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匪訊(上)

四月丁丑,二十,徐昌與迎兒成親的日子。

莊後南河上的壩已經築成,開始蓄水,只剩下旁邊的分流渠要填起來。爲了利用水利,徐平在壩底埋了三個大渦輪,都是用木頭製成的。只是現在沒什麼用,只露了三根轉軸出來,要等以後有配套用的裝置。

一到中午,整個莊裡的人全部放假,都來給徐昌慶賀。

因爲徐昌和迎兒都是下人身份,一切從簡,只是自家裡熱鬧一下罷了,並沒有請親戚鄰居。

徐正和張三娘坐在廳的正中,林文思在一邊做證婚人。

新人上來,林文思贊禮,兩人向主君主母見禮罷了,便算禮成。

圍在外面的一衆莊客鬨然叫好,就在院裡放起爆竹來。這時的爆竹是真正的竹子,一截一截的扔在火裡噼啪亂響。

徐平見了,暗叫失策。火藥又不是多難做的東西,他穿越來的,當然知道配方,要是早想到,煙花也做幾個,好好熱鬧熱鬧。

亂哄哄鬧了一陣,酒席便就擺上來。主桌擺在廳裡,無非是徐正夫婦,林文思,徐平和新人夫婦幾人。其餘莊客,都擺在院裡。

徐家是賣酒的,酒水自然不少,一罈罈的就擺在一邊。徐平蒸的白酒也有幾壇放在那裡,有喝的自己去取。

白酒太烈,第一次喝個意思還好,長時間喝下來,沒有養成習慣的人就喝不慣了。想來也是,便在徐平前世,除非是真正愛酒的,誰又會經常喝白酒?北方還好,南方多少年白酒也不流行。

真正說起來,白酒出現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直到出現大麴用高粱等糧食精心釀製的高檔白酒,才上得了檯面。糧食的價格可不便宜,不是下層百姓能夠經常喝得起的。真正在普通人中廣泛流行,就要等到解放之後了,由政府組織開發出使用紅薯等高產作物製成食用酒精,再用各種方法轉換成白酒,把成本降下來,白酒才成爲流行的酒精飲品。

此時用的酒麴是小曲和紅曲,大麴都還沒出現,更不用說真正的固體發酵工藝,按歷史正常發展,要等很多很多年之後了。

徐平蒸出來的白酒,只能說是取巧的產品,還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粱大麴或是五糧大麴,當然也沒有那份醇香,只是依靠着酒性烈,對那些真正的酒鬼才有特別的吸引力。

這些雖是閒篇,還是要說清楚了。穿越的人要想靠着白酒賺錢,一條路子是如茅臺五糧液等名酒那樣製出精品,再一條就要靠着後世政府組織力量研發出的成果,用低成本的食用酒精製酒,古人又不是傻子,其它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而紅薯等可高效制酒精的作物,是釀不出中國白酒的,只有用穀物。

徐平之所以沒有把自己蒸的白酒當成高檔品去賣,是因爲這本就不是什麼高檔貨,只有在特殊的市場纔有吸引力。青樓裡吟詩作詞的文人,從根本上是不會喜歡這種東西的,而他們恰恰代表了社會風尚。

酒過三巡,徐正便與張三娘告辭離去。他們兩個在這裡,大家都放不開臉面暢飲,再則酒樓那裡也要有人招呼。

把主人送走,孫七郎帶頭歡呼一聲,此時大魚大肉上來,烈酒也被搬上桌,幾個量大的酒鬼開始了真正的豪飲。

徐平把林文思送回家,重又回到院子裡。

孫七郎喝到興起,對坐在廳裡的徐昌喊道:“都管,你何不把新娘子送回屋裡,與我們兄弟痛飲一場?便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總也得等到太陽落下山去纔好辦事,此時只是眼睛看着,又吃不到嘴裡,豈不更加焦急!”

徐昌罵道:“這廝,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

轉身對迎兒道:“娘子,要不你先回屋裡?這羣都是粗人,你也知道,兩碗酒下肚,他們什麼話都說得出來,到時不好看。”

迎兒羞答答地道:“也好。”

裝模作樣由徐昌攙着,先回到了自己小院裡。

衆莊客看着這一對新人,高聲調笑,場面混亂不堪。

等到徐昌回來,孫七郎站起身來,一隻腳踩在凳子上,把一罈白酒拍在桌上,高聲道:“都管,敢與七郎拼上三碗麼?”

徐昌走上前,口中道:“你卻這不是找死?先放翻了你這廝!”

徐平知道自己若是在場,這羣人也有拘束,放不開心懷,便取了些酒菜,拿回小院與秀秀對酌。

經過這幾天,秀秀慢慢把那天的事放下了,但終究不如以前活潑,徐平心裡覺得遺憾,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

不知不覺中午過去,有的莊客不勝酒力,已經被放翻,還清醒的一邊罵着調笑,一邊把這些人擡回屋裡。

正在亂成一團的時候,外面傳來一陣急驟的馬騎聲,直向這裡來。

徐昌酒量驚人,此時剛剛開始有點酒意,正與高大全捉對拼酒,聽見馬騎聲,吃了一驚。

這裡是偏僻的鄉下,極少有騎馬的富貴人家來,要知道徐正夫婦來往都是騎驢或坐牛車,馬是很少見的東西。

不敢怠慢,徐昌急忙站起身,招呼了高大全,一起出門看。如今徐家把這處田莊託付了他們夫婦,不敢不上心。

徐平也在院裡聽見,心中奇怪,走了出來。

三人出了門,正看見一人一騎向這裡衝來,到了徐家門口,呼地停下,那馬騎高高揚起,頗有威勢。

馬的後面,七八個壯丁拖槍執棒,跑得氣喘吁吁。原來這人是到了莊子不遠的地方故意做出這個動靜來,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見了來人,徐昌上前唱個喏,高聲道:“不知是耆長來,未曾遠迎,恕罪則個!不知到我們莊上來有何貴幹。”

那人騎在馬上,也不還禮,斜眼看着徐昌:“徐幹辦,這莊上的事你說了算嗎?如果不是,找個說得上話的來!”

