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觸即潰

“從土耳其人攻城器械裡射出的石塊,如同一片烏雲般,遮蔽了太陽和天空。”——喬治·斯潘特茲

※※※

這三個大隊的龐培軍,恰如李必達立在高阜上所偵察判斷的那樣,絕大部分是街頭流氓、鄉村愚夫和解放奴隸拼湊起來的,完全是羣烏合之衆。所以,李必達親手舉着努馬王的神像旗標,站在高阜上指揮着,接下來杜鬆維耶與維欽託利的兩千高盧騎兵在右翼集中突擊,明達茲所帶的一千名馬蒂亞騎兵居中,特意留下左邊的街道——敵人一觸即潰,他們將營帳和炊具,當然也有武器盾牌扔得滿地都是,穿着不整的衣甲,擁堵在街道前,朝着羅馬城的方向逃去。

大約一個白日刻後,戰鬥即宣告結束,三個大隊約一千二百名兵士,被殺死不到七十人,還有百多人是自相踐踏而死,其餘的全部在精疲力盡後,被騎兵圍住,舉起了雙手。

這個潰敗支隊的指揮官,有兩位,一位是龐培屬下的老兵,先前一直在阿非利加行省裡擔任首席百夫長的瓦爾羅,他是實際戰陣指揮;另外位是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即先前一直勸說龐培要緊急募兵的法務官馬爾克盧斯。

二話不說,李必達手下的麥德捷親兵,直接將瓦爾羅捆綁在樹幹上,而後挨個舉起復合弓,將他射成了刺蝟。

旁邊的俘虜們,幾乎都嚇得大小便失禁,凱撒的隊伍裡全是金色頭髮、黑色皮膚,或者半裸着身軀,或者東方遊牧民族的打扮,騎着風也般的高頭大馬,轉瞬即至,帶着無數奪人性命的弓箭與長矛,並且更主要的是,他們殺人不眨眼。

不過,殺死瓦爾羅後,李必達就沒有繼續殺人的意思了,他眨了眨眼睛,就叫阿爾普帶人,把面無人色的馬爾克盧斯拉到自己的面前,“告訴我,龐培的部屬。”

“我只知道,龐培的第一軍團,已經南下去了卡普阿。”馬爾克盧斯看着滿身是箭簇的冤死戰友,磕磕巴巴回答說。

“可憐,那你們是準備丟棄羅馬城了?那我現在繼續突擊的話,也許會在卡皮托兒山上,抓住龐培與加圖。”

但是這個疑問,馬爾克盧斯不置可否,他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不過李必達也未繼續爲難他,而是要求他接着彙報:龐培在弗拉米尼亞大道處,還有什麼額外的部屬。

對方回答說,龐培將第一軍團委託給了馬賽拉斯,而後讓蓋比努斯,因爲這位是法定要前去高盧接替凱撒的人,會同次席執政官杜米久斯,前往皮努凱姆繼續募兵並佈防,準備抵禦凱撒。

“現在蓋比努斯與杜米久斯,已經募集到多少人手了?”李必達追問,但對方卻搖搖頭,看來他着實是不清楚。

這時,李必達的前鋒騎兵馬蒂亞人,已經和阿里佐城方面發生戰鬥,待到傳令的騎兵到來時,他已經告訴自己的指揮官:阿里佐城沒有任何衛戍隊伍,騎兵直接衝進去了,現在正在洗劫全城。

“帶着我的令牌,去約束軍紀!”隨後,李必達下令:將馬爾克盧斯以下的一千名俘虜,每人發十個塞斯退斯費用,盡數放回羅馬城去。

這完全是要徹底擊垮羅馬城的抵抗意志,傍晚時分,進入阿里佐城的李必達,看着遠方筆直的卡西亞大道,當然下定了決心:最早進入羅馬城的,必須是我和第十三軍團啊!

在緊急的督促下,費蘇萊、波隆那等地的十三軍團邊行軍邊集結,終於在次日中午陸續抵達了阿里佐城,但是李必達給予他們的休整時間,只有一頓午飯外加兩個白日刻的露天休息。

接着所有的百夫長都傳達了總指揮官的這個命令:“因爲李必達將軍是偏愛我們軍團的,十二軍團正在追隨凱撒閣下,十五與十六軍團還在拉文納處,所以我們要第一個追隨將軍,打進偉大的共和國首都,活捉龐培!”

