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

扶着桌子慢慢在凳子上坐了下來,看着桌子上的狀紙出了一會神,徐平沉聲道:“數十人都是一樣的藉口,你們覺得可信嗎?”

吳遵路冷笑着搖頭:“因爲三司裁人,這些公吏一起想到鬧事我還能讓自己相信,連說辭都基本一樣,那就是擺明嘲弄我們了!”

徐平擡頭看看劉沆和司馬池:“你們兩人怎麼看?”

劉沆道:“這些必然都是編出來的!這幾個賤坯,想來是知道有可能被官府抓住把柄,事發前就已經串供好了!要破他們的戲法也不難,只是需要時間,問題是現在抓了數百人,三司的日常政務都停了大半,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政事堂也不可能給我們時間!”

司馬池猶豫了一下道:“現在天色已經不早,我們必須整理狀紙交到政事堂去,不然今天就趕不及了。唉,可這些供狀我們怎麼向政事堂上報?人員都抓到了,口供也有,要是政事堂就此結案,我們不信這些人的口供又如何?”

徐平緊皺着眉低下頭,只覺得腦袋生疼。早朝的時候呂夷簡的態度已經很清楚,就是要早早把這案子結了,把事情壓下去。如果按照現有的結果上報,正好給了他口實,以影響朝堂政事爲由,一封札子下來讓幾人迅速結案,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如果是這種結果,自己幾個人折騰一天又爲了什麼?這次被一干小吏如此耍弄,以後在三司還怎麼做事?什麼新開場務,難道就開給這些人這麼糟蹋?

“上報吧,既然結果如此,我們總不能壓着不報。”徐平擡起頭來,看着三人,“但一定要說清楚,我們不相信這些人的口供,因爲疑點實在太多。一抓數百人,一天的時間太短,我們來不及仔細甄別,要求最少再給我們幾天的時間。要告訴中書,我們就是懷疑這些人串通作弊,如果這次不能審理清楚,以後這種事情會層出不窮!”

司馬池嘆氣:“也只好先如此。寫好書狀上報中書,一會我還要回衙門裡向臺主稟報,看臺主如何說。”

當下由司馬池執筆寫了審理的結果,並說了幾個人的想法,徐平先畫押,其他幾人跟在後面具名。

吳遵路和司馬池離去,劉沆去收拾殘局,徐平一個人坐在桌子後面,看着天邊火紅的夕陽出神。現在事情上壓下擠,徐平覺得前所未有的棘手。

在這一刻,徐平突然覺得官府的手段粗暴一點也是好事,如果能夠簡單粗暴,現在面臨的很多難題都可以應刃而解。

可是大宋立國一直講究慎刑,真宗朝之後欲發變本加厲,或者說真宗更需要用這一點籠絡民心。遷延到這個年代,官員辦案更加束手束腳,所謂的治獄名臣,大多都是依靠智計百出解決問題,而不是靠的嚴刑峻法。

動不動就喜歡上刑的官員,在士大夫中的口碑會差,而且莫名其妙還會受到彈劾。這也是爲什麼徐平對用刑一直很謹慎,而且儘量不留下傷痕的原因。

慎刑和重典無所謂哪個好哪個壞,關鍵還是要看度的把握。只要能夠保證社會安定和諧,絕大多數人都有安全感,就是社會需要的。一味地講究仁義,寬大爲懷,結果使罪犯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越來越橫行無忌,社會治安變壞,也並不可取。

這個年代顯然就有這個苗頭了,獄空是官員的政績,判死刑的人少是皇上的仁政,都是要大書特書的。而那些被犯罪所傷害的人,卻沒有人去考慮他們的感受。

徐平現在也面臨這個問題,手上沒有明確的指控和證據,不能亂抓人,更加不能亂用刑。雖然明明知道徐昌口中的劉太師必然是個有分量的人物,卻不能去抓回來拷問,而只能從街上鬧事的人身上找證據。

對手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哪裡被抓住把柄了就把哪裡切掉,就像一隻身上有無數只腳可以舍掉的蜈蚣,明明知道它就在那裡,卻抓不到手裡。

看着天邊的斜陽,徐平也覺得很無奈。

第二天徐平幾人都沒有去上早朝,一大清早就聚在鹽鐵司裡,繼續對抓來的公吏審理甄別。情況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讓人一籌莫展。

太陽高升,下了早朝的郭諮回到鹽鐵司衙門,到徐平身邊小聲道:“副使,今天早朝王相公和呂相公兩個在垂拱殿裡爭吵起來了!”

徐平奇道:“吵什麼?

不說王曾一向脾氣和善,兩人的關係緊密得很,不該吵架啊。

郭諮帶着壞笑道:“還不是爲了你們現在辦的案子。呂相公看了昨天的書狀,認爲可以結案了,要把爲首的幾十個人發配,其餘盲從的人勒停。王相公不同意,說是案子裡還有許多疑點亟需澄清,要再等幾天。呂相公堅持,王相公也不相讓,兩人就在朝堂上爭吵起來。蔡參政幫着王相公,宋參政幫着呂相公,嘿嘿,可熱鬧了。”

徐平哪裡還有心思笑,問郭諮:“那最後如何決定?”

