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北地迎歸

春回大地,和熙的暖風吹綠了河東一望無際的原野,麥田裡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麥苗,已經長到一尺高,一羣羣農民們在河邊忙碌地引水入渠,遠方山影疊翠,茂盛樹林上空飛翔一羣羣的百靈鳥,春的氣息格外濃厚。

這裡是太原以西,經歷了去年的大旱,今年就彷彿老天要補償人間一樣,格外地風調雨順,水源充沛,一條條小河裡流水潺潺,清澈碧綠。

在南北向寬闊的官道上,一隊五百人左右的騎兵正從南方疾奔而至,聲勢如奔雷,激起滾滾黃塵,爲首大將正是從洛陽歸來的楊元慶。

不過他此時並不是回太原,他而是繼續向北,去馬邑郡草原,迎接凱旋歸來的李靖及兩萬軍隊。

此時關中最後的決戰並沒有拉開,還在積極的準備之中,只是一些外圍的戰役已經打響,如巴蜀和漢中,一旦外圍的戰役的結束,那麼關中的決戰便是水到渠成。

騎兵隊拉出長長的隊伍,在官道上一路疾奔,前面便是三橋鎮,也是南北和東西官道的交匯之處,形成了一個熱鬧的集鎮,小鎮上商鋪林立,商賈雲集。

奔到這裡,騎兵隊放慢了速度,從這條長達一里的小鎮街上緩緩穿過,今天正逢社祭,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農民雲集小鎮,使小鎮上涌入數萬人口,男女老少,熱鬧異常。

各種攤鋪一家接着一家,連街上也擺滿了,大多是各種瓜果野味及藥材,連太原城的一些商家也嗅到了商機,跑來擺攤設點,賣一些低檔的貨物,幾家賣廉價脂粉的攤鋪前擠滿了從鄉間趕來的婦人。

騎兵隊放慢了速度,不再奔行,從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緩緩經過,十幾名親兵前後護衛着楊元慶,警惕地注視着兩邊的異常。

這時,遠處店鋪裡忽然有個破鑼般的聲音響起“殿下!”

所有人都回頭望去,只見一家賣廉價首飾的店鋪裡衝出一人,臉黑如鍋底,正是是程咬金。

程咬金的忽然出現令楊元慶的臉上浮起一絲笑容,好幾個月沒見他,意外相逢,還是覺得他蠻可愛的。

程咬金異常〖興〗奮,從店鋪裡衝了出來,一連撞倒了四五個攤子,嚇得他連連道歉。

“黑炭,你不是在延安郡嗎?怎麼在這裡?”楊元慶笑着問道。

聽殿下叫自己黑炭,程咬金也倍感親切,他上前施禮道:“回稟殿下,卑職是請假回來探親。”

“哦!”

楊元慶點點頭,又看了一眼賣廉價首飾的店鋪,又笑問道:“在這裡給妻子買首飾?”

“這裡的首飾她纔不會要呢!”

程咬金撓撓頭,咧嘴笑道:“給我家小嬌娘買玩具,那小娘就喜歡收集各種首飾,哎!和她娘一樣。”

周圍親兵們都一起笑了起來,程咬金人緣非常好,幾乎所有人都喜歡他。

程咬金又問道:“殿下是回太原嗎?”

說完,他又覺得不對,這裡是去北方的路,太原向東的官道已經過了,楊元慶微微一笑“我去馬邑郡,要不要一起去看看,還是你先回去探親。”

這種和殿下同行的機會程咬金怎麼可能放過,他回太原的〖真〗實用意不過是想混酒肆青樓罷了。

他連忙笑道:“卑職左右無事,願意跟殿下北行。”

“那好,上馬走吧!”

程咬金的臉驀地紅了,他期期艾艾從斜對面一家低檔青樓裡牽出了自己馬匹,頓時引來士兵們一片鬨笑,楊元慶也忍不住笑罵起來“你這渾蛋,怎麼品味越來越低了,連這種地方也拱!”

