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春暖花開

只有春天,無論是大江南北,嶺南塞外,相距雖萬里之遙,都一樣的春暖花開,草長鷹飛,使遊人能夠沉醉在這春景裡,暫時忘記離鄉的悽苦。

徐平騎在馬上,看着路邊不時閃出來的一樹樹桃花,伴着小河邊的楊柳弱枝,彷彿回到了在京師的日子,一時竟忘記了自己正身在嶺南。

此時正是閏二月,乘着這難得的好天氣,徐平完成了本季巡視轄下各縣的任務,返回自己在如和縣的駐地。

邕州屬下只有四縣,宣化附廓,徐平需要巡視的其實只有樂昌和武緣二縣。樂昌縣與以前的如和縣差不多,都是人戶稀少,一個縣令一個主簿,錢糧兩輛牛車就可以裝完,事情絕少。一年到頭,縣裡接到的訴訟還不如猛獸傷人的事情多,縣令年年忙的都是到處請獵戶廂兵幫助打老虎捉野豬,縣裡最大的開支竟然就是給獵戶們的賞錢,怪不得三不五時就有人提議把這縣廢掉。

徐平看了也是發愁,這樣下去,他和曹克明也頂不了幾年,這縣早晚會被合併。對地方來說這不是好消息,朝廷稅額是按縣來定,削一個縣邕州的兩稅規模就要往下降一降,邕州在朝廷裡的地位也要降一降。三司總攬天下財賦,賬算得比誰都精,只要他們算着省掉這一個縣少收的那兩車苗米比養幾個地方官還要划算,早晚就會找機會把這縣裁了。

武緣周圍地勢開闊,是個大縣,還管着周圍不少土州,是邕州第二繁華的地方,徐平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那裡檢點倉庫。好在沒出紕漏,這一季的任務終於平平安安地完成了。

跟在徐平後面的譚虎到這時神色才放鬆下來,帶着十個兵士輕快地騎在馬上。每次走這一路,譚虎都提心吊膽的,讓徐平啼笑皆非的是他竟然每次都擔心在路上碰到老虎。堂堂一個大州通判,巡視屬縣的時候被老虎吃了,一不小心在大宋朝就會弄出個大新聞。偏偏這個年代,這個地方,這種事情一點都不是笑話,邕州、樂昌再到武緣,這一路上翻過的山老虎橫行,年年都有吃人的事,小小樂昌縣也養不起看山的巡檢,只能弄個豬頭去拜山神糊弄一番。

如和縣的人戶都被徐平集中到了駐地周圍,出了宣化縣境,一下子沒了人煙,不知名的花在茂密的草叢中搖擺,沼澤地裡的水鳥不知什麼時聽候到馬蹄聲便撲棱棱飛起來,飛不多遠撲地扎進草叢裡,傻乎乎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不時還有一小羣獐鹿鑽出來,悠閒地吃兩口草,又憨憨地擡起腦袋,也不知在看着什麼。

一個兵士看着不遠處的鹿羣,吞口口水道:“這些小獸不知死,怎麼就敢跑到路邊來?可惜沒帶硬弓,不然晚上就有肉吃。”

另一個士兵道:“快閉上你的鳥嘴,打馬走快些,這都是虎豹口裡的食,你敢亂來不定惹出什麼大蟲來!”

譚虎最怕聽見虎豹這兩個字,沒頭沒臉地罵:“都閉嘴!嫌路上走得太輕鬆了嗎?再說話下去牽馬去!”

天聖七年的閏二月,春暖花開,不知不覺已經是徐平來邕州的第二個年頭了。他開始適應這裡,卻愈發地思念家鄉。

一路上無驚無險,回到瞭如和縣的駐地,衆人才徹底放下心來。

田裡的人們正在忙碌,遠遠地向徐平一行揮手。對於勞作的窮人來說,他們過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富足新年,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也慢慢接受了這位來自遙遠中原的年輕官人。

徐平的心情也歡快起來,一夾馬腹,向自己的住處奔去。

“官人,我來了!”

