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

被髡髮的謝虎,羊皮捲上的字,就是敵人警告。薛訥的命令讓全軍陷入了徹底的恐慌之中。

敵人是誰?雖然他們還沒有現身,但是薛訥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不過,這並不重要了。答案很快就會在全軍面前徹底揭曉的。那一刻到來時,整個盧龍塞谷中就會瞬間變爲血肉戰場。

嗚咽的胡笳聲此起彼伏的響起,在山谷上空迴響,似催命的鬼吟一般。兩邊的山脊上忽然冒出了無數顆腦袋,遠遠看去與謝虎的腦袋一摸一樣。

對於深入谷中腹地的**來說,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他們完全處在契丹人箭矢的垂直打擊之下,並且根本找不到任何死角躲避。不管怎樣,步卒還可以舉起盾牌,抵擋一陣。騎兵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騎着馬,目標太大,是契丹人箭矢攻擊的首要目標。可以想象,馬上就會爆發前所未有的混亂,騎兵們根本沒法催動坐騎。

恐怖的呼嘯聲中,密如飛蝗的箭雨眨眼間便撲向了谷底,戰馬的嘶鳴聲和軍士的慘呼聲立時四起。

因爲心存僥倖,薛訥不僅使自己身陷絕境,而且還把麾下的二萬將士都帶入了鬼門關。

鋪天蓋地的箭雨之下,他也只有拼死抵擋的份兒了,別的暫時是顧不上了。還好,因爲家傳武學功底深厚,他身負着精湛絕倫的槍法。當下,他揮舞鐵槍,如巨輪疾風般旋轉,撥打箭矢,保的性命暫時無憂。

好一陣子之後,箭雨終於停了。看樣子契丹人的箭矢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已經有超過三成或死或傷,喪失了戰鬥力。

片刻的停火間歇是這樣彌足珍貴,薛訥本該利用來迅速組織隊形,準備抵禦隨時有可能發起衝鋒的契丹人。但他卻沒有下達任何命令,因爲他一眼看到了擎着盾牌,離自己只有幾步遠的斥候荊成。

沮喪與絕望一瞬間轉化成了震怒。他把鐵槍狠狠戳在地上,跳下馬,猛的抽出佩劍撲到了荊成面前。

荊成被薛訥的樣子嚇壞了,完全不知所措,囁嚅道:“大帥••••••”

薛訥一伸手抓住荊成的脖領將他拽了起來,斥道:“你這個混蛋到底是怎麼打探的?這谷中明明埋伏着契丹人,謝虎都被殺了,你還敢跟本帥說一切安全!你這個狗膽包天的東西定然是通敵!”

荊成早已堆作一團,道:“大帥,屬下確實有過,確實不知那謝虎已然被殺,但屬下確實沒有通敵,求大帥明鑑。”

薛訥哪容他分說,手起一劍將他砍翻在地。他這樣做,一半是爲了泄憤,一半也是爲了推卸責任。發現了敵情的謝虎當時就被契丹人捕獲了,當然難逃一死。沒有發現敵情的荊成,雖然當時保得性命無虐,但最終也難免變作無頭之鬼。

薛訥收劍回身上馬,拔起鐵槍。這種情況下,他只有等待契丹人開始行動之後,才能相應的作出反應,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位於谷中的大軍,不論向哪個方向運動,契丹人都會立即衝下來從後面掩殺而至。無法迅速脫離谷中的**,背對敵人情況則會更爲糟糕。

對峙很快結束了。契丹人終於在一片如潮的吶喊聲中從兩側的山坡上發起了衝鋒,旌旗漫卷,如野獸狂叫着衝向**。最前面的一律手持長槍,可以想象這樣密密麻麻的槍林,以這樣迅猛的勢頭,接觸到**的一剎那時的慘象。不知有多少血肉之軀會變得千瘡百孔,添上許多鮮血淋漓的窟窿。

盧龍塞穀道並不算是狹窄,除有溪澗穿流之外,還有相當大的開闊地,所以**完全可以結成陣形對抗契丹人。

薛訥揮動着鐵槍,大吼着叫部下排成橫排的隊形,準備迎敵。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準備的時間。現在他也做不到驪山講武時的軍令如山了。就在**還在爲該扭向哪一邊迎敵而下不了決心時,契丹人已經轟然捲來,衝入了**的隊伍裡。

混戰開始。從這一刻起,人必須變成野獸,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所有的**將士,包括薛訥在內,他們拼死戰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活下去。

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往往能促使人的潛能全部爆發出來。現在的薛訥,反而冷靜了下來。再去後悔就不止是沒有價值了,簡直可以說就是愚蠢了。

