不計較,帶着數名近衛上了城頭。兩人相見倒也沒多少喜悅之情,眼下廣陵兵未去,雖然孫權即將率主力來援,但此戰結果如何尚未可知。因此無論是苦戰數日的守軍,還是從牛渚趕來的騎兵,都顯得心情沉重。

當日陳登再未下令攻城,攻守雙方士卒俱都趁機休息,至第二日清晨,孫權親領六千餘衆趕到丹徙。這六千人馬中,除了自牛渚撤出的三千餘步騎之外,其餘皆來自秣陵、湖熟、句容三地,幾乎將那三城的縣兵抽調一空。這樣做等於放棄了那三城,轉而死守丹徙、曲阿了。至於荊州軍是否會在奪取潥陽之後順潥水直取陽羨,孫權此時已無力顧及,只能寄希望於吳郡太守朱治了。

江東軍並未全部入城,而是分出兩千餘人在城外立下營寨,與丹徙城池互爲犄角。

城樓之上,孫權憑欄望去,只見廣陵兵背水立寨,江中泊着數百戰船,營寨連綿數裡,壁壘森嚴,戰船首尾相接,檣櫓林立。

想到董襲在荊州軍的攻擊之下不過數日便棄城而走,使得江北荊州軍順利攻克歷陽,孫權心中不禁有些黯然。呂蒙等人叛降荊州對他的打擊,遠不如董襲放棄歷陽遠遁合肥來的大。畢竟相對呂蒙等別部司馬來說,官至揚武都尉擁兵數千的董襲,在江東軍中的影響力要更大。

同樣是都尉,潘璋卻能在廣陵兵的重兵圍攻之下堅持到現在,孫權覺得自己總算沒看錯人。其實這也是潘璋與董襲、呂蒙等人出身不同的原因,若非孫權提拔,潘璋怎能從浪蕩貧兒一躍成爲江東軍都尉?但董襲和呂蒙等人卻都是有部曲相隨的,並非靠孫權提拔。

現在孫權雖未與周瑜等人決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以周瑜爲代表的水軍將領,已經與孫權離心離德。沒有周瑜等人輔佐,孫權即便退守吳會,又能堅持多久呢?更何況現在廣陵兵又南渡進攻,欲瓜分江東。

至於外部的援軍,曹操仍然率部在官渡與袁紹大軍對峙,益州偏遠且因內亂自顧不暇,交州兵微將寡,都很難對荊州構成什麼實質上的威脅。對於這一點,孫權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若說孫權如今的戰略,無非是固守丹徙,以保吳郡罷了。不管怎麼說吳會都是孫氏的根基之地,若能堅持一年半載,也許就會有轉機出現。這也是孫權和他麾下大多將領的想法。

丹徙,絕不容有失!無論對方是荊州軍還是廣陵軍,孫權都下定決心,要以此城據守,堅持到出現轉機的時候。

統帥有此決心,自然會在無形中提升全軍的士氣,而廣陵兵在陳登的指揮下卻不再全力猛攻,只以重兵圍困,甚至對於江東兵數次挑釁置之不理,固守營寨避不出戰,看樣子是要和孫權打消耗戰了。

相對來說,孫權更希望如此。他現在最缺的便是時間,只要能有喘息之機,便可再從吳會兩郡甚至九江抽調人馬,佈置防務。而且孫權已經意識到江東世家開始有倒向荊州的跡象,他亟需重新整合力量,以在夾縫之中掙扎求存。現在孫權的處境雖然與孫策初入江東時有所不同,但相比之下更爲險惡。

當初孫策領兵橫掃江東時,一開始並沒有充分認識到江東世家大族的勢力之雄厚。在年少氣盛,銳氣十足的小霸王看來,憑着麾下衆多能征善戰之士,不用依仗當地大姓豪族,便能在江東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孫策纔會在平定江東的過程中,大開殺戒,凡是不服從其號令者,一概誅殺!這其中既有朝廷任命、視孫策爲叛逆的州郡長吏,如許貢、劉繇、王朗等人,也包括割據一方、對孫策不屑一顧的地方豪強,如嚴白虎、鄒他、錢銅等。

