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鐸籠着她的手,感覺到她手又抖了一下,就問道:“你很冷嗎?”
林秀蓮勉強笑着道:“早起出來忘了拿手爐,這會是有些冷。杭州這個時節雖然也要生爐子了,但是卻更溫暖些。妾身還是有些不太適應北地的嚴寒。”
楊鐸略點了下頭,“杭州冬日不常下雪吧?”
林秀蓮道:“是不常下雪,只記得有一年下過大雪,我在屋裡坐不住,偷偷溜出去玩,被父親發現了,本來以爲要挨一頓罵,不想父親並沒有罵我,卻在花園裡陪着我玩雪,又折了一枝紅梅讓我拿去給母親插瓶。”她說的本是一件趣事兒,可是因爲不自在,聲調便有些僵硬。
楊鐸聽她主動提起了她父親,就多問了一句,“你父親這些年一直在東南總督任上,我沒見過,倒是見過你哥哥幾次。”
林秀蓮聽他主動聊起這些,慢慢輕鬆起來,人也自在了些,“哥哥長我十二歲,我記事起,他就已經在京中隨着祖母伯父在國子監唸書了。雖然年節時也回去,不過他總在書房裡,見面的次數就有限。就是這一次進京,也只匆匆幾面,他說起話來總是板着臉,不苟言笑。倒是嫂子還更親熱些。”
楊鐸所瞭解的林秀章卻與林秀蓮所說的截然不同,林秀章如今出任刑部尚書,面上生的並不嚴厲,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深諳爲官之道,見人便有三分笑,在朝中可謂左右逢源,極會做人。楊鐸想起林秀章,心中便有些厭惡,淡淡道:“你與令兄長的並不相像。”
林秀蓮絲毫未覺出他情緒的變化,仍舊笑着道:“哥哥更像父親,眉眼卻像母親。我恰好相反,只有眉目像父親,餘下都隨了母親。這一次進京,見了祖母,她只看了我一眼,就說我一雙眼像極了父親呢。”
楊鐸匆匆道:“女子男相,更有英氣。”他不欲再跟她談林秀章,就隨口問道:“你覺得北京城如何?”
林秀蓮聽他說女子男相更有英氣,心中沒來由一陣酸悶,母親是個美人不假,可是卻從未有人說她是個美人,她雖然也長着母親那樣一張杏仁臉,可是因爲眉目隨父親,面容清冷許多,看着便不似母親面容那般柔美。她不笑的時候,眼神是冷厲的,就是笑起來,也從來不會笑靨如花。一時悵然若失,又聽見楊鐸問她北京城如何,她努力想了想,道:“妾身來京之後,先是在祖母那裡住了幾日,後來就是在西苑,就去過兩次宮裡,都是去請安,也沒四處看過。不過妾身雖然沒出去見識過,想來京師重地,天子腳下,自然氣象非凡。”
她這倒也都是實話,楊鐸略點了下頭。
林秀蓮被他握着手,手慢慢暖了起來,可是這樣沉默着,慢慢她就又不自在起來。
楊鐸卻忽然抽回了手,微微向前探過身子,把車門拉開了一條縫隙,望向外面。
便有一股冷厲的寒風從車門拉開的縫隙裡鑽進來,林秀蓮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也隨着晉王望向外面,這會馬車一路東行,天色依舊暗沉,東邊天際上一顆星子卻異常明亮。
林秀蓮忍不住道:“那是啓明星吧。”
楊鐸道:“你還會看星象?”
林秀蓮訕訕笑道:“妾身只認識北斗七星,啓明星,還有就是牛郎織女星了。”
楊鐸又把車門拉開了些,往外探看着,“你說的牛郎織女星在那裡?”
林秀蓮道:“他們分佈在天河兩側,這時節看不到了,要夏日夜間才行。王爺難道沒讀過秦觀的鵲橋仙嗎?說的就是牛宿裡的河谷三星與女宿裡的須女星。”
楊鐸自然讀過,且最惱那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他當下略一遲疑,便含笑搖頭道:“不曾讀過。”
林秀蓮便一笑,不再做聲了。心裡尋思,這種兒女情長的詩詞他大約不會喜歡吧。
一時楊鐸復又合上車門,仍舊握着她的手,林秀蓮嬌羞無限,但心中酥酥甜甜暖暖,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
馬車又行了一程,便到了宮城東門外,兩人下了馬車,此刻天色微明,東方天際顯出了魚肚白,啓明星已看不見了,楊鐸扶着林秀蓮下了馬車,仍舊旁若無人的挽着她的手,慢慢的踱着步子,往永壽宮方向走去。
太皇太后這會兒剛洗漱過,還未用早膳,聽見宮人通傳晉王攜王妃一起來請安,就忙笑着令快傳進來。她也扶着呂司樂踱出了寢殿,在正殿當中的羅漢牀上坐下來相候。
楊鐸便與林秀蓮雙雙跪拜下去,向太皇太后行禮問安。
太皇太后便笑着令快起來,又賜了座。
一時兩人落了座,太皇太后因說道:“這幾日益發冷了。”
楊鐸便笑着道:“是,孫兒聽欽天監那邊說,過兩日還要落雪呢。”
太皇太后便乾笑了兩聲,道:“欽天監的話哪裡做的了準,舊年裡乾旱,各省都報了旱災,欽天監就一直說有雪,卻總落不下來。”
楊鐸便陪着笑臉道:“那是從前那個監正沒本事,如今新來的這一位聽說就很能幹。”
太皇太后不置可否的笑了一聲,又問道:“前些日子聽說大姐兒磕着頭了,如今可好了?”
