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存之道

張柬之在後面見二張已被結果,便揮軍轉而直趨長生殿,那裡正是武則天的寢宮所在。

殿前有數名佩刀武士值守,見鬧哄哄來了一隊人馬,便喝問道:“這裡是聖上寢宮,爾等是何人,深夜來此意欲何爲?”

桓彥範答道:“今有太子殿下駕到,你等速速閃開一旁,莫要妨礙太子殿下進宮面聖。”

武士們定睛一看,果然看見了李顯,又認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等人,再看一旁的李多祚正然怒目橫刀,後面則是黑壓壓的禁軍士兵個個手持刀槍,來勢洶洶。當下,哪裡還敢再攔着,趕緊地閃開一條路來。

張柬之與衆人便擁着李顯往內殿走了進去。殿內武則天的侍婢見此情景,趕忙跑入裡面報與武則天。

武則天正昏昏沉沉躺在牀上,聞報便叫侍婢扶她起來。剛剛坐起,李顯便在衆人的簇擁之下走了進來。

武則天心中心中自是十分的不悅,她厲聲道:“你們深夜闖入朕的寢宮,究竟要幹什麼?”

張柬之道:“啓稟陛下,張昌宗、張易之二人意圖謀反,臣等已奉太子殿下之命誅殺了這兩個逆賊,現特來稟告陛下知道。”

武則天一聽這話,立時血涌腦頂,氣阻胸口。那張昌宗和張易之本極受她寵愛,陡然聞此噩耗,情緒立時變得十分激動,她伸手指着李顯,道:“李顯,此事爲何不先報與朕知道?你眼裡還有朕嗎?”

李顯從小到大都十分懼怕他這個母親。什麼時候見了武則天,都跟羊見了狼似的。當下見武則天如此厲聲責問,便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張柬之一看這哪能行,立即搶道:“陛下息怒。太子殿下這樣做也是爲了社稷着想,如若稍微遲疑,一旦泄露消息的話,那兩個逆賊定會狗急跳牆,對陛下對國家都沒什麼好處。”

武則天一聽這話心中更氣,道:“好!你們做得好!人都已經殺了,你們就都退下吧。朕很累,要休息了。”

誰知衆人反而跪倒,齊聲道:“陛下年事已高,臣等請陛下傳位於太子,也好順天應民,不負先皇重託。”

武則天一聽,這才明白過味來。鬧了半天,這幫人今夜是擁着太子前來逼宮來了。氣得她渾身上下直哆嗦,她用顫抖的手指着衆人,道:“你們哪一個不是朕一手提拔起來的,現如今卻都來逼朕,你們捫心自問不慚愧嗎?”

衆人答道:“臣等正是感念陛下的厚恩,爲陛下身體着想,才這樣做的。”

武則天嘆了一聲“罷了”,便仰靠在枕上喘起氣來,不再吭聲。她雖然年事已高,想讓她驟然放權也不是件易事。

武則天不再言語,衆人也都面面相覷,沉默半晌。張柬之和桓彥範一看這樣僵着不是個辦法,便起身招呼大家擁着李顯來到了殿外。

張柬之對李顯說道:“太子殿下,我看聖上一時之間思想上還轉不過彎來,不如讓聖上先考慮考慮。如今之計,還是要將二張的餘黨先行捕殺,免生後患。”

李顯連連點頭,道:“張大人言之有理,儘可相機行事。”

張柬之立刻叫過來李湛、楊玄琰,叫他倆率領羽林軍捕捉二張餘黨,一旦捕到即就地正法。然後,他又讓李多祚率領手下控制禁宮內外。分派停當後,張柬之陪着李顯以及衆人仍在殿外等候。

天亮時分,李多祚忽從外面大步走來,對李顯道:“稟太子殿下,太平公主要進宮探視聖上,現在外面等候。”

李顯便問張柬之,道:“張大人以爲如何呢?”

張柬之一聽,立時有了主意,道:“殿下可速叫太平公主進來,對她曉以大義,讓她去勸陛下遜位,我想一定會奏效的。”

