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君心難測

“啓稟陛下,臣聽說這次楊元慶供應給聖駕的牛羊,都是他從突厥得來,一共有十二萬頭。”

楊廣笑了起來,“這有什麼?他肯定是拿茶葉什麼的跟突厥人交換,不是很正常的貿易嗎?再說,五原郡連十萬人口都不到,朕的五十萬大軍,他怎麼獻食,宇文愛卿,你有點草木皆兵了。”

“陛下,並非是臣草木皆兵,朝廷有規定,作爲一個邊將總管,他不能擅自和突厥人貿易,他如果通過商人去交換,是可以,臣無話可說,但他沒有那樣做,而是直接派人去和突厥人貿易,他這麼順利就換到牛羊,臣懷疑他和突厥人有勾結。”

楊廣搖了搖頭,“宇文愛卿,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樣,或許他做法有點欠妥,但可以理解,他們這些邊將怎麼可能不和突厥人打交道?朝廷的一些規矩也是文官所定,他們並不瞭解實情,如果說楊元慶勾結突厥,這個帽子就有點太大了,不可能的,朕瞭解他。”

宇文述還想再說,楊廣卻擺擺手不想再聽了,宇文述一咬牙,拋出了他的殺手鐗,“可是陛下,楊元慶寧可違規和突厥人貿易,卻不肯從豐州軍民手中掏錢,他是在收買人心麼?”

楊廣臉色一變,重重一拍桌子,“宇文述,你再敢胡言,朕可不饒你,退下!”

宇文述心中對楊元慶恨之入骨,他好不容易纔抓住楊元慶這個把柄,在皇帝面前告他一狀,卻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偏袒楊元慶,幾乎要和他翻臉,他心中大恨,卻又無可奈何,只得悻悻退了下去。

但正如黑貓叫了一聲,儘管沒有什麼效果,但還是讓人意識到了黑貓的存在,宇文述最後那句話,‘他是在收買人心麼?’重重刻在了楊廣的心中。

楊廣這才驚覺,楊元慶在豐州已經快十年了,沒有任何一個總管可以在某地呆十年之久,儘管楊元慶擔任總管的時間並不長,但畢竟他在豐州呆了近十年,相信他是對豐州有了感情,所以他纔不忍向豐州軍民加獻食稅。

楊廣揹着手在房間裡慢慢踱步,他之所以來五原郡視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準備效仿漢朝,大規模開發河套,正如韋嗣雲在奏摺中所言,河套會成爲遏制突厥的一大經略之地。

坦率地說,他準備繼續讓楊元慶在河套呆下去,大利城之戰給楊廣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十萬強大的薛延陀人也攻不下六千人守衛的大利城,幾近全軍覆沒,有楊元慶在河套,突厥人就不敢越過陰山一步。

但如果真的大規模移民開發河套,最後讓楊元慶經略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河套平原,他會不會生出野心呢?就像宇文述的擔憂,他在收買人心。

楊廣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名宦官的稟報聲打斷了楊廣的沉思,“陛下,有禮部的情報。”

“呈上來!”

一名宦官用金盤將一張疊好的紙呈上,楊廣面無表情地打開紙條,裡面應該是楊玄感的一些情報,楊素去世已兩年,可在朝中至今還有影響力,使楊廣對楊家頗爲忌憚,派人盯住了楊玄感的一舉一動。

當然,楊廣的用意並不是懷疑楊玄感想造反之類,他只是想抓住楊玄感的一些把柄,在必要的時候作爲罷免他的藉口。

楊廣定期會收到一份關於楊玄感的報告,但一般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構不成罷免他的理由,楊玄感頗爲謹慎,時間久了,楊廣對這份報告也不是很感興趣了。

他只是隨意打開,瞥了報告內容一眼,可當他看清報告內容時,他的瞳孔陡然間收縮成了一條線,裡面只寫着一句話,‘楊元慶拜見玄感,雙方敘父子之情。’

.......楊元慶的營帳位於六合城北部,是由近百頂大帳組成,楊元慶、韋嗣雲以及一些比較重要的官員都住在其中,還有千餘名士兵。

楊元慶剛回到營帳,老遠便看見自己的營帳門口站着一人,慢慢靠近了,他認出了等候自己的人,是茶監崔摯。

崔摯已等候楊元慶多時了,見楊元慶終於回來,他連忙上前行禮,“參見楊總管!”

楊元慶一下子想到了宇文化及的商隊,估計是有消息了,便擺手笑道:“崔使君請帳內說話。”

楊元慶的帳內非常簡樸,就一張桌子和一牀毯子,帳角還有一口木箱,有他的私人物品,另外還有一隻兵器架,放着他的長戟和弓箭。

帳內燈光明亮,楊元慶進帳脫去了沉重的鎧甲,渾身輕鬆,他笑着問崔摯,“可是瀚海商隊的消息?”

崔摯點點頭,“今天一早他們來批茶引了,買了五百擔茶葉。”

“你確定是瀚海商隊?”

“沒錯,確實是他們,卑職特地去他們的商隊裡確認。”

楊元慶沉吟片刻,又問:“既然你去了他們商隊,那他們有多少騾馬?”

“回稟楊總管,大概有三四百匹騾馬,還有幾十頭駱駝,共五十餘人。”

楊元慶眉頭皺了起來,胖魚給他調查的情報是上千頭騾馬和四百餘匹駱駝,三百餘人,明顯少了很多。

“那車呢?有大車嗎?”

“大車沒有看見。”

楊元慶心中大概明白了幾分,很明顯,瀚海商隊是分開了,禁品由另一部分人運送,茶葉只是掩護。

他笑了笑道:“多謝崔使君前來報信,請崔使君務必替我保密。”

“楊將軍放心,我不會多言,告辭了!”

