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黃師宓

站在雨幕中,徐平沉着臉不說話。

站在一邊的張榮嘆了口氣:“通判,這樣大雨,幹起活來着實不方便。何不歇上兩天,等天好了再接着動工?”

徐平搖了搖頭:“這是雨季,下起來沒完,誰知道什麼時候雨停?等到雨季過去,又到了榨糖季,一個人恨不得當兩個人用,更騰不出手了。”

張榮無耐地搖了搖頭,不再說話。這地方的天氣就是如此,確實也沒有辦法,讓老天爺給面子可不太容易。

徐平的隨身兵士吳小乙從遠處蹬蹬蹬的跑了過來,看徐平一眼,便扭過頭去捂住耳朵,緊張地看着路的前方。

皺着眉頭,徐平也堵上了自己的耳朵。

張榮看看兩人,搖了搖頭,卻不理睬。

過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吳小乙來的地方發出一聲沉悶的轟鳴,大地像被驚醒了的猛獸,躁動不安地戰慄不停。

“我的天哪,怎麼這麼大動靜?這要是埋在寨子底下炸了,豈不是整個巡檢寨都一下沒了?!”

張榮使勁揉着耳朵,看着前方沖天而起的碎石撕裂了雨幕,巨大的轟鳴聲在山谷裡隆隆回響,不由變了臉色。

吳小乙放下手道:“山我們都炸着過來了,一座巡檢寨算什麼!”

張榮看看徐平,沉默不語。這火藥可比京城火藥作的那種只會發煙的東西厲害多了,真不知道這位通判是怎麼製出來的。這要是堆得多了,豈不是連城牆也能炸蹋?自己這竹木建成的巡檢寨簡直跟紙糊的一樣。

徐平等硝煙散盡,正在要讓衆人上去把炸碎的山石撿走,譚虎從上游跑了過來,遠遠就高聲喊:“官人,快不要在這裡了!雨下得太大,上邊的山洪已經起來,不要多少時候就要衝到這裡!”

徐平低聲罵了一句,對身邊的人道:“算了,今天歇着,等雨停了再開工。回吧,都回,趁着這機會大家也都休息一下!”

低頭走在溼漉漉的石路上,徐平心情有些煩躁。不是他不顧大家的死活非要堅持在這種天氣還幹活,實在也是沒辦法。這種山區的路崎嶇不平,最好的一段從如和到邕州都不能全程通牛車,運貨只能肩扛馬馱,到了榨糖季怎麼得了?收穫的季節,晚一天甘蔗裡的糖分就少一分,必須爭分奪秒晝夜不停,沒路怎麼行?

爲了方便,從福建來的移民被徐平沿路一字排開,百人左右算是一隊,綿延拉出去幾十里路,這條路就是生命線,必須在雨季結束前修好。好在這幫移民現在吃得好睡得好,活雖然累也還沒什麼怨言。

移民紛紛回到路邊自己的住處,徐平一一囑咐回去好好歇着,雨下得大了周圍山洪多,不要到處亂跑抓小動物解饞。看着衆人口是心非地答應,徐平也是覺得無耐,人多了千奇百怪,不是那麼容易好管的。

從邕州到如和,再從如和到古萬寨,這條路徐平今年是一定要修好的,下年再從古萬寨修到太平寨去。只要這條路一通,沿途的蠻人就再翻不起浪花來,加上申峒的支持,忠州和上思州就被徹底封在了山裡。到那個時候,徐平纔會騰出手來慢慢收拾他們,十八州峒合起來徐平也敢把信摔他們臉上。

還沒回到自己住處,就遠遠見到前方十幾個人冒着雨在水塘邊轉來轉去,那個跳來跳去的身形,不是孫七郎是誰?

徐平氣得牙癢癢,這不是在中牟的時候了,孫七郎現在是自己的身邊人,別人拿眼睛看着學他。偏他沒一點自覺,性子越發跳脫,跟着大孩子一般的黃天彪把周圍的山都轉遍了,絲毫不知收斂。

到了門前,徐平正要讓兵士去叫孫七郎幾個人回來,門裡卻傳出一個驚喜交加的聲音:“原來通判回來了,讓學生好等!”

