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烈士暮年

出了州衙,徐平見天色還早,便沒有隨着曹克明去遇仙樓,而是先去看看歸在公使庫下的幾個鋪子。

不再與曹克明鬥氣,徐平自然不會再卡公使庫的財源,畢竟公使庫不是曹克明一個人的小金庫,而是邕州上下全體官員的小金庫,裡面錢財寬裕,徐平自己用起來也方便。此時的財政審計極嚴,勾院到南宋時候避趙構的諱,改爲審計司,本就是審計這一制度的正式起源,正好歸在通判的管下。徐平比誰都明白哪些錢能動,哪些錢不能動。作爲公務經費,除非特殊情況三司及其他監察部門不查公使庫的賬,用起來靈活性很高,裡面的錢自然越多越好。

太陽西斜,終於斂去了咄咄逼人的鋒芒,季節來說已經進入冬季了,陣陣涼風從鬱江吹進城裡來,掃去了令人難當的悶熱。

離遇仙樓不遠的邕州繁華街道,並排開着兩家鋪子。

一家賣書的鋪子,裡面都是徐平用活字印刷的暢銷書籍,邕州雖然人口少,但周圍的一些蕃國也會經常來這裡做生意,他們纔是大客戶。尤其是一些佛教書籍,經常有蕃人來這裡大量買進,成套的《三藏》都賣出了幾套,據說在一些小國成了國寶。邕州周圍的小國佛教盛行,是個很大的市場。此時文風興起,許多州都有官辦的印書鋪子,大多歸在公使庫下,邕州也隨大流。

挨着的一家是藥鋪,看着門面不小,說起可憐,裡面賣的藥物只有了了幾種,都是出自徐平的手筆。一種是清涼油,一種是藿香正氣水,還有一種是成壇的剁椒。這個年代,徐平說剁椒是藥那就是藥了,正兒八經按藥價賣,已經成了公使庫最大的財源。除了這幾樣,再就是檳榔之類的大路貨,以及從山裡收來的麝香蛤蚧之類,能賣多少是多少。

管理這兩個鋪子的,一個是節度判官使院屬下的公吏沈主管,一個是錄事參軍州院屬下的公吏石主管,都是在本地有身家的。官府選涉及錢的管事,都是先確定家產賠得起,賠了公家的錢,先把管事的家產抄了再說。

兩人正站在門前說着閒話,看見徐平帶了高大全和譚虎過來,急忙上前行禮,讓到屋裡奉茶。

徐平擺手道:“不必客氣了,我只是過來隨便看看。”

石主管對手下的人吩咐了一下,與沈主管一起陪着徐平進了書鋪。這裡與民間普通的書鋪不同,只賣書,並不兼營文書和公證業務,鋪裡幾個書架上擺着成套的樣書,幾個小廝招呼着,沒有平常書鋪裡的執筆人。

鋪裡只有三個客人,看見徐平身上的官服,匆匆付了賬離開。

徐平轉着看了一圈,問身邊的沈主管:“最近生意如何?哪些書好賣?哪些不好賣?”

沈主管恭聲答道:“稟通判,最好賣的還是各種佛經,再就是一些開蒙的書。最近有幾個海外的客商來這裡買佛經,說我們印的還精良,就是用的紙張不好,比不得閩地的書坊,甚至連廣州的書坊都不如,讓我們用些好紙。”

徐平苦笑着點點頭:“知道了,我會想辦法。”

邕州到底落後,沒有什麼象樣的紙作坊,就這被人挑毛病的紙還是從桂州專門運來,說是竹紙,比兩浙川蜀的竹紙可差遠了。這生意要做下去,看來還要在附近開個製紙的作坊,制些象樣的紙出來。

沈主管又道:“還有一件,前些日子有大理國的客人來,說是讓我們印《禮部韻》和《新編玉篇》,要貨量不少。”

徐平一愣:“那客人不會是大理國官府派來的吧?”