崔摯拱手施一禮,告辭而去,楊元慶又沉思了片刻,吩咐道:“把楊四、楊五叫來!”

片刻,楊四郎和楊五郎走進大帳,躬身施禮,“公子找我們嗎?”

“交給你們一件事,帶幾個弟兄替我盯住瀚海商隊.....”

楊元慶低聲叮囑他們幾句,兩人便領令而去,楊元慶望着他們消失在黑夜中的背影,自言自語笑道:“宇文述,我很願意奉陪你!”

......楊廣的聖駕繼續前行,漸漸加快了速度,三天後,楊廣的聖駕終於抵達了北黃河岸邊的大利城,六合城由於蒲桃園的阻擋,無法再前行,在距離大利城十里外停下。

一望無際的蒲桃園引發了楊廣和官員們的極大興趣,千萬棵蒲桃藤一同出苗,嫩綠的枝蔓形成了一片淺綠色的海洋,壯觀異常。

楊廣站在六合城的女牆上,捋須望着一望無際的蒲桃,眼中充滿了讚歎,他對蕭皇后笑道:“咱們西內苑也有一百多株蒲桃,梓童還說很壯觀,可比起這裡的蒲桃林,咱們的蒲桃就真的是滄海一粟了。”

蕭皇后卻不贊成丈夫的話,嫣然笑道:“聖上的話有失公允,咱們的蒲桃只是爲了觀賞,所以稀少,這裡是爲了釀酒,當然專植蒲桃,咱們的西內苑也有萬樹千花,假如全部種蒲桃,臣妾覺得要比這個更壯觀。”

“呵呵!梓童說得有道理,不過這裡的蒲桃林朕還嫌少。”

楊廣回頭對站在一旁的楊元慶笑道:“楊愛卿,朕給你兩年時間,給朕種下三百里蒲桃林。”

楊元慶苦笑一下道:“陛下,蒲桃耗水極大,三百里蒲桃林至少要挖數百條溝渠,而且會種蒲桃的人並不多.....”

“那你就是拒絕朕的提議了?”楊廣打斷他的話,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楊元慶連忙道:“臣不敢,臣只是有一個方案,如果陛下同意,臣認爲可以辦到。”

“你說,什麼方案?”

“陛下,目前河套地區的土地幾乎都歸官府所有,主要是以均田的方式分給移民,臣建議拿出一部分土地出售給天下富戶,準這些富豪來河套種蒲桃釀酒,臣以爲不出三年,蒲桃酒便可以進入尋常人家。”

“都來種蒲桃,那糧食怎麼辦?”楊廣沉吟一下問道。

“陛下,蒲桃只是副業,糧食纔是主業,臣會以種糧爲附加條件,種一畝蒲桃必須配種一畝糧,而且將來河套開發,蒲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種糧,臣只是想讓河套成爲大隋蒲桃酒的產地,不用再從西域千里迢迢運酒。”

楊廣點點頭,“你可以寫一份摺子給朕,如果沒有大問題,朕可以同意!”

“陛下!”

右衛大將軍史祥奔來稟報,“前面都是蒲桃林,六合城無法前行,是否准許甲士開闢一條道?”

“不必!如此壯觀的蒲桃林,毀了可惜,朕騎馬前行。”

楊廣和百官都換乘馬匹,數萬士兵嚴密護衛,沿着蒲桃園中大道向大利城浩浩蕩蕩而去......楊元慶剛翻身上馬,一名親兵疾奔而至,拉住他的馬低聲稟報道:“將軍,楊四送來消息,那兩支商隊已經在西凌渡口以南匯合,即將渡河而去,商隊中發現了宇文智及。”

楊元慶大喜,他立刻轉身對裴行儼一招手,裴行儼催馬上前施禮,“將軍請吩咐!”

楊元慶低聲對他道:“你帶一千弟兄去抓捕這支商隊,務必人贓俱獲!”

第53章 窮途末路第12章 先鋒玄霸第63章 擺酒請客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章 初使西域第5章 突厥野心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9章 運籌帷幄第5章 重返大利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2章 暗流洶涌第71章 北市試錢第85章 最大讓步第8章 贖回屍體第83章 事態嚴重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章 客棧新友第8章 趁亂突圍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8章 攻而不克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7章 賀若之怒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3章 遼城之殤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6章 三策選一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章 一言九鼎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8章 局勢複雜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章 灞橋秋色第8章 斬斷後路第15章 校場競箭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章 陰山可汗第26章 離間之計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7章 回京前夕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9章 重甲破術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49章 蕭家試探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章 秦母教子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章 元慶回京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9章 出爾反爾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7章 逼出水面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章 不徇私情第31章 果斷殺伐第9章 一名小兵第7章 士信發威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章 神秘馬賊
第53章 窮途末路第12章 先鋒玄霸第63章 擺酒請客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章 初使西域第5章 突厥野心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9章 運籌帷幄第5章 重返大利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2章 暗流洶涌第71章 北市試錢第85章 最大讓步第8章 贖回屍體第83章 事態嚴重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章 客棧新友第8章 趁亂突圍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8章 攻而不克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7章 賀若之怒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3章 遼城之殤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6章 三策選一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章 一言九鼎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8章 局勢複雜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章 灞橋秋色第8章 斬斷後路第15章 校場競箭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章 陰山可汗第26章 離間之計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7章 回京前夕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9章 重甲破術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49章 蕭家試探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章 秦母教子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章 元慶回京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9章 出爾反爾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7章 逼出水面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章 不徇私情第31章 果斷殺伐第9章 一名小兵第7章 士信發威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章 神秘馬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