隨着話聲,裡面走出幾個人來,走在前面的正是多日不見的李安仁,旁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與李安仁一樣穿着襴衫。

見過了禮,李安仁介紹旁邊的人給徐平認識:“通判,這位就是學生曾向提過的黃師宓黃兄,廣州人,世代做這左右江的生意,剛從廣源州回來。”

徐平見黃師宓的神色卻有些冷淡,遠不如李安仁熱絡,不由心中納悶,自己可是他們這些商人的財神,這位怎麼不太想結交的樣子。不過他心裡也沒多想,尤其是這人剛去過廣源州,正要從他嘴裡打聽些消息。

到了廳裡,徐平讓兩人先坐,自己回到後邊換了衣服,出來見兩個人正低頭耳語,笑着對他們道:“你們怎麼挑這麼個日子來進貨?真是人不留客天留客,前幾次你來進貨都沒碰上,要不是下雨,今天只怕是又要錯過了。”

“通判身居要職,終日忙碌,我們沒有要緊事情,哪裡敢來叨撓。”

這裡現在已經成了李安仁最重要的進貨渠道,不過草市已經沒了,自從福建的人來,數千的人口聚在一起,從徐平住處到如和縣城這幾里路迅速就出現了不少店家,一日繁華似一日,已經成了邕州僅次於州城的熱鬧所在,與武緣縣城也不相上下了。

客套幾句,便回到正題上來,徐平問旁邊一直坐着不說話的黃師宓:“聽說你是廣州人,不知都做些什麼生意?”

黃師宓道:“回通判,廣州路遠,學生都是販賣些輕貨,從廣州運緞匹過來,蠻人那裡換些金銀硃砂,賺點小錢。”

李安仁笑道:“黃兄說得太客氣了,通判不是外人,這幾個月我多承蒙照顧,生意比以前好做了很多。通判,這位黃兄可不簡單,我認識的蠻人還都是左江這裡的,黃兄的生意卻在右江,那裡可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去的,利息也高。我聽說廣源州那裡,盛產生金,一兩黃金才換一匹好緞,利息可不是我們做茶鹽生意能比的。黃兄,你說是不是?”

黃師宓默默地點了點頭,並不吭聲。

徐平冷眼看着,知道黃師宓與李安仁不同,對與自己合作並不熱衷。說起來也難怪,什麼生意能比買賣金銀還賺錢?廣源州有大金礦,傳說那裡幾十兩重的狗頭金都不少見,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不管真假,廣源州是所有土州里最有錢的總是沒錯,有錢勢力就強,近幾年隱約有成爲蠻人首領的意思。

大宋的勢力在左江地區還說得過去,明面上各蠻酋都稱臣納供,小動作雖然不少,大的動靜卻也沒人敢鬧出來。右江地區就不同了,朝廷連維持面子上的羈縻也艱難。像廣源州這些地方,都是同時向大宋和交趾兩邊稱臣,在中間搖擺漁利。有好處的時候認得大宋,沒好處時就做自己的山大王。

李安仁見黃師宓態度冷淡,也覺得尷尬,只好借喝茶遮掩。

徐平問黃師宓:“聽說你剛從廣源州回來,那裡情形如何?”

“學生雖然與那裡做交易,具體的情況也不清楚。只是聽說前些日子,那裡的首領向朝廷納土稱臣,朝廷本來已經允了,封首領爲環衛官。後來不知爲什麼又拒絕,並沒有告身到那裡。”

徐平淡淡地道:“納土稱臣是表示對朝廷的忠誠,這位首領儂存福,胃口卻太大了些,竟然要朝廷讓他統管周圍數州。這且不去說,廣源州是我大宋邕州屬下的廣源州,太宗皇帝時已在治下,用得着他來納土?尤其可惡的是,向我大宋朝廷稱臣之前,他竟然先向交趾上表。大宋的官是這樣當的?”

