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人事變動

國子監是個彈性很大的衙門,重視起來了就用重臣判國子監,不重視了隨便找個小官就去管了。在這個時候,沒有多少人真想到那裡學些什麼,掛籍國子監,爲的還是那裡比較寬鬆的發解資格。跟後來的太學,地位是完全沒法比的。徐平薦李覯到那裡,爲的也不是培養學生,而是管理書籍的出版。

聽了王堯臣的話,韓琦自然無異議。本來以徐平的身份,薦這麼一個人也並不需要兩人的同意,只是同年之間,交待一下日後好相處罷了。

藉着這個話頭,徐平對一直不怎麼說話的文彥博道:“寬夫自回到京城,一直在館閣裡讀書,日子過得可還如意?”

文彥博拱手:“除了做些雜事,還能與同僚學習,精進學問,自然是極好。雲行回京之後一直忙碌,自我進館閣,還沒有謝過你舉存呢。”

“好,合你心意就好。”徐平點了點頭,話題一轉,“不過說到底,館閣裡的日子終究是清閒了些,若是合適,不如在京裡兼些差事?”

文彥博一愣,看了看身邊的人,才小心翼翼地問道:“有合適的差事嗎?”

徐平道:“也難說合適不合適,只是最近日子三司衙門大改,很多事情都是前人沒有做過的。我們這些人到底還年輕,這些新事物,接受起來快一些。”

見幾個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也不故弄玄虛,對他道:“此次三司變革,衙門會有大動。除了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其他小衙門有的要合併,有的要裁撤,當然免不了還要設一些新衙門。我已經報過中書,三司各勾院與都磨勘院全部合起來,別立一司,暫定名爲審計司,勾籍天下錢糧。原判鹽鐵勾院的鄭戩,會權管審計司。鄭戩這幾年肯下苦功學習,論起查賬之精密,罕有人比。只是他的性格嚴峻,不善周旋,需有性子寬厚一些的官員幫扶。我的心裡有兩個人選,一個就是寬夫,正好在館閣任清閒職事,還有一個趙叔平,在外地任職,也到了換任的時候。不過總要先問過你們,願意不願意到三司來。”

文彥博忙起身拱身道:“雲行看重,某自當欣然從命。”

鄭戩是天聖八年一甲進士第三名,說起來比文彥博和趙概要低一屆,但這種事情不光看入仕的時間,還要看個人的機遇。徐平執掌鹽鐵司,剛好是他判鹽鐵勾院,而且做得非常出色。現在徐平掌管三司,他自然也就跟着升了上來,換別人徐平也不放心。

好在審計司是合了好幾個衙門在一起的,編制自然也有幾人。鄭戩做事沒有問題,但性格太過嫉惡如仇,在這樣一個職位上,只怕會把朝廷的官員全部得罪個遍,必須要有做事圓滑性格寬厚的人做副手。文彥博其實算不上性格寬厚,他跟韓琦一樣,其實是做事圓滑,輕易不會得罪人,但又能把事情做了。趙概就真的是忠厚君子,從不與人爲惡,但又不是沒有原則的老好人,剛好能夠與鄭戩的性格彌補。

到了徐平這個地位,也不用介意提拔自己的進士同年惹人閒話了,地位相差太遠,沒有引爲自己助力的可能。實際上現在三司的事務跟以前大有不同,老人難免思想僵化,也只有大量使用年輕人。徐平能用的,也只有天聖年間的幾屆進士。

既然已經開了頭,徐平便就乾脆把話說完,對幾個人道:“接下來的這些日子,三司必然會有不少職位要新人來做事。目前我心裡的人選,在座的幾人中,我便說一說。當然到最後到底用誰,做什麼事情,還要看你們自己願不願意,朝廷裡有沒有異議。”

“左藏庫和內藏庫要開銀行你們都是知道的了。銀行一共要開三間,京城一間,西京一間,還有一間也在京城,不過是爲三司和其他衙門做事的,稱爲三司銀行。西京銀行由原京西路轉運副使楊告提舉,此事已經定了下來,制敕司正在制敕。還需有一人協助他做事,我的意思,是由王仲儀去。仲儀,你意下如何?”

