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

旱季不是沒有雨,只是下雨不像雨季那麼大,那麼頻繁。

這天就在下雨,韓綜站在油紙傘下,看着沿蔗糖務的大道慢慢匯聚的鄉兵,面色凝重。

一州之地徵集數萬鄉兵,在大宋徐平不是第一個做這件事的,韓綜知道的就有三人以上。不過那是在河北沿邊,面對契丹人,那些鄉兵刀槍弓箭都不齊,更多的是起吶喊助威的作用。

徐平的這數萬鄉兵可是實打實要拉出去打硬仗的,不但刀槍齊備,旌旗整齊,一半的騎兵和四分之一的步兵還帶甲。僅從裝備上說,跟大宋的正規軍自然是無法比,跟交趾的正規軍卻不相上下。

韓綜的眼皮發跳,想起這些鄉兵不是給廂軍打下手,而是完全獨立,他就感慨徐平玩得太大。

不遠處,鄉兵集中的地方,有人在高聲念着白壁上的內容:“交趾狼子野心,今朝廷暫緩長者之恩,而發雷霆之怒……”

唸完,一個書手冒着雨喊道:“歷年交趾入寇,可不僅僅限於邊境的淥州、思陵州和石西州等州。就是現在的甲峒之主甲承貴,就曾在天聖初年攻破太平寨,燒殺搶掠無數,軍民死傷甚衆。我們這些人有的是飄洋過海,有的翻過五嶺羣山,跋涉萬里來到邕州,生根落戶,也還沒過上幾年好日子。如果任憑甲峒猖狂,我們的日子也過不安寧。與其讓他們打過來,不如我們主動殺出去,永遠除了這個禍患,也算給子孫後代積福……”

細細的雨絲隨着微風飄蕩,集合的廂軍對書手的話反應並不熱烈,如果徐平站在這裡,看到這種場面一定很失望。

佈告是給朝廷、官員和交趾方面看的,要讓鄉兵心甘情願去打仗,佈告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徐平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書手說的肉容就是一種,讓這次戰爭跟每一個人都切實連繫起來。

可惜徐平還是摸不到這個時代的脈博,他的那一套學自前世,對一個覺醒了的民族行之有效,對現在的大宋民衆卻遠遠不夠,效果不大。

經過五代戰亂,民衆流離,這個時代的下層民衆的流民氣息濃厚,保衛家園對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這還是在蔗糖務,這幾年移民的生活是實實在在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這些話還聽得進去。

換個地方,書手的這番話搞不好會引起鬨笑。打仗就打仗,說說給多少錢,能搶多少東西,比這些吸引人。

讓參戰人員知道爲什麼而戰,並心甘情願地爲之戰鬥到底,從來都是戰爭中最難的事情。所以纔有吳起爲士兵吮膿,纔有神棍隨軍作法,纔有五代鎮將把精兵收爲義子,等等讓人側目的事情。最終人們學到的是,不需要讓參戰人員知道爲什麼而戰,只要用嚴格的軍法讓他們知道該怎麼做,這是最廉價的。

徐平終究會慢慢學到這一點。

十二月二十五,四九的最後一天。

風從東邊來,好像還帶着海洋的氣息,有些溼潤,有些陰冷。

徐平全身戎裝,騎在馬上看着東方剛剛升起的太陽,紅通通的日光化解了陰冷的氣息,給人以溫暖,給人以信心。

譚虎在馬上小聲道:“官人,時辰到了。”

“傳我軍令,兵發諒州!”

徐平呼出一口氣,一提馬繮,馳向東方的諒州盆地。

號角聲從門州城外響起,逐次向東方延伸,一直到門州邊境。

韓道成聽見遠處傳來的號角聲,眉頭一抖:“直娘賊,可算到時辰了!吩咐下去,全軍出發,直抵窮奇河!”

二十五這一天,從廣源州返回的桑懌到達七源州,西線大局已定,徐平帶門州和憑祥峒共一萬五千兵馬,正式進入諒州。

到中午,一直駐紮在門州邊境的一千騎兵已經到達窮奇河邊,沿着河邊來回巡視。河上的渡船早就被甲峒燒燬,甲家打定了主意放棄北諒州。

午後,徐平的中軍到了北諒州城外。

徐平在馬上看着眼前的小城,城牆不足一丈高,由土築成,周圍也沒有護城河,四面木城門,連甕城也沒有。地方多雨,土城被侵蝕得厲害,雖然歷年都有修葺,還是有不少地方長着荒草。

見城池四門緊閉,一點動靜都沒有,徐平問身邊的人:“自騎兵前鋒從這裡繞過,也有一兩個時辰了,城裡一直這麼安靜嗎?”

“是的,好像裡面全都是死人一樣!”

“難不成裡面的人都不需要吃喝,就沒人出來砍柴買菜?”

“官人,自從上次韓指揮使圍城,這城裡的百姓都已經被趕了出來,只有知州一家帶着守城的兵丁在裡面,看來是要死守城池了!”

徐平冷笑一聲:“死守?這小城也配!”

叫過譚虎來,徐平吩咐了幾句,讓他到城門外喊話。

譚虎應諾,勒馬到了城門外,看看城頭上一個人影都沒有,也不知會不會有人聽見,硬着頭皮喊道:“大宋提舉左江道溪峒事徐官人告城裡諒州知州李慶成,速速開城門迎接朝廷兵馬,如閉門不納,以反叛論處,勿要自誤!”

喊了三遍,見城上一點動靜都沒有,譚虎訕訕地回到徐平身邊。

徐平沒說什麼,等了一會,對譚虎道:“你再過去,讓他半個時辰內必須打開城門,不然就開始攻城。還有,如果我們的人馬是打着進去的,那他就是謀反叛國,本人斬,妻妾子女流配三千里外!”

