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

bookmark

毛錐子打不了仗,這是五代時軍頭們最喜歡說的話。不過這話還有下半句,“雖有長槍大劍,若無‘毛錐子’,贍軍財富自何而集?”趙禎差點就把這話說出口來,到了嘴邊強行忍住了。後半句看起來是對文人無用的反駁,實際上一樣瞧不起文人,認爲用他們只是收集財富比武人硬搶又有效率又文明。雖然現在這個裝扮成文治的政府,一樣是用文官來收集養軍的錢糧,但這話可不能說出來,特別是不能從皇帝口裡說出來。

見趙禎裝癡扮傻,就是不對邕州軍的事情鬆口,郭承祐又道:“邕州軍破了交趾,招幾千人進京做禁軍拿錢糧,是官家天恩浩蕩。雖然對我們這些人無禮,官家顏面,也只好忍了他們。可又縱容徐平一個三司使,錢糧刀筆吏,去弄什麼新軍制,這又如何說?祖宗法制,垂範天下,豈能是隨便亂改的?”

這話出口,趙禎泥人也上來三分火氣,沉聲道:“徐平是侍從大臣,功在朝廷,豈能任你隨便胡言亂語!放肆!念你自幼從軍,不知禮儀,且不怪你,退下去!”

郭承祐轉了轉眼珠,見趙禎真地生氣,也不強辨,默默退到一邊。

葛懷敏叉手道:“陛下,郭指揮使雖然話說得粗俗,道理卻是不錯。三司衙門管的是天下錢糧,與武事全不相干,讓徐諫議去改什麼軍制確實沒有道理。”

趙禎平緩了一下心情,才道:“三司與樞密、宣徽、翰林一般,源出內朝,跟外朝衙門不同。徐平在邕州時曾帶兵平治下蠻族之亂,又破了交趾,讓他涉軍務是用其所長。”

葛懷敏愣了一下,與身邊的任福對視一眼,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朝廷官制,這些人可說不清楚,理不明白。別說他們,這個年代的官制,有的管官員的衙門都搞不清。三司使跟樞密院和宣徽院一樣,都是始自晚唐,在五代發揚光大,本來是內朝,皇帝派親信奪外朝之權的。入宋之後,這些內朝衙門慢慢向外朝轉化,三司完全成了中書門下下屬的機構,樞密院大部分的權力還給了中書門下,宣徽院則只剩下管內朝雜務的權責了。趙禎用歷史淵源做藉口,內朝的官員奉皇帝之命幹什麼都有理,這些武將就不知道該怎麼理論了,說起來趙禎還沒用徐平的樞密直學士的侍從身份說事呢。

見葛懷敏和任福兩位管軍大將沒了話說,郭承祐急得跳腳,實在忍不住,又站了出來說道:“官家讓徐平預軍事,出自宸斷,我等做臣子的自然不能說什麼。可徐平不顧朝廷軍制,隨便變更法度,這如何了得!他在宣威軍裡亂來,搞得禁軍人心惶惶。”

趙禎不高興地道:“宣威軍破交趾,戰無不勝,靠的就是這種軍制,哪裡來的那麼多閒話!再者說了,他們只是在軍中設僚佐,古已有之,不算變更祖宗法度。”

“如何不算?祖宗靠禁軍掃平天下,從來不聽說有什麼僚佐。依末將看來,徐平只是用設僚佐作藉口,不過是引讀書人進禁軍罷了。宣威軍裡的三個統兵官,桑懌本是落第進士,張亢和景泰兩人更是進士出身,都是拿毛錐子的來統軍!”

趙禎皺了皺眉頭道:“古人常說詩書之將,出兵有王者之風。朕也常讓你們閒時多讀詩書,知忠義,曉廉恥,奈何就是不聽。桑懌三人,都是曉兵書,通軍事的人,正要用他們。”

郭承祐低下頭,頃刻間就擠出了眼淚來:“官家,我們這些人自小在軍中,學的是彎弓射箭,舞刀弄槍,戰陣衝殺就明白,之乎者也就不懂。拿慣了刀槍的手,如何拿得了毛錐子?想官家幼時,我隨侍左右,時時刻刻擔着小心,生怕官家有閃失,哪裡有時間讀什麼詩書?到如今官家長成,只喜歡聽文人講書讀經,再也看不起我等武夫了——”

趙禎是個重感情念舊的人,一說起這些陳年舊事,情緒就被帶起來,對郭承祐道:“你好好在軍中,爵祿錢帛自然少爲了你的,但立下些少功勞,我必不吝封賞,何必爭這些閒氣?現在國家看着承平,實則危機四伏,宣威軍的事不要再管了。”

