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兄弟生隙

“聖上一味求穩,要影響軍心啊!”

書房裡,李氏兄弟相對而坐,李孝恭滿眼通紅,他將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擱,痛心疾首對李世民道:“潼關將士人人知道那渾蛋搶了黃君漢的女人,人人知道他是心懷嫉恨不肯出兵,聖上卻偏信他的話,當將士們都是傻子嗎?”

李世民默默替他倒了一杯酒,嘆了口氣,“其實有些細節便可說明真相,黃君漢在當天傍晚遣散了五千軍隊回潼關,這些軍隊和將領都知道黃君漢要投降了,這個時候離楊元慶發動進攻的時間還早,他完全可以率軍去接管閿鄉縣的防務,阻止黃君漢投降,可是他沒有去做,而是坐等楊元慶渡河佔領閿鄉縣,由此便可以看出他是希望楊元慶斷了弘農軍隊的後路,報復你彈劾他之事,這是他的內心狠毒,但不是根本敗因,我非常清楚問題出在哪裡?他明明是率兩萬軍去援助你,父皇卻任命他爲潼關大帥,這樣就混淆了他的職責,這場戰役之敗,父皇有很大的責任,其實屈突通說得很對,一戰確實不能設二帥。”

李孝恭仰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噴着酒氣道:“你說得不錯,潼關本來就有一萬軍駐防,足可以防禦十萬人進攻潼關,他卻用三萬人防禦潼關,後來趙慈景要去救我,他只給了趙慈景五千人,明顯是讓他去送死,潼關斥候發現趙慈景軍隊被圍,危在旦夕。他卻下令關閉潼關大門,不準任何進出,擺明了是讓趙慈景去死,他心腸狠毒,連自己姐夫都可以派去送死,他真以爲自己能欺上瞞下嗎?”

說到這裡,李孝恭高聲下令:“帶他們進來!”

片刻。親兵把兩名中年男子領了進來,他們跪倒在地,“小民參見王爺。”

李孝恭指着他們對李世民道:“這兩人是人證。是潼關外面的商人,親眼目睹那渾蛋搶了黃君漢的女人,我派人去潼關找到他們。”

“你們說說當時的情況。”

一名商人點頭道:“小人當時在西撤的人羣中推銷乾糧。大概離潼關有兩裡的官道上,我們看見一百多軍士騎馬衝上來,圍住了一輛馬車,馬車旁有四人和他們惡鬥,結果當場殺死了兩人,另外兩人被圍住,那些騎兵便從馬車裡拖出一個女人,長得很美貌,將她橫在馬上,向華陰縣方向奔去了。後來那些軍士回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是齊王殿下的親兵,回稟王爺,當時官道上還有很多運送糧食的士兵,他們也看見了。”

李孝恭揮揮手。讓他將他們帶下去,又長嘆一聲對李世民道:“我起初還有點懷疑是黃君漢騙我,現在鐵證如山,聖上寧可相信那渾蛋的一面之詞,也不肯在潼關詳細調查,我知道他是爲了維穩。但人心自有公道在,他這樣偏袒兒子,可曾考慮過將士們心中的感受?”

李世民不露聲色地慢慢喝一杯酒,其實他今天來的目的是想和李孝恭取得共識,從而把他拉攏到自己身邊來,但他也知道,父皇已經下了定論,一切都不可能再更改了,李孝恭找出再多的證據也沒有用,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能讓李孝恭選擇站位,站到自己一邊來。

他沉思片刻便道:“我今天會去找父皇,說服他把黃君漢的妻兒送去河東,我們已經失信于軍,這樣做至少能挽回一點點。”

李孝恭眼中露出感激之情,這件事他也想說服聖上,既然世民願意出面,那是最好不過,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奔跑聲,有親衛焦急稟報,“王爺,太子殿下到了。”

李孝恭和李世民對望一眼,兩人都愣住了,太子殿下居然出宮,李孝恭連忙起身,“我去迎接太子殿下。”

他又看了一眼李世民,意思是問他去不去?李世民沉吟一下,站起身道:“我和你一起去。”

府門前,李建成身穿青袍,頭戴小帽,揹着手站在臺階上等候,他是來安撫李孝恭,李建成倒並不是一味的偏袒兄弟,作爲太子,他深知建國之初皇室內部的穩定和團結有利於帝國的擴張和壯大,相反,過早地內訌分裂,會使帝國陷於一種內耗,而無力繼續擴張。

保護四弟元吉可以避免皇室醜聞,維護李唐皇室和父皇的形象,有利於爭取天下人對唐王朝的支持,但他也知道,僅僅保護元吉還不夠,他還需要再安撫另一個當事人李孝恭,這樣才能避免皇室的分裂,李建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

此時李建成負手站在臺階上,眯着眼望着對面正在等待的一羣牽馬侍衛,這是二弟李世民的侍衛,他認出來,原來二弟也在李孝恭府上,這倒有點巧了。

這時,他身後傳來一串腳步聲,李孝恭匆匆走了出來,躬身道歉,“讓太子殿下在府外久等,臣之過也!”

“沒什麼,這是我不請自來,很唐突,應該是我有歉意。”

李建成微微一笑,目光落到了李孝恭身後的李世民身上,“二弟也來了嗎?”

李世民上前躬身施禮,“小弟知道孝恭心情苦悶,特來安慰他。”

“是嗎?真是巧了,我也是來安慰孝恭。”

李建成目光又望向天空,儘量掩飾他臉上的一絲不自然,“天氣不太好,應該快下雨了吧!”