譚虎應諾,正要離去,徐平又叫住,對他道:“還有,特別要告訴他,我知道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在甲峒,一個在升龍府。如果我們破了城池,斬了他的首級,我會要求甲峒和升龍府把他兩個兒子送回來,一同處置。如今我數萬人兵臨諒州,我就不信交趾和甲峒會爲了他一個死人講義氣!”

譚虎應了,重新回到城門前喊話。

喊話這種事情徐平作爲一軍主帥是不會親自去的,如果城上埋伏得有強弓硬弩,一下把主帥射翻,玩笑就開得大了。

喊完話,譚虎回來,在徐平身邊靜靜等待。

大約過了一刻鐘多的時間,城門上有了動靜,李慶成出現在城頭,對着帥旗高聲喊話:“諒州知州李慶成,有話要對提舉官人講!”

前面軍士傳了話過來,徐平冷冷地道:“告訴他,有什麼話,等我進了城再慢慢講!再不開城門,一刻鐘後開始攻城!”

這座小城,對付土兵作亂還有效,對兵甲齊備的徐平兵馬來講,不過是小孩過家家一樣,隨便堆幾個土堆就跨過去了。

守城本來就不是縮在城裡死守,而是依託城池採取一系列的防禦措施,靠關閉城門硬抗的時候,離着破城就不遠了。

前方軍士傳了話,城頭上的李慶成知道再不能拖延,無奈下令開了城門。

張榮帶着自己屬下步軍當先而行,到了城門前,見李慶成跪在路邊,面如死灰,對他道:“你在這裡等官人,聽候處分!”

說完,帶着屬下進了城門。

城中李慶成手下的土兵不過一二百人,除了一些貼身的親隨,早早扔下兵器躲得無影無蹤,並沒有任何戰鬥。

張榮入城之後,立即讓屬下佔領官衙及各處府庫,凡帶刀槍的人都看了起來。一切都沒了意外,才吩咐人去讓徐平的中軍入城。

小城容不下太多軍隊,真正入城的只有張榮一指揮,還有徐平的中軍不足一千人,其他人都在城外紮營。

一萬多人的隊伍行軍隊列,不可能像是操場上學生集合,從門州綿延開來一直到諒州,陸續到達後將會把整個窮奇河以北的諒州盆地佔滿。

徐平騎馬經過城門,看了一眼地上的李慶成,沉聲道:“起來吧,我們到衙門裡說話。拒納官軍已是大錯,你不要再錯上加錯了!”

李慶成站起來,躬身道:“遵提舉官人鈞旨!”

就在徐平進軍諒州的當天,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北諒州。

高大全帶着本部一指揮五百騎兵,外加一指揮騎兵和四指揮步軍,作爲左翼緊隨韓道成部之後進入諒州。直入諒州之後,越城而過,沿着窮奇河逆流而上,堵住了從淥州來的谷口。

谷口處沒有軍寨,諒州和淥州之間的分界是川穀中的一處隘口,關卡和收稅人員都在那裡,谷口沒有人駐紮。

徐平已經吩咐過,只要卡住谷口就好,進入淥州的交趾軍隊不要管,只要讓他們衝不進諒州。那些都是交趾境內的蠻族土兵,慣於穿山過嶺,沒有必要到羣山連綿的地方與他們作戰。只要斷了他們的退路,淥州養不活這五六千人,他們早晚會自己送上門來。

雖然也算山間盆地,淥州的面積雖大,境內卻不平坦,山丘連綿,而且多是石山,看風景是好地方,種地養人就遠比不上諒州這裡了。也正是因爲地方貧瘠,雖然相連,甲峒並沒有向那裡擴張,而只是作爲入宋境搶諒的踏板。

二十五日這一天,徐平佔領諒州北部,並沒有發生什麼戰鬥,甲峒本來就默認這裡不屬於自己了。

不過此時時移世易,甲峒願意讓出北諒州,徐平卻不願意讓出南諒州了。

(晚上還有一章。)

第67章 找盟友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01章 七源州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53章 甘谷歸附第69章 姚黃魏紫第219章 星空(上)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1章 轉機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36章 狂徒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7章 西南邊事第80章 起風雷第49章 串連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63章 在路上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7章 我做好人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58章 軍政結合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29章 重貶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5章 家的味道第29章 其心可誅第42章 動盪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章 分工第265章 瀚海第51章 菩薩轉世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04章 學生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58章 夜戰(中)第174章 砲戰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0章 慶功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92章 收權第155章 解套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25章 新消息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94章 春狩防秋第50章 防秋第219章 星空(上)第34章 磨鍊第64章 歸來第314章 偷營第60章 窮人當家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45章 將校營第175章 火海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都不可行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9章 補天裂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5章 報恩
第67章 找盟友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01章 七源州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53章 甘谷歸附第69章 姚黃魏紫第219章 星空(上)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1章 轉機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36章 狂徒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7章 西南邊事第80章 起風雷第49章 串連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63章 在路上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7章 我做好人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58章 軍政結合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29章 重貶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5章 家的味道第29章 其心可誅第42章 動盪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章 分工第265章 瀚海第51章 菩薩轉世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04章 學生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58章 夜戰(中)第174章 砲戰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0章 慶功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92章 收權第155章 解套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25章 新消息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94章 春狩防秋第50章 防秋第219章 星空(上)第34章 磨鍊第64章 歸來第314章 偷營第60章 窮人當家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45章 將校營第175章 火海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都不可行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9章 補天裂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5章 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