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如和縣

“這就是如和縣城?”

秀秀坐在牛車上,手裡捏着兩根小香蕉,張着嘴巴着看着眼前的木寨門。

大開的木寨門兩側站着兩個衣衫不整的廂軍,正在盤查着過往的行人,寨門上面的橫匾三個大字“如和縣”。

徐平搖頭嘆氣:“只怕就是了。”

“可這裡還沒有白沙鎮大啊!”

雖然看見了名字,秀秀還是不敢相信。這兩年走南闖北秀秀也長了見識,知道自己家鄉的那個小鎮雖然在京城邊上,但與繁華地區的市鎮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怎麼也沒想到竟然還有比那裡更小的縣城。

如和縣屬下只有幾百戶,全部聚起來也只不過是個大點的村子,這裡人戶居住地又分散,縣城能有多大?這個縣城連正經城牆都沒有,勉強用石塊堆起來把住家圈在裡面,戳上個木門,就當自己是縣城了。

跟在徐平身邊的譚虎搶先上去通報,通判來了怎麼也得縣令出來迎接。

徐平看秀秀張着的嘴巴一直合不起來,對她道:“秀秀啊,這還是開國的時候把旁邊的思陵縣並了進來,如和縣纔有這個規模。如若不然,這個縣城說不定還沒有我們家裡莊院大,那你才知道什麼叫小。”

秀秀裝模作樣地嘆了口氣:“怪不得官人一中了進士就來做通判,您都管莊子好幾年了,來做這種地方的縣令豈不委屈?”

這裡遠離河流,羣山環繞,比邕州城裡更加悶熱潮溼,高大全騎在馬上覺得渾身難受,對徐平道:“官人,我們今後就住在這裡?州城裡您通判廳剛建好了你說的那個什麼空調,呆着多舒服!幹嗎到這裡還受罪?”

“知道那個舒服,就趕緊再在這裡建起來,我們走到哪建到哪,到哪裡都住得舒舒服服的。”

聽了徐平的話,高大全沉默不語,那井是那麼好挖的嗎?

正在大家說閒話的時候,譚虎趕了回來,對徐平行禮道:“官人,守門的兵士進去稟報了,段縣令馬上帶屬官出來迎接。”

徐平笑道:“什麼屬官?這裡除了段縣令之外就一個縣尉和一個巡檢是命官,巡檢還不駐在縣城裡,而那個縣尉是個歸明人,原本就是附近的一個蠻峒酋長,獻土之後在這裡做了好幾年縣尉了,只是充個數。”

淪於異域的漢人返回宋朝稱作歸正人,蕃胡來投則稱爲歸明人,爲獎勵他們欣慕王化,都有優惠政策。兩者區別還是很明顯,對歸明人朝廷多是給安排工作,賞口飯吃,不會受到重用。歸正人則不同,他們原本就是漢人,政治待遇高得多,當上高官的也有不少。宋朝不同於唐朝,接受歷史教訓華夷之辨再次興起,對蠻夷天然防範,像唐朝那樣大量胡人出將入相是不可能了。

這位黃縣尉就是如此,帶着全族來投,生蠻做了熟蠻,他補個縣尉,算是有了鐵飯碗。如和縣屬下大多都是熟蠻,他的身份做縣尉也合適,不過縣裡又設了巡檢,黃縣尉基本只管縣城治官,巴掌大的地方他就湊個數而已。

小地方辦事效率就是高,這邊還沒說幾句話,段方就帶人迎了出來。

段方還是老樣子,滿面風霜,不知道的還以他這一輩子都是含着黃蓮長大的。跟在他後面的是個高大漢子,身體壯實得跟高大全有一拼,一身官袍穿在身上緊巴巴,怎麼看都像偷了別人的穿在身上。更奇異的是這人竟然是個光頭,襆頭下面沒一絲毛髮,處處透着怪異。這還是徐平第一次見到不是和尚的光頭,難免多看上幾眼。

到了跟前,段方上來見過禮,大漢接着上來,拱手道:“如和縣尉黃天彪見過上官,請恕下官無禮!”

徐平下馬來,敘禮過了,對段方道:“除了例行巡視,我還有事要與你等商量,怕是要在這裡住上些日子,我產進去說話。”

“上官請。”

一行人進了寨門,走了百十步便到了縣衙。這是一個五間兩進的院子,門口兩個公吏守着大門,連個石獅子都沒有。

徐平看這建築蓋起沒多久,便問段方:“這縣衙是新起的嗎?”

段方恭聲答道:“是沒有多少年。還是景德年間曹知州第一次來守邕州,教本地土民燒磚制瓦,用磚瓦房代替本地原來易失火的茅草房,這縣衙才從茅草房慢慢改成這個樣子,經過了幾任縣令才建成。”

“原來這樣。”

徐平點頭道,沒想到曹克明還有這項政績。邕州大部分地方還都保持着原始風貌,居民隨便搭個茅草屋便是家,只有離州縣近的地方纔有像樣房屋。

幾棵大榕樹幾乎把衙門的院子完全罩住,不見陽光,一進來就覺得涼爽下來。院子裡有石桌石凳,上面還擺得有酒具,哪裡像個衙門,倒像大戶人家的人院。裡面靜靜悄悄的,既沒有公吏,更沒有來告狀的民衆。

徐平左右看看,問身邊的段方:“這裡平常日子就是這樣?縣裡衙門我也見得多了,還從沒見過這麼清靜的。”

段方道:“通判明鑑,本縣戶口稀少,也沒什麼商戶,一年到頭訴訟都沒件,縣裡可不就是這樣。”

黃天彪在一邊大着嗓門喊道:“縣裡屬下幾百戶,親戚連着親戚,誰不認識誰啊!有事自己商量商量就完了,閒得沒事纔來告官!”

