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一回合

陰謀的特點在於隱蔽,以婉轉的方式使對手陷入泥沼,而無力反擊,在力量的表現上是一種柔,張雲易殺韋德裕嫁禍給薛道衡就是一種典型的陰謀,這也是他的一石二鳥之計。.

他已經發現了韋德裕在秘密調查張家及其關隴勢力,殺他之心早已有之,但張雲易要等待機會,當楊元慶到來時,韋德裕的突然被害也打亂了他的計劃。

而陽謀的特點則是公開,普通人也能看得出來,但就算是知道也無可奈何,陽謀更多的是一種借勢,以勢壓人,楊元慶用的就是陽謀,初到江都,他首先抓捕了江都都尉王進武,再利用他御史大夫之勢控制了江都地方軍,把軍隊控制在手中,這就使他變得強勢,在強勢面前,陰謀就顯得如此的無力。

“後事都處理好了嗎?”爐火前,張雲易冷冷地問道,他同時將韋德裕的調查記錄和奏摺一張張撕掉,扔進了爐火中。

旁邊站着他的兩名心腹家將,一人叫張力,一人叫張量,從小在張府長大,是兩名武藝極爲高強之人。

張力躬身道:“回稟老爺,已經處理好,韋德裕的三個手下都被我們殺死,蔣清和王順郎也已殺死,屍體扔進了長江。”

“王順郎的家人呢?”張雲易又問道。

“王順郎的妻子昨天帶兒子回孃家了,她是丹陽郡人。”

“必須斬草除根,立刻派人去把他妻兒殺掉,不能留一點後患。”

“是!”

張力轉身便快步離去,張雲易望着一張張記錄了他們秘密的紙燃燒成灰燼,繃緊的心也稍稍鬆懈了一點,儘管在第一回合的交手中,他處於一種劣勢,但毀掉了韋德裕的調查記錄,又使他感到自己還是有所收穫,殺韋德裕是正確的決定。

他不斷地暗示自己,殺韋德裕是明智之舉,可他這種暗示是來自於心中的不安,他的一石二鳥之計,至今只成功了一半,只毀掉了證據,但在對楊元慶卻沒有半點效果,楊元慶就根本不理睬韋德裕之死,不理睬薛道衡被抓,就彷彿江都就沒有這兩個人。

這讓張雲易有一種一拳打空的感覺,他這才理解了父親讓他先下手爲強的真正含義,竟是要他殺死楊元慶,儘管殺死楊元慶的風險很大,卻是解決江南危機最有效的辦法。

張雲易現在完全明白了,所謂視察漕運、考察江南河統統都只是藉口,楊元慶來江南真正的目的就是和韋德裕一樣,將關隴貴族在江南的勢力統統剷除。

可是殺楊元慶卻不像殺韋德裕那麼簡單,一旦失手,很可能就會毀掉自己的仕途,張雲易又不敢輕舉妄動。

“父親,讓孩兒來下手吧!”張啓在一旁小聲道。

“不行!”

張雲易斷然拒絕,他狠狠瞪了一眼兒子,“這種官場鬥爭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你絕不能參與,你立刻回京城!”

“可是父親.....”

“沒有可是!”張雲易勃然大怒,連他都意識到和楊元慶的鬥爭是一件極爲危險之事,他的兒子居然還想主動請纓,簡直就是不想活了。

“你立刻走,現在就給我走!”

張啓恨得牙齒咯咯直響,他只得一抱拳,“那好,我走就是了。”

他轉身便向外走去,遠遠只聽他的大吼聲傳來,“走!我們回京!”

張雲易眉頭皺成一團,他還是有點不相信兒子會真的回京,他立刻對旁邊另一名心腹家將張量道:“帶一些人,把公子護送回京,不准他半路折回。”

張量答應一聲,匆匆走了,張雲易忍不住地一陣心煩意亂,爲一個楊元慶,鬧得張家雞犬不寧。

這時,他的一名幕僚匆匆跑來,“使君,不好了!”