“小的問了,客人說不是。”

徐平想了一下,點頭道:“不去管他,過些日子我讓人印了送過來,只管賣就是,又不是什麼禁書。”

大理國信佛,但政治文化都隨宋朝,《禮部韻》和《新編玉篇》是大宋的官修字典,他們來買徐平第一想到的就是官方行爲。自真宗景德年間,大理國學宋朝開科取士,以僧道習儒學的人應舉,算是三教合一,但考試內容大致學宋朝,以儒學爲宗,宋朝基本的科舉參考書也就慢慢普及開來。

看過書鋪,徐平又到藥鋪看了一下。這邊賣的貨簡單,但買的人可比書鋪那邊多多了,幾個小廝一直忙個不停。

隨便翻了翻賬目,徐平鼓勵了兩個主管一番,便不在這裡多呆。

兩個鋪子加起來每個月進賬五百多貫錢,如果是以前,曹克明肯定要樂死,現在卻不怎麼上心了。州里的很多雜項用度都被徐平以各種名目用軍資庫的錢沖掉,公使庫的開支少了很多,早就不是以前數着銅板過日子的時候。

徐平卻覺得還是有些不夠,轉過年來他要建州學,按慣例這錢要從公使庫裡出,他又不想把學費定得太高,公使庫要有更大的進項。

古代的官府,事務除了錢糧刑獄農桑,還有一項重要使命是教化,徐平一個一等進士來邕州做通判,不把州學建起來說不過去。如果在他任職其間,州學裡能出個進士那就更不得了,妥妥地是一項光輝政績。

喬大頭遠遠看見徐平順着街邊的柳樹過來,使勁拽了拽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捅了捅坐在旁邊打盹的陳老實:“陳阿爹,那個少年官人又來了!”

陳老實睜開眼,看着徐平低聲嘟囔了一句什麼,卻沒像平常一樣再低下頭去,而是與喬大頭一起看着徐平走到遇仙樓門口。

徐平轉身看見坐在牆邊的陳老實和喬大頭,向他們點頭笑了笑,才穿過遇仙樓的彩門走了進去。

喬大頭問身邊的陳老實:“陳阿爹,那個少年官人爲什麼每次都對我們笑一笑?莫不是與我們有親戚?”

陳老實搖了搖頭,嘟囔一句又閉上了眼睛,不再理喬大頭。

二樓的閣子裡,曹克明喝了一口酒,看着微風中擺動的楊柳,柳枝下河裡來來往往的小船,對坐下來的徐平嘆了口氣:“我是老了——”

徐平沒想到自己一來曹克明會說這麼一句,急忙道:“知州說哪裡話?你身體健壯,當得上廣南西路我大宋第一猛將,怎麼會說老了?”

“不是老了麼?景德三年,蠻人寇略邕州,我以供備庫副使知邕州,單人獨騎來到這裡,一個月內蠻人畏服。宜州澄海軍陳進叛亂,騷動數州,我與曹樞密相公合兵貴州,大破賊兵。天聖二年,交趾李公蘊攻邕州,我以文思使再知邕州,一封信過去,李公蘊上表拜謝!”

說起往事,曹克明的臉上現出難得一見的光彩。那時他正當壯年,英姿勃發,外懾蠻夷,內平叛亂,正是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候。

“然而現在,一個小小的忠州就敢公然作亂,不把我放在眼裡!”