王素早就等着有自己的消息,聽徐平說起來自己,忙起身謝過:“當然是好!多的話我也不說,總之是謝過雲行!”

徐平點頭示意,又道:“還有三司銀行,這一家不對民間百姓,管的是天下衙門的錢袋子。已經定下由原鄭州通判盧革提舉,我的意思是由希平去爲副,如何?”

趙諴起身拱手:“盧通判與我算是熟識,甚好!”

讓趙諴坐下,徐平道:“在座的諸位,伯庸和稚圭同掌諫院,其他的人就是如此了。至於營田務的變動,君貺已經知道了。由原孟州通判李參接掌,我舉薦了吳春卿爲輔,君貺則回京,改任鹽鐵判官。”

營田務手裡的錢多糧廣,但新設的衙門,官員的任職資歷不明不白。王拱辰御任之後出任鹽鐵判官,三司判官的資序可不是低,衆人都向他道喜。

機構改革的框架徐平的心裡早已經有了底案,這一兩天的工夫,他已經跟中書的宰執商量了主要的人選。李迪和陳堯佐能夠回京當宰相,說起來是沾了徐平的光,自然不會在這些事情上阻撓。三司的一切都是新的,用年輕官員也是理所應當。

徐平所提拔起來的人選,還是以天聖二年的進士爲主,加上一部分的天聖五年進士和少量的天聖八年進士。因爲要管理大量的公司,鹽鐵判官增加到四人,劉沆代表三司去做京師銀行的副手,新補入葉清臣、曾公亮和王拱辰。新任宋祁和胡宿爲度支判官,王洙爲戶部判官。至於御史臺之類三司之外的衙門,天聖二年的進士就更多。

隨着這一次朝政的大變動,天聖年間的進士在中下層的關鍵職位大規模上位。這不僅僅是徐平在使用自己熟悉的人,趙禎和宰執也同樣在這些人員中選擇自己中意的人選。真宗後期長時間不開科,人才出現了斷層,實際上朝廷也沒有更多的選擇。

不管是從制度還是從人事來說,一個新的時代都已經開始了。

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1章 遇仙樓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75章 僵局第71章 北巡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55章 利用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88章 百官圖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30章 約定第21章 割稻第58章 仙人跳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82章 祭奠續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9章 端午(上)第179章 宣傳戰第14章 邊亂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99章 前奏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11章 李覯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47章 破綻第90章 發酒發肉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41章 意外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54章 家賊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章 徐家莊第42章 劉小妹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08章 怪物第115章 開戰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97章 試探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11章 根源第11章 德政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04章 話從前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65章 因地制宜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5章 安撫第115章 奇觀第47章 法外之地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章 煙花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35章 申峒第50章 抓捕第79章 坐觀成敗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9章 邕諒路第192章 鑿齒蠻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60章 釜底抽薪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62章 劉員外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
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1章 遇仙樓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75章 僵局第71章 北巡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55章 利用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88章 百官圖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30章 約定第21章 割稻第58章 仙人跳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82章 祭奠續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9章 端午(上)第179章 宣傳戰第14章 邊亂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99章 前奏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11章 李覯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47章 破綻第90章 發酒發肉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41章 意外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54章 家賊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章 徐家莊第42章 劉小妹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08章 怪物第115章 開戰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97章 試探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11章 根源第11章 德政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04章 話從前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65章 因地制宜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5章 安撫第115章 奇觀第47章 法外之地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章 煙花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35章 申峒第50章 抓捕第79章 坐觀成敗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9章 邕諒路第192章 鑿齒蠻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60章 釜底抽薪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62章 劉員外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