薛訥的一身功夫可絕不是徒有虛名。雖然有父親的廕庇,他可以得到更多的晉升機會。但手裡的鐵槍卻是父親手把手從小教出來的。爲這個他沒少吃苦。精湛的槍法輔以血戰到底的決心,他完全就是這片戰場上令敵人膽寒的血肉金剛。

薛訥騎乘戰馬在谷中往來衝突。鐵槍過處,便有契丹人紛紛倒下。當真是威力無匹,勇不可擋。如果能夠支持到崔宣道和杜賓客的四萬大軍趕來,那麼,化險爲夷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最次的情況,如果能支持到天黑,情況肯定也會有所好轉。

時間在流逝,但身陷重圍的**根本感覺不到。對於他們來說,時間就是靜止不動的,殺不盡的敵軍,越來越沉重的橫刀,每一刻都好像有一年那麼長。

混戰仍在持續。十之七八的**已經都倒下了。溪水被屍體填滿,變成了殷紅一片。不過時間確實在流逝,它不是靜止不動的。崔宣道和杜賓客的四萬**沒有動靜,但太陽卻已經沒入了西山之下,眼看着黑暗的幕布就要被拉上了。

沒有救兵,但天總算黑了下來。薛訥知道逃亡的最佳時機就要來到了。黑夜瞬間降臨。薛訥憑着感覺,向來時的谷口殺去。契丹人當然也有傷亡,當然也有消耗,奮戰了一下午,哪一個人若說還能把兵器如風般的使喚,那他一定不是人。所有的戰士,不論敵我,他們的雙臂都已跟灌滿了鉛一樣,連擡一擡都是那麼吃力。而天黑了,視線不清導致疏忽就更是難免了。

薛訥拼了老命終於殺到了谷口。他在一步步遠離地獄,生的火種在胸膛中霎時被點燃了。

谷口處忽然有十數條長槍齊刷刷地冒了出來,沒頭沒腦向他戳來。決不能在這個地方倒下!已經闖過了重重包圍,豈能在此處功虧一簣!薛訥拼盡了最後的力量,用右手奮力揮舞長槍撥開刺來的長槍,左手一提繮繩,忽的縱出了谷口。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竟然還有部下在他的後面緊隨着他。一直只顧拼殺的他,絲毫沒有感覺到。

終於逃出生天的薛訥,顧不得長出一口氣,兩腿猛的一夾坐騎,飛奔而去。在他的後面還緊跟着百十騎,向着沉沉的夜幕深處縱馬狂奔,頭也不回。

能夠活下來,就已經比什麼都強了。狂奔了一夜的薛訥,終於在黎明時分望到了遠遠的幽州城,也碰到了剛離開幽州的崔宣道和杜賓客,以及他們統率的四萬大軍。

把薛訥算在內,逃出盧龍塞的人總共只有一百零三個人。每一個人連人帶馬都像是從血水裡撈出來的一樣,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看出本來的面目。若不是薛訥因異常的震怒而大吼一聲的話,崔宣道和杜賓客也根本就認不出他來。

看到崔宣道和杜賓客才走到這兒,薛訥何止是震怒,簡直就是怒不可遏。他擡起鐵槍指着十幾步外的崔宣道和杜賓客質問道:“你二人這是怎麼回事?爲何才引兵至此,莫非是故意按兵不動嗎?”

崔宣道和杜賓客看着遠遠過來的百十騎,及至到了近處,纔看清都是些血人,先是一愣,猛聽薛訥大吼一聲叫嚷着興師問罪,這才辨認出當先一人是薛訥。立時什麼都明白了,心知這老傢伙定是已經吃了敗仗。看樣子,他那兩萬人恐怕是隻剩下這麼些個了。

崔宣道反應過來,立刻催馬上前,一半糊塗,一般關切地問道:“薛元帥您這是怎麼回事?莫非是路上遇到了埋伏嗎?”

薛訥又累又氣,已不想再和崔宣道、杜賓客多說一句。哼了一聲,催馬自顧自去了。那百十騎趕緊隨後跟着。崔宣道和杜賓客面面相覷,也不知是該進軍呢,還是該引兵迴轉幽州。最後,杜賓客終於打破了沉默,道:“如今看來,繼續進軍已無必要了,咱們還是回兵吧。”

崔宣道趕忙催馬來到了杜賓客旁邊,道:“杜將軍,依你看,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杜賓客道:“不用問,八成是在盧龍塞遇伏了。”

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章 神都兵變
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章 神都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