儘管二弟李世民還談不上威脅他的太子之位,但隋朝的先例在前,還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往那個方向去聯想,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做了太子,李建成自然而然地就會考慮到他的太子之位的穩固,除了得到父皇的信任,同時也要防止外來的威脅,在所有的兄弟中。二弟世民無疑是他最大的威脅。

李建成說天氣不好的意思,是提醒二弟該告辭離去了,不料李世民卻沒有一點走的意思,只笑了笑,依然站在李孝恭的身後。

李孝恭是主人,他見氣氛有點尷尬,連忙笑道:“別站在府門口說話了。太子殿下請進。”

一路上李建成幾次想和二弟說兩句,可是兩人目光相觸,卻找不到話說。他本來想問隴西戰事,可提到隴西便會不可避免地觸及到李世民未奉旨進京,那會更加尷尬。兩人都沉默了。

李孝恭將李建成請到貴客房,三人坐下,李建成坐首位,李孝恭和李世民分坐兩邊,兩名侍女上了香茶。

李建成身爲太子,不能隨意出宮,他在外面呆的時間不能太長,不可能彎彎繞繞地寒暄試探,既然二弟不肯離去,他也只能開誠佈公了。

李建成沉吟一下便道:“我今天來。主要是想和孝恭談一談,希望你能理解聖上的良苦用心。”

李孝恭端着茶杯慢慢品茶,他沒有說話,旁邊李世民也沒有說話,而是有點心不在焉地擺弄着手上一塊玉佩。似乎兄長李建成的話和他沒有半點關係,他只是一個旁聽者。

李建成一邊說,目光卻漸漸被二弟手上的玉佩吸引,他忽然認出來,那塊玉佩就是前天五妹桂陽公主在父皇面前告狀時,拿出的那塊蝴蝶形狀玉佩。趙慈景讓親兵帶給桂陽公主的一個信物,玉佩怎麼會在二弟世民的手中?

難道桂陽公主已經和二弟談過什麼了嗎?李建成發現二弟世民對這件事的參與其實很深,他心中一陣驚疑,這件事究竟還要怎樣演變?

心中在思慮,但他的話卻沒有停,他又對李孝恭語重心長道:“大唐王朝剛剛建立,這個時候維護皇族內部的團結和穩定尤其重要,關係到我們最終能否取得天下,聖上其實也知道事情不是齊王說的那麼簡單,但他也沒有辦法,這個時候他只能把事態平息,讓所有人儘快忘記此事,以免影響到皇室聲譽,我希望孝恭你能理解聖上的苦心。”

李孝恭還是沒有說話,李世民卻終於忍不住,冷笑一聲,“父皇的良苦用心我可以理解,但兄長的解釋卻讓人難以信服,甚至是適得其反!”

李建成臉上露出極爲不悅的神情,他不願意二弟在這裡的原因,就是怕他插手此事,把自己勸說孝恭的一番努力付之東流,現在他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李建成心中的怒火頓時燃了起來,他深深吸了口氣,剋制住心中的不滿,用一種罕有的強硬語氣道:“你說!怎麼會難以信服,哪裡又會適得其反?”

李世民並不在意兄長的態度,他依然不慌不忙道:“中古洪水氾濫,鯀用圍堵之法治水,結果使洪水更加滔天,而禹用疏導之法治水,終於平息了水患,和今天之事何其相似,齊王犯法本來是小事,撤銷他的軍職,重責一頓,事情便解決了,士兵們只會覺得聖上公正嚴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會使父皇的聲望更高,但父皇卻採取了堵的辦法,不肯治齊王之罪,直接導致了弘農郡慘敗,黃君漢的投降是偶然的嗎?但現在父皇還是不肯承認,繼續變本加厲地堵,以爲一堵可以了之,殊不知這樣雖可以堵住將士們之口,卻堵不住千萬將士之心,一件小小的事情卻越鬧越大,令人痛心,兄長身爲太子,不勸說父皇勇於認錯,反而在包庇縱容齊王,推波助瀾,以至於父皇在錯誤之路越走越遠,兄長難道不該自省嗎?”

李建成大怒,盯着二弟世民狠狠道:“那你想怎樣,讓父皇打死四弟,然後下罪己詔嗎?或許這正是你希望的,反正手足之情對你來說,可有可無。”

李世民眼角餘光迅速掃了一眼李孝恭,見他滿臉憤恨之色,他知道這憤恨不是針對自己,而是針對兄長建成,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李世民的語氣漸漸平淡下來,“我只是就事論事罷了,既然朝會上已有定論,我還能真逼迫父皇認錯罪己嗎?我還是那句話,公道自在人心,大哥總有一天會爲包庇元吉而後悔……()

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0章 留在草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3章 第一回合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3章 奸佞之計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9章 夜襲江城第12章 大事化小?第8章 怒極生誓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8章 攻而不克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4章 北市暴亂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2章 壯士斷腕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章 公主請客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章 蘇威密謀第8章 合縱抗隋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章 誰是兇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36章 楚王親書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3章 孰敵孰友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3章 河底練刀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2章 軒然大波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63章 一支冷箭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7章 奪取河陽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章 聖旨東至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0章 君廓獻計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5章 少年雙猛第27章 關中之變第65章 緊急情報第9章 敵後戰線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5章 公主承諾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3章 遼城之殤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3章 投鼠忌器
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0章 留在草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3章 第一回合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3章 奸佞之計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9章 夜襲江城第12章 大事化小?第8章 怒極生誓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8章 攻而不克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4章 北市暴亂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2章 壯士斷腕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章 公主請客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章 蘇威密謀第8章 合縱抗隋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章 誰是兇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36章 楚王親書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3章 孰敵孰友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3章 河底練刀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2章 軒然大波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63章 一支冷箭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7章 奪取河陽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章 聖旨東至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0章 君廓獻計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5章 少年雙猛第27章 關中之變第65章 緊急情報第9章 敵後戰線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5章 公主承諾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3章 遼城之殤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3章 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