“又怎麼了?”張雲易極不耐煩問道。

“街上全是軍隊,萬記船行被楊元慶的軍隊包圍了!”

“他好快的手!”

張雲易冷笑一聲,此時距楊元慶的到來還不到一個時辰。

......

官場之鬥儼如戰場之爭,只有掌握主動纔是制勝的法寶,這是楊元慶的一貫戰略思想,早在來江都的路上,楊元慶便制定好了自己的策略,無論張雲易怎麼幹擾,他都不會爲其所動,堅決執行自己戰術。

在江都城城北的一座內城碼頭旁,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建築羣,佔地八畝,二三百間房舍,臨街開了三間大鋪子,正中店面頂上是一塊大牌匾,寫‘萬記船行’四個描金大字,這裡便是萬記船行的總店。

這家以經營漕運爲主的船行,看似不起眼,開業也只有兩年,卻壟斷了通濟渠七成的貨運,而另一家千濟船行則壟斷另外三成,他們養了上千名打手,遍佈通濟渠沿岸各個碼頭,並和官府勾結,嚴禁其他商戶經營漕運,用強行壟斷的辦法謀取暴利。

它便成爲楊元慶下手的第一個目標,也是對付張雲易的突破口。

此時,三千士兵已經控制住了江都城的各個重要部位,城門、碼頭、倉庫等等,而萬記船行則被楊元慶帶來的數百士兵包圍,而另一家千濟船行也同樣被軍隊包圍。

萬記船行在昨天便停業了,大門緊閉,正門還貼着官府的封條,船行內只有兩名看店的夥計,他們打開側門,萬分驚恐地望着外面的士兵,“船行內....沒有人。”

“徹底搜查!”

楊元慶親自帶隊,他一聲令下,數百名士兵衝進了店鋪,開始翻天覆地搜查.....

楊元慶揹着手走到大門前,大門上貼着一張官府的告示,萬記船行獨佔漕運,爲非作惡,現已勒令其關門停業,並賞錢兩千吊通緝其兩名東主萬戚、萬邦兄弟,日期就是昨天。

這時,一名士兵小聲道:“將軍,張太守來了!”

楊元慶回頭,只見張雲易帶了一羣官員快步走來,張雲易拱拱手笑道:“楊御史也知道這家船行的惡事嗎?”

楊元慶淡淡道:“船行作惡已經兩年了,不知多少船毀貨毀,嚴重阻礙了南貨北上,張太守怎麼昨天才發現呢?”

“哎!通濟渠漕運涉及十幾個郡,不是江都一個郡能解決,雖然我也有所耳聞,但苦於沒有證據,直到韋御史主持大局,我才下決心把萬記船行關掉,可惜韋御史.....”

張雲易嘆息一聲,“還有人說萬記船行是我張雲易的產業,簡直是無稽之談。”

這時,沈光匆匆走上前低聲道:“將軍,船行已是空宅,所有的帳本和記錄都被燒掉了,地下倉庫裡連一文錢都沒有。”

張雲易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他故作恍然道:“原來楊御史是要錢,錢有,昨天我們封店時查封了幾千吊錢,如果楊御史想要.......”

張雲易欲言又止,眼中充滿了嘲諷之意,楊元慶笑了笑,“張太守誤會了,我沒有這種想法。”

楊元慶一揮手令道:“傳我的命令,徹底燒燬萬記船行,將它們所有船隻拍賣!”

張雲易臉色一變,“楊御史,人犯尚未抓到,官府還沒有審案,就這麼毀行賣船,不妥吧!”

楊元慶冷冷道:“這是我楊元慶的一貫做事方法,如果張太守覺得不妥,可以去聖上那裡彈劾我。”

他也不理會張雲易,轉身便揚長而去,張雲易盯着他的背影,目光陰毒到了極點。

......