“還是讓你們審兩天,要是再沒什麼結果,可就要這麼定了。”

宰相排名雖然是呂夷簡爲首,王曾爲次,但講資歷到底還是王曾資深。又不是特別重要的朝政,最終呂夷簡還是選擇了各退一步,再給徐平等人兩三天的時間。

徐平把劉沆、司馬池和吳遵路三人叫過來,告訴了他們這件事情。

一時氣氛有些沉悶,幾人都感到事情棘手。

正在這時,一個軍將急匆匆地跑進來,到了徐平面前行禮:“副使,外面來了開封府的人,口口聲聲要進來捉拿要犯。我們攔着也不聽,一會就要闖進來了!”

徐平聽了心中火氣一下就衝上頭來,連開封府也欺到自己頭上,當三司是軟柿子捏?

一邊的吳遵路的見徐平面色不對,急忙上前道:“不知是有什麼公務牽連到三司,之間只怕是有些誤會。副使稍等,我出去看看。”

徐平儘量平息心情,對吳遵路點了點頭。

不大一會,吳遵路快步趕回來,對徐平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開封城裡又出大案了!開封府來拿人沒錯,我已經讓他們進來。”

吳遵路是開封府的推官,當然是向着自己衙門說話。

徐平冷着臉道:“什麼案子?又牽連到了三司裡的什麼人?”

“今天早上,有個省試落第的晉州進士在榷貨務前自縊而死。死前留下遺書,說是被榷貨務的公吏欺騙,偷換了他前去換錢的交引,人財兩空,生無可戀。副使知道,這個時節京城裡不知聚集了多少天下來趕考的舉子。那些省試落第的,都茫然無措,心裡面憋着一鼓怨氣。藉着這個事情鬧了起來,一百多落第進士擡着屍體堵了鼓院的大門,要朝廷給個說法。而那進士遺書裡說騙他的主事,正被我們抓在這裡審問。這是人命大案,什麼公吏勾結都是小事了,所以開封府急急忙忙過來拿人。”

徐平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大比之年,年初開封城裡憑空多出來數千來趕考的舉人,本就案件多發。省試結果一出來,那些落第的舉子各種情況都有。最慘的是那些家裡借貸來趕考,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哪怕討着飯回到家裡,以後的生活也沒有着落。自殺的,鋌而走險的犯事的,這幾個月裡絕不會少。發生這種案件,落第舉子們正好藉此發泄心中怨氣。

偏偏開封府知府程琳覺得自己沒有當上宰執,又知開封府,心裡也不痛快。就是在這種時候,他還想着搏個半年獄空,顯顯自己的手段。

獄空不是不發生案件,而是不管什麼案子都當日審理完畢,不關押沒有定案的嫌疑人。開封府這種地方,能做到這一點極不容易,不用手段,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發生這種人命大案,程琳必然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把人犯提回去,太陽落山之前發落完畢。如果不幸延遲到了第二天,獄空的時間就得重新計算。

吩咐手下放開封府的公差進來,徐平只覺得自己頭痛得厲害,這事情是越來越複雜了。牽扯到人命大案進來,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

不一刻,開封府的巡檢帶着差役氣勢洶洶地進來,向徐平行過了禮,高聲道:“奉府公差遣,捉拿嫌犯榷貨務主事崔有德,請徐副使放人!”

徐平點了點頭,吩咐一個軍將去把崔有德提過來。

見到三十多歲的崔有德過來,帶隊的巡檢低頭問了身邊人確定了人犯,便對崔有德厲聲喝道:“崔有德,你偷換交引謀人錢財的案子犯了,隨我回開封府過堂!”

崔有德高呼冤枉:“皇天在上,崔某對天發誓,絕無此事!那個晉州進士本就是拿了假的交引到榷貨務兌換,前幾天已經鬧了幾次,務中很多人知情,怎麼能憑空冤枉我!”

“廢話恁多,隨我到開封府衙門向府公分說!”

巡檢說着,一邊吩咐自己手下差役上前拿人。

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5章 災民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42章 劉小妹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77章 決戰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75章 弒父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72章 魚水第23章 誥命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2章 新米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5章 廷辨第192章 鑿齒蠻第26章 慶祝第172章 農事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22章 兩個小孩第66章 新鮮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83章 炸城門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17章 追獵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0章 西行第39章 黃師宓第40章 誰承其後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4章 嫉妒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9章 匪訊(上)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40章 從前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0章 小大人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99章 搞事情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08章 老花鏡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40章 先聲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27章 超市第5章 報恩第226章 自助餐第32章 長命縷上架感言第5章 家的味道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4章 賜名第3章 護衛鐵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4章 談判
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5章 災民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42章 劉小妹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77章 決戰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75章 弒父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72章 魚水第23章 誥命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2章 新米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5章 廷辨第192章 鑿齒蠻第26章 慶祝第172章 農事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22章 兩個小孩第66章 新鮮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83章 炸城門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17章 追獵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0章 西行第39章 黃師宓第40章 誰承其後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4章 嫉妒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9章 匪訊(上)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40章 從前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0章 小大人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99章 搞事情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08章 老花鏡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40章 先聲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27章 超市第5章 報恩第226章 自助餐第32章 長命縷上架感言第5章 家的味道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4章 賜名第3章 護衛鐵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4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