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我有一計

劉六符回朝之後,耶律宗真立即帶着王庭西遷,並加緊派人探聽宋與黨項的戰事。

隨着得到的消息慢慢增多,衆大臣日夜議論,形勢漸漸明朗起來。本來把大宋的威脅當一個笑話的耶律宗真,再不敢掉以輕心,越向西走他越是明瞭事態的嚴重。

契丹在與大宋的對峙中佔據絕對優勢,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處在戰略攻勢的地位。在邊境地區,契丹只以十幾萬的常備軍,便就牽制了大宋五十萬的禁軍主力。整個邊境地區契丹都是進攻方,十幾萬常備軍,不管從哪個方向進攻,宋軍應對起來都很艱難。

不是禁軍五十萬打不過契丹的十幾萬,而是因爲宋軍要分爲河東、河北兩個戰略方向佈防。這兩個戰略方向,不管哪個被契丹突破,都會迅速威脅開封。漫長的邊境線,機動能力的巨大劣勢,使宋軍必須以數倍兵力來對衝契丹的軍事壓力。

如果宋軍進攻,即使不顧一切五十萬大軍合兵一路,不說後勤無法保障,進攻也會被機動能力強的契丹軍隊遲滯。而一旦進攻不利,契丹可以迅速動員出數十萬大軍,五十萬禁軍的數量優勢也會很快喪失。這是戰略上的劣勢,很難改變。

而當大宋滅掉了党項,在陰山下開闢出第二戰線,就完全不同了。

東線和西線相距數千裡,契丹的機動能力再強,也無法做到來去如風。這個時候大宋就具有了內線優勢,可以關洛爲中心,協調兩線作戰,人員和物資的調配都比契丹容易得多。西線陰山一帶只需出動少量軍隊,契丹就要以大軍應戰,東線就不再是十幾萬軍隊就能夠守得住了。這個局面,就變成了雙方國力的比拼。

契丹憑什麼跟大宋拼國力?喪失了戰略優勢,人力物力契丹都處於絕對劣勢。

耶律宗真要去陰山跟徐平打一仗,試一試雙方現在的軍事力量對比。這一方略定下來後,後續的一系列問題都浮出水面,讓耶律宗真竟然打起了退堂鼓。

最重要的問題是,耶律宗真要帶大軍去陰山,與大宋河東、河北路對峙的軍隊不但不能抽調,還要加緊補充。不然其國內進行一次動員,隨着去了陰山,幽州和雲州的契丹軍隊喪失了後備力量,十幾萬就真地是十幾萬了。這個時候五十萬大宋禁軍就戰據了數量上的優勢,不會再老實在南邊看着,很可能會數路齊出突擊幽州方向。

這跟耶律宗真打党項不同,党項本來就在跟大宋開戰,能夠動用的軍隊有限,耶律宗真只以自己王庭的直屬軍隊,加上西線的一部分部落軍就足夠。幽州方向不需增兵,後續的動員能力還在,跟党項打了幾年的宋軍也無力北攻。最關鍵的是,不管對党項作戰是勝是負,党項都無力威脅雲州,不需要在那裡佈防大軍。而去面對剛打了勝仗的徐平隴右二十萬大軍,耶律宗真的王庭直屬軍隊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有二十萬以上的戰兵,再加上各種輸運糧草的附屬軍隊,已經接近契丹的國力上限。而戰後,還要重兵佈防。

要去陰山,耶律宗真需要向各個方向增兵。確保河北方向的宋軍不會乘虛而入,確保河東路的宋軍不會配合陰山宋軍合攻雲州,常備軍要翻上幾番。

到了這個時候,契丹的君臣就已經明白,他們開始以爲只是小打雙方試探一下的陰山之戰,實際需要契丹傾全國之力。

宋滅党項,駐大軍於陰山之下,把與契丹的戰線東西扯開數千裡,由此內線優勢從契丹手中到了大宋手中,雙方攻守之勢已經轉化。燕雲十六州脣齒相依,雲州是幽州的西部屏障,沒了雲州,幽州也守不住。而失掉了幽雲十六州,契丹就被逼出了傳統漢地,重新回到了遊牧政權的地位。對於契丹來說,雲州是萬萬不能丟的。

陰山一戰不管誰勝誰負,只要大宋後續能夠在陰山下維持住一二十萬大軍,契丹就要在雲州周圍重兵佈防。大宋在河北路什麼處境,契丹在他的西南面招討司就是什麼處境。

隨着快馬送來的党項戰情,耶律宗真完全收起了輕視之心。往常點集兵馬,必在秋後開始,不然很多部落找都找不到,這一次契丹卻在尚未入夏的時候便就開始佈置了。

契丹並不是一個以契丹人爲主的國家,境內契丹人只佔不到兩成,人口最多的其實是漢人,其次是渤海人。和平時期這樣的結構沒有問題,比拼國力的時候,就要小心應對了。

耶律宗真一改日日漁獵的習慣,一紮下大帳,便就把衆臣招了過來。

衆人落座,耶律宗真道:“從党項快馬發來的消息,天都山一戰後元昊一蹶不振,龜縮在韋州再無作爲。宋軍席捲党項已是定局,党項各地再無戰心。如此一來,宋軍到陰山搞不好會比我們還從容。到時兩軍相遇,他們是以逸待勞之勢,着實可慮!”

