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

柴旺將他二人從角門領了進去,又囑咐他倆見了公主殿下要跪下行禮,讓起來時才能起來回話。父子倆邊答應便往四下裡看。好傢伙!這樣氣派的庭院恐怕連做夢都沒見過,眼前及左右的屋宇俱是雕樑畫棟、飛檐斗拱,十分的富麗堂皇,那假山池沼更是十分的精緻,他倆兩個眼睛瞪得老大,左顧右盼瞧個不住。須臾到了正面廳堂外面,柴旺叫他倆在門外先候着,他先進去回稟公主一聲。

兩個人伸了脖子正在張望之際,就見柴旺又走了出來,向他倆招手示意進去。於是二人趕緊隨了柴旺進到了裡面,擡頭見堂上端坐着一個極爲雍容的貴婦,一身衣裳彩秀輝煌,全身上下似散發着霞光一般,兩旁擁着一大羣女的,瞧着象丫環使女,卻又個個穿的齊整鮮明,與他們在鄉下所見財主家的大是不同,因此心下狐疑不定。

聽的柴旺在旁邊說了一句“還不趕緊拜見公主殿下”,兩人趕緊沒頭沒腦就往下跪,因爲捱得緊,不知怎麼就碰到了一處,一下子便栽在了兩邊。太平公主初見這二人衣衫襤褸,心中本有幾分厭煩,忽見他倆跪下時相撞跌倒,便咯咯笑了起來,兩旁的婢女們也都跟着遲遲的笑。

柴旺見他倆出了洋相,便對太平公主說道:“主子不要見怪,鄉下人不懂什麼規矩的。”

太平公主笑的花枝亂顫,擺一擺手道:“且起來吧。把那田地被強徵之事說來我聽聽。”

順子畢竟年輕,口齒比他爹伶俐些,便把田地被徵之事向太平公主說了一遍。

其實那裡只有兩個村的土地是屬於太平公主的,她對土地並不是十分的在乎,所不喜者就是安樂公主。聽順子說是安樂公主叫徵了地去挖什麼池子,心裡這個氣就不打一處來。當着順子和他爹,她並沒有發作,只是臉色忽然有些陰沉。因方纔他二人那副憨樣逗得她好一番笑,對這二人反倒起了惻隱之心,便叫柴旺領了下去,給他們拿身衣裳換上,先在府中充個雜役吧。父子倆一聽,那是千恩萬謝,一連磕了好幾個頭,方纔跟着柴旺下去。

太平公主心想好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片子,竟然欺負到我頭上來了。你以爲你是金枝玉葉就誰都怕了嗎?我偏不怕你,把我的地徵了去,這個理不管怎樣也得跟我說清楚。

太平公主打定主意,便起了車駕進宮去見李顯。她可不是省油的燈,從來就不是讓人隨便欺負的主兒。

這個時候,李顯正在內殿同幾個寵妃玩雙陸棋呢。人語聲和陣陣的笑聲在廊柱間迴響,太平公主老遠就聽見了。門口的太監見她來了,趕忙進來回稟。李顯正玩得在興頭上,聽的回稟也不擡頭,只吩咐叫進來。

太平公主見李顯一門心思只在玩兒上,全然對自己的到來不當一回事,便眼珠一轉,在殿上頓足捶胸的哭了起來。

李顯聽的哭聲,登時雙眉皺了起來,擡起頭見太平公主在殿中哭鬧,柔聲道:“太平這是怎麼了,因何如此痛哭呢?”

太平公主哭的雖響,卻是眼裡沒一滴淚,她邊哭邊道:“妹妹是傷心怕以後再也見不到皇上了,眼見的我是活不成了。”

李顯道:“這時說哪裡話來?怎麼好端端的便說什麼要死要活的,到底出了什麼事了太平?說出來朕與你做主。”

太平公主道:“有人欺負我,竟然強奪了我封邑的土地,照這樣下去,今兒奪我的地,明兒個就得拿着刀子往我家裡闖了。”

李顯一聽,厲色道:“是誰這麼大膽,敢這樣做?你倒是說這是誰,朕絕繞不了他。”

太平公主道:“聖上真能爲我做主嗎?”

李顯道:“這個自然,太平你的事就是朕的事。快說是誰這麼大膽?”