許多兵士邊吃飯,邊舉手高呼起來,戰鬥廝殺的熱情極度高漲。

軍情萬分緊急,李必達倒不擔心龐培的抵抗,對方根本沒辦法在卡西亞大道處,抵抗他的五千步兵,外加三千精騎,若是這樣,反倒更中下懷,他真正擔心的是庫里奧的行動——所以,當晚李必達在東北方向,也頻繁派出了斥候,隨後得到的情報是,庫里奧帶領的三個大隊,也行動神速,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掃清了裡米尼西南的數個城鎮。

“絕不能讓庫里奧走到卡西亞大道來,更不能讓他衝到我們前面去!”所以在天麻麻亮時,十三軍團的首席大隊在塔古斯的指揮下,衝在最前面,而李必達帶着騎兵在後面掠陣,舉着火把的行軍隊伍,蜿蜒在大道間,首尾互相不見,急速推進,“蘇布拉”口令聲此起彼伏。

羅馬城裡,此刻一片悽惶,混亂倒還談不上,因爲狄克推多還在會堂裡,擺着副神秘莫測的態度,倒是元老與祭司們受不了,他們集合起來,繞開了滿街都是的鄉村難民和潰兵,特別是在阿里佐逃回的兵士們,個個都像是彈琴說書的,“凱撒的軍隊,有十萬騎兵,他們的馬在奔跑時會流出血來,半天就能跑一千二百個斯塔狄亞,他們的箭矢,在我們轉換呼吸前,就能奪走我們的性命,僱傭來的戰士面目猙獰,就像怪物與巨人般。”這羣潰兵,從羅馬城門外就開始瞎嚷嚷,又嚷道大街,直嚷道大廣場。

許多年齡稍大的市民,特別是見識過蘇拉馬略內戰血腥情景的,都張開雙手,沿着街道請願怒罵,他們大喊着所有的政客都是自私的,特別是龐培與加圖,他們處於自己的私心,拋棄了人民,無視大衆可能會面臨的災難,而拒絕了先前凱撒的服軟與和談,但這些人還對未來前景抱着幻想,他們繼續高喊,“要求凱撒與龐培同時解散軍隊,讓共和國恢復和平。”

但羣氓們還不明白,那就是軍閥、權貴們在遊戲裡,因爲發怒到掀桌子的程度時,根本不會顧忌到他們的提議與感受的,那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可笑幻想罷了。

茱莉亞會堂裡,外面雷電交加,龐培在盯着他亡妻的雕像,沉默不語着,而此刻會堂裡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先是祭司們發言,他們倒是驚恐萬狀,說這三天整個羅馬城的天空與地面,都出現了數不勝數的不利徵兆,在某塊麥田裡下起了血雨,雷電劈壞了幾座神廟,還有個祭司信誓旦旦地說,他還發覺了,在某戶商鋪里拉車的騾子,居然懷孕了!

“胡說八道,帶着你們那些毫無可靠性的東西,滾開。”龐培憤怒地喊起來,就在先前他就任狄克推多的時候,這幫傢伙還在那裡鼓吹着什麼吉祥的飛鳥和雲氣。

這時,元老們開始不安起來,他們有的要求龐培派出更多的人手,從南方的卡普阿和坎佩尼亞去徵集一萬名復役老兵,前來守衛羅馬城防;也有人承諾,他們願意拿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家財,交給龐培的募兵官,去全意大利,和周邊的西西里、薩丁尼亞,徵募任何身體健全的男人,迅速將軍團擴充起來。

“你們說的羅馬城好像還有救似的。”龐培的答覆,徹底讓他們絕望了,“別忘記了,坎佩尼亞的許多東方退伍老兵,他們的屋舍是克拉蘇與李必達投資的,他們的田產是凱撒立法取得的,我們的募兵官在彼處,募集到的人手,迄今還沒有一千人,他們全都捨棄了軍人榮譽,背叛了我!”

元老院的保盧斯、克魯斯,已經蘇爾庇修斯等人,對龐培這番言論氣得發抖,其中克魯斯還帶着諷刺般的語調喊到,“偉大的龐培,你曾說,只要你跺跺腳,全意大利都會從地下涌出你的軍團來,那麼現在就勞煩你跺腳,站出來,給我們跺兩腳!”

