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23章 雅俗共賞

bookmark

其實何止是他們,徐平當年對交趾的戰績如果換成契丹或者党項,封公不在話下,封王也有可能。但面對的是交趾,就只能落個郡侯。除了對手在朝廷眼中相對不重要,還有一個原因是參戰的基本沒有禁軍,更加沒有地位重要的武將。正常的年頭,還是要因人成事,沒有這些在軍事上有話語權的人物參加,同樣的戰功得到的封賞就大打折扣。

事實就是如此,徐平也無奈,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只能交給時間。對於徐平來說,年未過三旬,實際上仕途纔剛剛開始。只不過他起跑的時候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離着終點太近了而已。只要再過幾年,把那批老人熬下去,他就是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那些齊魯豪傑大多不事科舉,西北戰事起來,纔是他們用武的地方。又聊了一會那些東州逸事的近況,嵇穎走了過來。張方平急忙行禮,乖乖站到了舅舅的身後,閉上了嘴。

應天府是前二三十年天下學術的中心之一,嵇穎出身世家,家學淵源,而且跟很多大人物有親戚故舊的關係。因爲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在後世留名的滕宗諒是他母家的親戚,新近在宮裡得寵的張美人的父親曾在他家裡求學,就是范仲淹本人,未中進士前求學應天府也同樣跟嵇家有關。嵇穎本人中進士之後,便就被王曾賞識,多次闢他爲通判。

說起家世和際遇,天聖五年進士裡嵇穎無人可比,與王素不相上下。不過嵇穎爲人剛正,又安於平淡,從不結交權貴,就連徐平升任高位之後,兩人的來往都不多。

見過了禮,嵇穎對徐平道:“雲行自從入主三司,便事務繁忙,像今天這樣的日子,已經很久沒有過了。國事雖重,還是不要忘了交遊散心纔好。”

徐平一向敬重嵇穎,忙道:“朝中俗務,便如流沙,人陷其中,想出而不得出。只盼有一天這流沙退了,才能真地做個閒散之人。”

嵇穎笑了笑,張方平給幾人倒了酒,便就飲了一杯。

放下酒杯,嵇穎道:“最近京城裡傳唱嶺南顯靈夫人套曲,詞調俱佳,聽說是雲行讓人編輯出來的?自我們登科時相識,一向不知道你還精於此道。”

嵇穎是音樂大家,而且跟柳三變玩俗音樂不同,他研究的是雅樂,對於音色音調及歷代音樂典制無不精熟。朝廷重定禮樂制度,他便是主持人之一。聽他說起最近的套曲,徐平在行家面前不由汗顏,口中道:“公實與我相知多年,在音樂上我就是一個外行人,你還不知道?那套散曲是由作詞的柳三變編排,我只是安了個故事進去而已。”

嵇穎連連點頭:“你這個故事安得好!詩三百,最佳處在國風,這套散曲深得國風之遺意。曲詞除了娛人耳目,最重要的是教化人心,這套曲悅耳還在其次,難得的是教化!”

教化,徐平更習慣把這稱爲佔領意識形態高地,實際上意思有相近之處。他把劉小妹的故事編成套曲,確實有宣揚在邕州時的民族政策的用意,爲將來西北戰事起來時的政策做輿論準備。嵇穎是正統派的音樂家,倒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用意。

不等徐平回答,嵇穎意猶未盡地道:“歌詩以言志,曲子詞最早本是言志之作,如李太白《憶秦娥》之類,意境深遠,詞意俱佳。僞蜀僞唐時君臣耽於安樂,詞曲越來越精,但意境一點也無,成爲靡靡之音。本朝立國以後,才稍變其風。不過幾十字還只是能夠吟詠景物,至多一時情緒,故事無從談起。做成套曲之後,有了篇幅,便就可以講故事,在娛人耳目的同時,寓教化於其中,與以前的小令慢詞之類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徐平只是笑,詩詞的知識他也有,但真跟這些專業人士講起來,就難免露怯,不如專心聽嵇穎講。套曲一有了故事,便就能夠入到人民羣衆中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不再只能在青樓妓館裡演唱,從而也就有了生命力,這一點他還是很清楚的。

