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

不用問,把太平公主遷往蒲州這種安排,她若知道了定會大鬧一場。所以李旦前思後想,怎麼也得個精細機敏的人前去宣旨纔好,若是個愣頭青去了,少不得會找些麻煩。他想了好一會兒,終於想到了一個人就是高力士。

近幾個月來,高力士明顯較之以前要活躍得多,一有空兒就往東宮跑,所以李旦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他。把他找來之後,李旦少不得好一通囑咐,主要是原則上千萬不可激怒太平公主,定要好言勸慰。

高力士非常明白,這可不是好差事。太平公主那脾氣誰不知道,冷不丁就要她到蒲州去,她能幹嗎?到時候若是撒起潑來,拿他出氣那可如何是好呢?在去山莊的路上,他心裡也是七上八下沒個底。

果然,太平公主接旨之後先是怒不可遏,破口大罵,然後就嗚嗚大哭起來,不住的數落李旦父子忘恩負義,後來竟逼問起高力士來,邊哭邊問道:“皇上這樣安排到底是不是三郎的注意?”

高力士只好說道:“公主殿下,這種事奴才也不清楚。”他並不敢可以迴護李隆基,怕激起太平公主更大的怒意。

太平公主道:“定是三郎的主意,他現在比不得以前了,全然不把我這個姑母放在眼裡。我到底哪裡對不住他了,他要這樣害我,他若不給我一個說法,我絕不會罷休!”

她吵吵嚷嚷就要動身出發。高力士一看這情形,知道自己再說什麼也都是多餘,不但沒有什麼用,反而會火上澆油,他趕緊帶人趕回城裡,進得宮裡直奔東宮而去。到了東宮,劈頭就問一個小太監:“快去叫太子殿下,我有要事回稟。”

那個小太監向後面一指道:“太子殿下正在後面的花園裡呢?”

高力士一路小跑着穿廊過屋來到了後面,瞧見李隆基正站在水池之畔投着食物逗弄其中的金魚,遠遠就說道:“殿下,你倒還真是悠閒自在呀,那太平公主說話就要來找你興師問罪了!”

李隆基猛的回過頭來,道:“力士,你說什麼?”

其實他已經聽到了,但一驚之下不知所措,就又問了一遍。

高力士已到了他跟前,喘着氣道:“這不,我剛從太平公主那兒回來,聖上下旨叫太平公主遷往蒲州居住,她惱怒之餘,硬說這是你的主意,估計已經在路上了。殿下,奴才看你還是躲躲吧。一會兒他來了,少不得在你這兒大鬧一場,恐怕你吃不消。”

其實調走太平公主這道詔命出臺的前前後後,李隆基都是清清楚楚,因爲他就是幕後的策劃者。他當然知道太平公主是個什麼樣的人。因爲他始終都沒有出面,所以沒有想到太平公主回來找他,而且這麼快。

高力士見李隆基**,又催道:“殿下,我看你還是先躲躲吧,不然一會兒她來了,須不好看。”

李隆基忽然手一揚,將手裡的餅渣都灑到了池中,並不理睬高力士,卻吩咐道:“來呀,與寡人擺宴。”

一旁侍立的太監答應一聲立刻去了。

高力士被搞糊塗了,說道:“殿下可是要設宴迎接太平公主?”

李隆基忽然哈哈笑道:“力士,你看這滿園的景緻,好也不好?”

雖然已經打春,但樹木花草俱未泛綠,仍是枝枯草黃,園中佈局雖美,到處都是灰灰的一片,也不知李隆基究竟是什麼意思。高力士心想殿下莫不是心裡着急,一時之間給急糊塗了,趕緊說道:“殿下,你問這個做什麼?現在••••••”

李隆基打斷他道:“力士你定然是覺得現在的景緻不美,不過,過不了幾天,春風吹來的時候,樹木花草立刻就會長出一片片的新綠,到那時侯,這園中就會美不勝收了。這樣好的景緻若無酒豈不辜負了上天的美意嗎?走,力士與我喝酒去。”

這是有小太監過來稟道:“太子殿下,酒宴已在裡面擺好了。”

李隆基說聲好,拽着高力士往裡面就走。高力士心裡着急空自沒辦法,只好跟着李隆基往裡面走。李隆基來到裡面,又吩咐把自己的妃子們全都叫來。不一時,除了楊氏有孕在身沒來之外,他的所有妻妾都到了。就聽着環佩叮噹響成一片,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吱吱喳喳說說笑笑的涌進殿中,離着還有十來步遠,一股濃郁的香氣已經撲了過來。

李隆基踞坐正中撫掌大笑,對高力士道:“怎麼樣,力士,你看他們像不像才從瑤池上下來的。真是‘玉佩連浮星,輕冠結朝霞。列坐王母堂,豔體餐瑤華。’啊。來,姑娘們,都到寡人這裡來。”

