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戰是義戰

只有理清了什麼漢,什麼是胡,將要進去的這片土地是胡地還是漢地,徐平才能確定自己執行什麼政策。戰爭都要殺人,都要流血,必然伴隨着血腥殺戮,但戰爭依然分正義和不義。把所有的戰爭混爲一談,因爲都要殺人,而認爲都是一個性質,是混淆視線。

徐平此次出兵,從在鎮戎軍時就講得很清楚,是興義兵,誅不臣,弔民伐罪。這不是爲了好聽這麼講,而是此次出兵就是這個性質,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只有正義的戰爭,徐平纔可以用戰爭來改造軍隊,不然是沒有一個結果的。

秦派大將軍蒙恬統兵三十萬,北逐匈奴,設朔方、九原郡,不是貪圖這方土地,而是因爲匈奴不斷以這裡爲基地,南下侵犯。秦對匈奴的戰爭,是被侵略之後的反擊,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不提匈奴年年南下燒殺擄掠,而把這場戰爭當作拓地之戰,是混淆是非。

漢時因之,再次因爲匈奴年年南犯,多次反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爲漢人兩大武功。不是因爲這兩場戰爭殺的人多,繳獲的物資多,而是因爲這兩場是漢人對侵略的反擊作戰,具有天然的正義性。只有正義的戰爭,纔可以稱爲武功,而不是以戰績來分。

各人種地,各人吃飯,農耕文化中有這樣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在。但同樣的,你若犯我,我必犯人,惹了你就要承擔後果。來燒殺搶掠的時候耀武揚威,被打得屁滾尿流的痛哭流涕,漢從沒心情理會你這種豐富的表情。

秦設朔方、九原,漢置河西四郡,一千多年的時間,這裡已經成爲了漢地。

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當然不是溫情脈脈,而是充滿了血腥和殺戮。你年年來打我,我打還你就得乖乖接着。從秦漢時起,這裡就已經是漢人故地,不是漢人搶來的,是你年年來犯我不得不佔這裡,是你自己送來的。你願意送出來,漢人已經接住了。千年時間,這裡住的已經是漢人,生產方式已經是漢人的生產方式,文化已經是漢人的傳統文化。

生產方式會影響文化傾向,所以番胡犯邊,搶佔土地,總是毀壞農田,變成牧地。同樣地漢人反擊佔住的土地,也會廣開溝渠,開闢爲農田。党項所佔的銀、夏等州是漢人故土,其餘地方是朔方、九原兩郡的一部分。

徐平要滅元昊,取朔方、九原故地,是恢復漢土,不是侵略戰爭。是以這一戰的目的地,徐平一再強調是九原城。朝裡的文官們心領神會,時時強調北進是弔民伐罪,至於不明白的人,也不需要明白。

唐時遷党項入漢人故土,迄今兩百年,大宋爭過幾次,最後也認了。元昊上臺,倒行逆施,強令國內的人髠發,着胡服,用胡語,這可是漢人沒有做過的。徐平在重新佔領的漢土上移風易俗也不是強制性的,元昊可是不照着這樣做就要殺人。

叛宋爲不臣,虐民以爲罪,元昊無論對內對外,都已經惡貫滿盈,死不足以抵罪。李佛瑪被俘還可以在開封城安然渡過一生,元昊則無此可能。只要被徐平抓住,必要把他梟首於大軍之前,以謝天下。

什麼是逆歷史潮流而行?講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元昊就是倒行逆施。說他舉兵叛宋是被宋壓迫瞧不起,是沒有良心。什麼是逆天下大勢?元昊死後,這一帶很快大興農業,党項迅速漢化,可見這裡是漢地,漢化是大勢所趨。無論對內對外,元昊都是歷史的罪人!

講重文輕武,說胡人入漢地之後因爲迅速漢化導致王朝滅亡,後人對其痛心疾首,你的是非觀在哪裡?要不被漢化,老實待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南下來犯,漢人王朝去打過你嗎?我又要佔住漢地,還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天下間哪來的這種好事?漢人勢弱,被你佔住土地已經是天大的恥辱了,因爲你不會勞動,還要爲奴爲婢爲你耕種織衣,漢人天生欠你的啊!認爲強盜搶人天經地義,搶了你就要世世代代騎在人的頭上,強盜邏輯跟強盜去講!漢人要的是自耕自食,打仗我自己會打,不需要弄個什麼族羣來裝模作樣!

漢人組成一個集體,必先問這個集體是什麼,會爲每個人帶來什麼。認可了,再問我要做什麼,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必要講價錢,講價錢的不叫集體,要做工賺錢我來跟你攀交情?你出多少錢我做多少事就好,大家各不相干。被認可了的集體,纔有資格講責任和義務,而只要被認可了的集體,也無所謂我的付出值得不值得。

家庭如此,家族如此,國家同樣如此。站在國家的角度,要先想被不被國民認可,站在民的角度,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中間沒有價錢好講,讓承擔義務的國民不滿意,就是國失職。民不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則就要被遣責,甚至懲罰。

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這不是欺騙,是匣清大家的責任和義務。做國君萬人之上,就要承擔起國君的責任和義務,做不好,則君失德,天下共逐之。我沒有義務爲你做牛做馬,只是承認這個集體,這個集體中你是君,我是民,大家各自做好本分。

