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

徐平站在院子裡,看着遠處的陰山,久久靜立不對。

山的那一邊,是廣闊無垠的戈壁和草原,正在醞釀着一場風暴。徐平不知道那裡正在發生什麼,甚至他連自己前世的歷史書上是怎麼記述都不清楚,但卻極其肯定,此時的草原上肯定特別熱鬧。一兩百年之後,就會從那裡涌出一支可怕的軍隊,把這片大陸的大部分吞噬。史書記載着王侯將相,但歷史卻不是由他們書寫,他們只是歷史的選擇。要出現那麼強大的力量,一兩百年的醞釀時間其實也是不夠的,應該在更早之前就開始醞釀了。

徐平所能夠做的,就是牢牢紮緊陰山下的籬笆,以後有機會,再去扎牢幽燕一帶的籬笆。草原的力量積蓄到了這個地步,肯定要釋放出來,指望自己去大手一揮,把一切都消化於無形是不可能的。能夠選擇的是如何釋放這股力量,是讓他們如歷史上一樣南下中原大地,把一切撕碎,還是像漢朝一樣,攔住這股洪水,讓它渲泄到另外一個方向。

歷史上蒙古的崛起走了跟匈奴不一樣的路,主戰場不再是在陰山,在河西,而是到了燕雲,到了河北,是因爲漢後有了鮮卑。鮮卑及其繼承者勢力一直盤距在燕雲一帶,蒙古崛起首先面對的不是中原,而是這一支勢力。把這一支勢力吞併,再面對中原,主戰場也就東移了。歷史上蒙古崛起,首先打的就是陰山以南的党項勢力,因爲他們來自草原。

匈奴南下威脅大漢,結果被打得支離破碎,被迫西遷,與跟其他蠻族一起結束了羅馬帝國。草原上的力量真空,幫助了在東北的漁獵勢力東胡崛起,其中一支鮮卑最終壯大起來,進入了中原腹地,其傳承一直延續到千年後的現在。千年輪迴,現在又到了草原的勢力崛起的時候了,歷史上他們徹底壓倒了東胡一系,並最終完全滅亡了中原政權。

歷史不僅僅是中原的王朝更替,還有陰山以北的大草原,東北的白山黑水孕育出來的其他勢力。中原王朝壓制了大草原的勢力,便宜了東胡,耗死了鮮卑傳承者,又便宜了大草原。中原王朝勢弱的時候,無法同時壓制這兩股勢力,經常拉一個打一個,打掉了一個崛起了另一個。無法徹底解決,自己一出了問題,便就被狠狠地撲了上來。

歷史很熱鬧,但有時候確實也很單調,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人生不過百年,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眨眼,很多事情想到做不到。

這種簡單的重複,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羣人,便就容易被人遺忘。便如身後陰山以南的這片土地,徐平斬了元昊之後,宋朝佔住了,要怎麼做?像以前一樣,只要這裡的勢力稱臣納貢,派幾個官來管,可以嗎?當然不可以。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樣做只能成爲這裡的過客,而不能成爲主人。要想獲得這裡,中原王朝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

不要說這個年代,徐平的前世,很多非洲國家曾經成爲了歐洲人的殖民地。殖民者哪怕在那裡統治數百年,佔住了全部的財富,當母體勢力退卻,他們一樣要被趕出去。那個年代非洲沒有跟草原和白山黑水相對比的實力,無法威脅歐洲的本體,這個年代可是不一樣。以那種方式佔住這裡,一旦收縮,中原就要被狠狠咬上一口。

殖民者對非洲犯下了無數罪惡,他們在非洲被趕走是罪有應得。唐朝遠比殖民者仁慈得多,中原王朝也大方得多,敞開了胸懷擁抱周圍勢力,對他們索取很少,付出卻多,最後的結果又是如何呢?非洲和其他殖民地的故事,已經在這裡,在河西,在很多宜耕宜牧的地方都上演過一遍了。而且中原王朝沒有能夠全身而退,過程遠比徐平前世的殖民地獨立更加血腥。付出了真誠與財富,最終卻收穫了屠殺和壓迫,中原漢人又欠了什麼?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簡單地重複了一次又一次,大唐的故事,晚唐和五代的慘劇,必然會在其他國家上演。總覺得自己與衆不同,我就是要不一樣,在後人的眼裡,卻不過是歷史的簡單再現。做了這樣的事,就有這樣的結果,你覺得自己獨得上天鍾愛,對歷史來說你的想法無關緊要。這裡發生的事情,別的地方一樣會發生。