儂存福的書信先是到邕州,曹克明沒及細查,按慣例答應了。報到轉運使司,王惟正問徐平的意見,徐平第一個反對。有前世的見識,徐平不會把這種虛名頭放在心上,看的是事情的本質。儂存福是用武力手段吞併廣源州的,所謂納土稱臣不過是從宋朝這裡要一個合法性,更別說還附帶其他要求。也就是現在邕州實力不濟,要不然這種人就該直接出兵滅掉,不然讓他吞併下去,那還得了?早晚要養成大患,他的兒子可是叫儂智高,徐平記着呢。

儂家在廣源州的崛起,源頭還在交趾。天聖五年,交趾貪圖那裡的財富,出兵滅掉了原來的知州,又沒有實力長期駐守,留下了這個空子讓儂存福鑽了進去。宋朝對於交趾是大國,邕州相對於交趾實力卻不值一提,朝廷上上下下貪求和平,悶聲不響裝不知道這件事,到現在已經鬧大。如果再認了儂存福爲廣源州之主,面子上收回了廣源州,實際上卻助長了他的野心。

權衡之後,王惟正拒絕了儂存福的要求,讓他退回本州,別選原知州的後人任知州,就此雙方再無往來。

黃師宓聽了徐平的話,面不改色,沉聲道:“通判說的這些,學生倒是沒有聽說。那裡的事情,學生只是知道個大概。”

“知道大概也就夠了。那你又知不知道,儂存福私自把屬地立爲長生國,僭稱皇帝,立皇后,封其子儂智聰爲南衙王?這可是明明白白地謀反了!”

黃師宓面容抽搐了一下,硬着頭皮道:“學生不知道。”

徐平盯着黃師宓,冷冷地道:“我告訴你,我這裡給你們這些商人各種方便,甚至稅收得都不重,除了互通有無,朝廷還要讓你們做我大宋的耳目。蠻人一有異動,你們該自覺知會朝廷,而不是從中漁利!廣源州的事情早已遠近皆知,你常年在那裡做生意,竟然敢在我這裡打馬虎眼!哼,曹知州那裡多年不開刀,你們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

黃師宓低着頭,目光陰冷,看着桌子上的茶杯,一聲不吭。

“李安仁帶你來見我,本是好意,卻沒想到你是這樣人,枉廢了他的一副熱心腸。從今以後,邕州的生意你不要做了,免得以後引出什麼禍事來。”

李安仁沒想到是這種結果,張目結舌:“通判,這怎麼使得?黃家多少代都是做這一路生意,這樣禁了,不是絕了他們家的生路?學生以後出去,怎麼跟同行們交待?”

“交待什麼?你也讓他們知道,做的雖然是蠻人生意,終歸還是我大宋的臣民,不要像這位黃師宓一樣,忘了自己姓什麼!從今之後,邕州揭榜,黃師宓一家再敢到邕州與蠻人交易,以通敵叛國論處,殺!”

徐平並不知道,眼前的這位廣州進士,正是他前世歷史上儂智高起兵時的謀主,後來狄青平亂,殺死於崑崙關下的亂軍之中。但他卻很明白,廣源州儂家的勢力已延伸至邕州城外不足二百里的地方,論地盤,比邕州直接管轄到的地方都大。要不是右江地區還有老資格的田州與廣源州作對,波州李家擋住了左江,儂家就囊括左右江,勢力直到邕州城下了。

這個時候,凡是與廣源州說不清楚的,徐平都要趕出邕州。

第15章 擺攤第124章 死城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51章 抓捕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9章 遊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5章 歲除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11章 李覯第101章 抽血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35章 災民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40章 冬雨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0章 公人世界第65章 離開河陰第58章 仙人跳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67章 選擇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51章 危機第61章 意外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8章 讀書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96章 三角城第123章 出書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73章 點將第63章 官聲第92章 收權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88章 百官圖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97章 流年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0章 除害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07章 離別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0章 匪訊(下)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98章 東南茶法第49章 舊部第16章 煤球爐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6章 如和縣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1章 根源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28章 優遷第40章 冬雨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97章 試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49章 事發第12章 治術(三)第148章 轉折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1章 德政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
第15章 擺攤第124章 死城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51章 抓捕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9章 遊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5章 歲除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11章 李覯第101章 抽血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35章 災民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40章 冬雨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0章 公人世界第65章 離開河陰第58章 仙人跳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67章 選擇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51章 危機第61章 意外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8章 讀書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96章 三角城第123章 出書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73章 點將第63章 官聲第92章 收權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88章 百官圖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97章 流年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0章 除害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07章 離別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0章 匪訊(下)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98章 東南茶法第49章 舊部第16章 煤球爐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6章 如和縣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1章 根源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28章 優遷第40章 冬雨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97章 試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49章 事發第12章 治術(三)第148章 轉折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1章 德政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