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

看着三皇廟外熙熙熙攘攘的人羣,各種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徐平驚得張大了嘴巴。

這纔不過幾個月沒來,這裡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當時在的時候門可羅雀,轉眼間就如此熱鬧,這變化也太大了些。

到了三皇廟門前,就見到有陳堯佐的隨身兵士守在那裡,譚虎急忙上去交涉。

等了沒有多少時候,孟州通判李參從裡面迎了出來,行禮畢,對徐平道:“都漕可算是來了,陳相公等在裡面,有些心焦呢!”

徐平下了馬,先不急着進廟裡去,指了指廟前熱鬧的人羣,問李參:“我這才幾個月沒來,這裡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李參笑道:“這是修河嗎,除了清河廂軍,還有四州的民夫要來,附近幾州的商販聞風而動,都聚集到河陰來了。特別是汴口那裡,數千清河廂軍拔營而起,依賴他們爲生的店家失了生意,一路追着走呢!”

“原來如此!爲什麼這些人不到縣城裡做生意,卻聚集到這裡來?”

“縣城太小了!廂軍和民夫也不適合住在那裡。三皇廟這裡地方廣大,本來以前也是有廟會的,便就都到這裡來了。”

徐平這才明白原因,想來陳堯佐也是要把大部分人都安頓在這裡。這樣也好,門前熱鬧,買得東西也方便,不像自己在的時候那麼冷清。

進了三皇廟的後院,就見到陳堯佐坐在當時徐平坐過的大銀杏樹下的石桌旁,喝着茶坐等。見到徐平一行進來,急忙站起身相迎。

敘禮畢,兩人分賓主坐下。這一次,徐平再到三皇廟,倒是成了客人了。

請過了茶,陳堯佐指着桌子上一盤大紅石榴道:“龍圖上次來,只見到了石榴花吧?現在可是成熟了,我借花獻佛。河陰這裡的石榴,個大皮薄,味道極是甜美,龍圖嘗一嘗。”

徐平謝過,拿了一個石榴在手,細細剝了吃。

若在前世,這石榴只怕就是地理標誌產品了,入口一種清甜,確實不是其他地方的石榴能比的。而且籽粒極小,也不太硬,不知不覺就把一個石榴吃下肚去。

把剩下的皮放在桌上,徐平讚了一聲:“確是好物。天生萬物,全賴地養,想來是這裡的水土特別適合石榴,才生得特別香甜。”

“不錯,這裡位於黃河灘邊,斥鹵遍地,地不利於種糧,卻別產這一種石榴出來。可惜這果子只能秋冬吃一吃,當不得飯,本地百姓得不了多利。其實豈止是河陰的石榴,鄭州也一樣產得好梨好棗,只是除了每年上供幾車,本地百姓也就落個口滑。”

陳堯佐說這些,徐平哪裡還不知道什麼意思?笑着道:“不瞞陳相公,我正在跟鹽鐵司商量,要三司鋪子收各地土產。像石榴紅棗這些能夠儲存運輸不易腐爛的果子之類,也一起算在裡面,都算土產,收了到其他地方販賣。”

陳堯佐拊掌:“龍圖聽絃而知間,誰說你爲人木訥來着?你把這件事辦了,天下的百姓都會念你的好處!以前這些土產再是有名,也只是偶爾有小販運到附近州縣販賣,並銷不出去多少,大多還是在本地爛掉了。三司若是做這件事,必然是獲利極多。”

“相公說的是,不過這事情要從長計議,一時也急不得。官面上的事情難辦啊,若是操之過急,一旦爛上幾次,虧了本錢,必然就有人說閒話,這事情就不好做起來了。”

陳堯佐點了點頭,他爲官多年,朝廷中的衙門大部分都待過,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官員提出來做什麼事情,總有一堆人冷眼旁觀。一切順利還好,一旦出了點差錯,這些人就會跳出來橫挑鼻子豎挑眼睛,恨不得把主事的人打入萬丈深淵。這是官場常情,避免不了的,只看各人怎麼應對。若只是看到事情做成了之後得到的功勞,操之過急,很容易就把好事做成壞事,還是要仔細計劃,穩妥爲主。