對於一個人來說,你感覺這樣對你沒有意義,但對天下萬民來說,則是必要約束。沒有找到約束君主責任的辦法的時候,君失德表現出來的就是天下紛起,王朝更替。

湯武革命,其命惟新,表現出來的就是這種價值觀。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你本來是不是個有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居天下的時候要表現得是個有德者。你失德,則大家羣起反抗天經地義,是正義之舉。此時沒有不忠,只有天下大義。

漢人從自己農耕的傳統文化中是不會發展出來愚忠的,不管君還是民,都一樣的是忠於天下。民對這個天下不盡忠,就要受到懲罰,君對天下不盡忠,天下就反了他孃的。

把一切仁義道德虛無化,都歸結於欺騙,讓人相信世間只有實力,只有金錢,那或許是未來,但卻不是功史。用這一套來解釋歷史,就是把歷史虛無化,把道德庸俗化。

什麼是漢風?對皇帝來說,不可失德,不然就要接受懲罰。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你不像個君主的樣子,羣臣勸諫,甚至破口大罵,你老實聽着,好好改正,不然換人。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爲之爾。”這就是胡風。老子憑真本事打下來的天下,爲什麼要受到約束?看不順眼,你有本事把天下搶過去就好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接受了胡風邏輯,那就在這種集體里老老實實當個順民,那是一部分的人選擇。不接受這種胡風,則邦無道,浮於海,如果連海都浮不了,那還是反了他孃的。你自己要做這種集體的順民,不關別人的事,但也不要笑話別人不識時務。

安重榮手握重兵對人說天子兵強馬壯者居之,你覺得有道理,是因爲那個時候兵強馬壯能取天下。如果有一天,不靠兵馬,要靠金錢,你是不是也覺得該最有錢的人爲天子?

人在一個集體中,就要擔起責任來,覺得不合適,就退出這個集體。你可以從歷史中找出無數的不符合這一點的例子,但不能否認這是一種價值取向。用個體的行爲來解構整體的取向,從而達到以分析個體來否定整體的目的,這種小聰明只能耍一時。

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性,但不能用這個道理來解構人類的道德。人之所以爲人,就是因爲不同於動物,能夠剋制動物的本性,所以纔會罵人時說如禽獸。自己要做禽獸儘管自己去做,但不能用動物的思維來解構人類的道德體系。

對於軍隊來說,強調兵民一體,就是說軍人蔘軍是來儘自己的責任,穿上戎裝他依然是民的一分子。參軍打仗,流血犧牲,是盡責任和義務,而不是爲了金錢和爵位。爵以酬功,國家設爵位是對盡責的將士的酬謝。軍人就該盡職盡責,浴血奮戰,而國家就應該實實在在地按照軍功授爵。這種體系下同樣有金錢賞賜和依功授爵,但這些是國家對你盡民的義務的酬謝,而不是用來買你的命的。覺得不公,自有軍法司治授功之人失職之責。

爲了錢去賣命,和爲了國家盡忠是兩個概念。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能夠用錢買到的命,都是賤命。既然是爛命一條,你覺得軍中會愛惜嗎?

在爲了金錢從軍的邏輯之下,爵位無所謂以酬功,賞賜無所謂豐與薄,夠讓你覺得買到命就好。無所謂公平,只有統兵官覺得你值不值這個價錢。

這不是有責任感、有集體榮眷感的漢人傳統文化,徐平軍改的核心,是重新在軍中確立起軍人的責任感和榮眷感。任福力戰而死,不是禁軍的文化渲染,而是他超出了自己的身份的侷限,勇於擔起了自己的責任。他在禁軍讓人覺得震撼,卻引不起其他人的共鳴。

從文化的角度,重新來審視這個時代的制度,與自己千年的見識相結合,是徐平從鎮戎軍出發後,與原先有些迷茫截然不同的地方。以前說佔領意識形態高地,實際上只是憑着一種模糊的認識去做,並沒有一個大綱領,從現在起不同了。

軍中如此,朝中如此,對整個社會徐平都不再是從前的態度。

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1章 潑皮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09章 楊文廣第8章 交接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9章 遊園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34章 鬧事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1章 酒精燈第2章 準備第83章 炸城門第4章 馬政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8章 蟾宮折桂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40章 炸山第9章 詠梅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69章 失意者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45章 將校營第199章 傳承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39章 黃師宓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4章 期集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6章 前奏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6章 難處第3章 人之將去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76章 增兵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66章 初戰第50章 抓捕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8章 交易第142章 配合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上架感言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74章 春光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32章 長命縷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77章 交涉第40章 冬雨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28章 換相第288章 分岐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09章 補天裂第6章 買書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50章 牛羊滿欄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92章 可以招兵
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1章 潑皮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09章 楊文廣第8章 交接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9章 遊園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34章 鬧事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1章 酒精燈第2章 準備第83章 炸城門第4章 馬政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8章 蟾宮折桂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40章 炸山第9章 詠梅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69章 失意者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45章 將校營第199章 傳承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39章 黃師宓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4章 期集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6章 前奏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6章 難處第3章 人之將去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76章 增兵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66章 初戰第50章 抓捕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8章 交易第142章 配合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上架感言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74章 春光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32章 長命縷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77章 交涉第40章 冬雨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28章 換相第288章 分岐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09章 補天裂第6章 買書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50章 牛羊滿欄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92章 可以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