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超市

不多時候,小廝領了一箇中年人到了徐平面前,躬身行禮:“小的程本章,見過官人。”

徐平見這程本章四十多歲年紀,額下一絡黑髯,頗有些文質彬彬的氣質。記憶裡有一點點印象,應該是當年徐昌的手下,這兩年提起來做了這裡的主管。

徐平指着不遠處桌子上的那一大排菜餚,問程本章:“你是怎樣想起來這個樣子賣菜的?總不能是異想天開,有來由吧?”

程本章道:“回官人,小的一是聽說現在好多衙門這樣賣飯菜給官員,再加上受前幾個月張大尉家開的鋪子啓發,纔想了這個法子出來。”

徐平不明所以,問身邊的王拱辰:“張太尉就是前樞密使張元弼?他不是還在襄州任官嗎?他家裡又開了什麼鋪子?”

王拱辰道:“京城裡還能有哪位張太尉?正是他。他是在襄州任官,但家業還是在京城裡面。他家裡子孫無數,雖然俸祿優厚,這兩年沒了其他進項,不少子孫還是覺得手頭不便。自從三司鋪子開起來,京城裡面賣各色雜貨的商鋪開了不少,生意最好的就是張太尉家裡半年多前開的那一家了。要不是三司鋪子貨色最全,生意還真比不過他家。”

新場務出來的商品並不是只賣給三司鋪子,其他商鋪也是可以去批發販賣的。三司鋪子就只有那麼幾家,對偌大的京城來說顯然不夠,隨着裡面的商品被京城百姓熟悉,跟着做起來的商鋪也有不少。但若說能跟三司鋪子比生意好,徐平還是覺得有些驚奇。

看了看周圍坐着的同伴,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徐平不由問王拱辰:“君貺,張大尉家的鋪子有什麼手段?竟然能夠有這麼好生意?”

說起此事王拱辰就笑:“別家的鋪子,都是學着三司鋪子的格局,貨物在櫃檯後面,客人想買要讓鋪子裡的人拿過來看。而且是買一件付一件的錢,人多了相當不便。張太尉家裡的鋪子,把櫃檯拆掉了,多僱了幾個小廝看着店裡。貨物隨便挑揀,看中了什麼就只管收起來,到時一起算錢。如此一來,可不就比別的鋪子方便許多,生意怎能不好?”

徐平張了張嘴,最終沒有把要說的話說出來。這是——超市?張耆的兒子,怎麼正經本事沒有,在這方面倒是有天分。在現在宰執這一層次的人物中,張耆和陳堯佐兩家是子孫繁衍最多的,陳家兒子十幾個,張耆的兒子則是二十多個,孫子就沒法數了。這樣一大家子,張耆雖然俸祿優厚,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錦衣玉食,子孫難免要動其他腦筋。特別是趙禎親政之後,張耆失寵,少了大筆的外快,大家更是花樣百出。

愣了一會,徐平才問王拱辰:“不知是張太尉家裡哪位衙內,想出這種古怪法子?”

“張家的子孫,哪裡有這麼出色的人物?這法子是張太尉自己想出來的!”

徐平越發驚奇,問了同來的幾人才清楚了緣由。

張耆在劉太后當政的時候,做到使相兼樞密使,講收入到了官員的頂峰了。可這個人貪財到了一種極致,不說別的,家裡僱傭的奴僕女使他要發工錢,發了之後就千方百計的從這些人手裡把錢賺回來。想一想,堂堂樞密使,掌全國軍政,爲了家裡的奴僕女使手裡的錢不花到外面去,有病他親自給這些人看,家裡開着藥鋪,連醫帶藥他跟外面的醫生一樣收費。這還不算,爲了賺這些人買日用品的錢,他在自己家裡做生意。每到固家日子便在家裡的走廊裡,擺開各種貨物,讓家裡的奴僕女使姬妾購買,他好賺錢。

自己家裡做生意,自然不用跟外面鋪子那樣防得嚴,這就是超市的雛形了。京城裡的商業由三司鋪子帶動了起來,他的子孫便就把張耆的這個方法拿到外面來,竟然就真地一炮打響,生意紅火了起來。

