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連夜回京

看着天邊的晚霞,蔡齊搖着手裡的摺扇說道:“鄉下地方,就是一早一晚風景絕美。朝陽和晚霞,在城裡看起來總是失了味道,就是在鄉村看着纔好。”

李諮和晏殊兩人連連稱是。這就是詩情畫意,文人最能體會的一種美。

摺扇是徐平送給來自己莊裡的官員的紀念品,這也是他前世的習慣。每次組織完了大型活動,總得給參加人員發點什麼,要麼水杯,要麼帽子,甚至毛巾什麼的。

傳統上中國人一直用的是團扇,或者鵝毛扇之類,摺扇據說是從高麗,也有說是從日本傳進中原,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此時開封城裡也有人賣,不過都非常粗糙,是不值錢的東西。至於後來流行的文人字畫扇,此時是沒有的。

徐平算是開風氣之先,用上好的絹,請人畫了花鳥,或者請名家書寫詩句在扇面上,制了之後送給大家做紀念。待制以上的官是名字手筆,一般官員則就是普通畫工畫的了。此時有點名氣的字畫高手潤筆極貴,徐平也鋪張不起。

蔡齊非常喜歡這扇子,一天到晚拿在手裡,頗有幾分徐平記憶裡的文人風雅了。

聊了一會閒話,又說回到正事上來。

蔡齊道:“不瞞徐待制,先前在你的場院裡看的時候,只覺得那些紡機織機讓人眼花繚亂,但我也沒有覺得多麼了不起。等到這兩天看下來,才發現短短時間織出來的布堆積如山,這才明白,是前兩天我看得差了。”

“是啊,就是這布賣得再便宜,先前織一匹布用的功夫,現在能織出十匹二十匹來。總起來算一算,還是多出來很多啊。”

李淑剛剛三十歲出頭,神童出身,天聖五年賜進士及第,此時爲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因爲是知制誥,兩制詞臣地位尊貴,一直跟宰執和學士這些人坐在一起。但在這些人中,包括徐平在內,無論官還是職都比他高得多,他的話一直不多。現在眼看着事情都已經完畢,也試着發表自己的看法。

晏殊點頭:“現在還只是在徐待制的莊裡,一切並不是很完備。聽待制說,若是把棉花運到三司去,還要快上一兩倍。若真是如此,真要棉花供應得上,一年下來要有多少布?到時汴河裡面,只怕一年到頭都是跑的運布的船。”

要的就是這樣啊,費了這麼多的心力,如果還只是織兩匹布供應京城百姓,徐平可就覺得太划不來了。從下午開始,以王拱辰管下的營田務爲主,大規模地推廣種植棉花,三司場務全負荷運轉,徐平也很想知道一年可以織面多少布來。

太陽漸漸落下山去,涼風習習。鄉間的晚風比城裡總是多了一種奇怪的味道,吹在人身上更加舒服,讓人的精神更加清爽。

摘棉花的廂軍已經聚集了一千多人,這個季節只要搭帳篷就可以住下,徐平莊裡只是管飯就好。呂鬆忙裡忙外,帶着莊客招呼那些人。

徐平在遊園裡,陪着來參觀的一衆官員。明天再待一天,把這幾天的收穫總結一下,順便在周圍遊覽一番,後天就該回京了。

徐平的莊子離着僕射陂不遠,那是鄭州的名勝,來了總是要去看一看。

酒菜上來,遊園裡一下子熱鬧起來。這幾天也是官員們聯絡感情的難得機會,幾天相處下來,有的人脾氣相投,感情深厚了不少。

天邊的月亮爬起來,歡快地趴在半天空。

徐平陪着蔡齊和李諮幾個人坐在一個烤爐邊,慢慢烤着新宰的羊肉。不過是幾天的時間,這幾個人也習慣了這種略顯粗曠的吃法。人總是會受環境影響,天高地闊的鄉下地方,人不知覺得就變得不那麼講究了。

突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傳來,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徐平猛地站了起來,對不遠處的孫七郎道:“去看看是什麼人。這裡只有我們一個莊子,來的人必然是來找我們的。”

孫七郎應諾,轉身離了遊園。

要不了多大一會,孫七郎就陪着李璋急急匆匆地走進了遊園裡。

到了跟前,李璋跟蔡齊等人見過了禮,纔對徐平道:“哥哥,借一步說話。”

離了衆人,兩人到了一個僻靜地方,徐平才問道:“有什麼急事?你連夜趕到這裡來!莫不是我家裡出事了?”

李璋搖頭:“哥哥安心,家裡一切都好,是朝廷出了點小事——”

李璋把今天自己在閤門當值,高大全如何找到自己,自己到了楊景宗的家裡,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完完整整地說給徐平聽。

最後,李璋說道:“我走的時候,邕州來的一個橋道廂軍好像是領頭的,正在與楊太尉的人對峙,看樣子不定什麼時候就要打起來。——哥哥,楊太尉再是不濟,也是楊太后的族弟。太后自幼入宮,家裡只是剩下這麼一個親人。他要是真地不管不顧地鬧起來,看楊太后的面子上,官家只怕會要嚴懲邕州來的那些人。”

徐平沒有回答,沉吟了一會,問李璋:“你說,那個五臺山來的喬大頭,是發現了蕃邦細作?有沒有說那些細作是幹什麼的?”

李璋苦笑:“當時只想着讓事情平息下來,誰會去在意那人說的什麼?”

“事情要解決,還是要着落在喬大頭的身上啊,如何能夠不問?”