楊鐸道:“有勞皇祖母掛念,姐兒已好了。”
太皇太后便道:“既然好了,下次把她帶來讓我看看,我倒有日子沒見着她了。”
楊鐸忙道:“是,孫兒下次就帶她來給皇祖母磕頭。”
太皇太后頓了頓,忍不住便嘆了口氣,說道:“我們楊家子嗣單薄,先帝還有皇上與你兩個,如今到了皇上,過了年都二十有八了,才見着一個皇子,只是這一生下來就又七災八難的,讓人鬧心。”
楊鐸笑着開解道:“皇祖母說的是,只是皇祖母也無需太過憂心,小孩子家有個病痛的也平常,皇兄小時候身子還極弱呢,如今不是也好了嗎。”
太皇太后略點了下頭。
一旁的呂司樂就含笑說道:“小皇子一落草就生病痛,未嘗不是因爲太過尊貴的緣故,依奴婢愚見,皇子如今的尊貴都是祖宗賜予的,更何況這是皇上第一個孩子,該請皇上擇日去陵廟裡叩謝祖宗的福澤護佑纔好。”
太皇太后點頭道:“你說的有理,倒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反而好養活一些。”又望向林秀蓮道:“就是你父親,小時候身子也是極弱,這些年可還好?”
林秀蓮忙起身回道:“妾身替父親叩謝太皇太后,父親這幾年身子倒是還好。方纔太皇太后說起窮苦人家的孩子好養活,妾身聽母親說,哥哥幼時,身子也弱,父親爲了好養活,還曾把哥哥送入莊戶上養過一段日子呢。”
呂司樂便接着說道:“奴婢覺得小皇子若只是太過尊貴纔有災星,倒也還好,就怕是生的時辰不對,撞克了什麼,就不好了。欽天監不是負責勘測天象嗎,不如讓他們推演一下,給小皇子看看。”
太皇太后皺眉道:“太后倒是極信這些東西,如今只怕是忙暈了,反倒記不起來了。楊鐸方纔說欽天監有位新來的有本事,不如我們先等等看,若是過兩天雪果然落了下來,再去命他們看看也不遲。”
呂司樂便笑着道:“娘娘還是信不太過他們,舊年裡那個監正不好,不是已經被皇上罷免了嗎?”
太皇太后便也乾笑一聲,道:“我這大約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吧。”
衆人便都笑了。
一時外面進來了幾個宮人,捧來了太皇太后常喝的杏仁茶,呂司樂先接過一杯奉給太皇太后,笑着道:“奴婢想着御膳房煮了杏仁茶,就自作主張,沒有另外煎茶,給殿下與王妃上的也是杏仁茶。”
太皇太后點了下頭,接過揭開蓋碗飲了一口。
呂司樂便又端着另外一杯送到晉王手裡,楊鐸忙站起來接過了,又道了句謝。
太皇太后擱下蓋碗,忽然向林秀蓮道:“聽說你上次捱了打,我讓人給你送了藥去,都用了吧?如今身上的傷如何了?”
呂司樂正端着最後一杯茶給林秀蓮,林秀蓮聽見太皇太后突然問起這個,心中一凜,忙跪了下去,“多謝太皇太后記掛,賞賜給妾身的藥也用了,如今傷都好了。”
楊鐸便替她接過了茶,放在她那一側的茶几上。
太皇太后便呵呵一笑,道:“我也是老糊塗了,你若是不好,怎麼能來給我磕頭呢。起來吧。”
林秀蓮便起身,仍舊慢慢坐了回去。
太皇太后便又向楊鐸道:“你府裡如今仍舊是李順貞在管事兒吧?”
楊鐸起身回道:“是。”
太皇太后就皺眉道:“我從前看她還穩妥,現在難道也不肯用心了嗎?上上下下那麼多人,就連個孩子也看不好。要他們有什麼用。”語氣竟然有些動氣了。
那日大姐兒磕着頭,原是因爲假山後頭有水,連日不曾下雨,怎會有積水?楊鐸不是不懷疑的,故而已命張茂林暗暗訪查,只是查來查去卻沒有結果。太皇太后顯然有責難的意思,楊鐸只得惶恐起身,恭肅言道:“都是孫兒的不是,沒有約束好下人,求皇祖母治罪。”
太皇太后冷哼一聲,皺眉道:“你果然比你母妃明白些,她卻是不分青紅皁白就會亂打人。如今先帝也不在了,你又之藩了,她也是做祖母的人了,做事兒還是這樣毛糙。你現在既然回京了,離得近,就該多勸勸她,只怕就你的話,她還肯聽些。”