曹克明重重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我還拿他無可耐何——”

徐平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低聲勸慰這位老將:“此一時彼一時,李公蘊雖然有野心,總還知道分寸。李佛瑪正是心氣盛的年紀,上臺之後比他老爹野心更大,他在交趾,註定了邕州不會安寧。我們只要從長計議,慢慢與他們周旋,知州不必爲這些事煩心。”

曹克明搖了搖頭:“樞密相公也老了——”

這句話徐平沒敢接,只是默默地端酒與曹克明喝了一杯。

樞密使曹利用自恃功大,這些年跋扈得有些過了,尤其是宮裡內侍也歸樞密院管轄,曹利用對他們苛刻了些,被羅崇勳等在太后面前正當紅的內侍懷恨在心,無時無刻不在找他的麻煩。而最近,他們終於等到了機會,曹利用的侄子曹汭是個二百五,醉酒之後語涉謀反,成了扳倒曹利用的絕佳機會。邕州雖然遠離京師,誰沒個親朋好友,消息也傳到這裡來。

曹克明與曹利用並沒有親戚關係,兩人的交集是景德年間陳進叛亂,曹利用以廣南安撫使平叛,知邕州的曹克明協助其平叛成功,以供備庫副使直升供備庫使,副使至正使超遷了許多階,曹克明念曹利用的恩情。

看着曹克明的樣子,徐平沒來由想起了遇仙樓門前的那兩個老兵。不知道爲什麼,自來到這個世界,這些失意的人總是能給他帶來最大的觸動,而大宋上層的歌舞繁華卻讓他意興闌珊。或許是徐平越來越意識到,作爲一個帶着前世記憶的人,富貴榮華實際上唾手可得,他已經開始慢慢掌握自己的命運。但對別人的憐憫卻是奢侈的,他只能給他們一個微笑,卻無法改變世界的軌跡。

曹克明把酒一口乾掉,杯子重重放在桌子上,擡頭道:“通判說得不錯,今天邕州的亂局大多來自交趾,李佛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掃平了跟他爭位的兄弟的勢力,眼睛盯住了邕州下屬州峒。沒有交趾在後面撐腰,十八個州峒也不敢聯名上書!可惜朝廷如今只想息事寧人,對交趾處處忍讓,我們縱然有心,也不敢冒與交趾開戰的風險!”

“我終究是老了,在邕州前後十幾年,再也提不起當年的銳氣,不然無論如何也不容他們如此猖狂!”

徐平勉強笑了笑,沒有接話。自己倒是年輕,卻不是統兵官,只有用時間和經濟慢慢磨這些勢力,火候只要到了,誰又敢說結果呢?

況且如今面對的不僅是一個交趾,還有一個夾在兩者之間的廣源州,這些年勢力強大,越發不安分起來。曹克明不知道,徐平卻明白那裡有一個叫儂智高的人,一天一天也慢慢要長大了。

(今天感冒了,狀態奇差,這一章是慢慢硬磨出來的,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讀者多擔待。)

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5章 軍改第73章 點將第76章 稅改第21章 矛盾第129章 重貶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12章 郵寄司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42章 劉小妹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67章 選擇第8章 雪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7章 新的產業第74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底氣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7章 盼盼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94章 養起來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84章 新軍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53章 亮劍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39章 朝爭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6章 往事如煙第59章 掃雪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0章 攻略(二)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1章 遇仙樓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05章 先生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8章 步步爲營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24章 富貴田園第92章 收權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68章 交權第151章 春狩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6章 如和縣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09章 楊文廣第75章 弒父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00章 營田務第2章 父老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7章 雜談第118章突然遭遇第5章 和尚契嵩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4章 規劃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92章 鑿齒蠻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6章 餘波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
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5章 軍改第73章 點將第76章 稅改第21章 矛盾第129章 重貶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12章 郵寄司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42章 劉小妹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67章 選擇第8章 雪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7章 新的產業第74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底氣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7章 盼盼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94章 養起來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84章 新軍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53章 亮劍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39章 朝爭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6章 往事如煙第59章 掃雪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0章 攻略(二)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1章 遇仙樓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05章 先生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8章 步步爲營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24章 富貴田園第92章 收權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68章 交權第151章 春狩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6章 如和縣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09章 楊文廣第75章 弒父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00章 營田務第2章 父老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7章 雜談第118章突然遭遇第5章 和尚契嵩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4章 規劃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92章 鑿齒蠻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6章 餘波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