一邊說,一邊不時瞟徐平。

徐昌道:“我們小官人在莊上,若有大事自然由他主持。不過若是一般的事,只管跟我說就好了,主人家委我在這裡管莊。”

徐平看着納悶,不知這人什麼來頭,便低聲問高大全:“你知道這個是什麼人嗎?看起來好大的威風!”

雖然問了,徐平原也不指望高大全能回答,他畢竟是新來的。

沒想到高大全竟然知道,低聲對徐平說:“這人叫做李威,原來與小的一樣都是羣牧司屬下的,不過他是給馬監看馬棚的,分得有一兩頃好地。馬監撤了之後,他種着原來分的田地,脫了軍籍。因爲他原來從軍,有點力氣,便充了這左近的耆長,帶着幾個壯丁巡視地方。”

徐平點點頭,安心看徐昌與李威對話。

宋朝此時的鄉村地方,對接官府的有這麼幾個差使。一是里正和鄉書手,主管督促賦稅,勸課農桑,及立契等各種雜事。另一個就是耆長,主管巡視捉捕盜賊,維持地方治安,手下帶的是本地抽的壯丁。

雖然做的是官面上的事,但這幾個職位既不是官,也不是吏,而是當地主戶的差役。若不是豪強人家,或者是所說的形勢戶,這種差役攤到頭上就是極倒黴的事。

其中又有里正爲最,除非當的人家裡又富又強橫,不然下邊有人不交稅要里正代交,上面有攤派又壓到里正頭上,還有各種莫名其妙的差事,不幾年就要傾家蕩產。所謂里正衙前,人人聞之色變。舉個例子,官府給你個差事,讓你押送一文錢到幾百裡外,幾年時間不給交割,誰當誰都要跪。徐家因爲是這裡一等一的大戶,一來里正的差使就攤到頭上,是徐正花了錢上下打點攤到別人頭上纔算了事,不然家裡沒個安生。

三個差使裡耆長算是最好,只是維持治安而己,只要不是遇到極難破的案子,也沒什麼,還可以在鄉間耍威風。當然若是倒黴,真遇到破不了的案子捉不到的賊,知縣相公的板子也是不饒人。立有時限,過限就打,就是真把耆長打殘了打死了也不是個事,算你倒黴。

所以徐平知道李威不過是本地的耆長,也不放到心裡去。

李威見主人徐平不出來,只讓一個管莊的徐昌出來應付,覺得是看不起自己,心中已是起火。他本是聽說徐家今天辦喜事,竟然沒有請他,過來耍耍威風蹭頓酒喝,遇到這種情況,就有心把事情鬧大了。

冷聲道:“現如今地方上不太平,盜賊橫行,我職責在身,當然要四處巡視。你們有聽說什麼消息嗎?”

徐昌道:“我們莊裡風平浪靜,沒聽說什麼事情。”

李威一下變了臉:“你說什麼混話!前些日子莊子旁邊牛羊司的牧子一夜丟了幾十只羊,這樣的驚天大案,你敢說沒聽過!”

徐昌聽了口氣,知道他是來找事的,只好放低身段,恭聲道:“這事也有耳聞,只是沒親眼所見,官府又沒榜文下來,誰敢當真?”

第38章 兩地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46章 外戚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236章 狂徒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10章 小大人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42章 審問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02章 換相(上)第78章 入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39章 朝爭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62章 劉員外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0章 新的生意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50章 抓捕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35章 **未遂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39章 文理荒謬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1章 清貴之選第55章 合作社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32章 建節第146章 分別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236章 堵截第26章 峰迴路轉第56章 驚變第206章 望遠鏡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0章 生財之道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3章 糉子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39章 待以客禮第94章 萬事俱備第4章 炒花生第90章 公人世界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61章 開課第293章 敕勒川第310章 死局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56章 官督民辦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54章 攻城(中)第31章 能否鑄錢?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8章 草市第78章 入甕第37章 月夜雜談第72章 最後處置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87章 包拯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02章 幫一把第27章 小隱君
第38章 兩地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46章 外戚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236章 狂徒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10章 小大人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42章 審問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02章 換相(上)第78章 入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39章 朝爭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62章 劉員外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0章 新的生意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50章 抓捕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35章 **未遂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39章 文理荒謬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1章 清貴之選第55章 合作社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32章 建節第146章 分別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236章 堵截第26章 峰迴路轉第56章 驚變第206章 望遠鏡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0章 生財之道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3章 糉子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39章 待以客禮第94章 萬事俱備第4章 炒花生第90章 公人世界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61章 開課第293章 敕勒川第310章 死局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56章 官督民辦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54章 攻城(中)第31章 能否鑄錢?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8章 草市第78章 入甕第37章 月夜雜談第72章 最後處置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87章 包拯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02章 幫一把第27章 小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