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慶賀飲宴

進士科省試甫張榜,勝業坊崔府便迎來了一羣羣消息格外靈通的客人。因今天並非休沐之日,家中暫時無人能待客,一家三口也並未在外流連,很快便回了家。崔淵甚至連衣衫也來不及換,就來到外院正堂前,與那些前來慶賀的客人們寒暄。晉王李治也幾乎是即刻就到了,將他從那些虛與委蛇中解救出來。對於崔淵而言,與其和一羣陌生人說些言不由衷的話,倒不如與這位大王議論書畫甚至於閒談更自在些。當然,看在有心人眼中,他們之間的交好,在如今詭譎的情勢裡也顯得格外特別。

內院中,喜上眉梢的鄭夫人、真定長公主正與一羣貴婦說話,見新晉的狀頭娘子久久不至,便使侍婢去瞧上一瞧。雖說她們聽着各種不着痕跡的讚美吹捧都覺得心悅之極,但畢竟王玫纔是崔淵的妻子,纔是往後爲崔淵打理內院家務的賢內助。她再也不是隻需懂得孝敬長輩、打理庶務便足矣的嫡幼子媳婦,而是未來的誥命夫人,很該多出來交際一番,拓展人脈纔是。

此時此刻,令在場的年輕貴婦們都羨慕嫉妒恨的王玫卻並非正忙裡偷閒,特意避開源源不斷的客人,躲着清靜。她親自將崔淵縣試、府試、省試時用過的考具都收拾出來,一件一件地擺在幾位少年郎面前。崔家兒郎們的視線瞬間便熱烈起來,彷彿見着無價之寶似的。原本每個人都坐得十分端正,風度翩然。但當崔簡露出一付委屈的神色,依依不捨地摸向自家阿爺用過的硯臺的時候,幾位阿兄立即如狼似虎地撲了過來。

王玫不由得挑起眉,覺得自己似乎見證了腦殘粉的誕生。

作爲長兄的崔篤好不容易纔收起了垂涎之色,輕咳一聲:“由我來分,一人一件,如何?”

“聽大兄的。”崔敏顯得很淡定,眼珠子卻盯着省試所用的考具不放,“不是筆、墨就是硯臺,大兄覺得哪件該歸我?”

崔篤一噎,咬牙道:“硯臺歸你了,筆是我的。”而後,他看向眼巴巴望着他的崔慎、崔希,略作猶豫:“墨給阿希。阿慎,你自己從叔父府試的考具裡選兩樣。”崔慎有些失落,但想想作爲補償能選兩樣也就釋然了。他挑了筆與硯臺,高興得眯起了眼睛。

崔希也將那一盒墨錠抱在懷裡,見崔簡扁着嘴似是心酸得很,便寬慰他道:“習字的時候,咱們一起用。再留幾錠,等咱們貢舉考試的時候用,你覺得如何?”崔簡聽了,低落的心情這纔好轉了些,將裝考具的大提盒抱進懷裡:“我只要這個。”他方纔一時想岔了,總覺得堂兄們似是將阿爺分走了似的。但轉念想想,只要阿爺在身邊,他用過的筆墨紙硯就都是他的,連法帖、書籍、字畫也都是他的。話說回來,這大提盒看似不起眼,但阿爺三次考試都用它,往後他考貢舉也只用它!

見衆少年郎都皆大歡喜,王玫笑道:“他日你們縣試、府試、省試告捷,也將這些沾了文氣之物留下來,說不得還能傳給子孫呢。”

未等小郎君們回答,便聽外頭傳來李十三孃的聲音:“九娘可不能厚此薄彼,我們家阿韌連一件都沒得呢!何況還有腹中的孩兒,我還指着他給我掙個甲第狀頭之母的名號家來。方纔與阿家也說了,別看她如今只是甲第狀頭的叔母,日後說不得便是新狀頭的祖母了。”她素來喜歡頑笑,這幾句話說得半真半假,清脆的笑聲隨後便響了起來。

王玫彎起脣角:“放心罷,定是不會少了你們家的。”

李十三孃的身孕已經將近九個月,腹大如籮,卻是不須扶着侍婢也走得十分輕快。她懷胎前幾個月深爲反應劇烈所苦,如今卻是能吃能喝能睡,每天都過得很舒服,只等着腹中孩兒降生了。只見她扶着腰走進來,掃了一眼擺出來的那些物件,便道:“剩下的都歸我家兒郎了。”

王玫很乾脆地讓青娘將剩下的考具都收起來與她。崔篤、崔敏兩人見狀,都有些懊悔沒有厚着臉皮多要一件。不過,再低頭看看懷中的,也已經很是滿足了。外院中客人如潮,他們也很該早些去幫着照應一二,於是便帶上阿弟們一齊告辭了。王玫叮囑了他們幾句,又親自將李十三娘送回院子裡休息,這才緩步朝內堂而去。