一進院門,徐平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擡頭看去,只見孫七郎半敞着懷,髮髻微亂,卷着褲腿,左手提着一條大魚,右手拎着一對竹雞,正興奮地看着自己。

徐平滿臉喜色迅速褪了下去,上下打量孫七郎,口中道:“我從萬里之外把你叫到這裡,就是讓你來幹這個的?”

旁邊黃天彪憨乎乎地道:“通判說哪裡話,這位七郎可是不得了,他的種種手段我可佩服得緊。自他來到這裡,我們野味不斷,天天換花樣!”

高大全急忙拉住黃天彪,上來向徐平行禮:“官人休怒,自七郎到了這裡便一心修那臺造紙的機器,飯也吃不下。自從前天把機器修好,黃縣尉才帶着七郎出去散散心,正事可是一點都沒耽擱。”

徐平的臉色才緩和下來,問孫七郎:“修好了?”

“修好了——”

孫七郎看看自己,確實有些不雅觀,不好意思地回答。

“快去換換衣服,成什麼體統!遠道來了,總是要慶祝一下。”

孫七郎出了口氣,急忙把手裡的野物交到黃天彪手裡,拉着高大全回住處換衣服。他們兩個多年交情,離鄉萬里更是親密,在一起住着。

離了徐平視線,孫七郎才嘆了口氣:“還是官人好說話。”

高大全奇道:“七郎怎麼這麼說?”

“高大全,你是不知道,自從你們走了,我們都在夫人管下,那種日子,唉,總有一天你也會嚐到。”

“夫人不是一向都和善嗎?到底怎麼樣,你倒是說清楚啊!”

聽了孫七郎的話,高大全心裡也打起了突突。不過林素娘又不是突然嫁進徐家的,一向都和和氣氣,不像是苛待下人的樣子啊。

孫七郎急忙道:“我可沒說夫人不和善,你可不要亂傳嘴!不過夫人和氣是和氣,規矩可比官人嚴得多了,我這種脾氣,不討夫人喜歡。說起來,夫人給所有人漲了工錢,有功的賞,有錯的罰,絲毫不馬虎。官人在的時候,只要大局不違了官人的意思,平時有點小錯官人就當看不見,自由自在,多好!”

高大全聽到這裡纔出了口氣:“那是你自己不出息,身上的毛病比誰都多,來之前官人還說你性子跳脫呢!只是做事情能夠沉下心來,這點我比不上你。不過說起守規矩,我可比你強得多了。”

孫七郎直嘆氣:“可不是,人還真要看性子合不合得來。我不討夫人的歡心,呂鬆可在夫人的手裡發了跡,年前已經升到主管了。”

“那徐昌呢?”

孫七郎搖頭:“他們夫婦到底是老夫人身邊的人,夫人怎麼也要給幾分面子,年前兩口子被打發到白沙鎮守酒樓去了。現在整個田莊裡,都是夫人一個人說了算,呂鬆夫婦最當紅,還有一個宋老栓,也有頭臉了。”

想起那處田莊自己奮鬥了好幾年,跟着徐平一手發展起來的,高大全聽到這些心裡有失落落的,隨口問道:“那現在田莊比以前如何?”

“越發紅火了,只是不像比前那麼有生氣,我住的有些不開心。”

林素孃的性子外柔內剛,遠不如徐平隨和,這一點他們這些做下人的隱隱約約早有感覺,只是事情到了頭上還是不適應。

高大全也跟着嘆了口氣,想起以前徐平管着,一幫兄弟日子過得天天無憂無慮,忙也好閒也好,徐平都不會讓他們心裡不舒服。女人當家,果然沒有男人那麼大氣,總是會給你找點小別扭。

拍拍孫七郎的肩膀,高大全道:“七郎,既然出來了,就還是跟着官人好好幹吧,不要鬧得把你一腳踢回去。官人跟我說了,隨着在外地做上兩任,無論如何也要保舉我個出身。官人的性子,也不會虧待了你。”

“那可是,知道官人喚我過來,這一路上千萬裡,我恨不得一下就飛到這裡,感覺自己就像出籠的鳥兒一樣。唉,什麼時候徐昌也過來,我們老兄弟聚在一起,還像以前開開心心多好!”