陳堯佐是個急性子,道理他都明白,但就是沉不下心來。見徐平年紀紀輕輕,卻能夠耐得住性子,對事情徐徐圖之,不由高看他一眼。

兩人坐在石桌邊說些閒話,交流着這分開這段時間各自遇到的情況。

此時已到深秋,頭頂上的大銀果樹葉子成了金黃色,不時飄下一片來,如同一把小巧的扇子,玲瓏可愛。秋日的陽光懶洋洋地照到身上,有一種別樣的溫暖。

清河廂軍大部分歸到了陳堯佐的名下,正在做各種準備,即將開拔。汴口離着廣武山不遠,河道正是從山下開挖,等到與汜水連到一起,水源充足了,纔會引入汴河,把舊的黃河汴口堵住。清河廂軍要帶着他們的營房,從原來的汴口一路挖到汜水去,最後到那裡駐防,原來的黃河汴口等到水道挖成就要廢棄了。

對於河陰來說,數千清河廂軍駐紮在縣境,雖然也是一種負擔,但更是一種機會。軍隊是酒類的穩定大客戶,而酒稅又是地方的最重要收入,這幾千人每年給縣裡帶來不少稅收。他們一離開,河陰的經濟就要蕭條不少。但這些縣裡作不了主,只能聽憑上邊安排。

而州來的民夫,則主要是修建新開河道的碼頭和道路。河陰縣舊有汴河碼頭,不需要重修,主要還是修孤柏嶺和汜水縣的碼頭,及到滎陽的道路,從滎陽再到鄭州。陳堯佐是鄭州知州,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對這碼頭和道路極爲重視。

徐平靜靜聽着陳堯佐的計劃,沒有出聲。他最關心的是黃河灘上的河道,至於碼頭和道路那都是次要的,河道挖好之後再修也不遲,陳堯佐要提前,也就由他。

等陳堯佐說完,徐平道:“相公,不管是碼頭還是河道,都要用到不少巨石,不知道找好了採石的地方沒有?廣武山就在河道邊上,最好是從山上採石。”

陳堯佐道:“有賈谷採石務,又何必新開地方採石!賈谷鎮裡的石頭,修整好了,可以沿京水和索水而下,直入汴河,再轉黃河運來不就好了!”

徐平愣了一下,過一會才道:“相公,這路途可是不近!雖然都是水路,但從賈谷運到黃河邊來,耗的人力物力着實不少!”

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61章 入社第155章 解套第200章 營田務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2章 星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7章 銀行(上)第45章 追來了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11章 封堵第74章 埋伏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章 屬下第9章 問道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68章 田園風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42章 交涉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88章 棄杖不殺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6章 組織第214章 蠟丸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60章 致太平(二)第92章 收權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8章 意外之喜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53章 攻城(上)第139章 朝爭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1章 中間派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40章 誰承其後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章 錢能通神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7章 夜宴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51章 大案第31章 攻略(三)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47章 破綻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4章 炒花生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42章 配合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70章 風波起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03章 事發第134章 鬧事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17章 追獵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42章 審問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2章 知己知彼第4章 許願第11章 潑皮
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61章 入社第155章 解套第200章 營田務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2章 星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7章 銀行(上)第45章 追來了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11章 封堵第74章 埋伏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章 屬下第9章 問道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68章 田園風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42章 交涉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88章 棄杖不殺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6章 組織第214章 蠟丸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60章 致太平(二)第92章 收權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8章 意外之喜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53章 攻城(上)第139章 朝爭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1章 中間派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40章 誰承其後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章 錢能通神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7章 夜宴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51章 大案第31章 攻略(三)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47章 破綻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4章 炒花生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42章 配合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70章 風波起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03章 事發第134章 鬧事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17章 追獵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42章 審問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2章 知己知彼第4章 許願第11章 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