程咬金嘿嘿一笑“這說明老程嚴守軍紀,沒有去沿途村子裡偷雞摸狗。”

“這話倒不錯,走吧!”

楊元慶笑了笑,催馬而行,不多時一行人出了鎮子,加快速度,向馬邑郡疾奔而去。

。。。。。。。。。。

從一月中旬北方草原融雪後,大隋雁北總管李靖便率領兩萬騎兵進兵草原,清剿突厥餘部,在十萬回紇軍及鐵勒聯軍的配合下,隋軍及回紇聯軍共十二萬人,在突厥牙帳擊潰四萬突厥軍,頡利可汗率數千殘軍倉惶北逃。

李靖隨即命大將楊巍率五千隋軍騎兵向北追擊,並在北海以西追上突厥殘軍,將最後突厥殘兵全殲於北海湖畔,頡利可汗在激戰中身負重傷被俘,不幸在歸途中傷重不治而逝。

草原一戰,歷時兩個半月,全殲突厥,並俘虜突厥貴族及直轄部屬十餘萬人,以及牛羊數千萬頭,戰馬、牛羊皮及帳篷等各種物資不計其數,至此,東方突厥正式滅亡。

四月初,李靖大軍返回了馬邑郡乞伏泊,並在草原上紮下大營。

在離乞伏泊還有三十餘里的草原上,五百騎兵護衛着楊元慶一路疾奔,經過幾天幾夜的晝夜奔馳,終於抵達了乞伏泊。

遠遠的,楊元慶已經看見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營,此時不僅是李靖的兩萬騎兵,包括駐紮在邊境上的一萬五千隋軍也趕到了乞伏泊大營,協助李靖管理戰俘。

這時,一隊騎兵離開了大營,向楊元慶的隊伍疾奔而來,片刻騎兵奔至,爲首大將正是李靖,李靖翻身下馬,快步奔至,在楊元慶戰馬單膝跪下:“微臣李靖,拜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翻身下馬,連忙將李靖扶了起來,笑着安撫他道:“我一直就在等待總管消息,總管立下不世戰功,大勝歸來,令人不勝欣喜。”

“微臣只是去清剿突厥餘孽,真正戰功在殿下,微臣慚愧。”

楊元慶呵呵一笑,又走到楊巍面前,拍了拍他寬厚的肩膀,讚許道:“不錯,沒有給我丟臉。”

楊巍是楊元慶的堂兄,在楊元慶將來登基後,他將躍身爲皇族,不同於一般將領,但楊魏卻爲人低調謙虛,從不以楊元慶堂兄自居,嚴守軍規,以下敬上,和衆人都相處非常融洽,提起‘拼命三郎’的威名,隋軍上下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誇他。

楊巍臉脹得通紅,似乎有話要說,楊元慶便微微一笑“你想說什麼?”

“啓稟殿下,卑職懇求參加關中之戰。”

衆人都笑了起來,眼巴巴地就爲這個,楊元慶重重拍他一下肩膀,呵呵一笑:“好!我答應你。”

說完,楊元慶又對在場所有的將領拱手道:“各位將軍,這次北征突厥,每一個人都立下了大功,我會重重封賞各位,以表彰大家北伐突厥的功績,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保證突厥戰俘的穩定。”

他的一番簡短講話,贏來衆人的一片掌聲。

。。。。。。。

在去大營的路上,李靖簡單向楊元慶彙報了這次北伐的經過,楊元慶點點頭問道:“薛延陀人的態度怎麼樣?”

李靖笑道:“薛延陀既是突厥人的忠實走狗,但同時也是一隻狡猾的狐狸,這次攻打突厥,薛延陀人始終躲得遠遠的,從頭至尾都沒有露面。”

說到這裡,李靖又低聲道:“殿下,回紇部大酋長裴薩也一同來了。”

“他是來表功嗎?”