見徐平看他,急忙拱手:“恕下官無禮。”

徐平搖了搖頭,也不與他一般見識。

宋朝人最喜歡打官司,在歷史上搏了一個宋人好訟的名聲。一是因爲司法制度相對完善,再一個商業活躍,商業糾紛也就特別地多,發達的地方官員一年到頭不得清閒。這個偏僻小縣卻沒這些雜事,樂得清閒。

見徐平直往正門裡走,段方道:“通判,屋裡悶熱陰溼,還是不要進去坐了,只在院子裡坐着就好。”

一進了院子,高大全就覺得陣陣涼風吹來,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覺得舒服,自己就像重新活了過來,聽到段方的話急忙附和:“段縣令說得對,官人我們在院子裡坐就好了,何必進去找罪受。”

徐平看了他一眼:“這裡有你說話的份?”

高大全苦着臉拱手:“恕小的無禮。”

這話說完,黃天彪便轉過頭來,不停地打量高大全,把高大全看得心裡直發毛,不知道這個蠻子要做什麼。

黃天彪卻在心裡嘀咕,這個上官的隨從長得與自己一般高大,沒想到連說話都學自己,難不成是個中原來的蠻子?

原來黃天彪帶着族人一直在山裡生活,逍遙自在當個土皇帝,長大之後羨慕山外漢人的日子,納土歸順,做了個縣尉,也算個朝廷命官。可官是當上了,官場禮儀卻一竅不通,甚至連普通漢人的禮儀也弄不明白,鬧出了不少笑話。時間長了,他就形成一個習慣,只要與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說話,說完之後就要加上一句“請恕下官無禮”,據說加這一句無禮便就變成有禮了。

徐平也不想到屋子裡悶着受罪,從善如流,帶人在石凳上坐了下來。

衆人坐下,一個差役送茶上來,卻不像中原流行的點茶,拿了個大陶壺直接沖泡碗裡的茶葉。

徐平好奇地盯着差役動作,口中道:“原來你們這裡是泡茶的。”

段方急忙道:“是下官想的不周,通判恕罪。這裡地方偏遠,哪裡有人來這裡賣團茶?都是喝散茶,望通判原諒我們小地方。”

黃天彪的大嗓門又響起來:“喝個茶解渴,誰耐煩點啊抹的!還是這散茶泡着喝過癮,一大碗下去,解渴又飽肚!再說這茶是小衙內特別製出來的,比其他地方的味道不知好到哪裡去!”

見徐平扭頭,急忙加一句:“恕下官無禮!”

徐平笑着搖了搖頭,問他:“你們這個地方還產茶嗎?”

“那當然,山裡面大茶樹到處都是!我們蠻人不會蒸茶罷了,都是晾乾了直接泡水喝,味道雖然差點,喝起來過癮!”

“恕下官無禮!”

徐平見黃天彪動不動一本正經地來上這麼一句,哭笑不得,轉頭問段方:“段縣令,這周圍的山裡真地產茶?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周圍羣山環繞,野生茶樹不知有多少,不過土人不懂製法,只能任由這些茶樹長在那裡。犬子只是聽人說起,胡亂做了自己喝,不能跟正經茶比。”

徐平點點頭:“有茶樹就好,你們不懂製法,我懂啊!王漕使說過,我們邕州不榷茶,如果開起茶場,一大筆進項啊。”

“原來上官還懂製茶?”

黃金彪看着徐平,驚訝得連讓上官恕罪都忘了說。這就是進士啊,比段縣令這個考不上的不知強到哪裡去,什麼都會啊!

徐平笑笑:“這個世界上比我明白的還真不多!黃縣尉,我看你在縣裡也沒什麼事,過些日子帶幾個人進山裡走一遭,看看有多少茶樹。”

制高級茶葉徐平不行,那些近乎玄學的細緻門道他不懂,但他會製茶葉機械啊。這個年代沒那麼多講究,什麼這個味那個味的,只要茶味夠濃就有大把人的買賬。周圍茶樹要是夠多,他能建個半機械化的茶廠起來,靠着工業化的低檔茶葉傾銷就能賺大把錢了。

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19章 星空(上)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2章 童七郎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81章 準備迎駕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章 德政第43章 賜姓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1章 攻略(三)第98章 定策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5章 三不朽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92章 收權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80章 起風雷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63章 放生池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27章 大捷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51章 危機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45章 將校營第168章 大新聞第288章 分岐第34章 磨鍊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42章 交涉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38章 憤怒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9章 宣傳戰第111章 根源第34章 移民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36章 手舞足蹈第35章 災民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73章 田二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4章 煩心事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225章 新消息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51章 新的消息第54章 官與民第91章 軒然大波第46章 慎選西平王
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19章 星空(上)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2章 童七郎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81章 準備迎駕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章 德政第43章 賜姓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1章 攻略(三)第98章 定策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5章 三不朽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92章 收權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80章 起風雷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63章 放生池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27章 大捷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51章 危機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45章 將校營第168章 大新聞第288章 分岐第34章 磨鍊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42章 交涉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38章 憤怒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9章 宣傳戰第111章 根源第34章 移民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36章 手舞足蹈第35章 災民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73章 田二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4章 煩心事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225章 新消息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51章 新的消息第54章 官與民第91章 軒然大波第46章 慎選西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