太平公主忽然停止了啜泣,一字一字道:“安樂公主。”

這四個字就是一記無形的悶棍。李顯登時張口結舌半晌無言。這可難辦了,他忽然想起安樂公主開鑿定昆池一事,莫非那裡竟有太平的封邑不成?他的底氣似乎一下子沒了,口氣已完全不似方纔那樣硬邦邦了。他道:“裹兒平日是愛使小性子,可還不至於這麼沒高低,把你的地佔了去吧?”

太平公主哼了一聲,道:“皇兄若不信,何不叫她來問問便知了。”她也不待李顯發話,便將眼盯住了旁邊侍立的小黃門,冷冷吩咐道:“快去傳安樂公主進宮來。”

那太監稍微遲疑了一下,眼睛看着李顯想等着他發話,誰知太平公主又厲聲道:“還不快去!”小太監嚇得趕快去了。

李顯這陣兒心裡正煩呢,眼看是躲不了清淨,鬧心的事不請自來,也沒顧得上理那個小太監。

本來安樂公主還愛來不來呢,他根本就不想搭理這個傳信的小太監。待弄清楚是太平公主鬧到了李顯面前,說什麼她的地叫佔了去。立時氣不打一處來,跳腳罵了幾句乘了馬車急急的來了。其實她又不管具體辦事,哪裡知道颳了誰碰了誰,不過在她心裡是決容不得別人說自己一點不是的。

李顯是極不願意叫安樂公主來的。一個太平公主他尚且招架不了,再加上一個安樂公主豈不是要把他撕碎吃了。可是這小祖宗偏偏就來了,而且堂而皇之、旁若無人,只當自己的姑母不存在一樣。

現在內殿裡氣氛極爲尷尬。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背對着背站在兩邊,誰也不言語誰,都是鐵青這個臉。李顯瞧瞧這個,又瞧瞧那個,張了口又閉上,真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怕自己一言不當,反倒把這兩個大炮仗都給點着了。

就這樣僵了好一陣兒。李顯心想就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兒,不說話看來也是不行了,唉,真是兩個要命的祖宗。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呵呵一笑走了過去,一邊一個拉起兩人的手,道:“都是一家人,何必爲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呢?今兒個朕要在這裡專門爲你姑侄二人設宴,爲的就是你們倆能和和氣氣,咱們一家子都和和氣氣。”說罷他吩咐小太監叫傳下去,聖上要在內殿設宴,並去把上官昭容和弘文館的學士們也都叫來。

太監答應去了。這裡,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依舊是誰也不搭理誰。李顯只好繼續嘮叨,他先是對安樂公主說道:“裹兒,你現在也大了,以後做事不可太過魯莽,考慮事情要周到些。”

安樂公主也不瞧他,只哼一聲。

李顯無奈又對太平公主道:“太平啊,你是裹兒的姑母,是他的長輩,有些事要多擔待些,好不好?不管你的損失有多少,真都會補償給你的。”

太平公主本想發作一場,可真見了安樂公主倒有些氣餒,畢竟年歲不饒人,半老徐娘氣勢上怎樣也不及她年輕少婦。態度上先軟了下來。她道:“皇上,補不補償倒沒什麼要緊。我這個做姑母的意思也不過是想通過這個事給她提個醒,做事能替別人考慮考慮,全是爲了她好。”

李顯忙點頭道:“太平說的是。”又硬把安樂公主拉過來,道:“裹兒,還不趕快給你姑母陪個不是?”

安樂公主雖不情願,到此也無法,只得說了幾句軟話。

天色漸漸暗下來。宮女太監在內殿掌起燈來,頓時一片燈火輝煌。這時上官婉兒也與弘文館的一干學士全都到來了。她看見李顯一手拉着太平公主,一手拉着安樂公主,便心裡猜着八九分,定是這二人鬧得不可開交。李顯這老頭兒又居中做了調停人。估計今兒這宴會也是爲了這個。叫她和學士們來,無非就是爲了湊個熱鬧,把氣氛活躍起來,好幫着一起和稀泥。

互相之間的貌合神離並不妨礙搞一場熱鬧的夜宴。酒酣耳熱之際,學士們自然是文思如涌,便你一首我一首的對起了詩。到最後夜宴散場,一場姑侄只間的紛爭也就此不了了之了。當然當事人心裡的結並沒有解開,只是表面上形成了暫時的平衡而已。

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
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