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瞎氈來歸

徐平前世聽書,經常有小將長得俊秀非常,卻又武藝高超,能文能武,全天下所有的優點都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比如楊文廣。可現實是楊文廣是個比較沉默的大漢,跟說書人嘴裡脣紅齒白的小將沒有一點相似。但今天來的這個人,卻如同是從徐平前世聽的書裡走出來一般,二十多歲年紀,丰神俊秀,弓馬嫺熟,年紀輕輕就曾作《聚米圖經》等數部兵書,被衆多大臣看好,爲一時之傑。前來西北,趙禎特賜御器仗,帶兵萬人,允許其自擇偏禆,簡直比擬一路邊帥的待遇。

這個人就是趙珣。

趙珣是象州防禦使、環慶路副部署趙振的長子,自小跟着父親從軍,又聰明好學,趙禎曾經多次招他試武藝策論,備受親信。此次西北亂起,他被宋庠舉薦,做環慶路招討都監。趙珣因爲自己年輕,在軍中的時間不長,辭去了都監之職,只任隴干城的主將。

年輕好學有衝勁,人又謙虛,這樣的將領是任何一位主帥都喜歡的,徐平也一樣。不過徐平清醒地知道,他是呂夷簡的人。一路提拔,雖然都是趙禎親自試閱,但關鍵時候推他一把的,是呂夷簡。此次來西北,宋庠也是受呂夷簡所託才舉薦他。

人是社會動物,總有關係親密的,關係疏遠的,此是人之常情。小圈子總是會有,但如果事事都從小圈子出發考慮問題,那這小圈子註定也不會長久。即使知道趙珣是呂夷簡的人,此次德順軍暫隸秦鳳路,也跟他有關,徐平卻不會因此排擠他。

趙珣隨在劉兼濟身後,與劉滬一起向徐平叉手行禮,高聲唱諾。

徐平還禮,道:“此次招你們到秦州,是依樞府宣命,經略西蕃。我話說清楚,此次事涉機密,如果有哪個泄露出去,誤了大事,我腰間的劍可不饒人!”

三人叉手,肅然應命。

“好,帥府議事!”說完,徐平當撫回了自己官廳。

此時已到九月下旬,天氣漸漸乾燥,草木枯黃,對於邊地州軍來說,防秋是取緊迫的事情。此次把自己屬下的將領、官員全部招到秦州,徐平用的正是防秋的名義。

進了帥府,衆人依次落座。徐平坐上首,對王凱道:“你先把此次經略禹藏部的大略說一下,幾位將領新隸本路,好多事情都不知曉。”

王凱應諾,正要開口,趙珣起身叉手道:“節帥,末將有一事,當先行稟報!”

徐平示意王凱暫停,對趙珣道:“有事便講不妨。”

“末將守隴干城,曾掩殺木寧蕃賊,多有斬獲。就在前些日子,納質歸附的蕃部有人言,唃廝囉長子瞎氈居龕谷,無所從屬。党項昊賊曾經使人招誘,不過瞎氈不想從賊,收留他的龕谷蕃部也跟党項有仇,瞎氈似有意歸附朝廷。”

徐平點了點頭,示意趙珣落座,道:“這是好事,如果瞎氈歸附,則就在馬銜山以南插進了一根釘了。我們議完事後,你跟劉直院一起留下來,再詳細議論此事。”

徐平身邊的種世衡小聲道:“蕃羌多詐,節帥,此事當要謹慎。”

徐平點了點頭:“謹慎自然是要謹慎的,不過這個機會不能白白放過。瞎氈跟唃廝囉鬧翻,河湟一帶的蕃部多不能容他,只好投到龕谷蕃部去。龕谷原是河西蕃部六穀之一,党項攻滅西涼,跟六穀蕃部結怨不淺,此事十之八九可信。六穀蕃部聯合據涼州,主力本來就是一半党項羌人,一半嗢末。元昊攻滅西涼,其中的党項羌人多已經投靠昊賊,而剩下的蕃部,大多都由其首領廝鐸督統領,歸了唃廝囉。只有龕谷等小部族,無所適從,零散有一些入了秦州。嗢末本是漢人,吐蕃佔據河西之地的時候,被擄掠爲奴隸,一百多年下來,他們的語言風俗已經跟蕃羌無異。但風俗雖然變了,他們的心還是向着朝廷的,能夠重回朝廷治下是這些嗢末人多少年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們不能冷了他們的心。”

劉渙道:“節帥言之有理,我們不能把嗢末部族當作一般的蕃羌看待。六穀蕃部初起的時候,對朝廷甚是恭順,甚至劫本朝買馬使丁惟清爲帥,可見他們一直心向中原。”

河西是漢唐故地,近千年一直是漢族的聚居區,漢人衆多。中原無力經略河西,這些漢人大多被吐蕃貴族掠爲奴隸,後來吐蕃勢衰,他們奮起反抗,從此恢復了自由身,稱爲嗢末。河西的六穀蕃部,跟河湟以吐蕃人爲主體不同,那裡的兩大勢力是党項羌和嗢末部族。此時党項羌大多已經歸附了元昊,其他跟党項勢不兩立的,大部分都投了唃廝囉。

唃廝囉在河湟一帶一直是空有其名,被其他大勢力控制,直到收留了六穀蕃部的殘餘部族,纔有了自立的本錢。在跟党項相鄰的蕃部大多已經或明或暗地歸附党項的時候,唃廝囉堅決抵抗,不只是因爲他不願居党項之下,更重要的這是他屬下勢力的意願。這些六穀蕃部的餘衆跟党項仇深似海,先是被同盟的党項羌背叛,引狼入室把党項兵引來,而後又被殺得很慘。廝鐸督的父親,六穀蕃部最傑出的首領潘羅支就是被同盟的党項羌誘殺。