他的妻妾們聽了李隆基的話,也都咯咯笑作一團,如風扶柳一般的擁過來,軟軟地在他身邊周圍靠了下來,有叫太子的,有叫三郎的,七嘴八舌,鶯聲燕語響成一片,還真是香豔的緊,受用的緊。

高力士瞧着這個情景,也不敢說話了,只得垂手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權且做個出世的彌陀吧。

李隆基與自己的這些寵妃們,一會兒講笑話,一會兒猜酒令,不知不覺就喝了不少的酒。就在這時,一個太監急急跑進來,道:“稟太子殿下,太平公主來了。”

他的話音剛落,還沒等李隆基開口問一句,那太平公主已氣沖沖走了進來,身邊簇擁着一大羣侍婢。

李隆基趕緊站起來,身子卻歪歪斜斜,腳下亦是不穩,好像已是醉意闌珊。趙麗卿和另一個妃子趕忙在兩旁扶住了他,他卻反而掙開了她倆得手,一徑朝太平公主搖搖晃晃地走了過去,拜禮道:“侄兒不知姑母來了,迎接來遲,還望姑母不要見怪。來,姑母快請上座。”

高力士見李隆基如此說,立刻叫來太監們,道:“快快將那酒席盡都撤去,重換新的來。”

小太監們呼啦過去,風捲殘雲一般將桌上的殘席撤去,並去張羅重新佈置酒菜。

太平公主哼一聲,也不看李隆基,道:“姑母要走了,三郎是不是很高興啊,特意飲酒以示慶賀啊?”

李隆基連忙轉身追到太平公主身邊,醉眼迷離,嬉皮笑臉道:“姑母定是與侄兒我開玩笑,姑母能去哪裡呢?”

太平公主依舊盯着殿中的畫屏,並不看他,說道:“怎麼三郎都不知道嗎?”

李隆基道:“侄兒不知啊。姑母,侄兒看您就像是在開玩笑。”

太平公主一側臉,盯着李隆基的眼睛,而李隆基依舊畢恭畢敬,笑嘻嘻的。她就這樣盯了李隆基有一會兒,忽然轉怒爲悲,自顧自說道:“姑母從小在京城長大,從來沒離開過長安半步,不想今日老了,卻遭人陷害,要趕我出長安,眼看着姑母我是活不成了。”說完這句話,她的淚已經順着臉頰活了下來,好不悲慼。

李隆基完全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一個勁兒地問:“姑母這話是真的嗎?怎麼侄兒我就不知道呢?”他又轉而問起了高力士:“力士,你可知道這件事嗎?”

高力士忙道:“知道。傳旨給公主殿下的就是奴才。”

李隆基立刻厲聲道:“力士,既是如此,你爲何不說於我知道呢?”

高力士一聽這話,情知李隆基是在演戲,只好道:“奴才該死,殿下,這事兒是奴才忘記跟您說了。”

李隆基道:“你真是太糊塗了,這麼要緊的事你都會忘了。”他又攙住太平公主道:“姑母,您可千萬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是玩的。趕明兒侄兒我定會查明這是誰的主意,定要將那給皇上進讒言的小人嚴辦不可。”

太平公主見李隆基那一本正經的樣子,也狐疑起來。心想看三郎這樣子,倒也不像是裝出來的,此事若是他所爲,也定不會這會兒與妻妾們吃酒胡鬧,怎麼着也得等我出了長安吧?

她淚盈盈說道:“三郎,姑母平日裡待你好不好?”

李隆基立即接口道:“侄兒我從小就沒了母親,姑母待我親似母親呀。”

太平公主道:“既如此,三郎就替姑母我想個法子,叫我留在京城吧。”

李隆基沉吟片刻,道:“姑母您知道聖上的成命已經下達,要改恐怕不可能了。侄兒可以跟聖上說說試試。不過,姑母您儘管放心好了,就算是聖上現在不答應,過些日子,侄兒還會去聖上說得,定不會叫姑母久居外地的。”

聽了李隆基信誓旦旦的保證,太平公主的情緒似乎平復了一些,她道:“三郎,你可千萬不能編排姑母呀。”

李隆基一拍胸脯道:“侄兒向來是說話算話。這麼着吧姑母,我先把進讒言之人給查出來,奏明聖上貶了他們,您在前去蒲州如何?”

太平公主道:“好。三郎可不要叫姑母我失望啊。”

李隆基道:“那是自然,侄兒怎麼能看着姑母被人欺負而坐視不管呢?”

這時,酒席已換上了新的,李隆基執意要請太平公主入席飲酒,而太平公主卻以心情悲痛爲由拒絕了,辭別了他回山莊去了。

太平公主剛走,李隆基的臉刷的就沉了下來,與之前判若兩人,簡直寒似秋水,妃子們和高力士一見他這個摸樣,立時都不敢吱聲了。

李隆基也不理他們,甩下所有人自顧自大步走去直奔書房,竟似一滴酒也沒喝過一樣,彭的一聲書房門被他隨手重重關上。他明白,這事兒若沒人扛是怎麼也擺不平的,一想到這兒,他的心裡就不是滋味。

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
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