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61章 有樣學樣

bookmark

折繼閔去年襲知府州事,今年才二十三歲,幾乎是這個年代最年輕的知州了。當然府州不是普通的州軍,是半藩鎮化,知州一直由折家世襲,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朝廷在麟、府、豐三州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不再允許楊、折、王三家在各自的地盤上爲所欲爲。豐州王家連續幾代沒有傑出人物,雖然仍佔據着知州的位置,不過州里的事務一般都不再由他們作主,真正管事的是朝廷派下來的官員。楊家次之,麟州慢慢向正常州軍轉化。府州同樣也經歷了危機,上一任知州折繼宣貪婪暴虐被罷免,年幼的折繼閔知州事。如果不是因爲党項反叛,邊境不寧,如果不是折繼閔功績傑出,府州可能也會跟那兩州一樣,慢慢轉化爲正常的州軍,取消藩鎮。

麟府路位於黃河以西,是大宋插進党項勢力範圍的突出部,一直戰事不斷。去年元昊進攻的首選本來是這裡,試探了幾次,折繼閔應對得力,最終戰事在鄜延路擴大。

自元昊退走,折繼閔依然與沿邊的党項部族爭鬥不休,幾乎沒有寧日。這裡朝廷的禁軍較少,作爲藩鎮兵折家自保有餘,進攻不足,連年打仗幾乎是他們的日常。

這一天折繼閔升衙問事,退堂之後,其弟折繼祖急匆匆地過來道:“阿兄,府外來了一個人,說是遠在秦州的楊文廣所派,有急事求見。”

楊家與折家世結姻親,雖然楊業一支早已不參與三州事務,來往還是有的。不過楊文廣不是楊延昭的長子,與折家交往不多,他派人來,應當不是家裡俗事,折繼閔忙弟弟把人帶進來,自己到後衙的小花廳相見。

折繼祖急急去了,折繼閔回到後衙拜了母親,換了便服,前去小花廳。折繼閔的母親是折惟忠的嫡妻劉夫人,折繼祖則是妾室李夫人所生,兩人同父,但不同母。不過按這個年代的規矩,家裡的地位主要跟年齡有關,而跟生母關係不大。折繼閔繼位是因爲大哥有失朝廷所望,被免職他作爲次子繼位,而歷史上他離任知州之後,接替他的正是折繼祖。

府州依然保留着五代藩鎮時的規矩,無論軍政民政,多用本家子弟。此時剛剛成年的折繼祖,便就成了折繼閔的左膀右臂,家裡一應雜事也是他在掌管。

到了小花廳,就見到一個風塵僕僕的中年人上前行禮:“小的楊畔,麟州人氏,近年隨着族叔文廣在秦州從軍,混些軍功,搏個出身。見過知州。”

折繼閔忙還禮,讓楊畔落座。雖然與這楊畔並不相識,不過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他是麟州楊家的近支,不能怠慢。

楊文廣在禁軍中蹉跎近二十年,最近一兩年纔跟着徐平到了秦州,飛速升遷,算是楊家這一代最傑出的人物了。他混出了頭,日漸衰落的麟州楊家本族派些子弟去跟着,讓帶摯很正常。只有本族的人混出來了,才保住楊家在麟州的地位。

寒喧罷,折繼閔問道:“你從秦州遠來,不回麟州,巴巴到我這裡來,不知有甚要事?”

楊畔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道:“這是族叔讓我帶給知州的信,一切盡在信裡。”

折繼閔接了信,展開來看。前面幾句話客套話過,便就提到最近秦州通過三司鋪子跟党項人做生意的事情,還提到了地斤澤的隈才族。最後,又轉了徐平的一封信,那裡面說得詳細。無非是介紹了現在隈才族的困境和願望,希望折繼閔把這條信接起來。

吩咐家人把楊畔帶到客房歇息,折繼閔與弟弟折繼祖商量道:“秦州徐經略來信,說是最近昊賊那裡經歷變故,分外缺錢使用,讓我們抓住機會,從番境收些牛馬來。”

