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封爲主簿

第二天一早,陶應早早的就起牀了。昨晚自己就那樣躺在牀上就睡了一夜,今天自己要好好洗漱一番。隨即向門外叫道:“王元,給我打盆水來,我要洗臉了。”

過不多時,王元端着一盆水進來。放下之後,給陶應收了毛巾。陶應說道:“沒事,不用麻煩你了,我自己洗吧,你出去吧。”

王元疑惑的問道:“大公子,你最近變化好大啊,以前你不是很喜歡我給你洗漱嗎?”陶應笑了笑,道:“你都說了我變化大,所以習慣當然會改變了。你現在下去給我準備早飯,我洗漱完了就會去吃。”王元領命而去。

又修飾了自己一會,站在銅鏡面前,陶應看着自己年輕的面孔,對自己又有了一定的信心。過去吃過飯後,陶應來到了陶謙的房間。陶謙依然還是一副虛弱的樣子,不過畢竟還是可以坐起來了。

陶應上前問安後,隨即坐在了陶謙的身邊。陶謙握着他的手說到:“爲父這幾天身體不適,看來對你表功要過一段時日了。陶應倒是無所謂,他知道自己反正是有功的。遲早也會有當官那一天。

陶應點了點頭,道:“父親儘管養病,其他事都等父親好起來再說。”陶謙看着這個最近性情大變的兒子,不由得笑了起來。不過這一笑,陶謙又是一陣猛烈地咳嗽。

陶應看着陶謙這幅樣子,不由得又是火氣。還好他後市瞭解過一些關於推拿按摩的書,努力回憶那些書上的內容,給陶謙又一陣忙活。好不容易陶謙平復了心情。父子兩又說了一些話,陶應就退了出去。畢竟現在的陶謙,不能坐太久,只有好好休息才能恢復。

由於這幾天陶謙有病,所以府裡的大小事都落在了陶應身上。陶應也藉機瞭解了府上的開銷這些事,並且也去了解了一些關於主簿的事。至於府外的事,就主要有一些徐州官員來商量着決定。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陶謙的身體也漸漸好了起來。臉色紅潤了不少,身體也不在那麼虛弱了。不過醫者卻在私下裡告訴陶應,陶謙的病只是得到了緩解,必然會復發。陶應雖說也知道是這麼回事。但心裡還是有點不是滋味。大約過了接近一個月,陶謙決定開一次會議,表彰前幾日退去曹軍的事。

議事大廳裡坐滿了人,還有是白身的陶應也在其中。待得大家與陶謙見禮之後。陶謙開始站起來發話了:“前些日子曹軍因爲報仇,起兵前來徐州。本以爲徐州必然生靈塗炭,幸得諸位齊心協力,打退了曹軍,保衛了徐州。老夫前幾日因身體不適,未曾來得及謝過各位,今日老夫在此謝過。”說罷對着大家深鞠了一躬。

堂下衆人連說不敢,異口同聲地道:“此次全賴明公洪福齊天,徐州才能轉危爲安。”接着大家也是一片譁然。

就這樣過了好一會兒,卻見陶謙說道:“這幾日老夫在府中擬定了一些獎勵條例,現在請小兒陶應宣讀。”

聽完了陶謙的話,陶應拿出了早已準備好了的一張紙,大聲唸了起來:“爲嘉獎此次有功之士,故作出以下獎勵。加封陳登爲廣陵太守,秩比兩千石。加封草包爲典軍都尉,秩比兩千石。加封糜竺爲下邳縣尉,秩比一千二百石。加封…………”

大大小小加封了幾十號人,陶應唸了大約半刻鐘。最後一句說到:“以上加封人員,已經全部送表去洛陽,不日便有天子詔書前來。”不過這當中卻獨獨沒有一個人,那就是陶應。

在短暫的歡樂之後。卻有陳登出班奏道:“多謝大人此次爲我等表功,但古語有云:‘有功不賞,非爲名主也。’大公子在此次退敵中功勳赫赫,爲何主公不對大公子加封?”

陶謙似是早有預料,只見他擺手說道:“此次小兒立有微功,不足一提,這加封就免了吧。”但見陳登繼續說道:“古語有云‘舉賢不避親,大公子乃當世俊傑,請主公不要埋沒人才,舉薦大公子出仕,爲我大漢添一棟樑。”

陳登語畢,滿堂衆人皆說:“請主公爲大公子加封。”陶謙在衆人的壓力之下,終於決定爲陶應加封。接下,就是討論該封有什麼官職了。

有的說該加爲太守,有的說應該加爲都尉。反正衆說紛紜,看這樣下去,短時間是的不出結論的。一時間刺史府內討論激烈,猶如菜市場。在稍稍安靜之後,卻有糜竺出班奏道:“主公不妨問問大公子自己的意見,由大公子自己決定。”

席間陶應再念完了奏表之後,就一直沉默不語。一則是剛纔說了那麼多話,嘴裡難受的很。還有就是這種情況下,自己也不好插口說什麼。所以一直在旁邊抱拳而立,閉目養神。直到糜竺說出來之後,陶應才掙開了眼睛。

感受着大家投來的目光,陶應緩緩地說道:“此次退去曹軍,全賴將士們用功。陶應雖有微功,但不足與封爲正史官吏。”說罷回頭對着陶謙道:“孩兒願爲刺史府裡的一主簿,不知父親可收納否?”