王玫不擅長應酬,但並非不能應酬。她不似小鄭氏、李十三娘那般長袖善舞,能聽絃歌而聞雅意,卻也自有一種獨特的與人相處之道。有禮有節,不卑不亢,誠心誠意,不做多餘之事,亦不說多餘之話。這般姿態,令那些不瞭解她的貴婦們生出幾分好感,都贊她穩重。至於少數幾位不冷不熱的年輕婦人,依稀看着有些臉熟,她卻並沒有興趣應付。這般不理不睬的情形落在旁人眼中,也只會在心裡譏諷那幾人實在是不知進退罷了。今日可是來慶賀崔家出了一位甲第狀頭,作爲客人平白無故爲難主人家,到底是結交還是結仇來了?

不多時,又有僕從來報,盧十一娘與王十七娘到了。王玫便向鄭夫人、真定長公主以及其他長輩們告了一聲罪,出去相迎了。兩位好友自是眉飛色舞,很是替他們歡喜。她們雖早就聽王方翼、崔泓說起了省試的傳聞,但到底尚未張榜仍有些心懷忐忑。直到遣去朱雀門前的僕從打探出了確切的喜信,兩人才匆匆約上一同過來。

“如今九娘姊姊可算是出頭了。”王十七娘道,“多少年才能出一位甲第狀頭呢?”

“過了省試,後頭還有關試。關試若有個頭名‘關頭’,姊夫說不得便是‘連中三頭’了。”盧十一娘道,頓了頓,又問,“接下來不知姊夫和姊姊有什麼打算?總覺得,你們都並不是什麼隨衆之人,不會按部就班地進入仕途。”

“還能有什麼打算呢?”王十七娘接道,“連七郎阿兄都外放了,姊夫又怎麼可能忍得住?別說姊夫了,便是咱們成年累月地只呆在這長安城裡,恐怕也會覺得膩煩呢。”

王玫不禁淺淺一笑:“果然讓你們猜中了。”如今連崔敦都以爲某人已經完全轉了性子,卻不想他從來都不願被困在這長安城中。因早就在聖人面前過了明路,又只是想尋個地方外放而已,大概也不會有什麼人爲難於他。不過,到底眼下情勢複雜,並不是出京的時候。若是職缺下來之前奪嫡尚未分出勝負,他們便不得不繼續在京中多待些時日了罷。

崔淵確實正在爲自己能夠如期外放而不懈努力着。

因他得了甲第狀頭的緣故,崔澄、崔滔都得了上方許可,臨時回家宴客慶賀。崔澹也與人換了班,匆匆帶着一羣不當值的友人回來拼酒擋酒。連崔斂亦忍不住告了假,免得沒有可靠的長輩在場,招待貴客看着不像。至於崔敦,他倒是很想早些家來,無奈發兵/突/厥/之事還鬧騰着呢,實在抽不出身,只能面無表情地在心中暗咒着那些個胡攪蠻纏的太子一派成員。呵呵,很想讓陳國公出頭帶着你們去戰場上撈個盆滿鉢滿?越想去,就越不讓你們去!!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當朝中這羣人都老糊塗了不成?

叔父與兄長都趕了回來,崔淵便只需招待李治以及相熟的文人士子們即可。因彼此都很親近,他便將他們都帶到園子裡,將去歲釀的桂花酒挖出來,而後親自給他們溫酒炙肉。任誰打趣作弄,他都是一派翩翩佳公子模樣,而後不聲不響地將一羣興高采烈的人都灌得醉倒在地。

李治只稍飲了幾盞,便轉而喝起了茶水,見狀笑道:“這桂花酒聞着香濃得很,嘗着也甘甜,想不到後勁卻不小。”崔淵正命僕從將躺倒一地的友人們都扶到旁邊的暖閣中歇息,回道:“大王若是不嫌棄,便帶幾壇回宮。”

轉眼間,這花廳內就只剩下他們兩人。銀霜炭在火盆中燒得發出噼啪的輕響聲,李治放下茶盞,正色問道:“子竟可是有什麼話想說?”不然,便不會將其他人都刻意灌醉,又將僕從遣開,只讓可信的部曲在外頭守着了。

崔淵略作沉吟:“大王的侍衛近來可曾發現什麼不同尋常之事?”按禮制,晉王身邊的侍衛至少也有數百人。但因他住在大內武德殿,這幾百人卻安置在晉王府,因此並不必時刻戍衛在他身旁。除了貼身守護的幾十名精幹侍衛之外,其他人經過王方翼與崔澹的查驗篩選,挑出不少人專門負責打探東宮與魏王府的消息。

李治微微一怔,想了想:“只聽人提起,四阿兄最近似乎仍在追查刺客。”他頓了頓,又問:“難不成,那些刺客並未全部歸案?或者,其中另有什麼隱情?”