但是在以武力平定江東的過程中,孫策也逐漸看清了江東大族潛在勢力的深厚。這種實力不僅僅表現在世家中多有人才在州郡爲官,也不僅僅是豪強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而是在江東大族對於人心向背的深刻影響力,使得孫策意識到,要想在江東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改變以前一味用強,單純依賴武力的政策,轉而與江東世家豪強展開合作。

不過孫策還未來得及完全實現政策上的轉變,便英年早逝,他的這一戰略意圖,最終通過繼承人的選擇得以展現,那便是選擇了“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的孫權,而非以“驍悍果烈”著稱的三弟孫翊。

然而江東大族所考慮的首先是自身家族的安危與傳承,在孫策勢力強大之時,選擇與其合作固然是他們在觀察衆多勢力之後的決定,但也並不是所有江東世家豪強都這麼做,更何況如今劉琮率領荊州大軍東進,這些江東大族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只不過依附問題關係到江東大族的前途去向,意義頗爲深遠,在不能斷定劉琮是否會保護其根本利益時,這些傳承多年的江東大族是不會貿然投靠的。所以纔會有李術爲劉琮搖脣鼓舌之後,顧徽等人一再前往春谷試探。

如此一來孫權在江東的統治地位,便立即變得岌岌可危。失去了精銳的部曲將士或許還能夠通過戰爭再度募集培養,但若是失去了江東大族的支持,則孫權的敗亡指日可待。在這方面孫權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可失去了足以震懾江東大族的武力之後,孫權拿什麼來保證這些世家豪強的利益?

眼下雖說還沒有到衆叛親離的那一步,但孫權知道,隨着戰局的惡化,隨着戰火向吳會兩郡蔓延,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而且陳登暫緩攻城只是爲了調兵渡江,積攢實力而已。到了十一月初五,陳登陸續又從江北調來近萬人馬之後,再度向丹徙發起猛攻。

面對人多勢衆的廣陵兵,孫權只能憑藉高大的城牆死守。好在廣陵兵雖然人多,但在軍械上無法和荊州軍相比,數日鏖戰,廣陵兵始終未能攻破城頭,只是這樣消耗下去,對於孫權和陳登來說,都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什麼?江東水軍突然自上游衝殺而來?”正在督戰的陳登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頓時爲之愕然。

第203章 亂局已成再用計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525章 衝襲不成火球至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24章 謀定方略平天下第228章 步騎相爭斷歸途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110章 欲成大事不計嫌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81章 攻勢逆轉當機斷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304章 雪落無聲獨徘徊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154章 將計就計君莫疑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34章 爾虞我詐欺人心第3章 兵行險招堅城破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114章 意氣風發思凱旋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449章 抽調各部援當塗第135章 平叛首功劉玄德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112章 宴非鴻門意何指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229章 偃旗請降悲聲泣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360章 夜半忽聞敵軍至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342章 降卒四散隱入夜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347章 神態自若潛入城第269章 欲解癥結循舊例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539章 賓客臨門忽喊殺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416章 踏破連營奪戰功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191章 可願領兵襲敵後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12章 計出連環破船樓第61章 驅虎吞狼笑談中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369章 循序漸進緩圖之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148章 還須反攻待戰機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443章 肅立城樓推戰局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31章 亂之所生言爲階第1章 一夢千年至荊州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200章 明暗相間離其心
第203章 亂局已成再用計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525章 衝襲不成火球至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24章 謀定方略平天下第228章 步騎相爭斷歸途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110章 欲成大事不計嫌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81章 攻勢逆轉當機斷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304章 雪落無聲獨徘徊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154章 將計就計君莫疑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34章 爾虞我詐欺人心第3章 兵行險招堅城破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114章 意氣風發思凱旋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449章 抽調各部援當塗第135章 平叛首功劉玄德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112章 宴非鴻門意何指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229章 偃旗請降悲聲泣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360章 夜半忽聞敵軍至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342章 降卒四散隱入夜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347章 神態自若潛入城第269章 欲解癥結循舊例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539章 賓客臨門忽喊殺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416章 踏破連營奪戰功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191章 可願領兵襲敵後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12章 計出連環破船樓第61章 驅虎吞狼笑談中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369章 循序漸進緩圖之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148章 還須反攻待戰機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443章 肅立城樓推戰局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31章 亂之所生言爲階第1章 一夢千年至荊州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200章 明暗相間離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