徐平不相信唃廝囉對朝廷的忠心,更加不相信瞎氈,但他沒有理由不相信河西殘存的嗢末部族。這些人本來就是漢人,晚唐五代被周圍的蕃羌欺壓了一百多年,能夠迴歸中原治下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被党項壓迫,六穀蕃部聯合起來的時候,甚至不想推出自己的首領,而要求大宋派官。對大宋來說河西那裡鞭長莫及,派個官員過去也是做個樣子,六穀蕃部的請求被拒絕了。他們卻不死心,強行劫了宋朝在那裡的買馬使丁惟清做主帥。

瞎氈怎麼想不重要,說不定他還想投党項呢。但他不是龕谷蕃部真正的首領,這支跟党項結仇甚深的部族以嗢末人爲主,他們的意願纔是徐平要考慮的。

此事重大,此次衆將集議暫且不談,事後再由徐平親自跟劉渙和趙珣一起處理。

王凱見徐平示意自己開始,把身後巨幅地圖上蒙的布揭開,道:“這是秦州一帶的山川地理,以及各蕃部佔據的地方。上面黑色的,是帥府已知或明或暗投了党項的,紅色的是忠心朝廷的,綠色的是搖擺不定的。大家可以看出來,大致以瓦亭川和渭河爲界,瓦亭川以西,渭河以北,黑色、綠色大致各佔一半,紅色基本沒有。禹藏花麻敢生事,便就是看準了朝廷在那一帶勢力空虛。依帥府估計,禹藏花麻此次來犯,當是在西使城集結,走者谷、達谷,入三都川,竄犯伏羌寨。或者走青雞川,入瓦亭川穀道,竄犯秦州。這一路上有兩個關口非常重要,一是華川關,從那裡開始就進了三都川穀道。另外一處則是更南的閉門關。華川關深入蕃部,兵馬難以掩飾,我們不管,此役關鍵在閉門關。”

曹克明道:“閉門關是自兩漢就開始設關,地當要衝,我倒是有聽說。”

“曹都護說得不錯,閉門關正當漢唐通金城的北路要道,易守難攻,是處要地。那裡是個三岔路口,蕃兵南來,在那裡可以選擇走青雞川,還是沿三都川穀南下。佔據青雞川的藥家族,前幾個月剛剛納質歸附,這幾個月沒有任何異動,對朝廷甚是恭順。想來禹藏花麻立文法,很難打動藥家族。帥府會密切關注那裡,如果藥家族被禹藏花麻拉攏,則由歸明神武軍出兵夷其族帳,佔據青雞川。總而言之,要讓禹藏花麻走三都川的道路。”

劉兼濟道:“如果蕃賊走青雞川入瓦亭川,這一路上朝廷兵馬衆多,爲何不讓他們走?”

徐平道:“我說一下。帥府如此安排,是因爲此次不是重在守住不讓禹藏花麻進犯,而是重在全殲來犯之敵。秦州以北瓦亭川一路關隘不少,馬頰關、鎖陽關、佛耳峽隘都駐有重兵。他們要走這裡,擋住則不利於殲敵,棄關則容易引起蕃賊的疑心,所以把戰場定在沒有兵馬把守的三都川穀。就是要讓蕃賊順利全部入谷裡,我們把兩頭守住,一個不許跑!”

“虛開道路,誘敵深入,設伏殲敵,此計雖好,只是要安排得非常周密才行。”曹克明看看身邊的劉兼濟和桑懌,覺得有些心裡不踏實。計是好計,但對軍隊的組織紀律要求比較高,參戰的諸軍要密切配合。而宋軍的失敗,很多都是壞在這配合上。

徐平笑道:“都護放心,此次帥府一定會周密安排,力保萬無一失。本來此次經略馬銜山以南,並不想讓你與戰,你帶兵守住渭河以南不讓那裡的蕃部乘機作亂就好。後來想當年葭蘆川一戰,党項誘殺曹都巡,你與昊賊仇深似海。先打禹藏花麻一仗,出出心中惡氣。”

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73章 示威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76章 增兵第45章 追來了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87章 包拯第76章 增兵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2章 水淹三軍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98章 試用期第9章 詠梅第61章 意外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磨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8章 月夜第186章 有錢人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58章 仙人跳第72章 魚水第217章 銀行(上)第98章 破上思寨第82章 祭奠續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32章 狼煙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04章 多賣酒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44章 打起來了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4章 故人第129章 新場務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67章 決心已定第3章 進城第42章 方田均稅第5章 家的味道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96章 補丁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0章 端午(中)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64章 口袋陣第135章 **未遂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9章 進殿面對第19章 匪訊(上)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33章 學習第40章 炸山第125章 歸正人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43章 算賬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31章 購物券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7章 超市第82章 水淹三軍
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73章 示威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76章 增兵第45章 追來了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87章 包拯第76章 增兵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2章 水淹三軍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98章 試用期第9章 詠梅第61章 意外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磨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8章 月夜第186章 有錢人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58章 仙人跳第72章 魚水第217章 銀行(上)第98章 破上思寨第82章 祭奠續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32章 狼煙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04章 多賣酒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44章 打起來了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4章 故人第129章 新場務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67章 決心已定第3章 進城第42章 方田均稅第5章 家的味道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96章 補丁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0章 端午(中)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64章 口袋陣第135章 **未遂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9章 進殿面對第19章 匪訊(上)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33章 學習第40章 炸山第125章 歸正人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43章 算賬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31章 購物券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7章 超市第82章 水淹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