崔淵垂眸:“不瞞大王,我與安平房崔泌有生死之仇,常年派部曲盯着他。最近發現,他似是遊走於太子與魏王之間。”

李治雙目輕輕一動。崔泌、崔泳兄弟都曾參與摹本之事,他對這兩人都不陌生,也看出崔淵與他們不睦,卻沒想到其中還有隱情。“我一直以爲此人是四阿兄門下,原來他竟是兩邊皆討好?怨不得太子阿兄與四阿兄爭來鬥去,彼此都瞞不住什麼消息。”最近就出兵之事,太子一派與魏王一派吵吵嚷嚷,彼此應對卻都驚人地迅速敏捷,互相攻訐也經常正中關鍵,導致雙方呈現出膠着之勢。原來,卻是因其中有根兩面倒的牆頭草的緣故。

“我的部曲近日發覺,崔泌正在派人追查什麼人的行蹤。而且,時不時地給魏王的人下套,又偶爾給他們一些甜頭。我這纔想到,或許仍有刺客竄逃在外。此人對當初派出刺客之人十分重要,一時不敢動手了結,被崔泌發現之後,這才教魏王底下的人鑽了空子。”說到此,崔淵忽然擡起眼,低聲道:“大王,這刺客事關緊要。若是能抓住他,許多事或許都能真相大白。”

李治思索半晌,雙拳時而攥緊,時而又放鬆。他畢竟還只是個不過十五歲的少年郎,發覺屬於自己的機會終於出現之後,難免有些失態。良久,他纔開口說話,聲音多了幾分暗啞:“子竟,我派些侍衛給你,去抓住那刺客。抓不住也無妨,殺了就是。”說到“殺”字的時候,他烏黑的眼睛裡掠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能挑起我那兩位兄長的爭鬥,讓他們彼此懷疑,再也忍耐不住,便足夠了。”

崔淵沉聲道:“能得大王信任,我自是萬死不辭。不過,近來我的風頭有些過盛,恐怕並不適合主持此事。大王仔細想想,侍衛當中可有能擔當重任之人,儘管交給此人去辦就是了。”無論是他、崔澹或是王方翼,都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出面。他們未來將要成爲文武重臣,這等隱?私之事自然不該過分摻和。

“倒也是。你這甲第狀頭這些天哪裡抽得出空閒來。此事宜早不宜遲,我自會安排。你若有新消息,儘管讓部曲去保寧坊(晉王府)通報。”

“明白,定不會誤了好時機。”

正事說完,兩人便不再提其他,只說起了最近的書畫,又興致勃勃地在春意盎然的園子中轉了一圈,提筆作畫寫字。待到那羣喝醉的終於渾渾噩噩地醒來,也過來湊熱鬧,你添一筆我添一筆,你抹東邊我抹西邊,將好好的一幅畫不知塗成了什麼模樣。崔淵索性眼不見爲淨,由得他們胡亂鬧騰去了。

許是覺得衆人終於將崔淵欺負回去很有趣,李治笑得很是開懷,直到入夜之後才離開。崔淵又將朋友們送走,而後緩步回到書房。負責一明一暗盯梢崔泌的魏老五、張大上前行禮,等他的吩咐。

經過將近兩年時間的跟蹤監視,崔淵手中已經握有了崔泌不少把柄。他忽地笑了笑:“想來,他與房陵長公主依舊如膠似膝罷?此事若教竇駙馬知道了,會如何?若教他的妻妾知道了,又會如何?”若說真定長公主是夫婦和諧的楷模,那房陵長公主便是毫無忠貞之念的榜樣了。且不說她窮奢極欲、私養面首,與有婦之夫私通之事便不知做出了多少件,入幕之賓連數也數不過來。她的駙馬竇奉節是高祖竇皇后之堂侄,出身高貴、性情暴烈。所幸尚不知頭上帽子已經綠了很多回,但若讓他知道了,定不會善罷甘休。

嘖,說不得再過一段時間,崔泌會比他這甲第狀頭還出名罷。

第91章 相約上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89章 除夕之夜第72章 初次交鋒第67章 自然相處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66章 坦誠溝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66章 坦誠溝通第58章 互相試探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4章 親人相見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90章 共度元日第97章 催出新婦第51章 有來有往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83章 納吉之禮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4章 王家七郎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4章 終成密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4章 親人相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76章 相見恨晚第48章 來是他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46章 宴飲邀請第62章 堅持己見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32章 尚無對策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2章 夫婦同心
第91章 相約上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89章 除夕之夜第72章 初次交鋒第67章 自然相處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66章 坦誠溝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66章 坦誠溝通第58章 互相試探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4章 親人相見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90章 共度元日第97章 催出新婦第51章 有來有往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83章 納吉之禮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4章 王家七郎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4章 終成密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4章 親人相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76章 相見恨晚第48章 來是他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46章 宴飲邀請第62章 堅持己見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32章 尚無對策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2章 夫婦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