但是更多的元老是失望和痛苦,他們的財產、別墅都在城內,現在局勢已經很明確,龐培根本就是要放棄羅馬城,那麼前方的道路無外乎兩條,一條是呆在城裡,接受凱撒入城軍隊的洗劫勒索;一條則是帶着資產,和龐培一起開始苦難的逃亡生涯。

人羣裡很快爆發了哭泣聲,不少人喊着龐培欺騙了所有人,這時外面一個滾雷,龐培憤怒地回頭大喊道,“夠了!難道現在是徹底絕望的時候嗎?除非我的軍團全被殲滅了,纔是大家放棄的時候。只要你們所有人跟着我走,你們早晚會在我軍隊的護送下殺回來的。離開放棄羅馬城算得什麼,必要時連意大利都可以放棄,你們的自由和尊嚴,並不是那些別墅和金錢,而是源自於你們的內心,只要能繼續鼓起勇氣而它而戰鬥,那麼自由和尊嚴,每時每刻都能伴隨在身邊。”

接着,龐培宣佈,既定的方針不變,蓋比努斯與杜米久斯繼續抵禦凱撒,而我和馬賽拉斯一起前去指揮卡普阿的軍團,並且確保布林迪西港的海運。此外,小加圖即刻前往西西里,蘇爾庇修斯渡海去薩丁尼亞,而西塞羅和埃提烏斯,前往西里西亞,順帶着西庇阿,要前去督促狄希莫斯那幾個在敘利亞的軍團儘快回來。

說完,龐培對所有人表示歉意,但是依舊強調了番,如果想真的保住家園的話,那就繼續追隨着他,隨後他便在扈從的伴隨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會堂。

據說在深夜身份,龐培離開了羅馬城,並且在農神廟處,他的屬下軍團在企圖運走國庫裡的金錢時,與前來保護國家資產的西塞羅好友埃提烏斯,發生激烈地衝突,最終埃提烏斯還是護住了聖庫。

早晨時刻,臉色蒼白的西塞羅,與其餘許多貴族一起,拖家帶口地坐着車子,朝羅馬城外涌逃時,他在農神廟的臺階前,看到了埃提烏斯,還特意停留下來,問他的朋友,“是否與我一起前往西里西亞,大約三天後,我們就能從布林迪西楊帆東去。”

埃提烏斯搖搖頭,他說他馬上就會組織奴隸,繼續保護聖庫,不管是龐培,還是凱撒都是國家的蠹蟲,他要拼死保衛國家的財產,不被掠奪走。

這時,李必達的先鋒部隊,沿着卡西亞大道,已經距離羅馬城不到五十羅馬裡了,按照軍團攜帶裝具,每個白日刻行軍五羅馬裡的進度來看,最遲明天中午,他便能衝進羅馬城。

李必達的後衛騎兵們,便越行越快,漸漸超越了步兵大隊們,走到了隊列的最前面,冬季的陽光照耀在每名兵士的鎧甲和武器上,“吹奏軍號,還有,爲什麼將軍團的旗標給遮擋起來?”李必達大聲問着身邊的掌旗官,對方回答說這是凱撒閣下的軍令,因爲這場戰爭並非針對外國,所以所有的鷹標還是擋起來爲好,“那是正規軍團,我們輔兵軍團不需要這一套。”說完,李必達就要求將獅子旗展開,在輕快的軍號聲裡,十三軍團的兵士爭先加快了腳步。

大約在同一時刻,小加圖病倒在騾車上,接着在庇護民與奴隸的拼命努力下,被拖出了羅馬城,車輪行駛在阿庇安大道上,周圍的嘈雜與車輪聲,讓他更加黯然神傷,在軍事角度上,他除了指責龐培粗疏大意外,還能說些什麼呢?但在政治上,他遠比龐培要清楚得多,那就是羅馬這座龐培不喜歡的都市,卻是共和派的根本,他們的祖先從數百年前就在此爭吵競爭着,這就是整個國家的生命力根基所在,雖然骯髒了,雖然粗魯了,但是巷道的神廟祭壇冒出的煙火,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哪怕是到處都是疾病和暗殺的妓院,正是這些角落構成組建了羅馬——之前任何時候都不像現在,那就是小加圖如此依戀着,他曾最最看不起的那些下層人,當其他逃跑的元老,正在擔心自家美麗的宅院,會遭到這些人的焚燒搶劫時,只有加圖對着奴隸們,“對牛彈琴”到,“如果失去了羅馬,和民衆,我們逃往各個偏遠的行省又有什麼意義?募兵,募集那些根本不是羅馬市民的蠻子,給他們武器,授予他們公民權,隨後就是公民與公民間的流血廝殺,那麼誰來回答我,凱撒僱傭高盧騎兵,和我們僱傭努米底亞騎兵,在本質上究竟有什麼不同?大家全部淪喪爲了軍閥,那樣的話,共和國就會真的化爲一個抽象的意義。”說着說着,小加圖感到無比的悔恨,他抽泣起來,用袖子遮住了臉,躺在騾車搖晃着,傍晚的太陽十分和熙。