徐平只覺得自己的思路都快跟不上了,這個世界實在變化太快,或許再過幾十年,會有許多自己想也想不到會在這個年代出現的新事物冒出來。

說來張耆也是個怪人,他從記事起便就跟在當時還是太子的真宗皇帝身邊,等到真宗登基,他作爲藩邸舊人青雲直上。未登基前宋真宗被太宗逼着把劉太后送出來,張耆恭恭敬敬在自己家裡幫着真宗養了十幾年,劉太后當政的時候地位無人可比。這位一輩子跟在皇帝身邊的人,偏偏愛財如命,什麼樣的賺錢方法都能想得出來。

徐平只能嘖嘖稱歎,感嘆人的智慧真是無窮。不要以爲什麼新事物都要去教他們,只要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這個時代的人們就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來。

讓主管回去忙自己的,徐平感嘆良久。由此心中也明白過來,其實只要自己把握住大方向,指出了路在哪裡,並不需要什麼事情都自己去做。每個時代都不乏才傑之士,他們只是陰差陽錯沒有走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這段日子一直沉悶的心情豁然開朗,把整個時代的責任都扛在自己的肩上根本就沒有必要,如果少了那一千年的見識,自己還真未必比得這個年代的多少人強。路已經指明,現在自己只要找出探路的人就好。

取了酒菜來,徐平領着喝了三巡,放下酒杯,對王堯臣和韓琦道:“剛好你們兩人正在一起,有一件事情我正要與你們商量。自從範希文離了國子監去知開封府,國子監便就由諫院兼領,沒有主持的人,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我這裡有一個人選,欲要舉薦他去勾當國子監公事,不知你們覺得如何?”

韓琦道:“不知雲行要舉薦哪位?近幾年飽學之士倒也不少。”

“這人年紀不大,是景祐元年的進士,方城知縣李覯。”

李覯跟在徐平身邊的時候,韓琦也見過幾次,不過只是泛泛之交,瞭解不深。聽了徐平的話便轉頭對王堯臣道:“伯庸在西京的時候跟他接觸得多,你意下如何?”

王堯臣點頭:“京西路編《富國安民策》,能夠有理有據,自成一家之論,李覯當居首功。他雖然年未滿三旬,但經學精深,既滿肚詩書,又有獨到見解,倒是個合適人選。”

大的改革方向已經定下來,徐平也要開始自己的人事佈局了。第一個要佔住的,就是國子監這個意識形態陣地。實際上銀行制度一定下來,整個政治結構已經大變,爲了使改革能夠順利推行下去,意識形態的建立一定要跟上。

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章 買書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1章 矛盾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2章 黯然離去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5章 閒事第31章 牛官司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18章 銀行(下)第24章 大動作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5章 對抗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章 秀秀(上)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123章 出書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50章 防秋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27章 小隱君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3章 多方牽連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253章 亮劍第13章 糉子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3章 折支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6章 慶祝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9章 事發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161章 開課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53章 一條出路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14章 僵局第82章 水淹三軍第39章 黃師宓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5章 分工第59章 分歧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6章 難處第30章 端午(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3章 治術(四)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22章 甩鍋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33章 學習第51章 各有去處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86章 有錢人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68章 交易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81章 準備迎駕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3章 演一場戲
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章 買書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1章 矛盾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2章 黯然離去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5章 閒事第31章 牛官司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18章 銀行(下)第24章 大動作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5章 對抗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章 秀秀(上)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123章 出書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50章 防秋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27章 小隱君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3章 多方牽連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253章 亮劍第13章 糉子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3章 折支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6章 慶祝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9章 事發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161章 開課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53章 一條出路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14章 僵局第82章 水淹三軍第39章 黃師宓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5章 分工第59章 分歧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6章 難處第30章 端午(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3章 治術(四)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22章 甩鍋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33章 學習第51章 各有去處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86章 有錢人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68章 交易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81章 準備迎駕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3章 演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