李靖冷笑一聲“不僅如此,在路上他便提出來,希望隋軍助他剿滅薛延陀部,我沒有答應,只是敷衍他,需要殿下來決定,估計他會向殿下提出這個要求。”

“爲什麼需要隋軍協助,他不能獨立剿滅薛延陀嗎?”楊元慶不解地問道。

李靖搖了搖頭“回紇聯軍一共只有十二萬軍隊,而薛延陀在上次隋突之戰中留了一手,沒有傾兵而來,他們手中還有八萬軍隊,雙方可謂勢均力敵,而且雙方極爲敵視,恐怕遲早有一場爭奪草原的大戰。”

楊元慶微微一笑“這正是我所期盼。”

。。。。。。。

兩人加快馬速,不多時,便來到了大營前,在大營門口,前一天趕來的相國杜如晦和崔君肅已經等候在營門口,楊元慶翻身下馬笑道:“兩位相國比我快一步啊!”

杜如晦和崔君肅上前行一禮,杜如晦呵呵笑道:“李總管從草原帶來如此多的牛羊財富,我們這等見錢眼開之人,怎麼能輕易放過,當然要趕來搶財。”

衆人皆會心地笑了起來,一行人進了大帳,楊元慶在帳中坐下,十幾名士兵上前奉了熱茶,楊元慶喝了。茶,問杜如晦道:“清點好了嗎?有多少牛羊和馬匹?”

杜如晦搖搖頭“數量太龐大了,正在忙碌清點,聽李總管說,牛羊有兩千多萬頭,戰馬有三十餘萬匹,關鍵是十幾萬突厥俘虜,婦孺佔了很大部分,以後還會不斷有突厥牧民來依附,該怎麼安排他們,殿下,微臣認爲這是大事。”

楊元慶沉吟一下問道:“紫微閣是什麼意見?”

“紫微閣專門討論過此事,有人擔心把他們安置在中原,會重蹈從前六鎮兵變之禍,可安置在邊疆,又害怕他們成爲中原禍水,所以比較難辦。”

崔君素接口道:“微臣和回紇談過,回紇提出收編這些突厥戰俘,請求我們把戰俘交給回紇,我沒有答應,微臣認爲,還是用於補充中原人口,打散安置在中原各地,讓他們逐漸轉爲農耕,這其實是最好的辦法。”()

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章 中元新夜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6章 楚王親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0章 倉曹參軍第7章 士信發威第20章 以詐對詐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7章 接受密旨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1章 局面被動第66章 碎葉求救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4章 酒樓告別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江淮伏威第4章 入伍斥候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4章 北市暴亂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3章 殺機暗伏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0章 長孫之策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倉曹參軍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5章 四面皆敵第54章 雨夜獻城第26章 咬金爭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0章 驕將爭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章 營州之變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3章 隱形力量第9章 朝局悄變第27章 李思楊慮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43章 階下之囚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2章 河東紳商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5章 貌合神離第30章 尉遲抉擇第43章 孰敵孰友第7章 不徇私情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6章 激戰碼頭第57章 高調姿態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1章 雙猛大戰
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章 中元新夜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6章 楚王親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0章 倉曹參軍第7章 士信發威第20章 以詐對詐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7章 接受密旨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1章 局面被動第66章 碎葉求救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4章 酒樓告別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江淮伏威第4章 入伍斥候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4章 北市暴亂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3章 殺機暗伏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0章 長孫之策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倉曹參軍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5章 四面皆敵第54章 雨夜獻城第26章 咬金爭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0章 驕將爭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章 營州之變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21章 雙猛大戰第23章 隱形力量第9章 朝局悄變第27章 李思楊慮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43章 階下之囚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2章 河東紳商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5章 貌合神離第30章 尉遲抉擇第43章 孰敵孰友第7章 不徇私情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6章 激戰碼頭第57章 高調姿態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1章 雙猛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