熊熊烈火吞沒了萬記船行和千濟船行,江都城上空濃煙滾滾,在城外碼頭上,兩家船行的六千餘艘漕船正在拍賣,密密麻麻的船隻封滿了運河,拍賣是用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二十吊錢一艘,每人最多隻能買五艘,不準挑選,按照順序交錢發船。

消息轟動了江都城,數以萬計的商人和船伕們跑來買船,一般這種漕船,一艘最低也要百吊錢,竟然只賣二十吊,這種低廉的價格使碼頭上變得熱烈火爆,幾乎每個人都是買五艘上限,很多都是全家上陣。

順着運河向北走五里,靠河邊有一座村莊,運河在村莊前形成一個月牙形的水灣,於是這座村莊便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明月灣。

村莊不大不小,百餘戶人家,幾乎家家都靠運河吃飯,但職業只有兩種,要麼是給官府做船員,要麼是給兩大船行做船員,沒有第三種選擇。

在村西頭有一座大宅,佔地十餘畝,和整個村子的風格顯得格格不入,但這座宅子的主人卻樂善好施,給村裡修了橋,還每年給村裡的十幾孤寡送糧送鹽,誰家生孩子,誰家娶媳嫁女,主人都會送厚禮上門,因此這戶人家也極得村裡人敬重,大家相安無事。

中午時分,幾乎全村人都跑去江都碼頭買船了,村落裡變得空空蕩蕩,一名騎馬人從遠方疾奔而至,在大宅前翻身下馬,敲門進了院子。

“先生在嗎?有主公緊急命令!”

“什麼情報?”

屋子裡走出一名仙風道骨的老者,他便是這座宅子的主人,他身後跟着一個比男人還要高壯的女子,‘啊!啊!’比劃兩下,竟然是個啞女。

“我知道了!”

老者點點頭笑道:“啞姑覺得不安全,進屋去說吧!”

.......

第1章 營州之變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1章 屈突中計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9章 泄露天機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9章 綠茶疑蹤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7章 金口已開第52章 北平船所第7章 賀若之怒第2章 世充登基第56章 王妃煩惱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章 盜馬風波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6章 咬金爭功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3章 夜襲飛狐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5章 史蜀之毒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3章 男扮女裝第30章 尉遲抉擇第7章 智取伊吾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3章 七星寶刀第94章 新朝開啓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2章 敵蹤初現第1章 齊郡大戰第25章 不速之客第21章 危機重重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3章 遠方來人第5章 深藏不露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章 動之以情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0章 巡視考場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5章 真相揭開第9章 底線突破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章 宇文義子第6章 瓦崗分家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1章 宇文新計第8章 被迫換帥第3章 微妙來訪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章 深藏不露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4章 遼東反擊第58章 宮亂之根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章 情報暗戰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4章 河邊誤認第7章 不徇私情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9章 東巡長城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章 出兵風波第2章 敵蹤初現
第1章 營州之變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1章 屈突中計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9章 泄露天機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9章 綠茶疑蹤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7章 金口已開第52章 北平船所第7章 賀若之怒第2章 世充登基第56章 王妃煩惱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章 盜馬風波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6章 咬金爭功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3章 夜襲飛狐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5章 史蜀之毒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3章 男扮女裝第30章 尉遲抉擇第7章 智取伊吾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3章 七星寶刀第94章 新朝開啓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2章 敵蹤初現第1章 齊郡大戰第25章 不速之客第21章 危機重重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3章 遠方來人第5章 深藏不露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章 動之以情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0章 巡視考場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5章 真相揭開第9章 底線突破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章 宇文義子第6章 瓦崗分家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1章 宇文新計第8章 被迫換帥第3章 微妙來訪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章 深藏不露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4章 遼東反擊第58章 宮亂之根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章 情報暗戰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4章 河邊誤認第7章 不徇私情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9章 東巡長城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章 出兵風波第2章 敵蹤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