徐平說完,想了一想,又道:“你且在這裡稍等一下,我去去就來。”

李璋答應,看着徐平轉身去了。

不大一會,徐平與李諮走在一起,邊走邊說着話,又回到李璋身邊。

“剛纔給我說的話,再向李相公說一遍。事情非同小可,一定要仔細說清楚。”

李璋定定心神,理了理思緒,把剛纔向徐平說的說,又說了一遍。

李諮靜靜聽完,問徐平:“徐平,你如何看?現在該怎麼做?”

“相公,恕我直言,五臺山在代州,一向禁止蕃邦人員到那裡經商走動。最近這些日子,能夠對起來的,只有党項那幾個說是到五臺山做法事的人。這兩年來,党項跟朝廷衝突不斷,而且都是党項挑起事端,朝廷一再忍讓。今年以來,邊境衝突更加嚴重過前幾年。党項趙元昊反跡已顯,朝廷內外,很多人都看在眼裡。”

李諮沉默了一會,才道:“契丹纔是朝廷的大敵,党項小邦,不敢反吧?”

“有什麼不敢的?自本朝立國,党項已經反了幾次了。前幾次雖然朝廷派大軍征伐,但都沒有傷到党項的筋骨,還平白讓他們得了不少好處。元昊生性桀驁,自繼位以來,党項政策多有更張,而且在境內都不用本朝年號了,反心已經昭然若揭!”

李諮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樞密院掌管着軍政邊情,他知道的情況比徐平更加清楚,在他的心底深處,又何嘗不知道党項現在很危險?但如今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共識,敵在北而不在西北,防北要遠重於防西北。党項再鬧,也是以安撫爲主,不做大規模衝突的準備。軍事力量還是要佈署在河北一帶,防契丹突襲。

有這樣一條大的政策壓着,趙元昊鬧得再是厲害,宋都當作沒有看到。

李璋在閤門當值,朝政包括一些大臣的細節他知道得多,真正的國家大政反而知道得少。党項會不會反,他心裡並沒有什麼概念。

鄉村的夜裡,各種不知名的蟲子叫得異常歡快,聲音清亮。這清亮的蟲聲襯托得夜更加寂靜,夜色好像沉靜的湖水,輕輕一碰就會盪出漣漪。

沉默了好一會,李諮纔對徐平道:“徐待制是以爲,這個什麼喬大頭帶回來的軍情,對朝廷非常重要了?一旦錯過,邊情可能不測?”

徐平重重點頭:“不錯!這個喬大頭我認識,當年我初到邕州的時候,他和一個陳老實一起看着廢棄的邕州官酒務。陳老實和喬大頭的爹都是早些年從河東路揀選的禁軍,當年太宗徵交趾失利,流落嶺南。說實話,喬大頭的腦子有些軸,想事情做事情都是一根筋,這個人,你要讓他編謊話他也編不出來。既然說是在地方報官,當地縣令不信反而打了他一頓板子,他要到京城敲登聞鼓,那這事情就有九分可信了。”

“這種人又哪裡知道什麼是軍情,如何可信?”

“當年我在邕州,這個喬大頭和陳老實從諒州起,便就作爲嚮導,一直在大軍的最前面進了升龍府。他的腦子軸是軸,軍情還是分得清楚的!”

李諮嘆了口氣:“依着待制,要如何做?”

“相公與我連夜回京,把這個喬大頭保下來,把事情問清楚。如果,党項真的派了細作,而喬大頭真的被楊太尉頓亂棒打死了,事情傳出去,党項趙元昊豈不是要笑掉大牙?本來他還在反與不反之間,看見朝廷事務如此混亂無狀,只怕立即就反了!”

李諮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楊景宗!讓這種人管皇城司,簡直是荒唐!”點頭是答應與徐平一起回京城,搖頭是對楊景宗失望透頂,甚至是出離憤怒。

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69章 國子監第78章 要知恥第30章 端午(中)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6章 還錢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94章 立場第98章 東南茶法第95章 西瓜種子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1章 造紙第94章 春狩防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81章 談不攏第206章 望遠鏡第195章 反攻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55章 攻城(下)第41章 意外第29章 攻略(一)第217章 追獵第27章 辨司馬光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56章 驚變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48章 風波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1章 矛盾第76章 那些同年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02章 首告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152章 渡河第82章 祭奠續第31章 造紙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66章 初戰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6章 酒第58章 夜戰(中)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24章 死城第42章 旬估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42章 交涉第63章 在路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8章 讀書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84章 告罪使第59章 分歧第128章 優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23章 秋意第48章 做假貨的第56章 緊急措施第55章 合作社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93章 新鐵錢第3章 一路千里第194章 進退之間
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69章 國子監第78章 要知恥第30章 端午(中)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6章 還錢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94章 立場第98章 東南茶法第95章 西瓜種子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1章 造紙第94章 春狩防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81章 談不攏第206章 望遠鏡第195章 反攻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55章 攻城(下)第41章 意外第29章 攻略(一)第217章 追獵第27章 辨司馬光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56章 驚變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48章 風波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1章 矛盾第76章 那些同年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02章 首告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152章 渡河第82章 祭奠續第31章 造紙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66章 初戰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6章 酒第58章 夜戰(中)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24章 死城第42章 旬估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42章 交涉第63章 在路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8章 讀書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84章 告罪使第59章 分歧第128章 優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23章 秋意第48章 做假貨的第56章 緊急措施第55章 合作社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93章 新鐵錢第3章 一路千里第194章 進退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