不能夠真正變成自己的土地,寧可不要,要了會遺害子孫。不能變成自己人,那就只能當朋友或者是敵人,硬要湊上去講我們是一家人只會被歷史嘲笑。

徐平的前世,伴隨着殖民者滿世界掠奪而來的國際化正在退潮。全世界革命者聯合起來的火花已經熄滅,號稱無國界的資本國際化正在沒落,民族主義正在復起。國界就在那裡,民族與文化的區別就在那裡,一個屋檐下是家人,家外的不是自己人,最多是朋友。

或許將來會不一樣,但一千年後是如此,現在這個年代就更加是如此。大宋的儒家思想復興,嚴華夷之辨,是對現實自然而然的反應。對於中原王朝周邊的勢力,徐平的想法就是儘量做朋友。誰不想做朋友,要做敵人由他,敢來犯我我就滅你,簡簡單單。

如果沒有燕雲十六州和遼東傳統漢地的糾葛,徐平對契丹的態度也會是如此,紮緊籬笆,各自過各自的日子。朋友可以做,文化可以交流,貿易可以來往,攀交情就免了。

不要總想着佔領全世界,全世界都成你的,你也就不是你了。漢人的天,是中原這片大地的天,沒有想着讓這片天去管全世界,跟自戀地以爲世界只有他們一片天的人不一樣。

要在西北善後,必然要有一個大的原則,紮緊籬笆,各守家園就是徐平的原則。這是時代的訴求,也是天下大多數人認可的原則。重新恢復漢朝疆域,開發農耕土地,好好地經營好,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人人安居樂業,就是對這個時代做好事。

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最重要。再過一兩百年,東北的白山黑水,漠北的大草原都將涌現空前強大的力量。不要以爲歷史的結果是一兩個人英明,或者是一兩個人昏庸,或者是一羣人如何如何。歷史是由人書寫的,人很重要,但一個人如何並不那麼重要。白山黑水和大草原的天時、地利已經在那裡,不出現這個人,可能會出現另一個人。結果可能會不同,但必定會掀起滔天巨浪。過程和結果可以改變,這場震盪卻免不了。

儘快平定周邊地域,把風浪擋在籬笆之外,纔是正確的選擇。至於風浪最終會涌到哪裡,徐平又不是老天,怎麼可能管得了那麼多?照顧好自家人,就足夠了。

傳來腳步聲,徐平低頭,看着野利旺榮和成克賞走進來,神情嚴肅。党項這片土地佔住了,這片土地上曾經的主人要向何處去,今天要決定了。今天兩位大王要決定,他們統下的大軍,要做自己人還是做朋友。

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63章 瞎氈來歸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39章 黃師宓第96章 移風易俗第91章 軒然大波第70章 蜀兵入隴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40章 誰承其後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68章 軍民魚水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4章 富貴田園第230章 審計司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8章 殿中議事第81章 臭味相投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52章 酒鬼亭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71章 意外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20章 星空(下)第32章 五等戶制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05章 先生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81章 錢明逸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1章 綠影亭第41章 串香第93章 汝州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26章 不要失職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7章 拼桌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08章 怪物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4章 大動作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章 新的生意第42章 動盪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41章 亂局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5章 解套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23章 出書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46章 分別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5章 公路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4章 偷營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章 秀秀(上)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36章 堵截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93章 猛虎入狼羣
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63章 瞎氈來歸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39章 黃師宓第96章 移風易俗第91章 軒然大波第70章 蜀兵入隴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40章 誰承其後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68章 軍民魚水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4章 富貴田園第230章 審計司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8章 殿中議事第81章 臭味相投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52章 酒鬼亭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71章 意外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20章 星空(下)第32章 五等戶制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05章 先生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81章 錢明逸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1章 綠影亭第41章 串香第93章 汝州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26章 不要失職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7章 拼桌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08章 怪物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4章 大動作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章 新的生意第42章 動盪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41章 亂局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5章 解套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23章 出書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46章 分別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5章 公路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4章 偷營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章 秀秀(上)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36章 堵截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93章 猛虎入狼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