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底氣

從種地的農民身上收一文銅錢,就相當於增加數文錢的負擔,錢對他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剝削。自然經濟的成分越濃,這種剝削就越是沉重。

徐平前世聽過一種說法,說是賦稅的貨幣化是一種進步,顯示商品經濟活躍云云,現在卻完全是另一種想法。農村就沒有商品經濟,活躍個鬼啊,貨幣化必然是加重農民的負擔,而且這種負擔非常沉重。徐平記得自己前世小時候,一些偏遠一點的鄉村,爲了孩子上學的幾十幾塊錢的書本費,能把家裡的大人難爲死,更何況這個年代。

農民的稅就該是收實物,給他們錢,只要做到這一點,農民的生活就會好轉起來。相反如果從農民的手裡收錢,農業必然就會一步一步走向破產,土地加速集中。

在鄉村開辦買賣社,通過三司鋪子收土產向農村輸送銅錢是爲了這個目的,現在讓李覯部分採用募役法,向貧苦農民付銅錢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資本主義的資本不包括土地,同樣商品經濟中的糧食也不是商品。

資本之所以被稱爲資本而不是通稱爲金錢與財富,是因爲這是商品經濟循環中的一部分,從這裡出發,最後要達到擴大再生產的目的。而相對來說,土地是沒有擴大再生產的潛力的,天然就與資本相區別。而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社會要有序發展,這種必需品是不可以成爲商品的,不然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主要生產糧食的農民,是遊離於商品經濟之外的。城市的城牆彷彿就是一道一道的柵欄,天下數量最多的那一羣人,被攔在柵欄之外,看着裡面歌舞昇平,無限繁華。而他們自己所追求的,不過是衣能蔽體,食能果腹。

廣闊的農村缺乏用於經濟交換的商品,更加缺乏那神奇的魔物——金錢。要讓農村的經濟好起來,就要讓農民有以物或勞力換錢的渠道,這渠道越多越好。

歷史上發生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僅僅說明了資本家的貪婪,爲了資本的增殖可以踐踏一切的道德與良知,而並不是社會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徐平兩世爲人,有那樣的眼界可以看到這一些敝端,當然要盡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去緩和,而不是推波助瀾。

能夠修好水渠把水緩緩引出來,就不要任洪水肆虐。

徐平儘量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簡單明白的話說給李覯和楊告聽,兩人聽了半天,依然還是一頭霧水。這些事情是沒有發生過,沒有人經歷過的,甚至是沒有人講過的。徐平自己也是兩世爲人,多年跟農民打交道,結合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經歷,總結出這些來。

看着李覯,徐平正色道:“你自小飽讀詩書,經學精通,若說起治世的道理,現在只怕比我說得更加服人。只是說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飽學大儒,也要用自己所說的這些大道理真正讓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才能夠流傳後世。不然,哪怕一時得享大名,百年之後就無人問津。我讀書只觀大略,不求甚解,道理或許說得不那麼明白,但遊宦地方,不管是在哪裡,都能夠爲朝廷立功,讓百姓生活好起來。京西路地方,我相信也能夠憑藉這些舉措,讓地方繁榮起來,讓百姓生活富足。無他,因爲每當做出一個決定,半夜我捫心自問,是真地盡我最大所能爲百姓考慮過了。你曾經隨在我身邊多年,再對你多說也是沒什麼用處,接下來你只管把這些舉措仔細理清楚,理出個頭緒來。等到我從京西路離開,說給我聽,做了什麼事情,帶來了什麼好處,什麼壞處,有哪些不足。”

這話徐平不是用上司的身份說給李覯聽,而是以師長的身份,李覯恭聲應諾。

徐平有一種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打拼多年,到了該結果實的時候了。而李覯經過這麼多年的耳濡目染,思想正在發生變化,慢慢理解徐平做事的邏輯。

徐平又對楊告道:“我已經與三司說過,京西路的鋪子暫時交予轉運司代管,今年你也要做一件事情。自今年起,由三司鋪子收買各處地方的土產,記住儘量從各買賣社的手裡去收,每筆交易都發實錢,嚴禁折變。實錢不足的,暫時先向錢莊去借,再一個還有汝州的鐵錢監補充一部分。我已經奏準在京西路設一處錢監,本來是要設在鄧州西峽縣,想來想去有些不妥,錢是要在洛陽城散出去,所以還是改到河南府來。暫定新設阜財監於河清縣瀍水之源,那裡有煤有炭,運輸也方便。錢監所用的銅,大部從西峽縣運來,另一部分使用收到的舊錢。河清縣正當要衝,那裡地裡的埋的舊錢衆多,可以銷燬重鑄。”

聽了這話,楊告長出了一口氣:“如此最好,去了我心頭一塊心病。不瞞都漕,今年以來又是新開錢莊,又是實錢入戶等,牽涉到現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一個不小心,就會鬧出大事來。有了錢監,能夠自己鑄錢,心裡便就有了底,可算是放心了。”

錢監鑄出來的銅錢理論上是屬於內藏庫,天子私財,不過外路錢監一向都會向轉運使司挪借。而且以徐平在趙禎心中的地位,內藏庫的錢反而比三司的錢更加容易動用。趙家的幾位皇帝對內藏庫屬於自己私財的賬目極爲敏感,跟鄉下的守財奴土財主差不多。太宗過世之前,特意把接位的真宗單獨叫到自己的房間,一個一個箱子交待給他,親自指點屬於內藏各庫的賬目,這纔算把大權交出去。箱子裡用於計算數目的東西五花八門,什麼象牙筷子南海珍珠各種想不到的東西都用來計數,只有皇帝本人才清楚。

京西路開監鑄錢,只要趙禎讓徐平動用,實際上就是給了無限的鑄幣權,就看徐平有多大的本事弄來用於鑄錢的銅材。在京西路大動干戈,花錢如流水一樣,徐平也是得到了趙禎的財政支持,不然哪來那麼大的底氣。

看了看楊告的樣子,徐平笑道:“你先不要鬆懈,現在是春天,就先從水果中的楊梅做起,今年讓京西路的各州城楊梅不缺。至於襄州漆器之類,那就更不消說了。”

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284章 新軍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72章 最後處置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41章 意外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250章 修兵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7章 學以致用第14章 治術(五)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95章 西瓜種子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28章 蟾宮折桂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4章 許願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312章 郵寄司第3章 屬下第293章 敕勒川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63章 放生池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53章 亮劍第210章 狄青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155章 接風第50章 防秋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4章 賜名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68章 大新聞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章 酒精燈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6章 手段第13章 折支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64章 口袋陣第98章 定策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8章 分岐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16章 大火第56章 國柄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18章 解甲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綠影亭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20章 星空(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79章 後苑飲宴
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284章 新軍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72章 最後處置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41章 意外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250章 修兵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7章 學以致用第14章 治術(五)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95章 西瓜種子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28章 蟾宮折桂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4章 許願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312章 郵寄司第3章 屬下第293章 敕勒川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63章 放生池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53章 亮劍第210章 狄青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155章 接風第50章 防秋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4章 賜名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68章 大新聞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章 酒精燈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6章 手段第13章 折支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64章 口袋陣第98章 定策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8章 分岐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16章 大火第56章 國柄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18章 解甲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綠影亭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20章 星空(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79章 後苑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