徐平前一段時間在說話和套曲上用心,正是要借用這些通俗的娛樂形式,把新政之類的觀念傳播到普能人之中。看來說話並沒有引起這些士大夫們的注意,套曲由於雅俗更賞的性質,出現不久就被士大夫關注到了。

“不過,現在套曲只有一個相國寺書會編排新曲,除了一個柳三變,餘者都是市井人物。就是柳三變,做的詞曲也流於俚俗,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可惜了。雲行,你有沒有想過讓朝廷裡的衙門來做這些事?教坊司現在只演練些歌舞助興的曲子,着實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他們能夠編些套曲出來,就與現在另一番模樣。”

見嵇穎對此事如此感興趣,徐平有些不解:“公實的意思——這樣做是爲什麼呢?”

嵇穎嘆了口氣道:“現在世間所用詞的曲子,多數源自唐中前期。那些曲子其實自有來歷,如《秦王破陣曲》,是宣揚唐太宗爲秦王時的武功,其他如《梁州詞》等等,也多與對外族武功有關。如果將來有一日,西北戰起,本朝僥倖有前朝武功,可以仿前朝用套曲演講戰功,也算別開格局。而且不會再跟曲子詞一樣,只流傳下了曲子,當時演唱的故事卻蕩然無存,豈不是一樁美事?”

徐平這才明白嵇穎的意思,其實還是要把套曲向雅樂上靠。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音樂做爲禮儀的一部分,最大的兩個來源一個是祭祀,另一個就是戰爭。祭禮自有固定使用的樂,便就是嵇穎前一段時間重定禮樂的主要內容。戰陣之樂主要是鼓吹,當然這也是國家禮儀的一部分,能夠有完整的鼓吹樂隊,是國家文明的一部分。嵇穎的意思,是讓套曲跟戰陣之樂結合起來,在奏樂的同時,演唱戰場上的故事,別開局面。

當然,這要跟前線的勝利結合起來,敗陣是無法鼓舞人心的。

一直不與人合羣,顯得有些孤獨的嵇穎竟然也覺察出戰事臨近了,看來對西北党項將反已經成了中下層官員的共識。而且由於更多地參與了新政,見到了國家財力的壯大,他們比那些掌權的老臣要樂觀。在他們心裡,戰事起來,即使有波折,也不會失敗。

嵇穎所想做的事情正是徐平所想的,他以前就吃虧在,事情做了很多,卻沒有人幫着大力宣傳。現在已經身居高位,就更加找不到幫着自己宣傳的人了,只能自己去做。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上講,嵇穎比柳三變等人更合適執掌戲曲音樂的推廣,不只是身份差別,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士大夫羣體中的地位相差太遠。

第284章 告罪使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1章 遇仙樓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17章 追獵第24章 煩心事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4章 炒花生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4章 雜事第82章 祭奠續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4章 大動作第302章 青冢第214章 僵局第46章 忠州事發第40章 軍令之外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1章 德政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33章 學習第177章 決戰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56章 城狐社鼠第9章 白沙鎮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18章 解甲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75章 弒父第174章 春光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4章 邊亂第3章 洞房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62章 宰相氣度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67章 找盟友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98章 定策第155章 攻城(下)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80章 投名狀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48章 轉折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67章 選擇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35章 災民第314章 偷營第2章 黯然離去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
第284章 告罪使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1章 遇仙樓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17章 追獵第24章 煩心事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4章 炒花生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4章 雜事第82章 祭奠續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4章 大動作第302章 青冢第214章 僵局第46章 忠州事發第40章 軍令之外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1章 德政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33章 學習第177章 決戰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56章 城狐社鼠第9章 白沙鎮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18章 解甲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75章 弒父第174章 春光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4章 邊亂第3章 洞房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62章 宰相氣度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67章 找盟友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98章 定策第155章 攻城(下)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80章 投名狀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48章 轉折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67章 選擇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35章 災民第314章 偷營第2章 黯然離去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