塔昆大平原上的鄉民,是最早在次日上午第二個白日刻時分,看到打着努馬王旗幟的凱撒騎兵的。

這大概是羅馬的民衆,看到的第三支全副武裝進入羅馬城的隊伍了,第一支在三百年前,是佈雷努斯率領的高盧入侵者;第二支則是三十年前,蘇拉帶領的本國軍團,起碼軍團番號標明是屬於“羅馬共和國”的。

李必達是有意選擇從塔昆平原進入的,他在沿途沒有見到任何有組織的敵方攔截後,膽子便越來越大,騎兵的推進速度也越來越快,甚至將軍團旗標和步兵都扔在了身後,但是到了這片廣袤的平原地區,他瞬間還是命令身後的騎兵放緩了腳步,儘量不要讓自己部屬裡的黑人、金髮蠻子,把周邊的村民給徹底嚇走。

還好,慢慢地,村民們開始圍在道路的兩側,開始對着騎兵的裝束、膚色與圖騰徽標指指點點起來,走在隊列最前面的李必達,自角鞍褡褳裡取出幾枚銀幣,拋給了幾個孩子,要求他們指引從沼澤穿過去,進入羅馬城西北的塞爾維亞城牆,取道馬爾斯戰神大校場,抵達大廣場的路徑。

因爲當年蘇拉是從普林蒂娜門進入的,所以爲避免刺激不少還活着的羅馬市民,李必達這次取了相反的道路。傍晚時分,十三軍團的黃銅頭盔,在夕陽下反射點點亮光,陸續趕了上來,接着步騎隊伍混在一起,在塔昆平原宿營,和營地裡夜晚升起的無數篝火、炊煙相比,李必達眼中的羅馬城,在晚上完全與夜色淪爲一體,十分之死寂。

現在的羅馬,確實已經毫無生氣了。

十幾名強壯的旗下精兵(每個軍團司令官屬下的機動部隊,大約有三到四個百人隊,行軍時護衛軍旗,作戰時擔任預備力量,作爲回報,他們享受數倍的薪資,和免除裝具揹負的義務),哼哼哧哧地將塞爾維亞門推動起來,最早的城門軸轉動是艱澀的,最後一下子則是轟然作響,頓時洞開,羣羣棲息在塔樓處的烏鴉驚叫着飛起,做做有聲。

“我們來這裡的原因,只是因爲執政官欠我們軍團個凱旋式,既然龐培不願意在大廣場終點處接見我們,那我們就自己來了!”接着,揹着裝具,綁着武器與盾牌的十三軍團兵士,除去留下騎兵,在城外郊野紮營,以備不測外,其餘的步兵都按照百人隊的序列,喊着口號進入了羅馬的街道,兩邊的騎樓將行軍路線夾得異常狹窄,幾個孩子則跑到最前面,帶着面具(他們的大人害怕孩子露出面目,會遭到報復),揮舞着手裡的銀錢,指引着十三軍團的前路,不然不少人說不定就要在這個羊腸盤旋的都市裡迷路。但是沒有喝彩和圍觀的市民,商鋪九成九都關上了大門,連不少窗戶都被木板釘死,冷寂的街道上,只有軍鞋激盪的聲音。

沒過多久,大廣場站得全是穿軍鞋和紅色斗篷的大頭兵,李必達騎馬分開人羣而來,接着就來到了茱莉亞會堂處,他下了馬,將鞭子握在手裡,環顧四周,昔日最熱鬧的羅馬城核心地帶,現在就只有帶着頭盔的兵士,推開會堂大門後,李必達用手擦拭了下門窗,發覺並沒有什麼灰塵,看來元老們丟棄集會所,還沒有逃的太遠,想必許多人在龐培撤離前,還在這兒待了一晚上,猶豫鬥爭着,這個情景讓他的心裡稍微有了點譜。

當即,他親自從文書那裡取來鉤筆,從會堂的講臺下取出字板,現場刻劃起新的“阿庫塔”起來,“十三軍團司令官李必達烏斯,謹代表尤利烏斯·凱撒閣下公佈宣言——此次入城,絕不會頒佈公敵宣告,所以原先的元老,包括追隨龐培與小加圖的,即便在離城途中,只要返回,依舊保留元老身份,職務、資產都會得到妥善保全。我軍所索取的目標,只有以下十位,即龐培、小加圖、博盧斯、克魯斯、馬賽拉斯、杜米久斯、西庇阿、蓋比努斯,莫不是挑唆戰爭的罪魁禍首,其餘的將軍、官員,脅從之責一概寬宥。”寫完,李必達就要求將全軍團裡會書寫的全部集中起來,每個人分發幾枚銀幣,將他的阿庫塔內容全部抄錄在莎紙草上,在傍晚時分全部張貼在廣場與集市上。