郭承祐一邊掉着眼淚,一邊開動腦筋,想着怎麼把局面扳回來。見趙禎動了感情,突然福至心靈,計上心頭,對趙禎道:“說起來軍中僚佐,其實本朝也並非沒有。藝祖代周受禪,革命之日,市不易肆,歷朝歷代聞所未聞。當時天下紛撓,能有如此盛德,全靠趙韓王一一謀劃。韓王本來是藝祖軍中掌書記,立國以後,昭憲太后念韓王功德,從不直呼其名,而只稱‘趙書記’。不過自朝廷立國,禁軍中便不再設僚佐,祖宗如此做,必有深意!”

聽了這話,趙禎的臉色有些變了。皇帝最怕什麼?別的朝代不知道,宋朝最怕的就是軍隊擁立。太祖趙匡胤代周,太宗繼位也不明不白,搞得對內疑神疑鬼。

五代軍閥是有僚佐官員的,本來是晚唐藩鎮制度演變來的,而且源遠流長。其實話說回來,那時的軍閥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班子,沒有僚佐官員就沒法治理了。趙普本來是趙匡胤軍中的掌書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關鍵人物。宋能夠順利代周,甚至開封城中一切如常,即被後世稱爲盛德之一的“革命之日,市不易肆”,這些僚佐官員功不可沒。而且後來能夠從容把後周的官員一一替換,也是靠這僚佐官員做後備。

趙普在太祖太宗兩朝曾經三次爲相,倍受信任。杜太后從來不叫他的名字,也不稱呼他入宋之後的官稱,一直叫他“趙書記”,而且跟他說,自己的兩個兒子不懂事,要他好好輔佐。這樣的稱呼,就是顯示趙普跟皇家非同尋常的關係。

祖宗必有深意,這纔是擊中了趙禎的死穴。

做皇帝沒有不防範臣下奪權的,不過從宋太祖的時候傳下來的傳統,這種防範是靠制度,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趙匡胤這樣做,一是跟他爲人寬厚有關,對曾經跟自己一起戰鬥過的老兄弟舉不起屠刀,再一個恐怕也跟周世宗柴榮有關。柴榮去世之前同樣怕部下行廢立之事,甚至疑神疑鬼,手下凡是方面大耳有所謂帝王之相的人,或殺或囚。當發現了“檢點做天子”的木牌,立即把殿前都檢點張永德罷官,任命了更加信得過的趙匡胤。但人算不如天算,換上來的這位殿前都檢點黃袍加身,做了天子。

爲什麼入宋之後取消了軍隊的僚佐?實際上是因爲削了藩鎮,僚佐是在藩鎮的,現在州一級的幕曹官,便是那時候的遺留。州一級的官稱,顯得不倫不類,便是這個原因。但郭承祐把意思引向是爲了防止軍中大將學宋太祖奪天下,意思就全變了。

趙禎其他的可以不在乎,但太祖太宗留下防範軍隊作亂的制度,那肯定動不得。不管徐平說得天花亂墜,再有道理,邕州軍的改制便就到此爲止了。

第38章 再見故人第252章 驚夢第284章 新軍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0章 野味第110章 小大人第59章 民間亂相第35章 活字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8章 月夜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8章 風波第229章 圍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章 宰相第27章 牧草換豆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1章 德政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41章 中間派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02章 首告第52章 酒鬼亭第39章 待以客禮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1章 舊人第152章 橫死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6章 酒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8章 徐昌定親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5章 解套第31章 牛官司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1章 舊人第4章 郊迎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40章 先聲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4章 許願第37章 夜對第25章 廷辨第148章 轉折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章 再臨鄭州第24章 嫉妒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84章 告罪使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42章 酒名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164章 歐陽修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章 馬政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5章 家的味道第21章 衆人到來
第38章 再見故人第252章 驚夢第284章 新軍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0章 野味第110章 小大人第59章 民間亂相第35章 活字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8章 月夜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8章 風波第229章 圍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章 宰相第27章 牧草換豆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1章 德政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41章 中間派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02章 首告第52章 酒鬼亭第39章 待以客禮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1章 舊人第152章 橫死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6章 酒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8章 徐昌定親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5章 解套第31章 牛官司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1章 舊人第4章 郊迎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40章 先聲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4章 許願第37章 夜對第25章 廷辨第148章 轉折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章 再臨鄭州第24章 嫉妒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84章 告罪使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42章 酒名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164章 歐陽修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章 馬政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5章 家的味道第21章 衆人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