一邊說着,一邊把信交到了折繼祖的手裡。

徐平不足二十歲入仕,三十歲建節,年紀輕輕就已經位比宰執。特別是這一切都是靠着他憑功績實打實掙來的,並不靠別人提攜,是年輕一代官員的榜樣。如今在秦州執掌一路軍政,最近兩場大勝都是他掙來的,讓折繼閔這些人引以爲榜樣。他來信,折繼閔相當重視,不斷在心裡合計。

折繼祖看過了信,想了想道:“阿兄,經略相公雖然說得有道理,但這事他在秦州可以做得,我們卻有些難做。這裡不比一般州軍,與番賊回易,只怕朝裡有人指摘。”

折繼閔點了點頭:“二哥說的是,我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就在是秦州,經略相公也特別說了,一切交易都是交予三司鋪子,帥府只是把握大局,並不參與具體交易。我們這裡沒有三司鋪子,想這樣學都不可以。不過經略相公特意寫了信來,不能置之不理,此事我們當仔細商量過,想個萬全的辦法才行。”

作爲藩鎮地區,府州的錢糧並不上交朝廷,而是全由折家支配。不只如此,朝廷還正常發給他們俸祿,相當於領財政補貼,而又財政獨立的地區。三司鋪子從根本上是三司下屬的機構,府州獨立於三司之外,這裡當然也就沒有鋪子。折家也很矛盾,不讓三司的工商業系統進來,府州眼爭爭地看着附近州軍過得比自己越來越好,而如果讓三司的商業和銀行業進入本州,則原來的財政獨立性就被破壞,不利於折家保持地位。

現在徐平的提議又讓折繼閔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由自己家裡出面與黨項進行走私貿易,則難免通敵的嫌疑。想讓三司系統去做,則就必須讓渡一部分權力出去。

思索良久,折繼閔問折繼祖:“前年豐州那裡已經建了銀行,設了鋪子,拒說他們州里的錢糧已經比我們多不少。依你知道的,王家的人過得如何?”

折繼祖道:“他們逍遙得很。現在豐州政事一概由通判打理,王家撒手不管,而三司銀行和鋪子與地方州縣的分成又有不少到他們手裡,自然諸事順遂。”

錢糧是用來養兵的,從中央到地方,這就是大宋的事實,麟、府、豐三州當然也不例外。把財政權交出去,自然也就要把軍權交出去,哪怕名義上依然是自家人任地方軍隊的統兵官,實際軍權也劃到朝廷那裡去了。

沉思良久,折繼閔嘆了一口氣:“如今天下大勢如此,我們在府州如果還是跟從前那樣,錢糧自留以養軍,只怕跟周邊幾州差得越來越多。等到有一天,平定番賊,府州被廢了也不一定。經略相公提了此事,也是個機會,不如還是請三司鋪子來做吧。”

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92章 收權第312章 郵寄司第61章 入社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72章 夜戰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3章 秋意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39章 先來後到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9章 問道第42章 動盪第24章 煩心事第165章 版權費第49章 舊部第152章 橫死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94章 立場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52章 驚夢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1章 同年第36章 孟州通判第55章 利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65章 名將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2章 小縣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29章 邕諒路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19章 星空(上)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53章 秦二第74章 埋伏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5章 歲除第23章 流民第147章 破綻第22章 三司集議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02章 首告第35章 三輪車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26章 自助餐第289章 唐龍鎮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4章 雜事第4章 許願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8章 交接第144章 僵局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1章 舊人第5章 月是故鄉明
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92章 收權第312章 郵寄司第61章 入社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72章 夜戰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3章 秋意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39章 先來後到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9章 問道第42章 動盪第24章 煩心事第165章 版權費第49章 舊部第152章 橫死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94章 立場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52章 驚夢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1章 同年第36章 孟州通判第55章 利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65章 名將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2章 小縣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29章 邕諒路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19章 星空(上)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53章 秦二第74章 埋伏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5章 歲除第23章 流民第147章 破綻第22章 三司集議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02章 首告第35章 三輪車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26章 自助餐第289章 唐龍鎮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4章 雜事第4章 許願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8章 交接第144章 僵局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1章 舊人第5章 月是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