快要入夜的時候,仍有一些兵士張大了嘴,把手裡的阿庫塔顛來倒去,不清楚該按照什麼方向貼,而另外些兵士,則對司令官下令集中在大廣場宿營,感到不滿,他們就把怒氣撒在會堂,將原本刻劃律法與公告的木板,外帶座椅,全部拖出來,劈碎了,在廣場上生火取暖。

凱撒所創制的這個官方刊物性質的“阿庫塔”,效力發揮速度還是蠻快的,因爲李必達的這份公告寫得很清晰,連主要針對的目標都已表明,並且明確表示,不會類似馬略蘇拉內戰時,隨意發佈公敵宣告,保障良善的財產。結果,在第二天,就陸續有元老神色不定地來到會堂裡,他們看到,李必達就端坐在天井下,元老主席的位子上,手裡拄着鬥劍,劍尖在大理石地面上轉動着,發動絲絲嗡嗡的聲響,他的座位邊,一面是挎着短弓的黑皮膚厚嘴脣的衛士,一面是帶着雞冠頭盔滿臉橫肉的百夫長。

這些元老搓着手,爭先向李必達,不,是通過他向凱撒表示,自己絕對絕對是遭到了蠱惑、欺騙乃至裹挾,現在見到凱撒的司令官能着力恢復城內的秩序,並且抱着極大的仁慈與耐心,來傾聽他們的訴說。

“這是必然的,我們當然是來恢復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公義和秩序的,所以說你們得分清楚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凱撒永遠對你們都是很重視的,只要你們願意帶着可愛的小奴隸,捧着罈子罐子,回到帕拉丁山上的別墅去,這個國家就安泰了,起碼在表面上如此。過不了幾天,花市、鮮魚市場和牛市會繼續開張,競技活動也自然有人張羅,外省的麪包依舊會運到羅馬城來。”李必達單腿伸前,繼續轉動着手裡的劍柄,笑着說到。

第2章 鬥劍第2章 新候選人第24章 小雷神第17章 合圍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8章 血之河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31章 藍圖第1章 豪奪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32章 新幣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4章 護民官們第6章 各翼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2章 昔蘭尼高地第32章 大船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8章 藉資第8章 血之河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29章 海洋蠻族第11章 卡拉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31章 第一個第12章 榖中第4章 護民官們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12章 火之鐵壁第8章 殘卷第3章 雷雨火焰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19章 斬首第29章 逃兵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15章 maxima第26章 苦戰圍攻第12章 決戰前夕第21章 米特拉大旗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15章 痛風第9章 一觸即潰第21章 渡河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18章 水時計第7章 受命第16章 父執們第19章 黃雀第6章 異心第11章 少凱撒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9章 客人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6章 馬筏第29章 代理指揮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8章 分進合擊第26章 真相第25章 虛情真意第16章 菜單第31章 奪城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6章 遠征籌劃第31章 王之咆哮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24章 烤爐騎兵第21章 米特拉大旗第10章 宣戰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章 怒火焚城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18章 水時計第33章 奔走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21章 “代理人”第17章 安置第32章 三月十五第16章 絞殺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6章 私人接觸第4章 變局第4章 新政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4章 小雷神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4章 遺囑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12章 塔普蘇斯
第2章 鬥劍第2章 新候選人第24章 小雷神第17章 合圍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8章 血之河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31章 藍圖第1章 豪奪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32章 新幣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4章 護民官們第6章 各翼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2章 昔蘭尼高地第32章 大船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8章 藉資第8章 血之河第7章 埃提烏斯的詛咒第29章 海洋蠻族第11章 卡拉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31章 第一個第12章 榖中第4章 護民官們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12章 火之鐵壁第8章 殘卷第3章 雷雨火焰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19章 斬首第29章 逃兵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15章 maxima第26章 苦戰圍攻第12章 決戰前夕第21章 米特拉大旗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15章 痛風第9章 一觸即潰第21章 渡河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18章 水時計第7章 受命第16章 父執們第19章 黃雀第6章 異心第11章 少凱撒第30章 阿蒙河戰役第9章 客人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6章 馬筏第29章 代理指揮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8章 分進合擊第26章 真相第25章 虛情真意第16章 菜單第31章 奪城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6章 遠征籌劃第31章 王之咆哮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24章 烤爐騎兵第21章 米特拉大旗第10章 宣戰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章 怒火焚城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18章 水時計第33章 奔走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21章 “代理人”第17章 安置第32章 三月十五第16章 絞殺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6章 私人接觸第4章 變局第4章 新政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4章 小雷神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4章 遺囑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12章 塔普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