“徐昌跟我們不一樣,有老夫人在,不會虧待了他,也不會讓他亂跑。再說他是成了家的人,不像我們無拘無束。”

聽了孫七郎說起現在田莊的事,高大全也覺得心裡有些不自在,突然覺得當時徐平帶自己出來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雖然孫七郎的遭遇根子上還是因爲他的性子不踏實,但兄弟間沒了以前的趣味也是一定的,不會再像從前一樣開心。雖然他們都是僱在徐家,大不了離開換東家,但基本可以肯定只會越換越差,即使是林素娘,跟別人比起來對下人也算好的,這就無耐了。

這一帶的山是十萬大山的餘脈,山並不高,也不險峻,但接近一半都是石山,遍佈石灰岩,土地貧瘠,溶洞衆多,地下河錯綜複雜。暗無天日的地下河水中往往出產一些珍稀物種,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比如今天黃天彪帶着孫七郎去捉的那條大魚,稱爲油魚,就是這裡溶洞特產,身體含油,味道鮮美。

孫七郎換了衣服出來,把那條油魚燒了,大家便聚在一起爲他接風。雖然他來了好幾天了,但徐平不在,總是不踏實,自今天過了,纔算是正式成了徐平在邕州的貼身隨從。

竹雞的味道也好,不過還沒來得及煮了吃,就被秀秀看見,要走養着玩去了。她自己在後院有個小院子,養着各種鳥兒小動物,當寶貝一樣不讓人動。

趁着春光明媚,衆人在院子裡擺下筵席,剛剛要吃喝,一個兵士進來稟報,如和縣令段方尋了過來。

大家都已經熟識,也不需要回避,徐平讓兵士喚他進來。

與天氣一般,段方的臉上滿面春風,進了院子,先向徐平行禮,聲音微微有些激動:“下官段方,謝通判擡舉。剛剛朝廷旨意下來,已經改了京官。本州本縣考績優等,知州、通判和下官都升一階,曹知州由文思使遷西作坊使,通判遷著作佐郎,下官則已經是太常寺奉禮郎了。”

這種小打小鬧的升遷都是隨着朝廷的文書由驛路下發到地方,他們還沒到特旨升遷的那個級別。這些日子徐平不在,段方和曹克明早已經知道了,聽說徐平回來,段方急巴巴地過來道喜。

段方升京官是徐平聯絡人保舉的,出了事要負連帶責任,段方必須過來表示自己心意。

說起來這次升遷段方最佔便宜,本來他是自從八品的防禦推官改從九品的最低一等京官,跟着升了一級,成了正九品的奉禮郎了。品級上看起來是降了半級,但選人改京官的好處豈是半級能比的,即使正俸稍有降低,可是各種補貼卻多了不少,更不要說遠大的政治前途。成京官之後,段方哪怕只是平平常常地混資歷,以他的年齡,必然能夠做到知州一級地方大員,就這一點,他的那些同僚選人就必須高看他一眼。

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9章 準備抓人第30章 斥責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2章 五等戶制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67章 情報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66章 金光洞第39章 黃師宓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91章 軒然大波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77章 交涉第55章 晏殊之論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67章 猜測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78章 彈劾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95章 垂釣黃河第60章 慶功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0章 烈士暮年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9章 匪訊(上)第56章 國柄第20章 西行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38章 必勝之勢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9章 匪訊(上)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56章 銅版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3章 護衛鐵騎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54章 買馬第155章 解套第209章 楊文廣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45章 三不朽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0章 匪訊(下)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8章 使氣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17章 追獵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30章 端午(中)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
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9章 準備抓人第30章 斥責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2章 五等戶制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67章 情報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66章 金光洞第39章 黃師宓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91章 軒然大波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77章 交涉第55章 晏殊之論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67章 猜測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78章 彈劾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95章 垂釣黃河第60章 慶功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0章 烈士暮年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9章 匪訊(上)第56章 國柄第20章 西行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38章 必勝之勢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9章 匪訊(上)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56章 銅版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3章 護衛鐵騎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54章 買馬第155章 解套第209章 楊文廣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45章 三不朽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0章 匪訊(下)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8章 使氣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17章 追獵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30章 端午(中)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