李顯道:“那李將軍快去請她進來吧。”

~~~~~~~~~~~~~~~~~~~~

太平公主像往常一樣,早晨進宮前去探視武則天。來到玄武門外,卻被禁軍攔住,心中不禁怒起,正欲發作,卻瞧見李多祚走來,便質問李多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爲何不讓她進宮去。李多祚見是太平公主,思量自己做不得主,只得進裡面稟報。

太平公主臉帶怒容,正等得不耐煩之際,見李多祚從裡面走了出來,正欲開口問他,卻見李多祚道:“太子殿下請公主殿下進去。”

太平公主一聽,覺得話頭不對。怎麼是李顯請我進去?好生奇怪,難不成母皇出了什麼事?她帶着滿腹狐疑快步向裡面走去。她越走越覺得情形不對,只見宮裡四處佈滿甲兵,手持刀槍嚴陣以待。到了太極殿,見李顯與張柬之等大臣就站在殿前階下,

太平公主對眼前這種情況頗爲迷惑,她似乎嗅到了空氣中的緊張氣氛,料知定有非常之事發生,於是便問李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張柬之立刻上前,道:“公主殿下,是這麼回事。今夜,張昌宗和張易之二人圖謀造反,我等奉了太子殿下之命已將這兩個逆賊誅殺,今特來稟報聖上知道。”

太平公主何等聰明樣人,一聽立時明白了八九分。心想張柬之口稱奉了太子之命誅討二張,分明已是目無母皇,而且看這甲兵環列的樣子,大有逼宮的架勢,也不知母皇現在安危如何?她強抑着心頭的焦慮,道:“原來如此。”

張柬之又道:“如今聖上年事已高,已不能親視朝政,爲國家社稷計,我等想請聖上傳位於太子殿下,不知公主以爲如何?”

太平公主一聽這話,不禁心裡暗自冷笑。心道你張柬之如此單刀直入、咄咄逼人,分明是要我表明態度。照眼前情勢看來,恐怕母皇不遜位也是不行了。現在我處於完全劣勢之下,說不得也只能做個順水人情了。想到這裡,她看了看李顯,道:“這的確對社稷大有益處。”

張柬之道:“聖上對此還有些猶豫,公主您看••••••”

太平公主忽然打斷他的話,道:“陛下那裡由我去說吧。”她拾級而上,走到李顯面前時特意停住腳步,又道:“皇兄只需在此等候消息便可。”說罷向裡面走去。

李顯望着太平公主的背影,心中不禁對這個妹妹生出了無限的感佩。

約莫兩個時辰之後,太平公主自內走出。

李顯一見,趕緊上前問道:“太平,母皇都答應了嗎?”

太平公主道:“是的,母皇已經答應傳位於你了,現就要招入上官婉兒草詔。”說罷叫過一個太監,讓他去傳上官婉兒來。

李顯一聽,真是感激涕零,道:“太平,真是有勞你了。”

太平公主道:“你我兄妹何分彼此,這都是我該做的。”

太平公主的話雖然是言不由衷,卻把個李顯感動得要命,他嘴上沒說,心裡暗道:“異日得登大寶,定要厚待這位妹子。”

之後不久,上官婉兒到來,入見武則天。依照規矩,先擬了一道太子監國的敕書,叫李顯進去接旨。李顯屁顛屁顛進去,沒一會兒便接了旨出來了,與張柬之桓彥範等人一合計,決定今兒個先到此爲止。留下李多祚、楊玄琰等羽林將軍領兵繼續駐守、嚴密佈控,李顯與張柬之、桓彥範等人則先離開了太極殿。

果然第二天,武則天便下達了正式的傳位詔書,傳位給太子李顯。李顯於是日正式登基,是爲唐中宗。想當年,他也曾在龍椅上坐過幾天,屁股沒捂熱,就讓武則天給揪了下來。後來被貶到了房州,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終日提心吊膽,總害怕武則天會對他動殺心。戰戰兢兢熬到了今日這個地步,總算再度步入龍庭、登上皇座,心中自是感慨良多。

李顯登基之後,自然首先就是重新復國號爲唐,並大赦天下。其他的什麼官制、禮制之類的東西,不過是改個名,換湯不換藥而已。

接下來就是大肆封賞此次復辟的有功人員。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和袁恕己等五人是復辟的首謀大臣,所以皆位列宰輔之職不在話下。其它像李多祚、李湛等人也都加官進爵。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雖沒出什麼太大的力,但是人家是皇弟皇妹,即便就是嘴上說了幾句漂亮話,那也是頭等大功。所以特別封李旦爲安國相王,太平公主爲鎮國太平公主,各食邑五千戶。

對如期而至的勝利,張柬之等人自然免不了陶醉其中,對於他們來說,錦繡前程纔剛剛開始。過於樂觀的態度,使他們完全忽視了可能的危險。

然而清醒的人總還是有的。劉幽求就曾當着桓彥範、張柬之和敬暉的面提醒他們:“公等雖然誅滅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可別忘了武三思和武攸暨等人還在,他們可是潛在的巨大威脅。何不趁熱打鐵,一併把他們除掉,免得日後養虎遺患,反遭其害。”

張柬之聽罷笑道:“老夫看武三思等人根本不足爲慮,他們就如擺在案上的肉一樣,什麼時候想切還不是隨我們的便嗎?”

桓彥範和敬暉聽張柬之這樣說,便也呵呵一笑,道:“張閣老說得好。他們真的好似案板上的肉一樣啊。”

劉幽求見他們根本聽不進去自己的話,也只得搖搖頭,告辭而去,心中暗道:“只恐他日爾等翻作了案板上的肉,死無葬身之地啊。”

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楔子 那時花開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楔子 那時花開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章 冤魂碧血
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楔子 那時花開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楔子 那時花開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章 冤魂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