蕭孝穆道:“大軍雲集西南面招討司,幽州空虛,還須防宋軍趁勢北上。幽州一帶兵馬須點集起來,讓宋軍起不了北來的心思。”

耶律宗真點了點頭:“不錯,大軍西出陰山,一動牽引全局。不只是幽州兵馬,雲州一帶同樣也需點集。唉,此次交鋒,要傾全國之兵了——”

他有一句話還沒有說,以前點集兵馬南下,是到大宋的富庶之地,有財物可搶,大家有積極性。這次到陰山周圍窮山惡水的地方,只有牛羊,你搶什麼?招集部落兵,大家必然推諉,能夠點起多少人來還不好說。王庭直屬兵馬,就是十個斡魯朵,多是皇室,被一鍋端掉了契丹也就完了,不能真去拼命。此次的局勢,他覺得一天惡劣過一天。

劉六符道:“還有一事,與宋交兵,總要師出有名,不能一言不合就開打。兩國自澶州立盟,和好數十年,撕毀和約開戰,總要有一個說法,不然難安人心。”

耶律宗靠在位子上,以手支頤,沉吟不語。本來想的是跟宋軍打一仗,是很輕鬆的事情,派個使節到開封,直說辱慢盟國,以兵相加,打勝了還能再要點好處。現在已經攻守易勢,再敢這樣做,宋朝必然說想打就來打,趁機撕毀盟約,把歲幣也停了。

宋朝君臣不是看準了這樣的形勢,怎麼會讓富弼說那樣的話。現在國力大漲,錢糧充足,在西北方向維持住二三十萬的大軍沒有困難,哪裡還會甘心現在的局面。對外不興不義之兵,契丹想靠實力調停大宋和党項戰事,剛好把藉口送了過去。

現在契丹騎虎難下。認孫子不打,宋朝緊接着就會派使臣前來責問,契丹背盟幫着党項說話,一年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喂狗了?就此取消好了。要打,就面臨着東西戰線相距數千裡,同時保持兩個數十萬人的常備兵團,契丹國力無法支撐。

雙方的盟約是建立在實力對比上的,現在實力對比變了,就必然改變條件。

馬保忠上前,沉聲道:“陛下,臣有一計,可解當前困局!”

耶律宗真猛地直起身來:“宰相有何妙策,快快請講!”

“當今難題,無非一是無法跟宋國交待,二是被宋軍佔住陰山,於本國不利。如今党項分崩離析,元昊再無作爲,境內人心惶惶,再無戰心。党項的地盤,宋可取,本國爲何不可取?想德明在時,是向本國和宋同時稱臣,元昊還是本國之婿。有這名分,可命西南面招討司立即出兵党項,奪取党項黑山監軍司之地。黑山以南,便是大漠,宋軍即使佔住了党項之地,也無力威脅雲州。他們若是來攻,便是宋國背盟!”

耶律宗真拊掌:“宰相此言大善!党項的地,宋軍可以取,本國取之又有何礙?此時党項已無戰心,只要少量兵馬,便可攻下黑山來——他們的守將舉城而降也說不定!”

蕭貫沉吟道:“往常沒有想到會在党項那裡起戰事,西南面招討司的兵馬少了些。元昊又要防本國,黑山的兵馬不少,若是強攻只怕有些艱難。”

耶律重元揚手:“今時不同往日!有元昊在,那些党項人還能跟我們戰一戰,現在元昊成了死狗,誰還會給他賣命!只要派個使節去,曉諭黑山守將,他們還不開城而降!”

耶律宗真想了想,重重拍了一下手:“惟有此計,可解現今困局!立即快馬去豐州知會蕭普達,讓他盡起屬下兵馬,取党項之黑山監軍司!如果宋軍來攻,讓他守住,我這裡帶大軍會去支援!只要守住了黑山,宋軍滅了党項,又能奈我何!”

佔了黑山,雖然不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但南面的大沙漠可當十萬兵,契丹的壓力就沒有那麼大了。後續的國力比拼,就不會那麼緊張。

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6章 釀酒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32章 長命縷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75章 僵局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94章 養起來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68章 交權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54章 心有不足第77章 交涉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9章 攻略(一)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43章 賜姓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2章 空調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30章 攻略(二)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0章 治術(一)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章 屬下第196章 補丁第165章 版權費第45章 京城故事第58章 軍政結合第67章 選擇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60章 致太平(二)第54章 家賊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72章 夜戰第43章 熊二焦五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63章 工場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58章 步步爲營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56章 國柄第46章 忠州事發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73章 點將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97章 流年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40章 先聲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7章 清場第61章 轉機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3章 折支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9章 準備抓人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0章 西行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38章 做事難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02章 換相(上)
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6章 釀酒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32章 長命縷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75章 僵局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94章 養起來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68章 交權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54章 心有不足第77章 交涉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9章 攻略(一)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43章 賜姓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2章 空調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30章 攻略(二)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0章 治術(一)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章 屬下第196章 補丁第165章 版權費第45章 京城故事第58章 軍政結合第67章 選擇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60章 致太平(二)第54章 家賊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72章 夜戰第43章 熊二焦五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63章 工場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58章 步步爲營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56章 國柄第46章 忠州事發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73章 點將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97章 流年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40章 先聲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7章 清場第61章 轉機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3章 折支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9章 準備抓人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0章 西行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38章 做事難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02章 換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