陶應話一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看着陶應。實在是沒有想到陶應的選擇,只是一個小小的主簿。只有陳家父子對視了一眼,會心一笑。陶謙也是早有所料。開口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很多人雖然不明白陶應的意思,但畢竟是陶應自己提出來的,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只見滿堂衆人起身答道:“請主公封大公子爲主簿,爲我徐州百姓出力。”

就這樣,陶應的官職就定下來了。接着大家有討論了一些事,隨即陸續散去。接着廳裡只剩下陶謙陶應父子。陶謙神色複雜的看了陶應一眼,道:“明日你就上任,今天下去好好準備吧。”

陶應實在是沒想到陶謙只有這簡單的一句話,他原以爲陶謙會對自己有一大堆囑託的話。不過這反而有點讓陶應手足無措。沉默了半響,陶應問道:“父親,孩兒初涉官道,你就沒什麼指示?”

陶謙搖了搖頭,道:“你明年纔到而立之年,所以還沒有冠字。但現在你即以出仕,就去想想自己應該冠什麼字比較好。”說罷不再理會陶應,自己去了,留下陶應在原地發呆。

在一陣躊躇之後,陶應決定趁着最後一天的自由時光,去找個酒館好好放鬆下。說起來,這一個月自己在家照顧陶謙,還是很久沒有出來過了。

七拐八拐之後,陶應來到了上次和張飛一起來的那家酒館。不知道爲什麼,徐州城裡很多酒館,陶應偏偏只喜歡來這裡。不過這一次,自己只有一個人了。坐下之後,陶應隨便點了一些酒菜,開始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雖說這幾日瞭解了不少關於主簿的事,不過馬上正式上任,還是有點緊張的。在想着陶謙剛纔的眼神,陶應越想越覺得奇怪。爲啥自己踏上了仕途,老爹卻一點也不見得高興。反而眼裡還有一絲憂色。

陶應想了好久也沒弄懂這其中的原因,自己不因該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他啊。實在是不知道這裡面的利害關係,陶應決定一醉解千愁,喝個伶仃大醉再說,反正也是明日上任。

不過在這之前,自己還要想個字才行。記得前世看一檔節目,裡面說過有關字的一些說法。比如劉備劉玄德,聽着就很高端大氣,而像諸葛亮諸葛孔明聽着就很一般了。看來冠字看是一件小事,其中的學問實在是不小。

陶應努力回憶着自己前世看過的書,想着要怎樣才能取一個即好聽,有霸氣的的字。一個個想法在腦海裡閃過,卻又被否決。最後,陶應還是決定採用古人伯仲叔季的排名來取字。

自己是家中老大,字裡一定要有個伯。還有自己想爭霸天下,所以要有日月。最終,陶應給自己取字伯明。把取字的煩惱搞定之後,陶應痛快的喝了一場,邁着沉重的步伐回府去了。

到了府裡,陶謙還在處理前些日子留下來的政事。看見陶應,只是點了點頭。便有繼續工作。陶應說道:“父親,孩兒想好名字了,就叫伯明。”

陶謙嘴裡重複唸了幾遍“伯明。伯明。好字,好字。”隨即對着陶應說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明日就要上任,今天早點歇息。”說罷繼續埋頭工作,臉上依然不見喜怒。

陶應也有點困了,也來不及多想陶謙爲什麼會這樣。道:“那父親也早點休息,孩兒告退了。”陶謙頭也沒擡地揮了揮手。陶應退了出來,剛想回房,又看見了陶商。

陶商見到陶應,道:“恭喜大哥明日上任主簿,小弟今日尋你不見,所以在此等候。”陶應看着陶商真摯的面孔,笑了笑,道:“大哥謝謝你了,大哥明日要上任,今日就不陪你說話了,以後你我兄弟有空再一醉方休。”陶商自顧自的下去了。

陶應心裡想着,這小子雖說不懂事,這份心還是不假。由於明天就要上任,陶應有些激動,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後來一隻一隻的數羊,終於睡着了。

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4章 生擒張遼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3章 父子交心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12章 封爲主簿第82章 閆行歸心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85章 壽春李通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44章 實力大增第35章 妙法破敵第70章 陶應比劍第144章 交戰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98章 會盟九原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63章 燒營破敵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261 南鄭議事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66章 初遇華佗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54章 魏延來了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48章 宛城戰亂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9章 離別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55章 泰山平叛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140章 出兵幽州
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4章 生擒張遼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3章 父子交心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12章 封爲主簿第82章 閆行歸心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85章 壽春李通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44章 實力大增第35章 妙法破敵第70章 陶應比劍第144章 交戰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98章 會盟九原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63章 燒營破敵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261 南鄭議事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66章 初遇華佗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54章 魏延來了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48章 宛城戰亂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9章 離別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55章 泰山平叛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140章 出兵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